㈠ 「摻硅補鋰電芯」5年內亮相!智己汽車聯手寧德時代打造黑科技
由上汽集團、阿里巴巴和浦東新區聯手打造的高端智能純電車項目——智已汽車,在官宣不到一個月後,如今又有了新動作。根據邦老師了解的消息來看,智己汽車正在聯合寧德時代共同開發「摻硅補鋰電芯」技術,雙方將共享技術專利。
除此之外,在電池安全層面,該款電池將通過電芯材料配方的優化、專利成組技術隔熱阻燃,以及全鑄鋁電池包殼體封裝技術,結合BMS端雲協同管理,保證電池安全。
根據相關消息顯示,智己汽車的第一款產品將會定位於轎車,預計在2021年正式上路,作為品牌首款車型,它還將搭載無線充電技術,最大功率11千瓦。此外,智己汽車規劃在2022年內逐步推出SUV和概念車等。
■?邦點評
智己汽車前身是上汽集團代號為「L」的「一號項目」,官方表示項目自2018年便已啟動籌備。有意思的是,隨著上汽榮威R標的品牌獨立,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戰略也就此形成了(L)+(R)的格局,未來旗下兩個品牌會不會成為上汽新能源之路上的左右臂膀,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9月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專利數排名出爐!格羅夫、濰柴動力排名首位
近日,氫雲鏈從燃料電池專利情報處獲悉,年9月燃料電池領域公開專利整體情況正式公布;
據悉,2020年9月,燃料電池領域在全球范圍內公開/授權的專利共1224件,較上月相比(1124),數量有一定下降。本月,中國地區專利公開數量與上月(581)而言有一定增加,主要為發明專利授權公告和實用新型專利公告數量有一定上升。部分公開國家/地區/組織以及數量情況如圖1-1所示。
圖4燃料電池科研院所(校)9月專利公開情況
編輯:氫氫我心校對:風氫揚審核:氫雲小仙女
來源:本文轉載自燃料電池專利情報,氫雲鏈整理。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並不代表氫雲鏈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上海大眾汽車研發中心:我有一項汽車安全方面的專利,想和上海大眾研發中心聯系,先用電話勾通一下,可連
可以的話就去他們總部外演示你的方案
㈣ 中國汽車專利投資運營助上海豫興電子阻擋老外掠奪國內市場
2019年,中國汽車產業知識產權投資運營中心基於自主研發的sixlens大數據平台,從專利、標准、人才、投資等多維數據全景監測全球汽車領域前沿技術項目,敏銳發現到上海豫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這一國內唯一電子後視鏡領域的專利技術創業項目。經過多次溝通、洽談,中心以戰略合作夥伴和投資人的身份全方位賦能豫興電子創新發展,共同探索中國產業垂直領域專利投資運營的有效路徑。
一、電子後視鏡的技術投資價值
豫興電子長期致力於電子後視鏡系統的研發生產,自主研發了採用單攝像機實現廣角/長焦的分割影像顯示、基於車輛行駛場景的影像隨動技術,最新推出的第五代產品通過了國際最先進的「雙曲率電子後視鏡」徹底解決不同視頻流產生暈眩、右側顯示屏距離駕駛員過遠不易觀察、重復觀察多畫面增加思考判斷時間等問題,可根據不同車型、不同行業制定專屬解決方案,成為國內唯一的全景電子後視鏡技術系統化方案提供商。
公司主營產品電子後視鏡(攝像機-監視器系統,簡稱CMS)作為汽車行業新興的電子產品,或許有人覺得電子後視鏡不就是一塊顯示器加一顆攝像頭的簡單組合。然而,真正的電子後視鏡作為取代傳統後視鏡的安全件,而非如倒監屏、行車記錄儀等輔助件,其對安全等級、產品壽命、性能指標等要求極其苛刻。例如,對攝像頭要求非常高,要有高像素、無畸變、寬動態、低照度、防水等級高、高可靠性等,同時還必須配合有強大的圖像處理和系統運算控制系統才能確保汽車在高速行駛時的安全可靠。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上汽集團研發 國內首款"殺毒"汽車空調即將投產
日前,上汽集團宣布,最新研發出一款內置式深紫外線「殺毒」汽車空調,並即將投入生產。從上汽集團官方獲悉,2月29日起上汽榮威、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的經銷商就可以為車主以售後配件的形式為愛車進行加裝。
其殺菌系統利用車載空調對乘客艙進行空氣調節的特點,將深紫外裝置布置於空調系統內部,結合空調過濾器來阻隔和滅活臟空氣中的病毒和細菌,從而實現對車載空調及車內空氣的凈化。而且,由於深紫外線波長極短、穿透性極弱、不會產生臭氧,而且採用車用空調內置暗箱式布局,光學殺毒系統在運行時並不會對車內環境和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以上兩款產品,前者針對汽車空調進行殺毒,後者對車廂內飾表面進行殺毒。目前,這兩項最新成果正在申請專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前臉馬丁尾燈捷豹,名爵全新雙門純電動跑車量產圖曝光
2017上海車展,上汽集團發布名爵MG E-motion概念車,車輛為雙門純電動跑車,百公里加速回小於4s,續航里程超過答500km。
今日,徑話從國家專利局獲取到一組上汽集團的外觀專利圖,結合目前上汽集團的純電動跑車規劃,以及外觀上的一些細節,目測這就是名爵E-motion概念車的量產版本。
側身輪廓和尾部造型能看出E-motion概念車的一些繼承元素,但整體風格相較概念車還是有很大差別。名爵家族式的前進氣格柵及水滴狀大燈不復存在,反而有些阿斯頓馬丁既視感;尾燈採用縱向設計,並延伸至尾箱上方,頗具捷豹XJ的味道。
內飾採用全液晶儀表盤及大尺寸中控屏,儀表盤上方的顯示屏擁有什麼功能,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或採用純電動力 疑似名爵E-motion量產版專利圖曝光
一直在關註上汽名爵的朋友們可能會知道,在早前,名爵曾發布了一款造型十分炫酷的概念車——E-motion,就在近日,我們從網上獲取到了一組疑似名爵新款跑車的外觀的專利圖,結合此前的消息來看,它很有可能就是名爵E-motion的量產版本,一起來看看吧~
名爵E-motion概念車
疑似名爵E-motion專利圖
從此次曝光的專利圖來看,新車的整體造型與此前發布的E-montion概念車基本保持一致,其轎跑的造型讓人不禁聯想到GT系列跑車。具體來看,專利圖中的新車的線條感更加豐滿,而低矮的車身配合上大尺寸的輪圈設計無一不彰顯處其出色的性能表現。
疑似名爵E-motion專利圖
車身側面,專利圖中的車輛同樣採用了隱藏式的門把手設計,配合優美的車身線條,能夠有效的降低風阻系數,另外,車尾來看,新車在行李廂蓋上配有了一個疑似升降尾翼的設計,同時取消了傳統的排氣布局。
疑似名爵E-motion專利圖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這款車的動力形式,不過我們從外形設計來看,新車將有極大的可能會採用純電動力總成,據了解,新車未來或將基於上汽集團全新的純電動化模塊平台發展,量產後,新車的0-100km加速所需時間將小於4秒,關於新車的更多消息,我們也將持續關注報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名爵E-motion純電跑車專利圖曝光 有望於2020年內量產
易車訊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得了一組名爵E-motion純電跑車的專利圖,新車以名爵E-motion概念車為藍本,主打純電動雙門屬四座跑車市場,有望於2020年內量產,預計百公里加速小於4s,續航里程500km左右。
外觀部分,名爵E-motion純電跑車的車身線條與名爵E-motion概念車大體相同,不同之處是大燈的造型有所改變,前臉採用了與特斯拉Model 3相似的封閉式設計,這是純電動車的常見元素。
內飾部分,可以看到名爵E-motion純電跑車採用了以駕駛員為中心的設計,車內各個功能區的都像駕駛員方向盤傾斜,預計新車還會使用全液晶儀表盤、中控台大尺寸觸摸屏等更加智能化的操作控制方式。
動力系統方面,根據此前上汽集團對名爵E-motion概念車的規劃,新車可能會採用上汽集團全新的純電動模塊化平台打造,百公里加速時間預計小於4s,續航里程可能超過500km。
㈨ 終於買得起跑車 上汽名爵或年內推出E-motion純電動跑車
近日,我們獲得一組專利申報圖,是上汽集團注冊雙門跑車的專利圖片,新車預計是名爵的E-motion純電動概念車的量產版本。新車定位為雙門四座的GT跑車,將於2020年正式推出。
早在2017年上海車展,名爵就發布過E-motion的概念車。不過這次新車與概念車有不少的差別,新車前臉採用封閉式的設計,下保險杠有比較明顯的通風口。同時新車預計將會採用全新大燈的設計,拋棄家族式的半圓開角的設計。新車將會採用隱藏式的門把手,充電口將布置在右側車門的前方。同時輪圈將採用低風阻的封閉式設計,有助於提升空氣動力學。從車尾看過去,會發現E-motion有著非常肥大的臀部,車頂線條一直延續到車尾,並形成小鴨尾,讓新車車尾看起來更加修長。車尾布置較大尺寸的可升降擾流板,車尾下布置擴散器,進一步凸顯性能味道。
新車內飾設計非常簡潔,預計會採用全液晶儀表盤,大尺寸中控顯示屏,同時儀表盤上方布置豎立的大尺寸投影式屏幕,預計是AR實景增強式投影。車門門板上沒有太多花哨的設計,從音響上標識輪廓來看,新車或配備BOSE品牌音響。預計新車不會採用概念車的鷗翼門開啟方式。
車內將會布局四個座位,均採用一體式的布局。座椅設計非常寬大能夠提供很好的包裹性,預計後排座椅會比較狹窄。
新車將會採用純電動驅動,基於上汽集團全新的電動化模塊平台打造,預計新車百公里加速將小於4秒,續航里程大於500公里。新車售價估計不會特別高,或許再30萬元附近。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可以讓不少國人圓跑車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上汽集團的三電技術為什麼可以實現了對上汽通用的輸出
所謂「三電」就是即「電驅、電池和電控」,目前該項技術最領先的是特斯拉,特斯拉憑借包含電池管理系統在內的「三電」技術優勢。
經過多年的研發積累,2019年上汽的「三電」核心技術有望實現更多、更大的突破。新能源已然成為了當前汽車發展的重要趨勢,未來銷量佔比勢必會大幅增加。保持技術優勢的同時降低成本才能保持良好的市場競爭力。隨著國家新一輪補貼政策的調整,要想獲得補貼、保住競爭優勢,只能在技術上尋求突破,因技術問題拿不到補貼無疑對銷量的打擊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