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集團股份 > 有關梟龍戰機的上市公司

有關梟龍戰機的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1-01-02 08:59:11

『壹』 梟龍戰機全球排行第幾

「梟龍」戰機的作戰能力究竟如何?據「梟龍」的試飛員雷強說,該機和F-16的空中格鬥能力相當。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梟龍」項目處處長高志聰稱,「梟龍」戰機的作戰空間主要在中低空,航程大約為3000公里,它既能完成空中攔截任務,又能進行空對地的攻擊,作戰能力絕不在F—16戰機的AB型之下,但價格卻只有它的一半左右。 成飛集團總工程師辦公室負責「梟龍」項目的孫德生主任說:「如果從空軍戰機機群的結構配置來看,『梟龍』應當算作是適應21世紀空中作戰需要的中檔戰機,而其價格是中低檔的。」 彈射座椅世界四強 7月16日,從中國航空救生研究所傳出消息,該所成功完成「超七01」飛機座椅在工程研製階段的4次適用性鑒定試驗。中航一集團航空產品部給出放飛評審結論,經過評審,認為座椅的安全性、適應性均達到飛機戰技術指標要求。這標志著朝「超七」首飛目標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超七01」飛機座椅是目前我國自行研製的最先進的火箭彈射座椅,這種座椅具備高度0-21公里、速度0-1000公里/小時范圍的安全救生能力,其性能與國外現役飛機彈射座椅的性能相當。據悉,目前只有美國、英國、俄羅斯和我國具有設計、生產這種彈射座椅的能力,我國航空救生技術已躋身於世界四強。 梟龍原是四胞胎 「梟龍」01其實還有3個「胞弟」,而且還都是不「外嫁」的實驗機。羅榮懷透露,第一批「梟龍」共有4架,它們全部是實驗機,真正向市場出售的「商品」機是兩年以後的事了。這批「梟龍」作為「孿生兄弟」,雖然面孔相似,其實個個不同,每架飛機的內部配置都各有千秋。 中航一集團常務副總經理楊育中說,「梟龍」是市場化的產物,它的後續研製計劃也主要受市場的影響。現在的「梟龍」達到了性價比的較好平衡,綜合作戰能力也比較好,但如果能在未來更好地面對市場,走向深度開發,潛質不俗的「梟龍」完全可以成長得更為強大。 梟龍的個人檔案 姓名:梟龍/FC-1型父母: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總公司等。 出生過程:1999年,正式簽訂合同,由中國和巴基斯坦共同投資,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研製,巴基斯坦空軍參與開發。 2001年,完成詳細初步設計。 2002年,完成詳細設計結構和系統發圖。 2003年8月25日,實現成功首飛。僅僅4年,創造了中國航空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 戰鬥力:全天候、單發、單座戰機,突出中低空和高亞音速機動作戰能力,有較好的截擊和對地攻擊能力。突出的機動能力、較大的航程、留空時間和作戰半徑,優良的短距起降特性和較強的武器裝載能力。 全機有7個外掛點,可懸掛多種空空、空地武器,具有發射中距彈、實現多目標超視距攻擊的能力

『貳』 梟龍戰機性能詳解

翼展:8.98米:

長度:14.30米(單座版)14.50米(雙座版)

高度:4.90米:

主輪距:2.54米:

前主輪距:4.94米:

正常起飛重量:91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2700千克:

外掛能力:3800千克:

機內燃油:2300升:

最大馬赫數:M1.6:

實用升限:16500米:

起飛滑跑距離:450米:

著陸滑跑距離:700米:

航程:2500千米:

限制過載:8G

(2)有關梟龍戰機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研發背景:

FC-1戰斗機源於1988年的「超-7」(Super-7)戰斗機計劃。20世紀8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空軍深感其主力戰斗機無法適應當時的空戰形勢,急需以現代化戰斗機替代其老舊的幻影3、幻影5以及中國製造的殲-6、強-5等戰機。

巴基斯坦軍方一方面引進美國F-16戰斗機,另一方面積極與中國合作,試圖憑借中方的力量研製一種低檔配置且較為先進的戰斗機。

對於新研戰斗機,最初巴方定名為「佩刀Ⅱ」方案,中方定名為殲-7CP。

當時設想是在殲-7戰斗機的基礎上採取與殲-8Ⅱ戰斗機相同的兩側進氣道、翼根前緣增加了前緣襟翼,換裝發動機的方式研製新戰機。為此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簡稱:成飛)與美國格魯門公司簽署協議,准備聯合研製"超-7戰斗機"。

「超-7」最初是設想嫁接美國「F-20」戰機機頭等辦法,升級「殲-7」並向巴基斯坦出口,後來新加坡也表示了濃厚的興趣。

格魯門公司提出帶邊條翼的40度後掠機翼的改進方案,為改善大迎角性能,格魯門公司將進氣口設計向內傾斜10度,大迎角性能得到大幅改善。然而,由於1989年中美關系惡化,美國政府取消了所有軍事合作項目,「超-7」戰斗機研製計劃擱淺

『叄』 巴基斯坦賣出了梟龍戰機,關中國有多大的事

梟龍戰斗機為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製造的一款輕型戰斗機,屬低端戰機,因航程短,被中國軍方拒絕。

『肆』 梟龍戰機有那些廠家

梟龍戰機是中國成都與巴基斯坦合作研製的 ……

『伍』 生產梟龍戰斗機有關的公司名稱

是中巴雙方共同投資、 中國 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所屬 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 責任公司、 成都飛機設 計研回究所、 中國航答空技 術進出口公司等單位聯合研製, 巴基斯坦空軍參與開發的全天候、單發、單座、多用途 輕型 戰斗機。

『陸』 梟龍戰斗機出口了那些國家

自從印度發出和俄羅斯聯合研發第五代戰機的消息後,關於巴基斯回坦如何尋求第五代答戰機的消息就一直撲朔迷離:一會是和土耳其聯合研發,一會是和波蘭聯合研發,一會是從其他國家采購。在各種消息都背後,均反映出巴方心態的各種變化。但在不久前,巴基斯坦空軍參謀長在一次航空技術會議上證實,巴方將和中國合作研製開發第五代戰斗機(FGF項目)。由於中國不可能出售殲-20,比較客觀分析是中國將和巴方一起聯合研發「巴基斯坦版」殲-31項目。據悉在與中國的合作下,FGF將在5年內投產緬甸與巴基斯坦於2015年12月簽訂協議,向作為FC-1共同開發方的後者訂購16架FC-1 Block II型戰斗機,以替換目前裝備的殲-7和強-5。目前緬甸國防部並沒有透露後續訂購計劃,但根據緬甸空軍戰斗機部隊規模來看,很可能將繼續采購該機。

『柒』 梟龍戰機屬於第幾代戰機與殲十相比哪個更強,有他們的具體性能資料嗎

梟龍戰機屬第三代戰機。與殲十相比,殲十更強,因為殲-10是中國中航工業集團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自主研製的單座單發第四代戰斗機。
一、梟龍戰機
FC-1梟龍戰斗機採用中等展弦比邊條翼正常式氣動布局,機身採用超音速面積律,梁式與半硬殼式混合結構。單垂直尾翼,差動水平尾翼,雙腹鰭,全翼展前緣襟翼和後緣襟翼。機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前緣後掠角均為42度,大後掠角邊條一直延伸到機身尾部,前三點起落架。座艙採用整體圓弧風擋、水泡形座艙蓋和微爆索穿蓋及「零-零」彈射救生系統,視野較好,彈射救生較可靠。FC-1兩個側面肋下進氣口的位置安排是出於提高大迎角飛行時機動性的考慮,進氣口位於前機身下部,略微向外傾斜,這樣,即使在大迎角飛行時也可向發動機輸送空氣。由於採用了DSI進氣道,壓縮和分離附面層,阻力減少,減小雷達反射波,不設輔助進氣門放氣門,結構重量大大減輕,可靠性高。批量生產型FC-1使用這種進氣道。FC-1型戰斗機的空氣動力外形完全順應了最新潮流,特別強調提高機動性。 但FC-1具有發射的SD-10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對空導彈的能力,相對於早期型號只能發射AIM-7「麻雀」中程雷達半主動制導空空導彈的F-16A來說,FC-1在中距空戰中具有一定優勢。
二、殲十戰斗機:
單發單座的殲-10A最大起飛重量為19噸左右,採用國產火控雷達,可邊跟蹤邊掃描20個目標,並同時攻擊其中4個目標。就作戰性能而言,殲-10A基本達到了第三代戰斗機的要求。而據美國的《國防新聞》周刊報道,殲-10吸引外國軍事觀察家的另一個特點是載彈量大。據他們推測,殲-10戰機最大起飛重量在18噸左右,載彈量7噸以上,相當於二戰中重型轟炸機B-29的載彈量。這一指標在輕型戰斗機中是很先進的,表明它可有效實施對地對海轟炸攻擊。
就作戰性能而言,J-10A基本達到了第四代戰斗機的要求:J-10A擁有11個外掛,可以配備國產PL12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和對地攻擊武器以及副油箱;座艙擁有三個大型中視多功能顯示器;從左到右可以提供武器控制、雷達告警、接受、導航及相關的雷達數據。J-10A將會提供中國空軍境外打擊的能力,以貫徹攻防兼備的作戰思想。

『捌』 FC-1梟龍戰機與哪個公司的股票有關

跟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股票有關。

FC-1梟龍戰斗機是中國研製的一種全天候、單發、單座、輕型超音速戰斗機,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多用途輕型戰斗機,由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與巴基斯坦空軍共同出資,由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開發,FC-1梟龍戰斗機2002年5月31日完成設計,2003年8月25日首次試飛。

由此可以看出FC-1梟龍戰斗機的製造生產影響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股票。

(8)有關梟龍戰機的上市公司擴展閱讀

梟龍戰斗機再秀巴黎航展14年間幾乎從未缺席

2019年6月17日,2019年巴黎航展開幕日。巴基斯坦空軍塗裝的JF-17「梟龍」戰斗機騰空而起,直沖雲霄--這是這型中巴聯合研製的戰機再次精彩亮相巴黎上空,在這個世界第一的國際航空展覽上展示著它的優秀性能。這款輕型多用途戰斗機的每一次表演,都贏得了航展現場觀眾的贊譽與歡呼。

自2005年以來,「梟龍」戰機幾乎未曾缺席過每一屆巴黎航展。在這14年間,「梟龍」的展示從模型變成真機,從靜態展示到飛行表演,從單一型號到逐步邁向系列化,巴黎航展也見證了這款多用途輕型戰斗機的成長與發展。

『玖』 梟龍戰斗機用的什麼發動機那個國家生產的

梟龍戰斗機用抄的RD-93發動機襲,那個俄羅斯生產的。

梟龍戰斗機(Cheng FC-1/JF-17),原計劃名「超七」,中國對外稱之為FC-1,巴基斯坦稱之為JF-17雷電,是中巴雙方共同投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所屬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等單位聯合研製,巴基斯坦空軍參與開發的全天候、單發、單座、多用途輕型戰斗機。

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和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共同投資50%。俄羅斯米格設計局也加入FC-1計劃,從而演變為以成飛公司為主、米格設計局和巴方參與的三家合作項目,選定了由俄羅斯研製的克里莫夫RD-93型渦扇發動機(米格-29戰斗機裝備的RD-33型發動機的改進型)作為FC-1的動力系統。

『拾』 殲十戰機和梟龍戰機有什麼區別

梟龍/FC—1飛機,是中巴雙方共同投資、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所屬的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公司等單位研製,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作,巴基斯坦空軍參與開發的全天候、單發、單座、多用途輕型戰斗機。首飛後,中方正式命名為梟龍/FC-1,巴方命名為:「Thunder/JF-17」。

梟龍飛機具有突出的機動能力,較大的航程、留空時間和作戰半徑,優良的短距起

降特性和較強的武器裝載能力,是突出中低空和高亞音速機動作戰能力,有較好的截擊和對地攻擊能力的全天候、單發、單座、新一代輕型戰斗機。該機採用中等展弦比邊條翼正常布局,全機共有7個外掛點,可懸掛多種空空、空地武器,並可外掛3個副油箱,外掛能力大於3600公斤。該機採用了先進的氣動外形和大推力、低油耗的渦扇發動機以及先進的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綜合化航空電子和武器系統,具有發射中距彈、實現多目標超視距攻擊的能力,具有多種先進的精確導航、戰場態勢感知、目標探測與識別、作戰攻擊以及電子戰等功能。

由於採用了當代先進的設計和製造技術,梟龍飛機達到第三代戰斗機的綜合作戰效能,能與當今先進戰斗機抗衡,同時具有輕小型、低成本的特點,完全適應現代戰爭要求和軍用飛機的市場需求。

梟龍/FC—1是為適應現代戰爭要求和軍用飛機市場需求,採用大量現代先進技術而全新研製的先進戰斗機。可用於逐步替換目前在役的MIG-21、F-5、MIRAGE-Ⅲ、F-7、A-5和F—6等系列飛機,滿足發展中國家更新中低檔戰斗機的需求、飛機採用了現代設計理念,具有:

·先進的氣動布局

飛機採用中等展弦比邊條翼正常式氣動布局,兩側「肋下」進氣道,使飛機在大迎角下能保持良好的進氣性。機頭可容納大口徑雷達天線。機翼、平尾、垂尾前緣後掠角皆為42°,機翼復合彎扭,75°大後掠角邊條延伸至機身尾部,全翼展前緣機動襟翼和後緣襟翼;差動直軸全動平尾,單垂尾,雙腹鰭,機身採用超音速面積律修形、梁式與半硬殼式的混合機體結構。機體結構使用壽命4000飛行小時。先進的氣動布局使飛機具有較好的升力特性、較大的升阻比和良好的大迎角特性。

·高性能的發動機系統

裝用一台RD-93推力大、油耗低的高推重比渦輪風扇發動機,發動機全加力推力830O公斤,作戰推力5O4O公斤,有效提高了飛機的爬升率、機動性和續航時間。

·優良的短距起降特性、較大的航程和作戰半徑

採用前三點式起落架,整體結構油箱,機內燃油227O公斤。可外掛三個副油箱。

·先進的彈射救生系統和良好的座艙視野

微爆索穿蓋彈射救生系統,由艙蓋微爆索破裂系統和「零-零」彈射救生座椅組成。大大地提高了在低空不利姿態下的救生生存率。座艙既能配裝國產最先進的TY5B火箭彈彈射椅,也能配裝英國馬丁·貝克公司的MK-16K彈射椅,為用戶提供了多種選擇。

整體圓弧風檔,水泡式座艙蓋,正前方下視角大於13°,水平視界達330°。為飛行員提供了良好的視野。

·先進的飛行控制和航電與武器綜合化系統

採用低成本、先進的縱向全許可權四餘度數字式加兩余度模擬式備份電傳操縱系統、橫向機械操縱加有限許可權兩余度數字式控制增穩系統。使飛機具有較高的性價比、良好的飛行品質和多種自動駕駛功能,適應性好,可擴展性強。

以兩台武器任務管理計算機和MIL-STD-1553B航電匯流排及MIL-STD-1760C武器匯流排為中心的航電與武器綜合化系統具有目標搜索、探測與跟蹤,外掛管理,武器發射和投放計算,導航計算,通信與敵我識別,數據鏈通信,導彈逼近告警,綜合電子戰,任務計劃和參數記錄等功能、現代化的座艙布局。座艙內裝有寬視角平顯和三個彩色多功能液晶顯示器,雙手握桿操縱系統,具有良好的人機界面。座艙照明亮度滿足夜間飛行的要求。

多功能脈沖多普勒火控雷達具有速度搜索、邊跟蹤邊掃描、邊搜索邊測距、單目標跟蹤、多目標跟蹤和空戰格鬥等空-空模式,並具有真波束地圖測繪和擴展、波束銳化、空地測距、面目標探測和跟蹤等空-地模式。

·強大的武器配置,精確武器投放對地攻擊能力。

裝有一門23毫米機炮。全機包括翼尖彈在內共有7個外掛點,可懸掛多種空-空、空-地武器,總外掛能力為3600公斤。可根據飛機執行不同任務外掛近距格鬥導彈、超視距中程導彈、反艦導彈、反輻射導彈;250公斤、500公斤、1000公斤常規炸彈和激光制導炸彈;各種口徑火箭彈;電子戰吊艙;激光吊艙和紅外夜視吊艙等。

·優越的作戰性能,全天候、超視距作戰能力。

飛機具有突出的中低空、高亞音速機動作戰能力,較好的截擊和對地攻擊以及超視距作戰能力。以空-空作戰為主,兼有較強的空-地作戰能力。擁有較大的航程、留空時間和作戰半徑。能全天候執行制空作戰、防空攔截、戰斗護航、戰場遮斷、近距支援、對海支援和對地精確打擊等任務。也可發展為偵察、干擾、教練等特種飛機。

《中國航空報》載文介紹了成飛研製中國新一代先進戰機――殲10的歷程,這可以看作是「中國官方媒體正式披露殲-10研發內幕。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沈飛、成飛、陝飛向世人披露了中國研製先進戰機的情況,確實令廣大軍事愛好者們歡欣鼓舞,也驗證了貝貝的預言:殲10連同飛豹新改、武直10、預警機等將很快公開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但時間如此之短,卻是貝貝的始料不及的 。

⒈殲10是否正式列裝部隊?

據《中國航空報》報道:「由我國自行研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戰機已經設計定型,正式裝備部隊!新型戰機的研製成功,在中國航空發展史上寫下了劃時代的篇章。」這是中國官方首次證實殲10已經正式列裝,足已解開縈繞廣大軍事愛好者心頭數年的迷團。

⒉殲10是什麼時間立項的,研製背景如何?

據《中國航空報》報道:20年前,當國外先進的第三代戰機開始裝備並應用實戰時,中國航空人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和責任。當時,我國航空工業面臨的現狀是水平低、基礎差、人才斷層明顯。就是在這樣的起點上,新型戰機研製的先驅者們開始了一項偉大的創舉――研製適應跨世紀作戰環境的第三代殲擊機。80年代初期,新型戰機研製採用了當今國際先進技術,技術新,要求高,其新材料、新成品數量完全突破了研製一架新機的國際慣例。1986年春天,北京。在一個簡陋的辦公室里,科工委的領導宣布:新式氣動布局方案為我國新一代戰機的總體方案。隨後,56歲的宋文驄被國防科工委任命為新型戰機總設計師。

另據國外媒體披露:殲-10的項目驗證研究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當時由成都飛機公司和第811飛機設計所在已經流產的殲-9型戰斗機(採用帶鴨翼的三角翼的氣動布局,速度達到2.5馬赫,是典型的空防型戰斗機,作戰對象是原蘇聯的米格-29和蘇-27)的基礎上進行設計。後來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貝貝判斷應是中美「蜜月期」的終結),於1988年(這個時間有誤,應為1986年――貝貝引注)重新將這款新型戰斗機的設計定位在一種採用新技術的中型多用途戰斗機上,以替換中國空軍龐大的殲-6、殲-7和強-5機隊,並有效應對當時同類型的西方戰斗機。

⒊殲10是什麼時間首飛成功的,又是在什麼時間裝備部隊的?

據《中國航空報》報道:某年3月23日下午,2點40分。成都某機場,隨著一陣轟鳴, 01架新型戰機如利箭般射向天空,直沖雲霄。當天,氣象條件不夠理想,但國家功勛飛行員雷強在預定高度飛了三圈後就主動請戰,又多飛了一圈。精彩的飛行令人振奮,漂亮的通場讓全場歡呼不已。輕輕擺動的機翼,表達了雷強內心的激動與自豪,更展示了他嫻熟、高超的飛行技術。當雷強駕駛著飛機輕盈地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平穩的降落在跑道上時,機場上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人們激動地握手擁抱,欣喜若狂。走下飛機的雷強更是無比興奮地說:這才叫真正的戰斗機!

這里的「某年3月23日」經查證是「1998年3月23日」,中國把這一天定為殲10首飛成功的日期。據國外媒體透露:實際上殲-10的首架原型機於1996年中期就首飛成功了,1998年3月23日試飛的是經過重大改進後的03號原型機。為了使殲10盡快研製成功並裝備部隊,成飛總共生產了五架原型機,機號1003-1007;兩架地面測試平台,機號1008-1009;兩架預生產型殲-10中的首架也於2002年6月28日首飛成功。 從2003年2月開始,至少七架預生產型殲-10(機號1010-1016,沒有裝備雷達)陸續提供給了中國空軍主要進行作戰測試和評估,而其餘的幾架則留在位於陝西閻良的中國空軍試飛訓練中心用於後續項目研發;於當年年底殲-10的飛行測試工作全面完成,並獲得了「准生證」――生產許可證,請看《中國航空報》公開報道中的兩段文字:「2003年12月25日,隨著試飛員徐勇凌駕機准確命中靶機,新機的定型試飛任務,乃至整個重點工程都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這真是定型試飛千般苦,一彈開花定乾坤。為了這一天,中國航空人整整等待了二十年!二十年歲月崢嶸,新機,終於被磨成了藍天利劍!」「2003年底,當國產全新理念的數字電傳式飛機某新機成功按節點順利完成定型試飛時,多少人喜極而泣!新型戰機那沖天而起的英姿,那游弋藍天的瀟灑,那捕捉目標的機警,那噴發怒火的威力。這一切,使我們每一名中國當代航空人,怎能不激動、不自豪、不振奮!」 另據國外媒體報道:生產型殲10已於2004年8月正式列裝中國空軍,首個裝備殲-10的戰斗機團(可能歸駐中國西南、印度當面的第44航空師)將於2005年底形成初始作戰能力,這還是比較可信的。

⒋殲10究竟採用哪些關鍵技術?

殲10作為一種能夠適應21世紀空戰環境的先進戰機採用了諸多新技術。貝貝只能根據公開報道列舉一二:

⑴數字電傳飛控技術。據《中國航空報》報道:「被列為國家重大專項的新型戰機,要實現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戰術要求,不僅要選擇一套切實可行的總體方案,還必須突破一系列重大關鍵技術。其中,數字電傳飛控設計在我國是一項全新的技術,作為四大關鍵技術之一,它的成敗直接關繫到總體方案的成功,一旦出現意外必將導致機毀人亡。國外,凡是採用數字電傳飛控技術的飛機,都出現過類似的慘劇。」「1996年3月的一天,在「鐵鳥」試驗大廳里,壯觀的「鐵鳥」台靜卧著整裝待發。楊偉健步跨入「鐵鳥」試驗座艙,艙外,幾十雙眼睛緊張地注視著他。上電!開液壓!加油門!滑跑,起飛!各種指示燈交替閃爍,整個試驗過程順利流暢。試驗結果表明:系統運行正常!電傳飛控系統試驗成功了!這是我國在沒有任何研製經驗的情況下取得的成功!……正是這套先進的飛控系統,為後來確保新型戰機首飛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使得極具風險、技術難度巨大、最令人擔心的數字電傳飛控系統成為最讓試飛員放心的系統。」

綜合國外媒體的消息:殲-10為「放寬靜穩度」設計,並採用四餘度線傳飛行控制系統。這是中國戰斗機首次採用這種當前最先進的飛行控制系統。此前,中國空軍使用一架經過特殊改制的殲-8Ⅱ技術驗證機測試了經過重新設計的線傳飛控系統,這顯示出殲-10的線傳飛控系統應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產物。可見,殲10同中國其他先進武器裝備的研發一樣也是集體協作的結果,在這一項關鍵技術上沈飛也是出了力的。

⑵航空電子系統。這是新型戰機的又一關鍵技術,據《中國航空報》報道:1996年5月,我國規模最大、系統最復雜的第三代航電綜合試驗獲得成功!不僅縮小了與國外的差距,而且使我國航電系統的開發技術有了新的突破,填補了我國航空電子技術領域的空白。

⒌殲10型號研製情況如何?

在《中國航空報》的報道中多次提到「型號研製」、「型號試飛」等術語,並沒有引起多少軍事愛好者的注意。「型號研製」標志殲10的研製工作進入了改進改型階段;「型號試飛」成功說明相應的型號已經研製成功。

綜合各方面的消息,貝貝判斷殲10最起碼有三種型號已經研發成功或正工研製當中。

⑴殲10A。這也是殲10的單座基本型。據報道,首批投入生產的殲10A為50架,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的殲-10的生產能力為每月兩架。

⑵殲10B。這是殲10的雙座改型,作為單座殲-10A基本型的補充,已於2003年12月首飛成功。主要改進:加長了機身,以容納後座艙和增大載油能力。國外媒體推測:從改型機的外觀特徵來看,殲10B 並不是教練機,而是一種戰斗轟炸機,亦或是電子戰/防空壓制型。

⑶殲10C。這是計劃發展中的海軍型號,應該是一種雙發艦載戰斗機,這需要對殲-10進行重新設計。 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在後面貝貝還要專門論及。在《中國航空報》的報道中提到了兩點:一是新型飛機前起落架採用了一種超高強度材料,機械加工難度很大,很顯然這超出了一般的陸基戰斗機的需要;二是殲10某型號機已經成功進行了彈射試飛,陸基戰斗機需要彈射起飛嗎?

⒍殲10「彈射試飛成功」預示著什麼?

在《中國航空報》的那篇報道中,有幾處提到「彈射試飛」,貝貝開始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或者是原文的字打錯了,但仔細研讀發現不是那麼回事:「……那是在新機第一次彈射試飛中,由於責任重大,光電經緯儀的操作人員非常緊張,生怕抓不到目標,得不到彈射數據,遲遲沒有發出彈射命令。在那稍縱即逝的時刻,周自全試飛總師在機場上一把抓起電話下令彈射:『出了問題我負責!』激動的聲音讓在場的人們都吃了一驚。彈射成功了,周總長長出了一口氣。一句『出了問題我負責』,這其中包含著多少壓力與抉擇。」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陸基戰斗機是用不著進行「彈射試飛」的,這是否可以說明以下兩點呢?一是殲10的海軍型確實存在,貝貝以為這次「彈射試飛」極有可能就是為殲10的後續海軍型號作技術驗證;二是既然殲10的彈射試飛已經取得了成功,那麼困繞我們的航母彈射器已經研製成功;三是中國的航母計劃已在實施當中,這個推斷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⒎殲10是否擁有空中加油的能力?

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請看《中國航空報》的報道:「為完成新機的空中加油試飛,試飛團先期就曾進行過大量的准備工作。團長張景亭親自駕駛的受油飛機與加油機進行了『腋下加油』訓練,飛機近到可以清楚看見對方飛機的鉚釘和標識。」「最後,張景亭和試飛員們一起,通過認真分析研究和觀看錄像資料,並結合國內外加油的成功經驗,終於找准了問題。在實際試飛中,試飛員採用了餘光看錐套、逐漸逼近的試飛方法,最終成功完成了新機的『戰略對接』。」貝貝以為,說這是「戰略對接」,絕不為過!

⒏殲10的「心臟」如何?

「心臟病」是中國武器裝備的通病,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游泳的皆是如此。人們自然十分關心殲10的狀況又如何呢?這一點《中國航空報》的報道中沒有提及。

據稱俄羅斯於2001年一次性向中國提供了至少54台AL-31FN型航空發動機,殲10的初期生產型採用俄制發動機是確實無疑的。但俄羅斯拒絕向中國發放該型發動機的生產許可證,為了不受制於人,後續機型肯定要採用新近研發成功的國產型發動機。據報道:中國更先進的矢量發動機正在緊鑼密鼓的研製當中,這可以使殲10的機動性能得到大大提升。

⒐殲10的性能究竟如何?

殲-10的座艙設計基本擺脫了為中國軍工所熟悉的原蘇式戰機的設計風格,航電設備採用了更加符合人―機工效的設計組合:大熒屏抬頭顯示儀、三台液晶多功能平顯,油門和推桿控制系統、數據存儲系統、先進的自動航行和氣象數據電腦和頭盔瞄準具。這使殲10具有了現代戰機的風格,初顯王者風范。

從一次國內電子技術展中獲得的消息,殲-10有可能採用了國產JL-10A型雷達,這是一種先進的多模機載雷達,其性能大家可以查閱有關資料。

殲-10擁有強大的武器系統:配裝一門半埋入式雙管23毫米機炮;機身下共有11個掛架,其中六個在機翼下、一個在機腹下中軸線上、其餘四個為機腹下方兩側,可以推斷其武器外掛載荷要在5噸以上,這就為武器配置提供了更大的選擇性。 殲10執行空戰任務時,可以掛載PL-8近距格鬥彈,國產PL-12中距攔射彈,並具有發射俄制R-73近距格鬥彈和R-77中距彈的能力;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可以攜帶多種國產或俄制空地精確制導/非制導武器。

閱讀全文

與有關梟龍戰機的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雲南貴金屬交易所騙人 瀏覽:966
李超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 瀏覽:97
匯添富科創板基金A類C類 瀏覽:350
股票尾盤買入 瀏覽:2
登錄椰子理財 瀏覽:655
外匯黑市換匯技巧 瀏覽:676
中國鐵建股票歷史最低價格 瀏覽:862
2月23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瀏覽:36
股指期貨一手漲跌多少點爆倉 瀏覽:611
新華制葯最新資金流向 瀏覽:30
秋林集團投資者索賠 瀏覽:311
2014年中國銀行貸款利率是多少 瀏覽:886
股票雙鴨頭 瀏覽:500
多少錢可以炒股票 瀏覽:597
粘膠短仟股票 瀏覽:982
外匯分為那些 瀏覽:488
怎麼發現一字板的股票 瀏覽:948
鼎譽融資租賃深圳 瀏覽:440
海航投資金控 瀏覽:469
澄西新榮股票 瀏覽: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