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哪裡有沒有穩賺不賠的理財項目
樓主,你說的這種情況太理想了,玩過股票基金的人沒有一個是穩賺不賠的,不過現在互聯網金融這么熱,很多理財渠道是保障本金安全的。合時代的,保障本息安全。
❷ 都有哪些投資理財項目呢知道沒
所在城市若有招商銀行,也可以了解下招行的理財:目前招行個人投資理財方專式較多:定期、國債屬、受託理財、基金、黃金等做組合投資,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建議您打開招行主頁,點擊在線客服進一步咨詢。
❸ 有沒有什麼理財項目是只賺不賠的!其實我也不信,但是這些日子突然冒了個mbi公司,說只賺不賠,只要在
百分百騙子
❹ 融資易:投資理財有哪些低風險的方式嗎
1、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是最常見的理財方式之一,無疑,也是最安全的理財方式之一。
但是,銀行存款預期年化收益低,甚至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
存銀行活期的優勢在於可以隨存隨取,沒有什麼門檻,但是缺點就是年化收益低。一年期的定期收益為3.5%左右。但是,銀行的定期存款提前取現會損失利息,流動性不算好。
雖然銀行已不是無風險的金融機構了,不過存款還算穩定的首選吧。
2、國債
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我們一般說買國債都是指儲蓄國債儲蓄國債,主要有3年期和5年期,三年期5%,五年期5.41%。
還分為「電子式國債」和「憑證式國債」,它們主要區別在於付息方式:電子式國債每年付息,憑證式國債到期一次性付息。國債的利率比銀行同期存款利率高。
儲蓄國債如果中途提前贖回利息很低,還要支付本金0.1%的手續費,所以流動性不算好。
3、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發行的短期理財產品雖然不能夠承諾收益,但是在銀行隱形背書的情況下我們仍然認為它是穩健的投資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看,年化收益在3%-6%。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從一年到7天不等,投資起來比較靈活,也可以鎖定收益。能否提前贖回要看協議書是否有相關約定。
銀行理財門檻最低為5萬元。企且大部分都是封閉式理財,流動性差,一般是只能到期才能贖回。
4、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剛成立時有一個封閉期(所有新基金都有),封閉時間根據不同管理人的需求會提前公告,一般從7天到3個月不等,這期間不允許基金份額贖回。
最近,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大多集中在4%~6%區間,有超過6%的產品,也有1.5%左右的產品。所以,買貨幣基金的時候還是需要慎重選擇。此外,它的投資門檻也較低。
5、寶寶類貨基
互聯網公司推出的寶寶產品其實也是貨幣基金,余額寶就是比較典型的寶寶類貨基。
單獨拎出來討論是因為它的起購門檻更低,只有1元,並且操作更靈活,簡直就是活期帳戶。收益在4%~6%。用過余額寶的人都知道,它的流動性很強。
6、國債逆回購
這個名字聽起來是不是好專業,其實它也是普通人可以操作的穩定投資。
國債逆回購就是將資金通過國債回購市場拆出把錢借給別人,獲得固定利息;借款人用國債作抵押到期還本付息。
理論上國債逆回購的安全性等同於國債,不過我們是通過證券公司操作,不能完全排除證券公司的操作風險和道德風險。
今年,上交所逆回購1天期、2天期、3天期、7天期、14天期逆回購品種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6%。
❺ 融資易:為什麼銀行理財也會有虧損
銀行理財產品會虧損
【理財誤區】
很多人以為購買銀行理財是保本的,不會有虧損,這也是很多人的誤區之一。那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容易產生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銀行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差不多
很多人之所以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因為認為銀行理財產品穩賺不賠,收益又比存定期高,何樂而不為呢?於是就購買了銀行理財產品。但其實銀行理財產品也是有風險的,銀行保本是在持有到期的前提下,才會保證本金不損失。若提前贖回,本金也是有損失風險的。但往往在銷售過程中,很多的銷售人員都會誇大其詞、弱化風險,強化收益。但投資怎麼會沒有風險呢?只是風險程度的大小不同而已。
誤區二:購買之後就開始計息了
對於理財產品的計息方式,也容易使市民存在誤區。很多人就認為是當天購買後就開始計算利息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每一個產品都是有一個認購期限的,有的認購期限長達20天,在此期間你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之後,賬戶上的款項將會凍結,不會有利息,要到認購期結束後才會有利息。
如說我們銀行理財產品它的計息方式,和我們傳統的存款計息方式它是有差距的。比如,它是從哪天開始計息,到你贖回的前一天,你可能計息就截止了,但你贖回的資金並不是當天就能到帳,有可能是要隔天到帳,如果遇到節假日,可能還要越過這個節假日,你的這個資金才能到帳。這個時候超出你的計息日期的這些,就不會再去計算收益。
誤區三:很多人喜歡把預期收益當實際收益
銀行為了吸引客戶,往往會把預期收益提的很高來吸引投資者進行投資,而最低收益一帶而過。但不是所有的預期收益都能達到的,預期收益只是銀行依據當前的市場環境或者往期歷史業績估算出來的一個收益,並不是投資者最終所獲得的收益,不是一定能實現的。
誤區四:隨波逐流、跟風
往往看到一個產品銷售火爆,聽到別人說好就認為自己也應該買一份。但其實賣的好的,並不一定適合你。在同一資金門檻上,投資者最先注意到的,肯定是收益最高的,然後才是風險。很多的投資者容易被高收益誘惑而忽視了風險。
【理財建議】
業內人士指出,之所以很多市民對銀行理財產品存在誤區一方面是投資者的教育和知識不夠。另一方面是銀行為了留住投資者,拓展資源,通常會給客戶承諾收益。那麼該如何避免進入這些誤區呢?業內士人建議市民,不要偏聽銷售人員的說辭,要認真仔細的閱讀產品說明書,明白資金投資方向,不要被高收益迷惑,挑選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❻ 融易賺是真的嗎
我不相信,你們相信嗎?
❼ 融資易做理財怎麼樣
融資易是一個面向個人投資人的理財融資平台,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將有融資需求的借款人和有富餘理財資金的投資人進行在線信息配對。幫助投資人尋找到風險收益均衡的平台。
現在互聯網理財產品很多,方式也多樣化,不過應多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不論是買股票,現貨期貨,余額寶、P2P等理財產品等,投資都有風險,應注意風險控制。適合低收益低風險型的,可以選擇定存或本息保證的理財方式。適合交易型投資的,可以選擇買股票,基金。
zx
❽ 在融易投上進行理財投資有哪些權利和保障
看看融聚天下的理財吧,保本保收益,資金去向明確,安全穩健
❾ 融資易這一個平台投資靠譜嗎
建議還是慎重 目前平台不具備資質
❿ 想做理財但是不知道什麼項目好
從門檻來看,5萬元已經達到了大部分理財產品的購買門檻。貨基寶寶的購買起點大多是1分或1元,保險理財的購買起點大多是1000元,基金的購買起點大多是1000元,銀行理財稍微高一點,購買起點是5萬元,P2P理財的購買起點大多是50元或100元。只有信託、私募這樣購買起點在百萬元以上的產品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