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龍門飛甲融資

龍門飛甲融資

發布時間:2021-03-16 19:42:07

1. 於冬的人物經歷


於冬,1971年,生於北京。1994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分配至北影廠工作。憑借勤奮努力和極佳的人際溝通能力,於冬在那時便已嶄露頭角,很快受到了時任北影廠廠長韓三平的賞識和提拔,成為了有史以來北影廠最年輕的科級幹部。
多年跑發行市場第一線積累的經驗,使他對中國電影產業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1999年,懷揣著對電影的執著與夢想,於冬創建了北京博納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中國第一家民營電影發行公司,並獲得了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第一塊「電影發行牌照」。
在博納最初的創業階段,於冬帶領著僅由幾個人組成的小團隊,發行了低成本電影《我的兄弟姐妹》、陳凱歌執導的《和你在一起》、楊紫瓊主演的《天脈傳奇》等一系列影片,在中國電影發行領域屢建奇功,令業界矚目。同時,於冬的突出表現也引起了海外的關注,被西方著名業內媒體《好萊塢報道》(Hollywood Reporter)譽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博納公司也被稱為——中國的米拉麥克斯。
2007年,博納完成首輪融資,得到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兩家風險投資的1000萬美金注資。隨後,博納完成了「德勤」對公司2007年度的財務審計報告,成為中國電影行業中最早聘用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民營電影公司。於冬大膽地在現代企業制度和規范管理上做出了重要抉擇,去除家族化,不斷引入人才。而「上市」也成為了他下一個目標。當時團隊里很多人還認為這是天方夜譚。
2008年,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於冬開始攻讀長江商學院EMBA、清華大學總裁班,不斷自我充實,徹底完成了從前線發行員到極具專業素養的企業管理者的正式轉變。2009年,博納順利完成第二輪融資,總額達1億元。公司也隨後正式更名為博納影業集團
2010年,在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管理的短短三年後,博納影業集團已經發展成為「拍片數量第一,票房總收入第一,海外出口銷售額第一,海內外獲獎第一」的中國最大的民營電影公司。同年12月9日,於冬率領集團高管團隊前往美國紐約敲響開市鍾聲,博納影業集團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美國資本市場的中國影視傳媒第一股,也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影視公司。在華爾街敲鍾那一刻,於冬喜極而泣,他堅信「中國電影的歷史會記住這一意義非凡的時刻」,他鄭重致辭道:「我們用11年的時間堅持了一個電影夢想,我們用11年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我們用11年的真誠結識了許多的朋友。博納將秉承博採眾長,海納百川的企業文化精神,努力創造一個偉大的夢想和奇跡。」——這位中國電影界最年輕、最成功的電影企業家,立刻引起了好萊塢和華爾街的轟動級關注。那年,於冬39歲。
於冬白手起家,在中國電影產業摸爬滾打20餘年,擔任出品人的電影約230部,中外各大電影節獲獎無數,並獲得國內知名媒體《南都娛樂周刊》頒發的年度金牌推手,以及國內頂級新媒體頻道新浪娛樂頒發的微博最具熱度電影出品人等諸多個人獎項。截至2014年初,博納影業集團在於冬的率領下,全面布局全產業鏈,穩扎穩打,兢兢業業,各項業務夯實發展,在影視製作、影視發行、影院投資、院線管理、廣告營銷、藝人經紀等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博納已經成為中國電影界的領軍企業之一。
上市三年多來,博納投資拍攝了《智取威虎山》、《龍門飛甲》、《竊聽風雲》系列、《一代宗師》、《桃姐》、《掃毒》等40多部電影,總票房達到70億人民幣。上市三年多來,博納再次成功引入美國新聞集團,中國復星集團的戰略投資,優化了博納影業集團股權結構,並與紅杉資本、諾亞共同發起了中國第一支影視專業投資基金,首期募集10億元人民幣。這些金融資本,為博納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保障。上市三年多來,博納旗下投資建設的影院達到30家,已投入運營的22家,共計銀幕182張,覆蓋北、上、廣、成都、武漢等19個重點省市。未來五年內,博納影院在全國還將增建至100家,預計將超過800張銀幕。
博納影業集團蓬勃發展的同時,作為國內影視界的著名慈善家,於冬沒有忘記回饋社會。這些年,於冬代表博納影業集團向陽光文化基金會(楊瀾)、北京成龍慈善基金會、中國電影基金會、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芭莎公益慈善基金會、汶川地震官方賑災部門等共捐款1000多萬元人民幣。
2014,作為唯一一家全產業鏈布局、並具有強勁發行能力的國內影視內容製作公司的開創者及領導人,於冬,與他一手打鑄的「博納」航母,向著更遠的國際藍海——拔錨起航。他的下一個目標:與好萊塢合拍,進軍國際市場。
於冬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世界最知名的電影專業高等學校之一,在經過四年專業化學習(第一屆製片管理專業)後,於冬一直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最大的電影製片廠)和中國電影集團任職,主要負責國產電影的發行工作。
1999年,當時29歲的於冬懷揣著30萬元和幾個夥伴創立了博納文化公司。於冬發行的第一部電影是黃建新導演,王志文,江珊主演的《說出你的秘密》。靠著多年做發行在各地積累的人脈關系,於冬賺了50萬。
於冬的成名之戰是2001年發行的《我的兄弟姐妹》。這是一部成本只有200多萬的小製作電影,在發行過程中,於冬與各地發行公司協調檔期,打破了傳統的排期模式,共同推動電影上映。同時運用媒體炒作,在影片上映時,約好全國20多個城市的媒體同時開始宣傳,結果這部片子形成一個社會話題,獲得了2000萬的票房。
《我的兄弟姐妹》的成功讓此片的香港製片人文雋在香港為博納大做宣傳,不久,香港與內地的合拍大片《天脈傳奇》交到了博納手裡,這種大片以前一般都是交給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來發行。為了獲得對方信任,於冬採取了保底分賬的模式,付給對方400萬的保底費,加上300萬左右的宣傳和洗印拷貝費用,按照發行方35%票房的分成,《天脈傳奇》票房必須突破2000萬,於冬才能夠保本。為了防止盜版沖擊,2002年的8月1日零點,《天脈傳奇》在中國內地、香港、東南亞同步上映。當時與《天脈傳奇》同步上映的還有美國大片《蜘蛛俠》。於冬再次利用媒體宣傳,極力突出《天脈傳奇》與《蜘蛛俠》的對抗概念,並破天荒地在國內報紙上為電影投放廣告。最終《天脈傳奇》在內地獲得了近3000萬元的票房,一舉奠定了於冬在香港合拍片發行領域的江湖地位。
隨後,於冬幾乎壟斷了香港電影在內地的發行,《無間道Ⅲ》、《雙雄》、《頭文字D》一部部合拍大片給博納帶來了滾滾財源。於冬甚至對一些香港公司的影片採取了全年整包的模式,在影片還沒有製作的情況下買下對方全年的影片發行權。同時,內地的一些優秀影片也首選博納來發行,比如《孔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
博納成立14年來,出品發行了200餘部中外影片,中國內地累計票房近100億人民幣,在海外的銷售收入達1.3億美元,其輝煌業績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內行業旗艦。同時,博納影業集團致力於電影全產業鏈的整合與拓展,近年來,投資拍攝了《智取威虎山》、《龍門飛甲》、《竊聽風雲》系列、《一代宗師》、《桃姐》、《掃毒》、《澳門風雲》、《非常幸運》、《冰雪11天》、《激戰》、《大上海》、《大魔術師》、《十月圍城》等多類型影片,成功躋身電影投資製作的領跑行列。影院投資方面,截至2014年初,博納投資建設的影院達到30家,其中已投入運營的影院22家,共計銀幕182張,覆蓋北、上、廣、成都、武漢等19個重點省市。未來五年內,博納影院在全國將增建至100家,共計超過800張銀幕。博納廣告公司通過傑出的創意策劃能力、強大的活動執行力以及穩定的影院渠道關系為眾多合作夥伴帶來了電影領域的品牌傳播體驗;演藝經紀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簽約30多位影視明星,迅速成長為內地頗有影響力的明星經紀公司之一。博納影業集團新增的電視劇業務蒸蒸日上,投資拍攝了歷史題材大劇《水滸傳》、《楚漢傳奇》、《十月圍城》、《龍門飛甲》、《填四川》、《山間鈴響馬幫來》等,成為各衛視爭搶的年度大戲。

2. 如何做出頂尖特效

1993年成立的維塔工作室是全球頂尖的綜合性視覺特效公司,總部設在紐西蘭首都惠靈頓。它由彼得·傑克遜和理查德·泰勒、吉米·塞爾柯共同創建,觀眾熟知的《指環王》、《金剛》、《阿凡達》等特效突出的作品均出自維塔的製作團隊。
你很早就來到了中國,也做了不少工作,目前工作進行的怎麼樣?又有哪些新計劃?
其實我們在中國做商業活動已經有15年了,主要圍繞特效設計和電影道具設計這兩部分,打造出了像《阿凡達》一類廣受歡迎的作品。在電視方面我們一直都有涉足,在紐西蘭本土也做電視,我非常願意為中國兒童在電視節目上作出一些貢獻,目前還在一直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中,相信很快就會實現。另外我們也很願意為中國年輕觀眾分享紐西蘭的電視作品。
這次帶來了別開生面的化妝秀,你覺得這樣的一堂課,能傳遞給學員哪些有價值的信息?
相對於特效製作,化妝秀更易於在多人環境下做講解,會很直觀、很有趣。另外我希望通過化妝秀激勵學生去積極思考,用雙手創造事物,而不僅是用數字技術做創作。實際上,這對於電影產業人士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技術類技巧創作的機會。創作服裝、化妝、人物、武器等等,我希望通過我這樣的示範,能引導大家思考創作的含義。
好萊塢有一種電影被我們戲謔為爆米花電影,意思是僅帶來感官刺激,但沒有什麼內涵,但維塔工作室參與製作的作品,從金剛、阿凡達到兩部霍比特人,在劇情和特效雙方面都很突出,你認為一部電影的特效和劇情之間是什麼關系?特效本身是不斷的創新,還是主要用來完成編劇、導演的想法?
我們很幸運能為這些成功的電影工作,其實除了你上面說到的影片,還有《納尼亞傳奇》、《第九區》等等,都利用特效製作出極具感官沖擊力的視覺效果。
在我看來,電影的特效從來都不是放在第一位的,不論什麼題材的電影,最主要的還是劇情,特效僅僅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而不能喧賓奪主。我們在創作特效的時候,也是為劇情服務。你提到的這些作品,其實除了有很炫的特效外,其實最吸引觀眾的,還是在劇情上。
我們都知道,維塔工作室的業務范圍非常廣泛,那麼就你個人來說,最喜歡並且最專注於哪一部分?
維塔工作室的經營范圍很廣泛,除特效設計,還包括盔甲、武器、特殊化妝、人物與服裝設計等。我個人最鍾愛的領域是做微縮模型,用很小的尺寸創作出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界。我們創作的一些微縮模型可以莫不技術上的欠缺。不過很遺憾的是,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尤其是3D電影的製作,微縮模型這個產業也在逐步萎縮,但我仍能在這個領域找到滿足感,我熱愛製作電影道具,譬如《阿凡達》里的娜美星球、人類的武器等等,我還在製作蜘蛛俠里綠魔的服裝以及所有的特效化妝,這些都讓我很興奮。
IMAX、4K、3D、全景聲,有關電影放映的新技術層出不窮,相比以前,新技術的出現,會不會對特效製作帶來更多的挑戰和更高的成本?兩部霍比特人都製作了IMAX、全景聲版本,你對新技術是持有很積極地態度嗎?
從電影本身來講,無論是3D、IMAX、4K,抑或全景聲,目的都是把電影的魅力實現的更完美,這是一件好事,所以我當然很積極,並且也在新作品裡支持了這些技術。但是這些放映技術對於觀眾來說是被動接受的,提供這些技術的廠商掌握著主動權,所以從市場的角度來看,新技術的運用可以讓電影票價賣的更高、吸引更多的觀眾來體驗。但是從觀眾的角度出發,他們更關心的應該還是影片內容本身,要有更好的劇情、更真實的特效、更棒的演員表現,而決定這些的,還是影片的導演、編劇、演員們,一部好的電影,就算是運用最傳統的技術,也還是可以通過講一個好故事來贏得掌聲。
聽聞您對中國電影有特殊的感情,特別是徐克的作品,你如何評價他的《龍門飛甲》和《狄仁傑》?
對,我確實很喜歡看中國電影,也很喜歡徐克導演。在中國這么久以來,一直都堅持去影院看中國電影。我看的第一部中國電影就是徐克的《倩女幽魂》,特別喜歡,是這部作品幫我敲開了中國電影的大門 。我覺得中國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多經典作品可以給魔幻題材的電影提供養分,講一個好故事是中國電影的長處,這些是西方電影無法效仿和超越的。但我覺得像徐克這樣既注重故事又在特效上大膽嘗試的導演不多,像《狄仁傑之神都龍王》這樣兩方面都很突出的電影更是少之又少,不過這是一個好現象,相信中國電影會有更好的發展。
你認為中國電影和好萊塢電影在特效方面的差距有多大?中國電影的短板在哪?
我覺得中國電影在技術上正在和好萊塢逐步拉近距離,但雙方差距其實是在從融資、拍攝、市場推廣到上映,以及電影後產品等一系列環節上,中國也開始流行拍大片,但多數的國產電影還是受成本制約,低成本不是好事,成本效益高才是好事,低成本往往限制了導演去實現自己的想法。不過我相信這些都是時間問題,我能切身感覺到中國電影產業正在日趨成熟,也在飛速發展。
數字取代膠片是大勢所趨,但還有個別導演熱衷於膠片拍攝,如克里斯托弗諾蘭,在運用膠片的同時,他還堅持不碰3D,在大場面也喜歡拍攝實景,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不同的導演有各自的偏好,可以給自己充足的理由去選擇到底是使用膠片還是採用數字拍攝,這些都是無可厚非的。高幀頻、3D為技術人員與電影公司帶來了新的創作機會,大家都知道《霍比特人》就運用了高幀頻拍攝。數字拍攝是大勢所趨,但對於相關的技術人員的能力也具有很大挑戰性。不過,無論是膠片還是數字,最終目的都在於對漂亮畫面和導演想法的呈現,劇本的質量、想像力以及演員的表現必須是優先考量的。
中國越來越熱衷於拍大片,比較新的一部《大鬧天宮》幾乎超過95%的鏡頭都運用了特效,這部電影你看過了嗎?如何評價?
《大鬧天宮》我看了,這部作品具備足夠的娛樂性,也吸引了大量觀眾買票,在市場上很成功。電影的特效、化妝,在中國電影中算是出類拔萃的,這樣的電影可以有效推動中國電影數字技術和特效化妝技術的發展。
中美兩國的電影一直都不乏交流,從早年的李小龍到後來的吳宇森、袁和平都為好萊塢電影的發展有過卓越的貢獻,但中國電影在特效方面卻幾乎沒有像維塔工作室這樣的優秀團隊參與,原因何在?有哪些壁壘?
其實不存在什麼壁壘,我留意到中國電影也有不少在特效製作上是請的國外的團隊,有韓國的,也有美國的,非要說有壁壘的話,也只是製作成本制約,一部電影的特效水準是和資金投入成正比的。其實我們開始做《指環王》的時候,也不是具備很完善的條件,我們是通過全球招募相應的技術人員組成了一個成熟的團隊來完成的。
目前將要上映的電影中,分享一下您最看好哪部電影的特效製作?您和您的團隊在近兩年都有哪些已經確定下來的工作?
我們最近完成了《霍比特人2》、《超凡蜘蛛俠》的相關製作,這些是觀眾都知道並在銀幕上看到的,接下來我們將投入到《霍比特人3》、《猩球崛起2》,以及《阿凡達》第二部和第三部的製作。

3. 天堂的張望父親原型是誰

昔日劉德華替身,如今溫情父親,《天堂的張望》盤活杜奕衡
一個7歲的小女孩兒,家境貧寒,又得了急性白血病,在危難之際得到社會各界的愛心捐贈……電影《天堂的張望》講述了一個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該片由杜斌執導,杜奕衡、朱梓玥主演,將於11月20日在全國上映。

11月10日,《天堂的張望》在鄭州奧斯卡影城航海路丹尼斯店舉行超前點映會,現場觀眾均被影片中張望父女的境遇感動,在接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的專訪時,導演杜斌表示,這是一部不講求票房回報的電影,「希望能夠通過《天堂的張望》讓更多人關注到得了重病的貧困群體,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昔日劉德華替身,如今溫情父親,《天堂的張望》盤活杜奕衡
看片——

真實的力量打動觀眾

在《天堂的張望》中,朱梓玥飾演的7歲女孩兒張望和養父張國華相依為命,生活雖然清貧但幸福,直到有一天張望突發急性白血病打破了慣常的平靜。得知需要30多萬的治療費用後,張國華四處借錢,甚至想到賣腎,不料遭到騙局。

記者王小月得知張望的身世和遭遇後,深受觸動,通過媒體將張望的遭遇曝光,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充滿善意的捐助從全國各地趕來,不僅醫療費無虞,感受到諸多愛和關心的張望也日益堅強。在她用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接受治療之時,張望卻做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

昔日劉德華替身,如今溫情父親,《天堂的張望》盤活杜奕衡
據介紹,張望的原型人物佘艷是一名孤兒,在這個世界上只生活了8年。病危時,她把世界各地愛心人士捐給她的救命錢分成了多份,援助了其他患病的孩子。同時,延續了溫暖和希望。時任《成都晚報》社會新聞部記者的傅艷將佘艷的故事寫成新聞報道,刊發之後引起全球轟動,《天堂的張望》正是取材於這一真實事件。

在當天的看片會上,現場觀眾無不被這個悲慘但溫暖的故事感動,本來應該坐在明亮的教室中學習,在溫暖的家庭里享受天倫之樂的張望卻要遭到病魔的侵襲,她表現出來的堅強,對養父的理解,以及把救命錢分成多份,援助其他患病兒童的舉動都讓人們感受到什麼是大愛。

昔日劉德華替身,如今溫情父親,《天堂的張望》盤活杜奕衡
幕後——

希望全社會都能看到《天堂的張望》

2005年,導演杜斌知道這個故事後就被深深打動,一直將這個人物和故事裝在心裡。2016年8月,杜斌作為一個商業實戰劇的總製片人,資助的一個孩子因病情惡化去世,這激起他創作兒童大病題材的堅定決心。他多次前往四川成都采訪原型人物,對相關人物與事件實地調查取材,花了兩年時間才將真實故事打磨成劇本。拍攝中也遭遇困難無數,在資金鏈一度斷裂的窘況之下,杜斌還是帶領團隊將影片拍攝完成,最終一部如此感人的影片才得以與觀眾在大銀幕相見。

故事原型發生在成都,為何要在雲南拍攝?杜斌解釋,「雲南的村莊風格獨特、層次分明,拍出來很漂亮,大山裡薄霧繚繞,很有意境,特別符合影片基調;加上雲南特有的環境和氣候,也適合在冬天進行拍攝。」

昔日劉德華替身,如今溫情父親,《天堂的張望》盤活杜奕衡
飾演張國華的是演員杜奕衡,因形似劉德華,他曾擔任劉德華的替身演員,後來杜奕衡轉型做演員、歌手,在《讓子彈飛》中飾演麻匪老四,更是顛覆了以往的形象。據杜斌介紹,杜奕衡最初看到劇本的時侯數度落淚,後來主動參與到影片的融資工作中,在影片拍攝殺青前捉襟見肘的情況下,又自己出錢幫助劇組解決困難。影片的宣發階段,他又發動所有資源來宣傳影片,用他的話說就是,「希望全社會人都能看到這部電影。」

此次在影片中飾演張望的朱梓玥是一位9歲的廣州女孩,是杜斌從2000多個兒童演員中挑選而來,而她在影片中的精彩表現也沒有讓人失望。憑借朱梓玥真誠的演繹,患病女孩兒張望天真善良的個性和面對病魔的勇氣一一呈現。杜斌表示:「我並不奢求《天堂的張望》票房能有多高,但影片中倡導的善良、愛和希望會給現代人內心強烈的震撼,相信它會改變人們對社會的某些誤解,我們也期待影片上映後,能有更多的觀眾看到這部電影。

4. 施南生:被徐克寵了30多年,為何最後會輸給比丈夫小30歲的小助理

敗給了時間,敗給了年輕,也敗給了自以為很愛自己的那個男人,施南生付出自己的所有去對待徐克,換來的卻是婚後各種在外面亂搞,她幫著擦屁股,他卻沒有一點改變,事實證明男人是改不了吃屎的,家裡老婆再好也不如外面的爛野花。不可否認徐克在影視方面的確是有很大的天賦,他的很多作品都是經典,他也被世人稱呼為才子,可私底下的徐克卻是一個私生活混亂,不顧家也專一的男人,他常常流連花叢中不顧妻子的難過,也絲毫沒有覺得自己有對不起這段感情,和這樣的男人在一起一輩子太累了,於是施南生沒有選擇隱忍下去,付出了大半輩子卻得到這樣的結果,會很難過吧,但施南生有勇氣選擇離開,她會有更好的生活的。

施南生如果沒有遇到徐克,或許她會有另一種精彩人生,以前提起施南生大家想到的都是「香江女俠」,而後提到施南生,大家只會說「徐克的妻子」,她的人生就被「徐克妻子」給貼上標簽,活不出自我,還要被各種事情說束縛,徐克真的是有愧於她。

5. 金巧巧老公是誰

於冬,1971年出生於北京,企業家,現為博納影業集團現任總裁及創始人。
於冬,1971年,生於北京。1994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分配至北影廠工作。憑借勤奮努力和極佳的人際溝通能力,於冬在那時便已嶄露頭角,很快受到了時任北影廠廠長韓三平的賞識和提拔,成為了有史以來北影廠最年輕的科級幹部。
多年跑發行市場第一線積累的經驗,使他對中國電影產業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1999年,懷揣著對電影的執著與夢想,於冬創建了北京博納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中國第一家民營電影發行公司,並獲得了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第一塊「電影發行牌照」。
在博納最初的創業階段,於冬帶領著僅由幾個人組成的小團隊,發行了低成本電影《我的兄弟姐妹》、陳凱歌執導的《和你在一起》、楊紫瓊主演的《天脈傳奇》等一系列影片,在中國電影發行領域屢建奇功,令業界矚目。同時,於冬的突出表現也引起了海外的關注,被西方著名業內媒體《好萊塢報道》(Hollywood Reporter)譽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博納公司也被稱為——中國的米拉麥克斯。
2007年,博納完成首輪融資,得到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兩家風險投資的1000萬美金注資。隨後,博納完成了「德勤」對公司2007年度的財務審計報告,成為中國電影行業中最早聘用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民營電影公司。於冬大膽地在現代企業制度和規范管理上做出了重要抉擇,去除家族化,不斷引入人才。而「上市」也成為了他下一個目標。當時團隊里很多人還認為這是天方夜譚。
2008年,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於冬開始攻讀長江商學院EMBA、清華大學總裁班,不斷自我充實,徹底完成了從前線發行員到極具專業素養的企業管理者的正式轉變。2009年,博納順利完成第二輪融資,總額達1億元。公司也隨後正式更名為博納影業集團。
2010年,在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管理的短短三年後,博納影業集團已經發展成為「拍片數量第一,票房總收入第一,海外出口銷售額第一,海內外獲獎第一」的中國最大的民營電影公司。同年12月9日,於冬率領集團高管團隊前往美國紐約敲響開市鍾聲,博納影業集團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成為美國資本市場的中國影視傳媒第一股,也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影視公司。在華爾街敲鍾那一刻,於冬喜極而泣,他堅信「中國電影的歷史會記住這一意義非凡的時刻」,他鄭重致辭道:「我們用11年的時間堅持了一個電影夢想,我們用11年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我們用11年的真誠結識了許多的朋友。博納將秉承博採眾長,海納百川的企業文化精神,努力創造一個偉大的夢想和奇跡。」——這位中國電影界最年輕、最成功的電影企業家,立刻引起了好萊塢和華爾街的轟動級關注。那年,於冬39歲。
於冬白手起家,在中國電影產業摸爬滾打20餘年,擔任出品人的電影約230部,中外各大電影節獲獎無數,並獲得國內知名媒體《南都娛樂周刊》頒發的年度金牌推手,以及國內頂級新媒體頻道新浪娛樂頒發的微博最具熱度電影出品人等諸多個人獎項。截至2014年初,博納影業集團在於冬的率領下,全面布局全產業鏈,穩扎穩打,兢兢業業,各項業務夯實發展,在影視製作、影視發行、影院投資、院線管理、廣告營銷、藝人經紀等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博納已經成為中國電影界的領軍企業之一。
上市三年多來,博納投資拍攝了《智取威虎山》、《龍門飛甲》、《竊聽風雲》系列、《一代宗師》、《桃姐》、《掃毒》等40多部電影,總票房達到70億人民幣。上市三年多來,博納再次成功引入美國新聞集團,中國復星集團的戰略投資,優化了博納影業集團股權結構,並與紅杉資本、諾亞共同發起了中國第一支影視專業投資基金,首期募集10億元人民幣。這些金融資本,為博納未來三到五年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保障。上市三年多來,博納旗下投資建設的影院達到30家,已投入運營的22家,共計銀幕182張,覆蓋北、上、廣、成都、武漢等19個重點省市。未來五年內,博納影院在全國還將增建至100家,預計將超過800張銀幕。
博納影業集團蓬勃發展的同時,作為國內影視界的著名慈善家,於冬沒有忘記回饋社會。這些年,於冬代表博納影業集團向陽光文化基金會(楊瀾)、北京成龍慈善基金會、中國電影基金會、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芭莎公益慈善基金會、汶川地震官方賑災部門等共捐款1000多萬元人民幣。
2014,作為唯一一家全產業鏈布局、並具有強勁發行能力的國內影視內容製作公司的開創者及領導人,於冬,與他一手打鑄的「博納」航母,向著更遠的國際藍海——拔錨起航。他的下一個目標:與好萊塢合拍,進軍國際市場。[1]
於冬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世界最知名的電影專業高等學校之一,在經過四年專業化學習(第一屆製片管理專業)後,於冬一直在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最大的電影製片廠)和中國電影集團任職,主要負責國產電影的發行工作。
1999年,當時29歲的於冬懷揣著30萬元和幾個夥伴創立了博納文化公司。於冬發行的第一部電影是黃建新導演,王志文,江珊主演的《說出你的秘密》。靠著多年做發行在各地積累的人脈關系,於冬賺了50萬。
於冬的成名之戰是2001年發行的《我的兄弟姐妹》。這是一部成本只有200多萬的小製作電影,在發行過程中,於冬與各地發行公司協調檔期,打破了傳統的排期模式,共同推動電影上映。同時運用媒體炒作,在影片上映時,約好全國20多個城市的媒體同時開始宣傳,結果這部片子形成一個社會話題,獲得了2000萬的票房。
《我的兄弟姐妹》的成功讓此片的香港製片人文雋在香港為博納大做宣傳,不久,香港與內地的合拍大片《天脈傳奇》交到了博納手裡,這種大片以前一般都是交給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來發行。為了獲得對方信任,於冬採取了保底分賬的模式,付給對方400萬的保底費,加上300萬左右的宣傳和洗印拷貝費用,按照發行方35%票房的分成,《天脈傳奇》票房必須突破2000萬,於冬才能夠保本。為了防止盜版沖擊,2002年的8月1日零點,《天脈傳奇》在中國內地、香港、東南亞同步上映。當時與《天脈傳奇》同步上映的還有美
於冬和李連傑
於冬和李連傑
國大片《蜘蛛俠》。於冬再次利用媒體宣傳,極力突出《天脈傳奇》與《蜘蛛俠》的對抗概念,並破天荒地在國內報紙上為電影投放廣告。最終《天脈傳奇》在內地獲得了近3000萬元的票房,一舉奠定了於冬在香港合拍片發行領域的江湖地位。
隨後,於冬幾乎壟斷了香港電影在內地的發行,《無間道Ⅲ》、《雙雄》、《頭文字D》一部部合拍大片給博納帶來了滾滾財源。於冬甚至對一些香港公司的影片採取了全年整包的模式,在影片還沒有製作的情況下買下對方全年的影片發行權。同時,內地的一些優秀影片也首選博納來發行,比如《孔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
博納成立14年來,出品發行了200餘部中外影片,中國內地累計票房近100億人民幣,在海外的銷售收入達1.3億美元,其輝煌業績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內行業旗艦。同時,博納影業集團致力於電影全產業鏈的整合與拓展,近年來,投資拍攝了《智取威虎山》、《龍門飛甲》、《竊聽風雲》系列、《一代宗師》、《桃姐》、《掃毒》、《澳門風雲》、《非常幸運》、《冰雪11天》、《激戰》、《大上海》、《大魔術師》、《十月圍城》等多類型影片,成功躋身電影投資製作的領跑行列。影院投資方面,截至2014年初,博納投資建設的影院達到30家,其中已投入運營的影院22家,共計銀幕182張,覆蓋北、上、廣、成都、武漢等19個重點省市。未來五年內,博納影院在全國將增建至100家,共計超過800張銀幕。博納廣告公司通過傑出的創意策劃能力、強大的活動執行力以及穩定的影院渠道關系為眾多合作夥伴帶來了電影領域的品牌傳播體驗;演藝經紀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簽約30多位影視明星,迅速成長為內地頗有影響力的明星經紀公司之一。博納影業集團新增的電視劇業務蒸蒸日上,投資拍攝了歷史題材大劇《水滸傳》、《楚漢傳奇》、《十月圍城》、《龍門飛甲》、《填四川》、《山間鈴響馬幫來》等,成為各衛視爭搶的年度大戲。

6. 華人文泓資產證券化內容基金一號是個什麼東東

資產證券化僅指狹義的資產證券化。自1970年美國的政府國民抵押協會,首次發行以抵押貸款組合為基礎資產的抵押支持證券-房貸轉付證券,完成首筆資產證券化交易以來,資產證券化逐漸成為一種被廣泛採用的金融創新工具而得到了迅猛發展,在此基礎上,現在又衍生出如風險證券化產品
資產證券化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持,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傳統的證券發行是以企業為基礎,而資產證券化則是以特定的資產池為基礎發行證券。 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發行的以資產池為基礎的證券就稱為證券化產品。 資產證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轉換為在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的證券的行為,使其具有流動性
參考:
http://ke..com/view/11062.htm

閱讀全文

與龍門飛甲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上升五浪 瀏覽:988
上海杉眾投資靠譜嗎 瀏覽:332
11萬台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739
海美基金 瀏覽:316
外貿信託其他費用普通代扣 瀏覽:222
成都賣房買方貸款 瀏覽:317
3000阿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7
崑山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938
股票里GDX是什麼意思 瀏覽:106
美國期貨每日交易時間表 瀏覽:730
一塊錢英鎊能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26
古德理財投資公司 瀏覽:391
長江證券基金認購怎麼撤回 瀏覽:148
me期貨 瀏覽:756
公積金貸款1年 瀏覽:373
打新股票倉位 瀏覽:568
天涯推薦股票 瀏覽:999
股指期貨最少多少資金 瀏覽:740
華楓投資 瀏覽:974
炒股炒外匯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