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很好懂

理財很好懂

發布時間:2021-03-17 13:46:24

㈠ 前兩天我媽去銀行買理財產品,一通折騰就不說了,買過的人都懂的

一直買理財產品,還是繼續買它吧

㈡ 理財新手教程一搜一大把,但你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嗎

個人投資理財產品類型比較多,有寶寶類貨幣基金、大額存單、智能存款、國債、基金、黃金信託、保險證券理財等,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但是選擇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目標收益、流動性偏好的才是最好投資方式。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理財產品、精選基金產品可供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

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

如定期銀行理財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屬於銀行存款產品,50萬以內100%賠付,適合穩健型及以上投資者;

還有一些精選的權益類基金產品,適合能夠承擔一定風險,追求財富保值、增值的投資者。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㈢ 作為年輕人應該懂哪些理財,財經知識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年輕人有理財觀,非常值得肯定。目前,股市火熱,千萬別幻想成為炒股高手。

真的。對於普通人來說,堅持長期主義,做時間的朋友,相信復利的魔法,讓財富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慢慢變富,這才是理財的底層邏輯,才是普通人實現財務自由的王道。

巴菲特說過一句話,普通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投資指數基金,從百年股市發展史上,指數基金平均年化率12%以上,跑贏大多數職業基金經理人。所以說,你就是堅持定投指數基金,就能跑贏大多數人,道理就這么簡單。但問題是大多數並沒有發財呢?那是因為人人都想賺快錢,想快速發財,這就是大多數人一生貧窮的底層邏輯。

普通人不要被金融學家和理財經理忽悠了,在把你侃得暈頭轉向之際掏空你的空袋。資本市場本來就是零和博弈的游戲,金融家和理財經理賺的錢就是韭菜的錢啊。

【五】至於其他的投資方式,比如,保險、古董、股權、玉石等等,不是行業里的人精,你就不要趟那趟渾水了。適當留一點活錢,用於應急,順便賺點小利息。

普通人,不就是這么安安穩穩、慢慢變富嗎?你瞧不起這篇回答,這樣能發財致富嗎?那麼,簡單說一點道理吧。

假如你再2015年的最高點位買了指數基金,每月定投,一直到現在,總收益率已經超過50%以上,甚至70%以上。如果你當時在最高點位買了股票,你可能還虧50%以上。定投時間長了,就拉平了成本,一旦股市稍微上漲,就可以盈利,至少不會虧欠。可是你買了不好的股票呢,可能已經退市了。當然,你會說你買了黑馬可能漲300%了呢。如果你靠運氣,十年二十年之後,你可能才知道大數定律——大概率賠錢。

假設你現在按照以上結構配置資產,你基數是投入100萬,每年投入10萬元,或者說,你有閑錢就投入,按照12%的年化率,你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三十年之後,也許到你45歲的時候,你可能實現了屬於你的財務自由。

不要忽視時間和復利的魔法,它會讓財富滾雪球地越滾越大。如果你不這么做,只是普通的存款理財,那麼,你的財富增值可能跑輸貶值速度。為什麼要投資一線城市核心地段房產呢?就是資本市場再不行,你還有堅挺的房產給你兜底呢?手裡有好房產,讓你充滿底氣。這個底氣,也可以支撐你的其他投資組合的長期主義,沒有兜底的東西,你的長期主義可能會動搖。

㈣ 錢再多卻不懂理財,真的就不算有錢嗎

我覺得這句話是有道理的。這句話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翻版。有的人可能會說,能掙會花是成為富人的前提,實際上,只有能掙是成為富人的前提,能掙會花只是中產階層和普通老百姓如何將生活過好的方式和方法,與真正的富人是不相關的,所以真正的有錢人不僅會掙錢還很會理財。


最後:理財確實是個錢生錢的好辦法,但是有些人的承受能力不行,還不如把錢放銀行收利息比較踏實,理財產品跌漲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可不要因為賠錢影響心情。我現在心態已經很好了,自從買了基金,跌漲幾百幾千對我來說只是個數字,不就是錢嗎,總會漲回來的,慢慢加倉就行了。

㈤ 怎樣學會理財學會理財要懂哪些

認知升級

㈥ 請懂理財的幫忙理一下財,給予小弟些建議,辛苦謝謝!

基金定投吧,比較適合你現在的情況,每個月用500到1000元做個定投,自己上網或去銀行咨詢一下,選一支或幾支好的基金長期定投,最少也得是3年以上,一般要做到5年以上,長期收益還是相當可觀的,主要是可以積少成多。。比較適合你了

㈦ 我不懂理財,我想問問家庭理財是否需要很多理財知識怎麼辦理

做理財是主要有兩種,一個是懂一些理財知識的,還有就是不太懂的。懂的人當然可版以自己直接對理財產權品進行甄選,不太懂的可以通過工具或者理財師來進行協助,比如金酷理財師就是對家庭理財師很好的輔助APP,裡面可以對個人進行財富體檢,風險測評,還有很多專業的理財師可以協助個人,可以去下載一個試試。

㈧ 有懂理財的朋友么最近在學習理財的時候看到一個P2F的概念,想問問大家P2F和P2P的區別是什麼啊

想要了解P2F和P2P的區別,首先還是要從根本的概念上來加以區分。P2F即 Person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根據英文大家已經很好理解了,P2F其實就是個人對金融機構的理財模式;而P2P是Person To Person的縮寫,也就是個人對個人的借貸理財模式。相信大家根據概念,已經理解到它們最本質的區別。

㈨ 如何才能很好的理財

一、時常梳理自己的支出和收入
總是有一些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一個月下來沒什麼結余。這種情況,以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最為典型。
要學會理財,首先要控制支出,有了錢才能理財,學會記賬,將每天的花銷都記下來,可以是記賬軟體,比如佳盟個人信息管理軟體,清楚記錄你的每一筆錢都花在了哪裡,等過一個月再回頭看看,哪些是應該花的,而哪些是可以省下來的,在下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特別注意,調整自己不合理的收支,首先讓自己脫離月光族
竅門:從理財的角度來講,收入-存款=支出,而絕不是收入-支出=存款。記賬是一種很原始但是很有效的理財方式。只有把自己的收入和開支梳理清楚了,才能進一步進行理財策略的調整。
二、存錢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理財手段
這個月你存錢了嗎?雖然現在利率趕不上CPI增長,但是強制性存款對個人和家庭來說也必不可少。很多人信奉"能花錢才能賺錢",但是"花錢大手大腳、存款幾乎沒有"的家庭又能靠什麼來投資呢?"能賺錢,又能有計劃的花錢"才應該是投資理財之道!
竅門:資產的積累非常重要,而存錢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理財手段。應該每個月一拿到工資,就存一定比例的錢到銀行,可以採用零存整取或者基金定投,剩下的才是支出部分。尤其對於不懂投資知識,盲目投資的人來說,還不如把錢存在銀行保險。
三、做一個長期理財規劃
很多人只知道拚命的工作、賺錢,而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往往個人或家庭資產超過幾百萬了,也沒想明白這些資產如何打理才更好。對於保險規劃和養老計劃,更是無暇顧及。
竅門:很多都市人都只知道拚命掙錢,准備掙到了錢就休息,但是對於未來卻沒怎麼考慮。所以,應該從現在開始,建立長期規劃。
四、不要妄想一夜暴富
理財是什麼?許多人對於理財沒有清醒認識,認為理財就是投資賺錢,有的人甚至認為,要一年內資產翻幾番,才算真正的理財。
竅門:理財就是通過對家庭資產狀況和理財目標的分析,制定長期的科學規劃,讓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最終達到財務自由。一夜暴富不是理財,堅持長期投資的理念才是正確觀念。
五、不盲目跟風
我們發現周圍常常有這類人:股票漲了就投資股票、收藏品火的時候就投資收藏品、看黃金漲了就投資黃金。但實際上自己什麼都不懂,只是盲目的跟風投資,往往投資之後就被套牢。
六、建立科學的資產配置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句話我們總能聽到,但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卻往往忽略。有人把80%的錢投入股市,有人買了幾套房子還想再買……

㈩ 如何懂得理財

我感覺要想學會理財,首先你要去嘗試理財,只有你投資了,你才會用心去關注它,然後你漸漸的就知道什麼叫理財。當然剛開始投資不要太多。免得虧了受不了。祝你好運

閱讀全文

與理財很好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000阿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7
崑山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938
股票里GDX是什麼意思 瀏覽:106
美國期貨每日交易時間表 瀏覽:730
一塊錢英鎊能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26
古德理財投資公司 瀏覽:391
長江證券基金認購怎麼撤回 瀏覽:148
me期貨 瀏覽:756
公積金貸款1年 瀏覽:373
打新股票倉位 瀏覽:568
天涯推薦股票 瀏覽:999
股指期貨最少多少資金 瀏覽:740
華楓投資 瀏覽:974
炒股炒外匯 瀏覽:922
港澳一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43
癌症銀行貸款 瀏覽:150
短期理財渠道 瀏覽:813
段永基投資 瀏覽:251
中國外匯管制限額 瀏覽:288
股指期貨後買基金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