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作為創業者,你是如何拿到融資的
其實,要想拿到融資,最重要的是項目要夠好。
在這個基礎上,把BP上傳到各個創專業平台,就屬有機會讓投資人看到你的項目。
網路直接搜索Tronker,裡面可以上傳你自己的BP。
一旦有投資人看準你的項目,沒准你就能拿到A輪融資啦。
當然,如果你的人脈中有認識的投資人的話,那就容易多了,經過你的朋友介紹,就有可能拿到融資。
⑵ 公司拿了天使和A輪,最後創業失敗,之前融資的錢需要還嗎
當然不需要還了。無論是天使輪還是a輪,其實他們都是股權投資,也就是投資機構注入一定的資金,然後獲得初創企業一定的股權,這意味著投資機構也是公司的股東之一,他們所投資的資金就成為公司的資產之一。
而根據我國公司法有關規定,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所以,就算公司經營不善倒閉了,但創業者也不需要償還投資人的錢。當然,如果公司倒閉之後,拍賣相關資產所得用於償還公司債務之後仍然剩餘一部分資金,那投資人是可以要求獲得一定比例的分配。不過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其實本身都沒有多大的資產,就算把公司的資產拍賣之後,用於償還債務以及支付員工工資之後,就所剩無幾了。
其實目前創業公司的失敗率很高,很多投資機構的錢都沒法正常拿回。
在共享單車這一波投資當中,有一些風投機構是賺錢的,比如朱嘯虎,但更多的投資機構把錢投進去之後都只能打了水漂。
⑶ 路演活動的經典案例有哪些
小米:讓用戶深度參與
小米從粉絲經濟過度到社群經濟的歷程並不順遂,但作為最早打造出社群的案例,仍給後進者不少啟示。在創立之初,小米就定位於「走群眾路線」,通過為用戶營造參與感,打造「100個夢想的贊助商」並藉助社會化媒體形成了早期種子用戶爆發。
早期做MIUI時,雷軍說要不花錢將MIUI做到100萬用戶。於是黎萬強就通過論壇做口碑:滿世界泡論壇,找資深用戶,最後選了100位超級用戶,參與MIUI的設計、研發、反饋,也就是小米所謂的「100個夢想的贊助商」。雷軍每天會抽出一小時回復微博上的評論。每個工程師每天要回復150個帖子。而且,在每一個帖子後面,都會有一個狀態,顯示這個建議被採納的程度 以及解決問題的工程師ID,這給了用戶被重視的感覺。中期小米還積極的與米粉交朋友。在用戶投訴或不爽的時候,客服有權根據自己的判斷,自行贈送貼膜或其他小配件。小米還會賦予用戶權利——成立「榮譽開發組」,讓他們試用未發布的開發版、甚至參與絕密產品的開發。給了用戶極大的榮譽感和認同感,讓他們投入更大的激情參與產品的升級。
此外還有線下的小米「同城會」,跟用戶交朋友,讓發燒友最先體驗產品等等。這極大的增加了用戶的粘性和參與感。除了營造參與感, 米粉節也是小米回饋眾多米粉的節日。小米會在此階段發布全新產品,以及往期產品大促銷,利用極其誘人的促銷折扣吸引粉絲瘋搶產品,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銷售奇跡。2016米粉節,小米網總銷售額突破18.7億元,累計參與人數4683萬人,游戲參與10.2億次。
小米的模式並不能算完全意義上社群,但其早期用戶深度參與互動,以及線下活動運營的方式,也可稱得上初創建立社群模式的教科書。(推薦書《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
羅輯思維:讓用戶成為商業節點
不少人認為羅輯思維是靠內容引流,靠廣告變現的媒體平台,但羅振宇並沒打算靠視頻廣告來掙錢,微信微博里高活躍用戶才是他最看重的。從建立社群,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連接,嫁接資源,產生商機,羅振宇要讓每個人靠自己在朋友圈當中某一個小領域的權威和信任形成資產,藉此大量的人會去重建商業文明。
羅輯思維首先將目標用戶定位為85後白領讀書人。這類人群有共同的價值觀,並渴望社群中找到精神上的優越感。羅輯思維為這群用戶提供獨立思考的啟蒙和捷徑,最大程度喚起用戶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用戶的動機並養成分享習慣。
視頻是羅振宇建立社群的入口和名片。通過視頻的大范圍傳播,持有與他相同價值觀的人才能夠在微信上聚集,參加各種互動。同時他進行了兩方面的嘗試擴散,首先是連接內部會員關系:比如舉辦霸王餐活動,讓會員說服全國各地餐館老闆貢獻出一頓飯,供會員們免費享用,藉此達到傳播的目的。第二種則是向外部擴散的。比如羅胖售書活動、眾籌賣月餅活動、柳桃的推廣活動。借這些項目,社群里的人可以對外銷售商品,從中得到回報。更重要的是,那些有能力、有才華的人可以在羅輯思維300萬用戶面前展示自己,靠自己的稟賦獲得支持,形成一個新的節點。
有內容互動也有精神上的價值輸出,最後還養成了用戶的付費模式,邏輯思維將社群做得風生水起,可圈可點,為很多內容平台提供了很好的轉型方向。但平台太倚賴羅振宇個人影響力,這也會成為其發展的瓶頸。
大V店:讓用戶賺錢
作為一家新興的母嬰電商,大V店可謂是社群電商成功案例中的佼佼者。以親子閱讀為精準切入點,社群的管理運營體系化,幫媽媽創業賺錢開店獲取傭金的模式,幾近成長為一個自我循環的社群生態平台。 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大V店獲得俞敏洪的洪泰基金天使輪、金沙江創投A輪、光速安振B輪投資,並於今年3月獲得迪斯尼旗下思偉投資領投的B+輪數千萬美元融資。目前的注冊用戶500萬,媽媽店主就將近70萬,月銷售額超過1.5億元人民幣。
面對當前電商領域中阿里與京東的雙寡頭格局,傳統的B2C電商似乎很難再有新的機會。但創始人吳方華認為,基於「推薦」的電商仍有希望。在母嬰領域,媽媽們天生愛分享關於孩子生活的點滴,也樂於接受其他媽媽推薦的產品,在基於人群的推薦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再加上許多全職媽媽們本身有緩解家庭經濟壓力的需求,大V店開始鼓勵媽媽們自己創業開店。
在社群管理方面,除了逐步用工具和app來實現產品化以外,大V店還以地域為劃分標准,建立了涵蓋全國所有省份的「V友會」。大V店通過內容活動發現V友會中的意見領袖,並將她們培養成「班委」,負責V友會的日常管理工作 。2016年,大V店開啟了「媽媽加油站」,選出有影響力的媽媽作為站長組織線下活動。這些「大V」媽媽在滿足個人社交需求,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分擔了一部分運營工作。此外,大V店還簽約了近900個落地機構,為媽媽們提供線下的活動場所。
作為一匹成色十足的大黑馬,大V店社群用自運營系統解決了用戶激增帶來的運營壓力,通過強互動增進了情感維系,用高頻高質的內容傳播促進了銷售的提升。這些無疑給模仿者樹立了很高的壁壘。
黑馬社群:讓用戶合作
黑馬社群作為新型的大眾創業孵化加速器,以創始人群體的需求為核心,打造一個集學習成長,融資路演、推廣咨詢等服務為一體的創業服務生態圈。黑馬社群本質上是讓用戶之間產生深度合作或交易關系。
社群將用戶定位為精英,都是創業者,用牛文文的話都是創業的「土鱉們」,因為從圈子到信仰基本上都是非常相似的,因此黑馬社群的用戶都是自發的發起和參與社群的活動的更具有主人翁的精神。黑馬社群的創業者用戶已達上萬,通過牛投的股權眾籌模式,社群里的創業者之間進行互相投資和幫助,最終優質的創業者可以上市新三板。在這個模式里,黑馬社群里出現了以社群用戶自發發起的合作圈子,成為了社群里的子社群,當社群里擁有更多的子社群(小圈子)的時候,這種社群基本上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
黑馬社群強化用戶的參與感,旗下的黑馬大賽,黑馬商學院,i代言,牛投都可以支持黑馬社群的用戶參與其中,而這些活動之間也都有一定的產業鏈聯系。在精神層面上黑馬社群同樣也是致力於優越感的打造,《創業家》及i黑馬的媒體報道,以及加入擁有優質創業者的黑馬營和黑馬會,這些優越感的打造讓創業者更有社群的歸屬感。
作為社群的靈魂人物,發起者牛文文在社群中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被很多創業者當成創業標桿。而黑馬社群強大的凝聚力來源於共同的信仰。社群成員堅信草根創業者的力量,通過黑馬社群,讓先成功的創業者們幫助還在成長中的創業者們,最終通過創業者之間的互相幫助和合作,完成共同成功。
黑馬社群希望打造以牛投(黑馬社群內部用戶深度合作的股權眾籌)+ 新三板=「互聯網+」創業的全新模式為創業者們服務,究竟更否成功並可規模化,還需拭目以待。
吳曉波頻道:讓用戶更專業
作為模式清晰的內容變現社群,吳曉波頻道最重視的是持續性、高品質、專業化的內容生產能力。而其最大的創舉是建立一個有剛需的細分市場、樹立自己的風格、快速積累用戶。而隨著用戶基數和粘性達到一定的程度,內容本身變現或者嫁接商業價值就水到渠成。
作為國內最出色的財經作家,曾被評為「中國青年領袖」的吳曉波,在財經愛好者群體中具有極強的號召力。5月8日,吳曉波頻道上線,每周二、周日各一篇財經專欄,周四在愛奇藝播出三十分鍾左右的視頻脫口秀。2016年11月9日,「吳曉波頻道」公眾號的粉絲突破了200萬。
吳曉波認為,社群人數的增長和付費比例的提升,極度依賴內容品質,「這個時候其實投機取巧的辦法沒有意義,還是扎扎實實把內容做好,做一個可持續供給的內容的人。」去年吳曉波頻道推出一個叫大頭思想課的內容產品。這個產品的初衷就是幫助那些想了解軍事、歷史、政治、人文、哲學的財富人群,給他們傳輸對應的高品質內容。「這就是新的可能性發生,在任何一個圈層中,我始終認為有好的內容,只要能夠產生,一定會可以找到喜歡你內容的人,哪怕他非常非常的小眾,只要找到他們,就有價值,或者找到本身就實現了價值。」
吳曉波同樣嘗試過電商變現。2015年6月18日,吳曉波和他的團隊抱著試水的心態,在擁有百萬粉絲的「吳曉波頻道」公眾號里開啟了「吳酒」的第一次限購。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短短33小時賣掉了5000瓶,迅速入賬100萬元。然而近日,吳曉波頻道旗下「美好的店」中止消息傳出,還是令內容電商人捏了一把冷汗。
吳曉波認為中國正處於一個從大眾傳播進入到小眾傳播的時代,邏輯雖然簡單,但社群運營過度集中於小眾領域,難以形成快速復制的規模效應。同時,其電商變現的嘗試因為內容影響力和商業品牌之間缺乏直接的邏輯關聯,背書效應極度受限,那麼「美好的店」的關店風波並非空虛來風。
⑷ 創業失敗的例子
在茫茫商海中,常常有許多創業企業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後便如流星般地隕落。借用並修改一下托爾斯泰的名言,我們可以這樣說:「成功的公司多半大同小異,而失敗的公司則各有各的特色。」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要成功,只有為數不多的辦法;要失敗,卻有無窮的花樣。
選錯合作夥伴
如果你需要合夥人的錢來開辦或維持企業,或者這個合夥人幫你設計了這個企業的構思,或者他有你需要的技巧,那麼請他加入進來。不要用合夥關系來聘人,或者你需要他為你鳴鼓吹號。對投資合夥人的選擇,要搞清投資來源最好是自有資金,避免因經營不善,掉入「連環債」的怪圈。對經營合夥人的選擇,必須找到真行家,能帶來一定技術和經營渠道。對企業贏利後的分配和虧損共負等問題,最好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來,一旦發生糾紛,便於用法律手段處理。
低標准用人
人們常有一個想法,就是先應眼前之急,以後再雇出色的人才。這真是大錯特錯。錯誤的結果常常要過不少時間才會顯現。僱人一定要保持高標准,要有耐心,直到找到真正合適的人選來幫助你創業,然後你盡可以放手讓他們去做。這樣,你會事半功倍。
相關專題推薦:你真正了解創業投資嗎
華而不實
干哪行有哪行的規定,得哪行的收益。本錢大未必幹得成小買賣,本錢小也未必做不成大生意。投資多,贏利高,但風險也大,投資孝獲得低,賺的是個安穩錢。所以投資創業者切忌眼高手低。
欺詐客戶
和氣生財,乃經商之本。切不可認為「中國人多,一人宰一刀就賺足了」。這樣不僅敗壞了自家聲譽,也埋下許多經營危機。我們不敢說商場上沒有詭詐,但愈是做正經生意,長生意或是大生意,詭詐的作風愈是沒有作用,我們的目標是自我實現和做一個「令人尊敬的企業家」。我們沒有理由降低我們的做人標准來向不肖的商人看齊。
管理無章 重「義」輕「利」
在對創業企業調查分析過程中,我們發現有70%多的創業者強調創業員工的忠誠,而不重視員工的利益。一旦員工提出利益的要求,創業者就視為不忠,從而影響彼此的有效溝通甚至是合作,這一現象尤其在規模較小的企業更為常見。利益是任何員工生存和成長的根本物質基礎,如果創業者忽視這一問題,不但難以吸引來優秀的人才,就是已有的人才也將流失。
輕人才培訓
由於創業期的企業注意力集中在業務增長上,因此很多企業只能使用人才,而忽視了對人才的培訓。這種人力資源環境,在知識和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使得許多創業員工由於疲於工作,常常覺得兩腦空空,心力不足。這必然導致許多創業企業在進入高速成長期後,老員工的素質難於應付企業新的增長和發展,企業不得不高薪引進人才。
鼠目寸光
企業一定要賺錢並不是過錯。但如果賺錢成了你唯一的目的,那會導致很多問題:只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長期投資,無法提高普通雇員的士氣,並且缺乏長遠計劃。這就像寓言里講的那樣,捕捉蝴蝶時,你越亂撲亂抓越抓不著。相反,你靜靜地坐在那兒,蝴蝶倒會飛到你肩上。當然,在商業場上,靜靜地坐等是不行的。但是,過分地追逐金錢反倒會讓你得不償失。
謹小慎微
許多創業新手往往是謹小慎微,不敢打大戰役。但這是錯誤的,因為小戰役失敗的可能一點不比大戰役校既然如此,何不放手一搏,輸了自認倒霉,萬一贏了就是大滿貫。在這兒,唯一要衡量的是風險與預計的回報是否相當,不要為了一個不值得的東西承擔風險。但如果值得,就不要害伯。
低估競爭對手
疑神疑鬼聽上去像是件壞事情,但在商業競爭中,它是所有成功者必備的素質。比爾?蓋茨和安迪?格拉夫是最成功的兩個創業家,也是兩個最疑神疑鬼的人。不管他們的公司如何成功,市場佔有率有多少,他們上了多少次雜志的封面,他們總是在考慮下一步的競爭。他們管理公司的方法好像明天就有人會擠垮他們似的。
他們總是非常警覺。這其實並非多餘。大家都還記得ibm壟斷個人電腦和文字星wordstar壟斷文字處理軟體的日子嗎?當時他們兩個龐然大物是多麼地絕對領先啊?可是,他們在眨眼之間就輸給了比他們小得多、進取心強得多、靈活得多的競爭者。記住,你佔有的那份市場,別人也想要,而且很有可能從你那裡搶走。千萬不要低估你的競爭對手。
⑸ 農業項目如何進行 A 輪融資
農業項目可以進行A輪融資。不過融資還是要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版式和融資渠道。
手中權的項目好的話,可以先擬定一份商業計劃書和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闡述好項目情況、發展前景、融資額度等等。可以直接聯系風投公司,抄送郵件,不過目前郵件聯系投資機構的效果不是很明顯,項目計劃書經常會在眾多郵件中石沉大海。
較為高效的對接方式,可以通過靠譜正規的投融資平台,選擇有過農業項目投資案例的投資機構/投資人進行溝通交流,可以幫助你進一步開拓眼界、就算沒有取得融資也可以得到投資人提供的具有針對性的優化建議。融資不易、祝你好運!
⑹ 請問一個企業A輪融資是紅杉資本意味著什麼
那說明你的項目好,有發展空間,從SexyVC上面紅杉A輪融案例就可以看粗來。
⑺ 中青創投的投融資對接,有什麼比較經典的成功案例嗎
2020年4月,中青創投在廣東省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指導下,聯合點棧創業工場,攜手華為,圍繞「智慧醫療」專場舉辦第二十一期線上投融資對接會。為科創企業和產業方、投資方之間搭建線上溝通交流的平台,在特殊時期為創業者帶來新的機會。活動現場吸引了多名投資機構代表人和服務機構代表到場。整個路演活動過程氣氛活躍,點評嘉賓與路演項目代表積極互動,多名投資人對路演項目表達了投資意向和合作意向,取得良好的效果。
不僅如此,中青創投還幫助社區生鮮品牌「溫鮮生」進行創業孵化,提供資本市場全路徑融資規劃及融資顧問服務,目前已成功輔導推薦在廣東股權中心四板掛牌,並對接至光大產業投資、雲鋒基金等機構進行立項盡調。
另外,中青創投北京團隊還曾為北京優鎵科技提供孵化培育服務,推薦參與多項創新創業大賽,並於2020年獲得數千萬元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