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焦煤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怎麼樣
焦煤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是2015-06-0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楊高北路2001號1幢4部位三層333室。
焦煤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100003222941602,企業法人陳俊昌,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焦煤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融資租賃業務;租賃業務;向國內外購買租賃財產;租賃財產的殘值處理及維修;租賃交易咨詢和擔保;從事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 【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焦煤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B. 中國匯率升高有什麼好處
樓上完全說反了。
匯率升高,也就是同樣數量的人民幣可以用來調換更多數量的美元。
而對那些出口商品到美國的中國企業來說匯率的提高將意味著如果他們用同樣的美元價格在美國銷售他們的商品換回來的美元所能兌換的人民幣減少了。因為他們是用人民幣來支付員工的工資,購買原材料,支付水電,房租等費用,以及向政府繳稅的。所以他們就必須在降低利潤和提高價格方面作出選擇。但如果提高價格將意味著其商品在美國的競爭力下降。如果不提高價格就意味著利潤的減少甚至虧損。這可能意味著工廠開工不足,甚至倒閉。
當然對於從美國進口貨物到中國的企業來說是好事,因為這將意味著他們用同樣的美元價格在美國購買到的商品到中國用人民幣價格銷售時的成本降低了。
另外中國用美元在國際上購買資源的成本也相應會降低。
C. 中國加入世貿
金融
根據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將實現金融業的全面開放。近兩年,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步伐已明顯加快,能否應對外資機構的挑戰,我們將拭目以待。
電信
2004年12月11日起,外資將被允許進入基礎電信業務市場,外商可以和中國公司合資的方式進入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市場,其中外資最高持股比例可達25%;而到2007年,這一比例將升至49%,且不再有地域限制。
汽車
按照中國加入世貿後的承諾,我國對進口車整車關稅和進口零部件關稅進行最後一次調整。其中,小轎車、越野車、小客車整車的進口稅率由28%降至25%,身、底盤、中低排量汽油發動機等汽車零部件的進口稅率由13.8%-16.4%降至10%,達到歷史最低。
農業
從2005年開始,中國農業在加入WTO談判中爭取的過渡期已基本結束,農產品關稅已降至承諾的終點,由加入WTO前的23.2%下降至15.35%,遠低於世界農產品平均關稅62%的水平,比歐盟還低5.75%,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農產品關稅總水平最低和農產品市場最開放的國家之一。
紡織業
根據紡織品服裝協議ATC,WTO成員間逐步取消紡織品服裝的配額限制。而中國加入WTO後,恰好可以享受其第三階段的好處。即2002年1月1日起,設限國先後將不少於16%、17%、18%的設限產品(以1990年為基數)取消配額限制,到2005年1月1日,所有產品將取消限制,一體化過程結束,這也意味著每年可增長5000萬美元出口機會。市場看上去很美,實施起來決非易事。
文化業
加入WTO,我國文化產業所面對的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因為這一挑戰有可能以一種強制的手段刺激我國文化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正如有關專家所說的那樣,我們與其在一種不平衡的市場競爭中被動地經受外來文化的侵蝕,不如主動地將挑戰當作我國強制性發展文化產業的難得機遇。
D. 高手幫幫忙!
對入世後中國會計市場的思考
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旅行社業的影響和對策
大產業小企業不對稱:「中國製造」面臨升級困難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工業企業在迎接機遇的同時,無疑將面臨著較大的影響。對此,相關行業均已此作出了初步的評判。
紡織———最大的行業受益者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將使紡織行業成為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最大的行業受益者:需進口原料加工、生產紡織品及服裝的企業將受惠於關稅減讓而帶來的原料價格的降低;而出口企業將因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減少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出口成本將下降、出口渠道將更為安全和平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紡織面料進口關稅將降低;中高檔面料一般貿易進口將有一定增長;印染企業的競爭壓力將會加大;高檔服裝生產企業所受沖擊較大,進口國外品牌將成為其有力的競爭者。特別是我國化纖企業,由於生產規模偏小,原料成本偏高,產品一直受到高關稅和進口許可證的保護,在品種、質量、價格等方面與國外差距較大。因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化纖產品的關稅稅率將調整至平均14%的水平,非關稅壁壘將在2005年前取消(大部分限制將在2003年前取消)。屆時,面對價格低、質量好的進口產品,我國化纖企業競爭明顯處於劣勢,一些規模小、工藝技術落後的企業所受的沖擊會更大。對此,化纖企業可以借鑒國外化纖紡織業垂直整合的經驗,提高國產化纖產品的價值,利用新技術,建立包括聚合、紡織製造、染色後整理在內的一體化生產體系,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
建材———國內市場國際化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於我國建材企業轉變觀念,跟上世界建材工業的發展趨勢,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發揮比較優勢,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同時,加入WTO將使我國建材行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國內企業在技術裝備水平、研究開發能力,以及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部分商品關稅的降低可能導致進口量的增加,並使國內市場國際化;跨國公司將依託其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加大對我國建材領域的投資,國內建材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煤炭——迎來出口新機遇
我國的煤炭儲量佔世界總量的33.8%;我國的煤炭產量佔世界第一,煤種齊全,很有出口潛力。但目前的煤炭出口量僅占總產量的2%-3%。所以,從煤炭出口的角度來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於擴大煤炭的出口。但由於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能源供應將在一個更加開放的體系中配置,國外石油、天然氣等優質能源進口量和價格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到國內煤炭市場的供求關系。鋼鐵、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品的關稅下降,國外同類產品以價格、質量優勢進入國內市場,進口量可能增加,將間接減少國內煤炭消費量。我國外貿體制將逐步與國際接軌,實行外貿經營資格登記注冊制度,逐步放開各類企業進出口貿易的經營,對我國現行的煤炭出口貿易管理體制將產生重要影響。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如果我國能在改善出口運輸條件的同時,大力發展精選煤生產,煤炭出口可望有大幅度的增長。由於煤炭進口關稅將大幅下降,未來煤炭進口量將有所增加,日本、韓國、印度及歐洲等國家和我國台灣省的動力煤、焦煤、無煙煤及焦炭等也將參與到我國煤炭市場的競爭中來。但從長遠的戰略趨勢來看,煤炭行業總的發展趨勢應是增量發展的。
醫葯——近期將受三方面影響
目前,我國每年有8萬多噸化學原料葯和中葯材出口,每年創匯近40億美元。加入WTO之後,會擴大這一優勢,更加有利於我國產品出口。同時,有利於降低關鍵原材料和醫療器械、制葯機械關鍵元器件、零部件的進口價格,有利於減少以至取消非關稅壁壘,有利於引進新的葯品和生產技術。但從近期看,醫葯行業將在三個方面受到直接影響:一是關稅的降低對半合成抗生素和頭孢系列原材料葯及相關中間體、醫療器械中的B超、內窺鏡等產品影響較大。二是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因此,我國臨床治療需要的專利葯品將主要依靠進口。三是我國醫葯流通領域存在企業多、規模小、機制僵化、效率低、費用高、效益差、秩序亂等問題,醫葯流通企業在經營方式、資本質量和規模等方面無法與國際跨國公司抗衡,並將受到很大的沖擊。根據中美雙方簽署的協議,其中涉及到醫葯行業的我國政府的承諾有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保護葯品知識產權,二是降低葯品進口關稅,三是2001年起取消進口大型醫療設備的行政管制,四是2003年起開放葯品分銷服務,五是開放醫療服務。這五項內容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條和第四條。
輕工———影響因素復雜多樣
輕工行業內的「小」行業眾多,不同行業及同一行業的不同產品在我國加入WTO後所面臨的情況及對其所產生的影響十分復雜:對開放度較高、利用外資較多的家電、日用化工、啤酒、飲料等行業比較有利,特別是家電行業;對自行車、縫紉機、玩具、鍾表、傢具、五金製品、陶瓷、罐頭、皮革、箱包件、抽紗製品等輕工業勞動密集型產品,可望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對國內市場進口依存度不大或國外產品有一定的國內市場份額的照明電器、日用玻璃、制鹽、文體用品、制筆行業沖擊不大,但可能給產品和技術升級形成一定的壁壘,總體影響利大於弊;對以農產品為原料並主要面向國內市場的乳製品、葡萄酒、味精等產品沖擊較大;對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經濟規模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生產成本較高、市場競爭乏力的造紙及造紙機械、製糖等行業沖擊較大。
礦業———引資環境大為改變
加入WTO會增強國際礦業界對我國投資的信心,促進其投資決策和投入量。此外,國際礦業界已是資本密集性產業,一個成熟的礦業項目往往需要數億美元,甚至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跨國公司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拿出這筆資金,因而必須要到資本市場上去籌措。金融業的逐步開放將促進國內礦業資本市場的生成和發展,礦業投融資體制和機制必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對國外和國內的礦山企業都是有利的,但對國外礦業公司來講會更有利一些。隨著市場的開放,礦產品市場價格將更趨國際化,外商可直接銷售的礦產品將會增加,特別是貴重金屬產品,這將大大減少外商的投資顧慮,加上中央西部開發戰略的實施,均會對礦業的引資是一個重要的促進。
電力———直接影響不明顯
目前,我國與境外電力貿易數量甚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會對電力行業造成明顯的直接影響,但會帶來一定的間接影響。總體上看,利大於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電力工業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對所需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的引進會有所增加,既可彌補國內某些設備品種和數量的不足,又可通過消化、吸收,逐步增強國內製造先進設備的能力,推動國內電力設備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電力行業整體的技術裝備水平。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外商在我國電力領域的投資將會進一步擴大,由外商投資經營的發電企業的數量會不斷增加,從而促進我國加快電力工業的市場化改革進程,提高電力工業整體的經營管理水平。
汽車———市場競爭更劇烈
加入WTO後,關稅降低和非關稅壁壘逐步取消,尤其是服務貿易的開放,將使我國汽車市場國際化,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汽車工業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汽車及零部件關稅大幅度降低,進口許可證逐步取消,將對各類汽車及零部件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其次,即將對外開放的汽車與零部件的國內銷售、汽車進出口和分銷服務、經營性運輸公司、汽車分期付款和融資租賃、汽車生產性融資等汽車服務貿易領域,也會對服務貿易體系尚不健全的我國汽車工業產生重大影響;此外,加入WTO後將取消鼓勵汽車產品國產化的優惠政策,對吸引外資發展關鍵零部件,提高技術水平,促進產品更新換代,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對我國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會有促進作用,並可推進我國汽車消費環境的改善。
農業———風險來自兩個方面
加入WTO後,我國將失去所有保護農產品的非關稅手段,國內市場僅剩關稅這一惟一的保護措施。非關稅政策措施的喪失,不利於我國對市場准入的宏觀調控。但是,從長遠來看,加入WTO對提高我國農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優勢,彌補我國農業資源不足等具有重大意義。加入WTO使我國的農產品市場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近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生產成本每年以平均10%以上的速度遞增,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等大宗農產品的國內價格已經高出國際市場價格,不具備商業競爭優勢。二是目前我國農村由於農產品難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勞動力轉移受阻等問題,已經積累了不少矛盾,這些矛盾有可能會隨著市場的開放,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得更為突出。但我們可以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農業規則對一些重要農產品的進口實行關稅配額管理制度等管理辦法,掌握控制市場開放風險的主動權。加入WTO後,如能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農業規則,把日本、韓國的市場突破,對於我國大米的生產者將是十分有利的。中國的畜產品、水產品、園藝產品價格約比國際市場低30%,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加入WTO將更加有利於這類產品的出口。但是,目前尚存的農葯殘毒、添加劑含激素等問題,必須得到妥善解決,以使這類產品的出口上一個新的台階。
外貿———兩極分化將加速
加入WTO後,外貿企業中以出口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為主的企業將受益匪淺,而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企業,所得到的好處有限。出口退稅范圍和程度進一步擴大,並將需要在削減非關稅措施方面付出代價,調控進出口的措施將以匯率政策為主,通過調節匯率來調控進出口,從而保證國際收支的穩定。
物流———巨大機遇在眼前
加入WTO將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從短期來看,我國加入WTO以後,由於貿易壁壘的削弱而推動進出口貿易的迅速增長,將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市場空間;從長期來看,物流業發展的本身又將降低貿易的運輸費用,從而對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的縮小帶來積極影響,並加速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從而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持續擴張的市場空間。但在加入WTO以後,由於物流業的市場准入,我國物流市場的競爭將更趨激烈。根據中美雙邊協議,在物流業的市場准入方面,我國的主要承諾有:將向美國公司提供貿易權(進出口權)和分銷權(批發、零售、維修、運輸),其中貿易權將在3年內逐步實施,分銷權將包括限制最嚴格的貿易部門,例如化肥、原油和石油加工品;將在3至4年內取消對分銷的輔助服務(租賃、速遞、貨物儲運、貨倉、廣告、技術檢測分析、包裝等)的限制,並允許美國的分銷輔助服務供應商建立全資擁有的分支機構。這意味著在加入WTO以後,大型跨國物流企業將會迅速進入我國,搶占迅速增長的物流市場。 作者:陳永軍 資料來源:中國化工報
E. 高手幫幫忙啊!
對入世後中國會計市場的思考
http://www.daima.com.cn/LW/13/daima9529/
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旅行社業的影響和對策
http://www.ce.cn/travel/bjzm/lyyj/200409/17/t20040917_1787390.shtml
大產業小企業不對稱:「中國製造」面臨升級困難
http://news.tom.com/1988/20050513-2125944.html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工業企業在迎接機遇的同時,無疑將面臨著較大的影響。對此,相關行業均已此作出了初步的評判。
紡織———最大的行業受益者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將使紡織行業成為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最大的行業受益者:需進口原料加工、生產紡織品及服裝的企業將受惠於關稅減讓而帶來的原料價格的降低;而出口企業將因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減少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出口成本將下降、出口渠道將更為安全和平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紡織面料進口關稅將降低;中高檔面料一般貿易進口將有一定增長;印染企業的競爭壓力將會加大;高檔服裝生產企業所受沖擊較大,進口國外品牌將成為其有力的競爭者。特別是我國化纖企業,由於生產規模偏小,原料成本偏高,產品一直受到高關稅和進口許可證的保護,在品種、質量、價格等方面與國外差距較大。因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化纖產品的關稅稅率將調整至平均14%的水平,非關稅壁壘將在2005年前取消(大部分限制將在2003年前取消)。屆時,面對價格低、質量好的進口產品,我國化纖企業競爭明顯處於劣勢,一些規模小、工藝技術落後的企業所受的沖擊會更大。對此,化纖企業可以借鑒國外化纖紡織業垂直整合的經驗,提高國產化纖產品的價值,利用新技術,建立包括聚合、紡織製造、染色後整理在內的一體化生產體系,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
建材———國內市場國際化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於我國建材企業轉變觀念,跟上世界建材工業的發展趨勢,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發揮比較優勢,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同時,加入WTO將使我國建材行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國內企業在技術裝備水平、研究開發能力,以及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部分商品關稅的降低可能導致進口量的增加,並使國內市場國際化;跨國公司將依託其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加大對我國建材領域的投資,國內建材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煤炭——迎來出口新機遇
我國的煤炭儲量佔世界總量的33.8%;我國的煤炭產量佔世界第一,煤種齊全,很有出口潛力。但目前的煤炭出口量僅占總產量的2%-3%。所以,從煤炭出口的角度來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於擴大煤炭的出口。但由於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能源供應將在一個更加開放的體系中配置,國外石油、天然氣等優質能源進口量和價格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到國內煤炭市場的供求關系。鋼鐵、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品的關稅下降,國外同類產品以價格、質量優勢進入國內市場,進口量可能增加,將間接減少國內煤炭消費量。我國外貿體制將逐步與國際接軌,實行外貿經營資格登記注冊制度,逐步放開各類企業進出口貿易的經營,對我國現行的煤炭出口貿易管理體制將產生重要影響。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如果我國能在改善出口運輸條件的同時,大力發展精選煤生產,煤炭出口可望有大幅度的增長。由於煤炭進口關稅將大幅下降,未來煤炭進口量將有所增加,日本、韓國、印度及歐洲等國家和我國台灣省的動力煤、焦煤、無煙煤及焦炭等也將參與到我國煤炭市場的競爭中來。但從長遠的戰略趨勢來看,煤炭行業總的發展趨勢應是增量發展的。
醫葯——近期將受三方面影響
目前,我國每年有8萬多噸化學原料葯和中葯材出口,每年創匯近40億美元。加入WTO之後,會擴大這一優勢,更加有利於我國產品出口。同時,有利於降低關鍵原材料和醫療器械、制葯機械關鍵元器件、零部件的進口價格,有利於減少以至取消非關稅壁壘,有利於引進新的葯品和生產技術。但從近期看,醫葯行業將在三個方面受到直接影響:一是關稅的降低對半合成抗生素和頭孢系列原材料葯及相關中間體、醫療器械中的B超、內窺鏡等產品影響較大。二是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因此,我國臨床治療需要的專利葯品將主要依靠進口。三是我國醫葯流通領域存在企業多、規模小、機制僵化、效率低、費用高、效益差、秩序亂等問題,醫葯流通企業在經營方式、資本質量和規模等方面無法與國際跨國公司抗衡,並將受到很大的沖擊。根據中美雙方簽署的協議,其中涉及到醫葯行業的我國政府的承諾有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保護葯品知識產權,二是降低葯品進口關稅,三是2001年起取消進口大型醫療設備的行政管制,四是2003年起開放葯品分銷服務,五是開放醫療服務。這五項內容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條和第四條。
輕工———影響因素復雜多樣
輕工行業內的「小」行業眾多,不同行業及同一行業的不同產品在我國加入WTO後所面臨的情況及對其所產生的影響十分復雜:對開放度較高、利用外資較多的家電、日用化工、啤酒、飲料等行業比較有利,特別是家電行業;對自行車、縫紉機、玩具、鍾表、傢具、五金製品、陶瓷、罐頭、皮革、箱包件、抽紗製品等輕工業勞動密集型產品,可望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對國內市場進口依存度不大或國外產品有一定的國內市場份額的照明電器、日用玻璃、制鹽、文體用品、制筆行業沖擊不大,但可能給產品和技術升級形成一定的壁壘,總體影響利大於弊;對以農產品為原料並主要面向國內市場的乳製品、葡萄酒、味精等產品沖擊較大;對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經濟規模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生產成本較高、市場競爭乏力的造紙及造紙機械、製糖等行業沖擊較大。
礦業———引資環境大為改變
加入WTO會增強國際礦業界對我國投資的信心,促進其投資決策和投入量。此外,國際礦業界已是資本密集性產業,一個成熟的礦業項目往往需要數億美元,甚至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跨國公司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拿出這筆資金,因而必須要到資本市場上去籌措。金融業的逐步開放將促進國內礦業資本市場的生成和發展,礦業投融資體制和機制必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對國外和國內的礦山企業都是有利的,但對國外礦業公司來講會更有利一些。隨著市場的開放,礦產品市場價格將更趨國際化,外商可直接銷售的礦產品將會增加,特別是貴重金屬產品,這將大大減少外商的投資顧慮,加上中央西部開發戰略的實施,均會對礦業的引資是一個重要的促進。
電力———直接影響不明顯
目前,我國與境外電力貿易數量甚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會對電力行業造成明顯的直接影響,但會帶來一定的間接影響。總體上看,利大於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電力工業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對所需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的引進會有所增加,既可彌補國內某些設備品種和數量的不足,又可通過消化、吸收,逐步增強國內製造先進設備的能力,推動國內電力設備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電力行業整體的技術裝備水平。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外商在我國電力領域的投資將會進一步擴大,由外商投資經營的發電企業的數量會不斷增加,從而促進我國加快電力工業的市場化改革進程,提高電力工業整體的經營管理水平。
汽車———市場競爭更劇烈
加入WTO後,關稅降低和非關稅壁壘逐步取消,尤其是服務貿易的開放,將使我國汽車市場國際化,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汽車工業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汽車及零部件關稅大幅度降低,進口許可證逐步取消,將對各類汽車及零部件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其次,即將對外開放的汽車與零部件的國內銷售、汽車進出口和分銷服務、經營性運輸公司、汽車分期付款和融資租賃、汽車生產性融資等汽車服務貿易領域,也會對服務貿易體系尚不健全的我國汽車工業產生重大影響;此外,加入WTO後將取消鼓勵汽車產品國產化的優惠政策,對吸引外資發展關鍵零部件,提高技術水平,促進產品更新換代,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對我國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會有促進作用,並可推進我國汽車消費環境的改善。
農業———風險來自兩個方面
加入WTO後,我國將失去所有保護農產品的非關稅手段,國內市場僅剩關稅這一惟一的保護措施。非關稅政策措施的喪失,不利於我國對市場准入的宏觀調控。但是,從長遠來看,加入WTO對提高我國農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優勢,彌補我國農業資源不足等具有重大意義。加入WTO使我國的農產品市場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近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生產成本每年以平均10%以上的速度遞增,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等大宗農產品的國內價格已經高出國際市場價格,不具備商業競爭優勢。二是目前我國農村由於農產品難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勞動力轉移受阻等問題,已經積累了不少矛盾,這些矛盾有可能會隨著市場的開放,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得更為突出。但我們可以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農業規則對一些重要農產品的進口實行關稅配額管理制度等管理辦法,掌握控制市場開放風險的主動權。加入WTO後,如能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農業規則,把日本、韓國的市場突破,對於我國大米的生產者將是十分有利的。中國的畜產品、水產品、園藝產品價格約比國際市場低30%,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加入WTO將更加有利於這類產品的出口。但是,目前尚存的農葯殘毒、添加劑含激素等問題,必須得到妥善解決,以使這類產品的出口上一個新的台階。
外貿———兩極分化將加速
加入WTO後,外貿企業中以出口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為主的企業將受益匪淺,而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企業,所得到的好處有限。出口退稅范圍和程度進一步擴大,並將需要在削減非關稅措施方面付出代價,調控進出口的措施將以匯率政策為主,通過調節匯率來調控進出口,從而保證國際收支的穩定。
物流———巨大機遇在眼前
加入WTO將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從短期來看,我國加入WTO以後,由於貿易壁壘的削弱而推動進出口貿易的迅速增長,將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市場空間;從長期來看,物流業發展的本身又將降低貿易的運輸費用,從而對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的縮小帶來積極影響,並加速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從而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持續擴張的市場空間。但在加入WTO以後,由於物流業的市場准入,我國物流市場的競爭將更趨激烈。根據中美雙邊協議,在物流業的市場准入方面,我國的主要承諾有:將向美國公司提供貿易權(進出口權)和分銷權(批發、零售、維修、運輸),其中貿易權將在3年內逐步實施,分銷權將包括限制最嚴格的貿易部門,例如化肥、原油和石油加工品;將在3至4年內取消對分銷的輔助服務(租賃、速遞、貨物儲運、貨倉、廣告、技術檢測分析、包裝等)的限制,並允許美國的分銷輔助服務供應商建立全資擁有的分支機構。這意味著在加入WTO以後,大型跨國物流企業將會迅速進入我國,搶占迅速增長的物流市場。 作者:陳永軍 資料來源:中國化工報
F. 幫幫忙啊
對入世後中國會計市場的思考
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旅行社業的影響和對策
大產業小企業不對稱:「中國製造」面臨升級困難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工業企業在迎接機遇的同時,無疑將面臨著較大的影響。對此,相關行業均已此作出了初步的評判。
紡織———最大的行業受益者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紡織品、服裝出口國,紡織品貿易自由化將使紡織行業成為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最大的行業受益者:需進口原料加工、生產紡織品及服裝的企業將受惠於關稅減讓而帶來的原料價格的降低;而出口企業將因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減少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同時,出口成本將下降、出口渠道將更為安全和平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紡織面料進口關稅將降低;中高檔面料一般貿易進口將有一定增長;印染企業的競爭壓力將會加大;高檔服裝生產企業所受沖擊較大,進口國外品牌將成為其有力的競爭者。特別是我國化纖企業,由於生產規模偏小,原料成本偏高,產品一直受到高關稅和進口許可證的保護,在品種、質量、價格等方面與國外差距較大。因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化纖產品的關稅稅率將調整至平均14%的水平,非關稅壁壘將在2005年前取消(大部分限制將在2003年前取消)。屆時,面對價格低、質量好的進口產品,我國化纖企業競爭明顯處於劣勢,一些規模小、工藝技術落後的企業所受的沖擊會更大。對此,化纖企業可以借鑒國外化纖紡織業垂直整合的經驗,提高國產化纖產品的價值,利用新技術,建立包括聚合、紡織製造、染色後整理在內的一體化生產體系,以增加產品的附加值。
建材———國內市場國際化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於我國建材企業轉變觀念,跟上世界建材工業的發展趨勢,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發揮比較優勢,全方位參與國際競爭。同時,加入WTO將使我國建材行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國內企業在技術裝備水平、研究開發能力,以及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部分商品關稅的降低可能導致進口量的增加,並使國內市場國際化;跨國公司將依託其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加大對我國建材領域的投資,國內建材企業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煤炭——迎來出口新機遇
我國的煤炭儲量佔世界總量的33.8%;我國的煤炭產量佔世界第一,煤種齊全,很有出口潛力。但目前的煤炭出口量僅占總產量的2%-3%。所以,從煤炭出口的角度來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利於擴大煤炭的出口。但由於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能源供應將在一個更加開放的體系中配置,國外石油、天然氣等優質能源進口量和價格的變化,將直接影響到國內煤炭市場的供求關系。鋼鐵、建材、化工等高耗能產品的關稅下降,國外同類產品以價格、質量優勢進入國內市場,進口量可能增加,將間接減少國內煤炭消費量。我國外貿體制將逐步與國際接軌,實行外貿經營資格登記注冊制度,逐步放開各類企業進出口貿易的經營,對我國現行的煤炭出口貿易管理體制將產生重要影響。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如果我國能在改善出口運輸條件的同時,大力發展精選煤生產,煤炭出口可望有大幅度的增長。由於煤炭進口關稅將大幅下降,未來煤炭進口量將有所增加,日本、韓國、印度及歐洲等國家和我國台灣省的動力煤、焦煤、無煙煤及焦炭等也將參與到我國煤炭市場的競爭中來。但從長遠的戰略趨勢來看,煤炭行業總的發展趨勢應是增量發展的。
醫葯——近期將受三方面影響
目前,我國每年有8萬多噸化學原料葯和中葯材出口,每年創匯近40億美元。加入WTO之後,會擴大這一優勢,更加有利於我國產品出口。同時,有利於降低關鍵原材料和醫療器械、制葯機械關鍵元器件、零部件的進口價格,有利於減少以至取消非關稅壁壘,有利於引進新的葯品和生產技術。但從近期看,醫葯行業將在三個方面受到直接影響:一是關稅的降低對半合成抗生素和頭孢系列原材料葯及相關中間體、醫療器械中的B超、內窺鏡等產品影響較大。二是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嚴格,因此,我國臨床治療需要的專利葯品將主要依靠進口。三是我國醫葯流通領域存在企業多、規模小、機制僵化、效率低、費用高、效益差、秩序亂等問題,醫葯流通企業在經營方式、資本質量和規模等方面無法與國際跨國公司抗衡,並將受到很大的沖擊。根據中美雙方簽署的協議,其中涉及到醫葯行業的我國政府的承諾有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保護葯品知識產權,二是降低葯品進口關稅,三是2001年起取消進口大型醫療設備的行政管制,四是2003年起開放葯品分銷服務,五是開放醫療服務。這五項內容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條和第四條。
輕工———影響因素復雜多樣
輕工行業內的「小」行業眾多,不同行業及同一行業的不同產品在我國加入WTO後所面臨的情況及對其所產生的影響十分復雜:對開放度較高、利用外資較多的家電、日用化工、啤酒、飲料等行業比較有利,特別是家電行業;對自行車、縫紉機、玩具、鍾表、傢具、五金製品、陶瓷、罐頭、皮革、箱包件、抽紗製品等輕工業勞動密集型產品,可望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對國內市場進口依存度不大或國外產品有一定的國內市場份額的照明電器、日用玻璃、制鹽、文體用品、制筆行業沖擊不大,但可能給產品和技術升級形成一定的壁壘,總體影響利大於弊;對以農產品為原料並主要面向國內市場的乳製品、葡萄酒、味精等產品沖擊較大;對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經濟規模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生產成本較高、市場競爭乏力的造紙及造紙機械、製糖等行業沖擊較大。
礦業———引資環境大為改變
加入WTO會增強國際礦業界對我國投資的信心,促進其投資決策和投入量。此外,國際礦業界已是資本密集性產業,一個成熟的礦業項目往往需要數億美元,甚至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跨國公司也不可能在短期內拿出這筆資金,因而必須要到資本市場上去籌措。金融業的逐步開放將促進國內礦業資本市場的生成和發展,礦業投融資體制和機制必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這對國外和國內的礦山企業都是有利的,但對國外礦業公司來講會更有利一些。隨著市場的開放,礦產品市場價格將更趨國際化,外商可直接銷售的礦產品將會增加,特別是貴重金屬產品,這將大大減少外商的投資顧慮,加上中央西部開發戰略的實施,均會對礦業的引資是一個重要的促進。
電力———直接影響不明顯
目前,我國與境外電力貿易數量甚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不會對電力行業造成明顯的直接影響,但會帶來一定的間接影響。總體上看,利大於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電力工業面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對所需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的引進會有所增加,既可彌補國內某些設備品種和數量的不足,又可通過消化、吸收,逐步增強國內製造先進設備的能力,推動國內電力設備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從而提高電力行業整體的技術裝備水平。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外商在我國電力領域的投資將會進一步擴大,由外商投資經營的發電企業的數量會不斷增加,從而促進我國加快電力工業的市場化改革進程,提高電力工業整體的經營管理水平。
汽車———市場競爭更劇烈
加入WTO後,關稅降低和非關稅壁壘逐步取消,尤其是服務貿易的開放,將使我國汽車市場國際化,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汽車工業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汽車及零部件關稅大幅度降低,進口許可證逐步取消,將對各類汽車及零部件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其次,即將對外開放的汽車與零部件的國內銷售、汽車進出口和分銷服務、經營性運輸公司、汽車分期付款和融資租賃、汽車生產性融資等汽車服務貿易領域,也會對服務貿易體系尚不健全的我國汽車工業產生重大影響;此外,加入WTO後將取消鼓勵汽車產品國產化的優惠政策,對吸引外資發展關鍵零部件,提高技術水平,促進產品更新換代,會有一定的影響。但對我國汽車工業結構調整會有促進作用,並可推進我國汽車消費環境的改善。
農業———風險來自兩個方面
加入WTO後,我國將失去所有保護農產品的非關稅手段,國內市場僅剩關稅這一惟一的保護措施。非關稅政策措施的喪失,不利於我國對市場准入的宏觀調控。但是,從長遠來看,加入WTO對提高我國農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優勢,彌補我國農業資源不足等具有重大意義。加入WTO使我國的農產品市場面臨的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近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生產成本每年以平均10%以上的速度遞增,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等大宗農產品的國內價格已經高出國際市場價格,不具備商業競爭優勢。二是目前我國農村由於農產品難賣、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勞動力轉移受阻等問題,已經積累了不少矛盾,這些矛盾有可能會隨著市場的開放,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得更為突出。但我們可以根據世界貿易組織農業規則對一些重要農產品的進口實行關稅配額管理制度等管理辦法,掌握控制市場開放風險的主動權。加入WTO後,如能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農業規則,把日本、韓國的市場突破,對於我國大米的生產者將是十分有利的。中國的畜產品、水產品、園藝產品價格約比國際市場低30%,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加入WTO將更加有利於這類產品的出口。但是,目前尚存的農葯殘毒、添加劑含激素等問題,必須得到妥善解決,以使這類產品的出口上一個新的台階。
外貿———兩極分化將加速
加入WTO後,外貿企業中以出口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為主的企業將受益匪淺,而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的企業,所得到的好處有限。出口退稅范圍和程度進一步擴大,並將需要在削減非關稅措施方面付出代價,調控進出口的措施將以匯率政策為主,通過調節匯率來調控進出口,從而保證國際收支的穩定。
物流———巨大機遇在眼前
加入WTO將對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從短期來看,我國加入WTO以後,由於貿易壁壘的削弱而推動進出口貿易的迅速增長,將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新的市場空間;從長期來看,物流業發展的本身又將降低貿易的運輸費用,從而對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的縮小帶來積極影響,並加速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從而為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持續擴張的市場空間。但在加入WTO以後,由於物流業的市場准入,我國物流市場的競爭將更趨激烈。根據中美雙邊協議,在物流業的市場准入方面,我國的主要承諾有:將向美國公司提供貿易權(進出口權)和分銷權(批發、零售、維修、運輸),其中貿易權將在3年內逐步實施,分銷權將包括限制最嚴格的貿易部門,例如化肥、原油和石油加工品;將在3至4年內取消對分銷的輔助服務(租賃、速遞、貨物儲運、貨倉、廣告、技術檢測分析、包裝等)的限制,並允許美國的分銷輔助服務供應商建立全資擁有的分支機構。這意味著在加入WTO以後,大型跨國物流企業將會迅速進入我國,搶占迅速增長的物流市場。 作者:陳永軍 資料來源:中國化工報
另外,虛機團上產品團購,超級便宜
G. 急求:人民幣升值影響《開題報告》
這個問題太廣泛了:
一,對於本國來講,不利於其出口;對於外國來講,不專利於其進口。屬
二,對於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也有影響,比如說日本,人民幣的升值也帶動其股票的上升。
一、人民幣升值之利:
人民幣升值可能意味著人民幣地位的提高,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
1)中國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更加值錢,人民幣一升值,老百姓手裡的錢就更值錢了,中國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
2)中國外債壓力的減輕和購買力的增強等等。
二:人民幣升值之弊:
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放緩。表現在四個方面:
1) 人民幣升值會影響到我國外貿和出口。
2) 影響到我國企業和許多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3) 破壞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使我國的金融爆發危機
4) 升值後導致投機不可避免地盛行
三:世人在全球通貨緊縮壓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幣。
H. 誰可以給我一篇論文,關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進出口的影響及相關對策的,
人民幣升值對不同行業影響的比較分析
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並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
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匯兌損益的變化影響其經營業績
人民幣升值將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或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是長期利好
人民幣升值將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沖擊較大
人民幣升值將通過兩種途徑對不同行業產生影響。一是因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並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二是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外匯折算差異影響其經營業績。概括而言,人民幣升值將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或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是長期利好;而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沖擊較大;其他則影響較小。
主要受益行業包括: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類行業是非貿易的不動產行業,升值將全面提升國內地產資產價值,同時提高具有資源有限、壟斷性或建設周期較長而供給彈性較小的特點的機場、港口、鐵路、高速公路這類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的投資價值,以上兩大行業因此明顯受惠;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和證券業,屬於經營貨幣和資本業務的資金密集型行業,由於具有較好變現能力和流動性,屬於高人民幣資產的行業,因此將吸引國際資金大量流入,從而受益;航空、電力、煉油、造紙、工程機械等行業收益於原材料或設備依賴外國采購為主而導致的成本降低,或大額外債而導致的還本付息所產生的匯兌損益方面的收益,對國內市場擁有壟斷優勢的航空業更為突出;技術進口依賴型的高科技類行業,在關鍵科技知識產權上還不具有優勢,在一定時期內還將保持著大量進口的勢頭,在匯率升值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在成本方面的優勢。
主要受損行業包括:對以出口型為主的行業而言,如紡織業(特別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行業受損較大,其後依次為棉紡業和毛紡業)、家電、建材等,人民幣升值將很大程度上削弱產品的競爭優勢;外貿企業在產業鏈中處於劣勢地位,進口業務很難從人民幣升值中獲取超額利潤,但是出口業務則會遭受重大損失;採掘業、石化業、有色金屬業由於產品定價國際化將受到沖擊。
(一)房地產行業
預期效應:我們認為在評估升值影響時,應該對人們的心理因素給予高度的重視,人們的趨利心理和從眾心理非常普遍,並隨著市場的升溫將表現得非常充分,這會對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價格上升起到明顯的推波助瀾作用。
資金流入效應:人民幣升值一般意味著國內經濟整體向好,投資機會多而且收益水平相對可觀(至少可以得到額外的匯兌收益),因此將有大量的外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國內市場,股市和房地產等市場由於流通性較好將成為這些資金集中的場所,最終導致股市上漲,房地產價格上揚,這在日本和台灣市場表現得比較明顯。盡管我國外匯管制比較嚴格,但從2003年外資流入情況看這種趨勢也正在形成:近2-3年來我國外匯儲備增額與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之間的缺口呈上升趨勢,可能就有大量的投機資金在其中,而且外商直接投資中也不排除改變投資方向,再考慮這部分資金的放大效應,對整個地產的影響不可低估。
財富效應:由於資金面的充裕、股市的上漲以及整體經濟的景氣,居民的收入水平將得到較大的提高,並進而刺激人們形成強烈的財富效應,那麼房地產將作為消費升級的主要聚焦點將得到大家的追捧,從而提升對房地產的有效需求。日本在1985-1990年間日元升值幅度最大時也是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上漲幅度最大時期。
(二)金融業
1.銀行業
如果人民幣匯率上升,會提高對國際國內資金的吸引力,大量資金流入國內銀行體系,將對銀行業務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上市銀行的外幣資產和外幣負債在銀行業總資產中的比重較小,升值導致的銀行外幣資產的縮水,對銀行業的實際影響有限。
外幣資產縮水效應:銀行外幣資產負債余額占總資產比重約0.52%,人民幣升值5%可能使上市銀行平均每股收益減少0.014元。但如果升值10%,則5家上市銀行每股收益將平均減少0.03元。
資產負債的幣種結構調整效應:人民幣升值預期將促使人民幣貸款趨於減少,外幣貸款趨於增加;人民幣存款趨於增加,而外幣存款趨於減少,從而使銀行資產負債的幣種結構發生調整。不過,由於我國銀行的主要業務都限於國內,因而銀行資產負債的幣種結構調整隻是微調。
收入結構變化效應: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匯率波動幅度的擴大,外匯交易、匯兌規模將趨於增加;衍生產品進一步豐富;風險對沖與投機趨於活躍。銀行的匯兌收益,外匯理財的手續費等趨於增加;但不規范的外匯理財風險也將上升。
綜上所述,5家上市銀行外幣資產負債余額只有95.58億元人民幣,占總資產的比重僅0.52%。因此,人民幣升值5%對上市銀行帶來的總影響非常有限,但其中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和民生的匯率風險相對較大。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其他方面影響相對較小。
2.證券業
升值預期下,注入證券市場的資金增加,有利於集聚股市人氣和增強投者信心。而市場的走強將為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以及自營投資業務的穩步增長提供積極的支持,這將直接增加券商的盈利,提高證券業競爭能力,股市上漲往往對證券公司經營形成放大效應。但從長期來看,則存在股市泡沫及其與其它資產市場形成的連帶效應對整個金融體系形成沖擊的風險。
(三)交通運輸行業
1.航空業
人民幣升值將使外幣負債水平高的行業公司,以支付較少的人民幣完成原先等額的外幣債務支出,其中交通行業以航空股的外幣負債最為集中,航空公司有大量的航空器材融資租賃負債,每年需支付一定數量的利息費用和本金。
以南航為例,其資產負債率基本維持在70%左右,其中融資租賃款78%左右為美元負債,20%為日元負債,銀行借款中54%為美元負債,美元及日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每變動1%,匯兌損益分別為0.98億元和0.18億元。
人民幣升值對航空股產生以下的效應,一是升值當期產生一次性帳面匯兌損益,二是在長期內將使航油成本、經營性租賃等支出降低,航空公司毛利率上升。經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航空公司毛利率將提高0.5%百分點。三是人民幣升值還將促進航空出境游的快速增長。
2.航運業
目前中海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有37%左右的外幣結算收入,但同時公司也有基本對等的外幣支出,兩者基本可以抵消。
中遠航運(資訊 行情 論壇)有90%以上的外幣結算收入,但公司經營性支出中外幣佔比達到70%以上,包括收購項目承擔外幣負債等,公司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公司影響有限。這一點與外貿出口類公司有著明顯的區別
3.公路、機場、港口業
少數高速公路公司有少量的外幣負債,但數量有限,因此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有限。
國際機場一般有一定的外幣收入,但數量也有限。
沿海港口也都有基本對等的外幣收入和負債,對人民幣升值不敏感。如深赤灣(資訊 行情 論壇)外幣收入佔比達到50%以上,而其外幣負債佔比也占總負債的50%左右。
(四)金屬行業
1.有色金屬業
人民幣升值首先造成的將是國內金屬產品價格的下跌。而對於國內供應缺口較大的金屬品種如銅、氧化鋁、鎳等,人民幣升值影響幅度相對較小。對於出口比例較大的行業如電解鋁等,則短期內帶來價格沖擊較大,但來自於氧化鋁采購成本的下降將有效緩和利潤削減。
由於國內絕大多數金屬品種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精礦原料,因此在不考慮其他前提下,人民幣升值將降低行業從國外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原料采購成本;但對於以來料加工方式貿易進口原料進行生產的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將降低其以人民幣計價的加工費,從而導致利潤率下滑。從目前來看,全球精礦的加工費普遍呈現上漲態勢,並且幅度遠超過人民幣潛在升值幅度,因此,我們認為未來人民幣小幅升值對於該類來料加工企業而言影響相對也較小。
2.鋼鐵業
人民幣升值對鋼鐵行業的最大利益在於降低鋼鐵行業的采購成本:目前40%左右的鐵礦石依賴進口,而以鐵礦石為主的原料占鋼材成本的30-40%;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寶鋼、武鋼、馬鋼、濟鋼、南鋼等以進口鐵礦石為主要原料的公司, 這些公司的鐵礦石采購進口和國內采購的比例基本是7:3,其它如鞍鋼、新鋼釩(資訊 行情 論壇)這類公司以自有礦山為主的公司,則影響較小。
人民幣升值對鋼鐵行業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將加大鋼材的進口量,同時減少出口量。當然這種負面影響是中長期的,在短期受國內需求和國內外價差制約,這種負面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首先,目前國內鋼材需求仍然旺盛,出口量所佔產量比例僅為4%。從產品結構而言,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較低的線材及普板等產品,進口產品則以國內無法生產或者是產能不足的高附加值產品,包括汽車用薄板、船用中厚板等。其次,國內外目前的價差在20%以上,即使人民幣升值,依然無法彌補這一塊價差。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價差的逐步縮小,特別是獨聯體價格目前已經比較接近國內價格,這些地區的價格對國內價格會產生抑製作用,而人民幣升值將加的這方面的影響。對於具體公司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出口的比率都非常小。
(五)IT行業
1.電子製造業
電子業分為兩類,即低價值產品及高價值產品。低價值產品生產商受人民幣升值影響的風險更高一些,因為其大部分原材料來自國內。該類產品包括空調及電視機。高價值產品風險較低,因為其原材料主要依賴於進口,因此其投入成本將隨著人民幣升值而有所降低。該類產品包括個人電腦及DVD、數碼相機等電子消費產及電子元器件製造業等,其中大部分產品均為代工廠商。
2.通信運營業
首先,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的各大電信運營商在國外的發展有利。中國的電信運營商特別是移動運營商要想進一步發展,應該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應該在電信起步較晚的發展中國家搶先一步佔領市場,奠定良好的市場基礎。而人民幣的升值,也就產生了資金的升值,對各大運營商在外國的投資產生擴大效應,對運營商在國外市場的基站,鋪線,組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二,人民幣升值後,運營商在海外的投資,建設,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國的人才,提高技術水平,完善管理體系,使我國的運營商在外國的運營更加規范化,合理化;可以吸引當地的勞動力,於當地的運營商相比,有相對較低的勞動成本,從而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此外,人民幣升值後,運營商的外債本息還付壓力減小,所以運營商可以在外國向當地金融機構貸款,擴大投資建設,形成規模效應。
3.通信製造業
首先,對生產通信硬體設施(如手機等終端設備,程式控制設備,計算機等)的中國通信企業(如中興,華為等)出口有著致命的打擊。中國通信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在人民幣升值後肯定會大幅上升,這樣與同樣的產品相比,我們的產品就具有劣勢,不利於國產的通信設備在國際競爭。假如,在國際市場上降價,由於國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固定,這樣又會導致國內通信企業利潤的虧損,嚴重時會造成通信企業失業率上升。影響國民對國內通信企業的信心,不利於中國通信企業做大做強,更不利於中國通信業建立品牌。所以,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通信企業走出去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4.計算機軟體業
對於國內軟體行業來說,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影響更是嚴重,盡管國內軟體行業受出口與進口對貿易影響較少,但由於軟體行業是人才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對軟體廠商帶來的壓力將是巨大的,這對當前國內軟體業剛剛突破的軟體外包業務無疑有極大打擊。
(六)電力設備行業
人民幣升值對電力設備行業總體而言具有較為積極的影響。
首先,由於我國電力設備企業出口規模較小,雖然每年都向世界很多國家出口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組和變壓器等設備,但是電力設備企業國外市場的規模要遠遠小於國內企業的規模,目前電力涉筆行業的快速發展主要是因為國內電力投資需求增長拉動而造成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電力設備企業出口額的較少,但因此對電力設備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小。
其次,人民幣匯率升值可降低電力設備製造成本。電力設備的一些主要原材料,如特厚板、大口徑管、發電機主軸、硅鋼片、銅、電子元器件大量依賴進口;煙氣脫硫和煙氣脫硝技術引進需要支付一定的技術引進費用,另外每年還要交納一定的技術咨詢費用;人民幣匯率升值預計有利於降低電力設備行業相關的製造成本及技術引進、技術咨詢費用。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對電力設備行業有較為積極的影響,尤其以進口材料相對比重較大的變壓器、電線電纜行業受益較為顯著。
最後,人民幣升值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進口,電力設備企業引進更現金的技術、設備和工藝以開發更高技術等級的產品,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開支會加大,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電力設備企業的競爭力。
(七)煤炭行業
主營業務方面的負面影響: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煤炭企業的市場定位在國內,從2004年來看,全國出口煤炭8500萬噸左右,佔全年原煤產量的4%左右;從產品品看,洗精焦煤和焦炭的出口量較大,而且在國際市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目前我國的焦炭出口佔世界貿易量的50%左右,直接左右著國際的焦炭價格;從上市公司的出口量看,兗州煤業(資訊 行情 論壇)出口量最大,每年出口日本等國家接近1200萬噸左右,其次西山煤電(資訊 行情 論壇),山西焦化(資訊 行情 論壇)等也有少部分出口,由於國際結算多採用美元結算,因此人民幣升值,對於煤炭主營業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削弱了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進口方面,2004年我國進口煤炭 2000萬噸左右,由於我國煤炭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進口主要集中南部省市,因此人民幣升值將大幅增加國外煤炭的進口數量。
資產負債及財務費用的正面影響:由於我國煤炭企業在國外的資產較少,因此如果人民幣升值影響較大的應該是企業外債,部分大型企業采購的高檔採煤和洗選設備大多進口,在支付方式採取買方或賣方信貸的形式, 因此人民幣生升值將減輕公司的外債壓力,減少每年的財務費用支出。
資本支出及海外收購的正面影響:由於人民幣升值,國內的大型企業將會加大高檔設備的進口,特別產能擴張要求高的企業,在效率的要求高的前提下,會利用人民幣升值,進口國外的設備,增添或替換更新現有的生產設備,加大固定資產的資本支出;同時大型企業集團也會加大海外擴張的步伐,通過收購兼並等手段,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實施全球化能源戰略,減少國內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
(八)石化行業
我國石化行業進出口模式是資源換技術和資金。就進出口結構而言,石化行業出口主要集中在基礎化工加工原料,產品附加值比較低,例如:尿素、純鹼、燒鹼、磷肥、硫酸鎂、碳酸鈉等基本化工產品;進口主要集中在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品。人民幣升值有利於國際市場高附加值產品增強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同時也會削弱資源類化工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優勢。受人民幣升值直接影響比較小的主要是依靠非關稅壁壘保護的化工產品,配額外的高關稅能夠減緩價格下降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作用。
匯率上升對石化的長期影響主要體現在需求方面。我國石化是靠國內需求拉動的行業,並且我們研究發現,石化行業是受經濟自主增長能力拉動的行業。匯率的上升會降低國內需求,最終作用於經濟的增長。這對石化的長期影響將更甚於短期內的價格換算波動。
1.原油開採行業
目前我國石油進口依賴度進一步上升,在國內原油價格根據國際三地美元定價的前提下,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降低原油進口成本,但國內原油開采業的售價也相應下降。即對開采業的影響也是相對負面的。
2.煉油業
人民幣升值短期內使原油采購成本相對下降,但不是影響煉油業的主要因素。
3.化學原料業
目前和未來幾年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的國內市場可能還會處於進口大於出口的格局。但人民幣升值可能使得進口產品價格走低,加劇國內市場競爭。
4.化學製品業
人民幣升值對化學製品的影響需要從上游成本傳遞和產品市場的競爭模式來分析,國際市場上可能會削弱價格競爭力,但這只是影響產品綜合競爭力的一個方面,不能一概而論。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市場化工下游產品的需求增長是影響國內石化行業各產業鏈定價方式和市場規模的主導因素,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是一個階段性因素。
(九)醫葯行業
總體上,由於醫葯行業一般沒有舉借大量外幣負債而產生匯兌損失以及依賴進口原料或生產設備而引發成本變化風險,因而我們主要從外幣收入引起銷售收入的記帳價值變化來考察人民幣升值對醫葯行業及上市公司的影響。
1.化學原料葯行業
化學原料葯出口比重較大,價格由國際供需決定,人民幣升值降低其收入的記賬價值。若人民幣升值,將直接引起產品出口產品價格上揚,進而降低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從出口的產品結構看,化學原料葯約占醫葯產品貿易總額的一半,因而化學原料葯子行業受的負面影響比較大。特別是大宗原料葯(VC、青黴素鹽等)和特色原料葯的銷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國外市場為主,人民幣升值使得產品競爭力下降,該類葯品的生產企業會受到較大打擊。
原料葯上市公司海正葯業(資訊 行情 論壇)的抗腫瘤原料葯和他汀類原料葯、華海葯的業降血壓、抗艾滋病、抗抑鬱等原料葯、華北制葯(資訊 行情 論壇)的維生素C、抗生素等產品的原料來自國內,但產成品大都用於出口,因此人民幣升值將降低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對其產生不利影響。
2.化學制劑葯、生物葯品和中葯
化學制劑葯和生物葯品:國外新特葯的進口價格將會下降,間接壓縮了國內仿製葯的盈利空間,國內企業產品的價格會略有降低,但總體影響不大。
中葯行業:原材料的采購及成葯的銷售絕大部分以國內市場為主,匯率的變化對其基本沒有影響。從長期看,人民幣升值將影響經濟的增長速度和增長模式,消費品將取代投資品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中葯在我國有很好的消費基礎,特別是那些資源有限、壟斷性較強的中葯品種,受進口商品的替代作用影響較小,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推動下,具有持續穩定增長的特點。
(十)電力行業
我國電力企業利用外資比例總體很小,部分電力企業利用的外債主要是美元和日元,且多屬於長期借款。根據我國現行財務會計制度,匯率變動產生的外幣折算差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在償還期之前隻影響其財務報表,並不影響其實際現金流。據初步統計,電力上市公司在2003年的匯兌損失合計約2.3億元,漳澤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000767)是個典型例子。漳澤電力所屬河津發電廠的兩台350MW發電機組是利用日本海外協力基金借款建設的,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共取得貸款217.77億日元。近年來,日元匯率波動顯著,漳澤電力匯兌損益在2001年、2002年和2003年1~9月分別為2.1億元、1.4億元和1.1億元,占當期經營利潤比例分別高達213.99%、50.04%、34.18%——人民幣對日元匯率每變動1%,漳澤電力每股收益變動約0.014元。若人民幣步入升值通道,遭受巨額匯兌損失的電力行業業績將有較大改觀。
在電力設備投資方面,火電機組30萬千瓦以下發電機組都產自國內,燃料也主要是國內采購,人民幣升值對這部分火電企業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但對部分大型燃油、燃氣機組和大容量、高參數、超臨界機組,因對外依存度高,人民幣升值意味著總體采購成本降低。燃料成本方面,國內發電企業除華能國際(資訊 行情 論壇)外,大多採用國內燃煤;對進口重油的燃油電廠以及進口天然氣的燃氣電廠,則人民幣升值後影響較大。以深南電(資訊 行情 論壇)(000037)為例,該公司每年進口重油60萬噸,輕油6萬噸,若人民幣上漲5%,該公司成本將減少6000多萬元。
(十一)紡織行業
人民幣升值對紡織行業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據研究,人民幣每升值1%,紡織行業銷售利潤率下降2%-6%。如果人民幣升值5%-10%,行業利潤率下降10%-60%。特別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行業受損較大。上市公司中的先進企業,因利潤率較高,導致成本中可貿易品佔比下降,每百元受損的絕對額較大,但利潤率下降的幅度較小;加之議價能力較強,因此龍頭企業所受升值的負面影響小於全行業.但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企業議價能力下降,其升值的邊際負效應會擴大。行業全面受損程度———我們對升值後內銷產品利潤率變化的判斷是:理論上計算,因成本中可貿易品的存在,內銷產品的利潤率應上升。如果動態分析,外銷產品利潤率的下降必然導致銷售的「外轉內」,內銷的「升值優勢」很快消失。
1.棉紡織業
棉紡織行業中原料占成本的65%,80%屬於可貿易品,根據對行業相關指標統計,設定棉紡織的平均毛利率為10%。棉紡織行業以棉紗、坯布等初級產品為主,因與國際價格連動的原料佔比較高,附加值較低,議價能力較弱,90%的升值壓力由自己承擔,出口相對受損程度較高。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棉紡織出口依存度為20%,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業的全面受損程度表現為行業利潤率下降3.19%,如果動態分析,因棉紡織為服裝的上游,服裝的出口受損也會向上游傳遞,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棉紡織業略高於3.19%。
2.毛紡織業
毛紡織業中原料占成本的60%,90%屬於可貿易品,根據對行業相關指標統計,設定棉紡織的平均毛利率為12%。毛紡織行業雖然羊毛原料主要靠進口,但因產業鏈較長,附加值較高,產品的議價能力強於棉紡織而弱於服裝,出口相對受損程度較低。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毛紡織出口依存度為27%,人民幣每升值1%,毛紡織業的全面受損程度表現為行業利潤率下降2.27%,如果動態分析,因毛紡織也是服裝的上游,服裝的出口受損也會向上游傳遞,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毛紡織業略高於2.27%。
3.服裝業
服裝業中原料占成本的55%,30%為可貿易品,根據對行業相關指標統計,設定棉紡織的平均毛利率為14%。服裝行業等深加工產品因包含的勞動力價值較多,比較優勢明顯,其價格比國際同類產品低15%以上,因此議價能力較強,假設通過提高外幣標價可以傳遞40%升值壓力,出口相對受損程度居三子行業中游。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服裝業出口依存度為60%,服裝業因出口依存度最高,受損最大,人民幣每升值1%,服裝業的全面受損程度表現為行業利潤率下降6.18%,如果動態分析,服裝的出口受損也會向上游傳遞,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服裝的受損程度略低於6.18%.
人民幣升值對各行業的影響分析
人民幣升值將對原材料或設備依賴外國采購為主,和流動資金較多的行業是長期利好;對有大額美元外債的行業將產生一次性匯兌收益,是短期利好;而對以出口型為主的行業以及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沖擊較為劇烈,是長期利空。
人民幣升值對上市公司有兩個直接影響:一是對上市公司的成本和業績直接產生實質性影響,二是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會產生重大影響。
眾所周知,中國進口的鐵礦石已佔國內消耗量的一半;進口原油已近國內消耗量的1/3,由於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則中國的企業進口這些原材料的成本也會相應降低。一方面國際商品價格上漲帶動國內相關產品價格也相應上漲,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又使原材料進口成本下降,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條件下,由此必然使國內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及其股票投資價值明顯提高。一旦機構投資者產生了上述預期,就會提前買入相關行業和相關上市公司的股票,從而推動這些行業與公司的股價上漲。
但是,人民幣升值又有抑制出口的趨勢。對於出口為主業或其產品出口份額比較大的企業,其業績很可能要受到一定的影響,股票會遭到投資者的拋售。同理,與那些使用進口原材料較多的企業一樣,由於人民幣升值即外幣貶值導致進口商品價格有下降的趨勢,那些以從事進口為主業的公司則可能因此受益,其股票也應有上升趨勢。
再說說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影響。對有B股和(或)H股,或在國外上市的公司,在業績不變的情況下,當這些上市公司按照國際會計准則或外資股市場(即B股市場和H股市場)的要求,把人民幣會計報表轉換成美元和港幣的會計報表,人民幣升值將導致其帳面業績相應提高,從而使B股、H股和國外上市股票投資價值相應提高。
(1) 如果上市公司交易的貨幣都是人民幣,即該公司采購在國內,銷售也在國內,流出與流入都是人民幣。如前所述,假定其經營規模、成本和業績都不變,則人民幣升值後,其A股價值不變,但換算成美元和港幣後其帳面業績從而其B股/H股和境外上市股價值將相應提高。
(2) 采購在國外,銷售也在國外,流出與流入都是外幣。假定其經營業績不變,則人民幣升值後,其B股/H股和境外上市股投資價值理論上並沒有發生變化,而其A股價值將可能相應下降。
(3) 采購在國內,銷售在國外,即流出是人民幣,流入是外幣。假定流出和流入規模都不變,則人民幣升值後,其B股/H股和境外上市股價值理論上也不應發生變化,其A股價值則應相應下降。
(4) 采購在國外,銷售在國內(如從事進口的外貿公司),即流出是外幣,流入是人民幣。假定流出在人民幣升值之前,流入在人民幣升值之後,且其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