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吉首融資事件現在對社會影響
經濟極度蕭條,吉首倒退成80年代的小城鎮!!
㈡ 吉首不是一個貧困市么我去鳳凰玩,路上經過好幾個政府部門,都是超級豪華的
吉首市(縣級市)並不是貧困市,是湖南經濟十強的縣。湘西州政府部門(州直和市值)都搬到乾州新區了,在那裡工作當然是安逸,大部分是公務員。比如依次經過的吉首市政府,州移動通信,吉首市法院,湘西自治州國家稅務局,吉首市地稅局,湘西州交管局,吉首市工商局,湘西州工商局等,哪個不是好單位。
㈢ 吉首市發展不好嗎
地方很小,商業街消費也不少。
地面很亂很臟,畢竟還沒怎麼發展。
㈣ 吉首市過去、現在的狀況是什麼樣子的發生變化的原因。
過去安居樂業,前幾年政府搞垮酒鬼公司,吉首開始缺錢修路,去年政府融資搞垮吉首全城,吉首變成小城鎮。
㈤ 湘西非法集資事件是怎麼回事
湘西地區非法集資由來已久,而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現狀也為這種畸形經濟生態提供了生長沃土。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張昌政就以開發吉首雅溪民營小區為依託進行集資,當時集資月利息從1.5%到3%不等。
及至2004年,受經濟發展及城市化客觀需求刺激,很多房地產開發企業陸續走上非法集資之路,當時各企業為最大限度地吸引集資者,紛紛將回報利息抬高,從最初的月利息3%,到5%,再到6%,惡性競爭之下,很多企業紛紛跟風追高。直到2008年,非法集資達到白熱化,月利息普遍在8%以上,有的企業甚至高達10%—12%。
與非法集資火熱現狀形成對比的是,湘西州經濟近年來一直低位徘徊,並不景氣的經濟發展環境導致企業利潤率普遍偏低,無法承受高息融資帶來的巨額利息壓力。
非法集資達6億多元的福大公司,曾因開發老吉首市政府地塊和八月樓賓館項目而享譽湘西,公司董事長吳國軍綽號「吳四懵」,曾撕毀教師證下海創業,打拚出一片龐大家業。然而此次事件之後,福大公司幾乎已瀕於絕境,吳國軍也被公安部門控制起來。
而另一集資企業三館公司似乎更有代表性。這家曾因開發吉首體育館、圖書館而名動一時的地產公司,在此次事件中亦未能倖免。
行業人士透露,自2004年三館公司成立以來,非法集資額已達15億元之巨。2008年7月底,在公司投放了巨資的湘西州個體協會主席張昌政一次性取走本息7000萬元,令公司資金驟然緊張。坊間有說法稱張是湘西非法集資「教父」,其為人精明干練,他曾以3%的月利息吸納公眾存款,然後以8%的月利息將存款貸給三館公司,坐收利息差額利潤。
緊隨其後,州市一些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的集資者也紛紛取本撤資,令三館公司財務狀況雪上加霜,公司資金鏈在數日之間迅速斷裂,到8月初,公司已經無息可發,無錢可退。
包括榮昌、三館、福大、偉業、金浩等在內的企業共集資逾70億元,涉及企業40多家,行業老大榮昌集團集資20億元以上。其中大部分企業的資金都被沉澱於開發項目之中,短期無法回籠,且流動資金又多被擠兌或用於發放高額利息,很多企業瀕於破產邊緣。
面對困局,當地政府迅速作出反應。9月4日,吉首市政府發出《關於依法整治民間融資維護社會穩定的通告》和《吉首市政府關於依法處置非法集資的通告》,要求在整治期間,企業不準關門,法人不準外出,資產不準轉移。同時州市兩級政府派出工作組進駐集資企業加強監管,督促企業制定風險化解方案。
因牽涉非法集資等嚴重違紀問題,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州委常委、統戰部長滕萬翠於10月24日被湖南省紀委「雙規」。截至目前,因涉嫌「湘西非法集資事件」而遭調查的黨政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幹部已達113名。
㈥ 湖南吉首融資新聞
據說參與融資的公司大多數都已經無法全額退還所集資資金。只得把公司估價處理掉,然後按比例退還給集資人。原公司實力較好的可退集資戶大約左80%的錢,少的則可能只能退到30%左右。不過具體方案仍沒有出台。
㈦ 吉首融資事件為什麼會越鬧越大
我是當地人,聽他們說本來一開始是很多人持觀望態度的,可當地政府帶頭加入,大家一看,政府都搞了,管他的導致人數越來越多,錢越來越大,當時傳說十家裡面有九家都搞了,可後來……zf率先撤資,大家一看不對頭了,而錢也沒有那麼多可取就那麼了。
㈧ 吉首現在是不是很亂...是不是全國槍擊事件最多的一個市
你聽誰說的,你說的亂可能是去年年底時吉首出現融資風波時候的事,現在吉首治安還可以,從全國治安來看應該在普通水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