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微博v卡 百度音樂免流嗎
微博V卡免流專屬網路系列APP詳情如下:
網路、網路貼吧、網路糯米免、網路輸入法、網路知道、網路文庫、網路翻譯、網路理財、網路、秒懂網路、網路音樂。所以微博V卡使用網路音樂是免流的。
溫馨提示:更多微博V卡免流情況說明可關注【微卡助手服務】微信公眾號——特權——免流量特權詳細查看。
『貳』 如何從三大角度秒懂各類財務報表
一、先說審計角度
財務報告按規定應公司負責編制,但事實上大多數財務報告是審計者在審計完成後編制。
並由公司認可後以自身名義對外發布的。
(原因是大多數公司財務部不具備編制專業財報的資源和能力,就好比多數公司的IT部門不能自主開發軟體一樣)。
審計中兩種思路會同時進行,並以前者為主,概括如下:
1、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自上而下層層拆解拆細,去尋找支持這些報表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准確性的證據鏈(其中完整性最難以保證)。
對於現金流量表,我所見到的大多是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明細內容倒算出來的。
(具體可參考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教材相關內容,不過有朋友反映有些公司會細致到標記每筆分錄的現金流量類型)。
2、基於商業邏輯去分析財報數據,包括和歷史數據以及同行業其他企業的數據作比較,還會考慮銷售收入與經營環境變化的關系。
(比如釣魚島事件嚴重影響日企的銷售收入),看看財務報表有無明顯不合理之處,如果有,則進一步採用第(1)種方式深究。
如果存在造假的話,那審計和造假就是一個「看誰做得更完美」的較量,審計者能否發現,取決於造假的程度和審計的深度。
理論上,造假者可以造假整條證據鏈以及與第三者串通舞弊,但工作量很大且要確保證據鏈在邏輯上完整。
而證據鏈涉及訂單、合同、收發貨物單據、發票、內部流轉過程中的記錄痕跡、成本計算、信息系統記錄、會計記錄、銀行收付款記錄等等。
甚至還涉及虛構交易方或與客戶或供應商串通,要虛構所有東西並保持邏輯一致是很困難的,尤其是銀行流水如不提前計劃根本無法回頭去造假。
理論上,審計者也可以無限深入調查,但出於審計成本、可操作性、法定審計責任義務以及被審計單位的反抗等原因。
審計者無法像警察辦案一樣去偵察,只能達到自身事務所質量和風險控制所要求的水平。
這也是好的會計師事務所與差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區別所在;做空機構有時候更能發現造假。
原因是他們動用了超常規的手段,用偵察的手段去收集一些隱蔽的信息。
審計思路在於查錯糾正,與投資者角度不同。
二、投資者角度
我不懂專業機構如何做分析,但我個人看財報,主要就是想自己來掂量和判斷一個公司的絕對估值。
將市值除以絕對估值得出溢價倍數,在不同股票之間進行比較,由此對於哪些股票高估或低估會形成你自己心裡的看法。
而如果是對於一個陌生上市公司,我習慣性地這樣快速來瀏覽(這不是經過計劃或結構化的思路,只是自然形成的快速瀏覽的習慣):
1先瀏覽利潤表的結構
瀏覽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的金額和大致的比例結構,建立一個初步印象。
看看最近兩年利潤表的變動,對經營狀況的變動建立初步印象。
接著再看利潤表的盈虧與現金余額的增減變動對應關系如何,如果一個公司很賺錢,比如騰訊一年收入400多億,凈利潤100多億。
我會好奇他的現金余額是不是也多了 100多億,如果是的話那OK,確實夠賺錢;
如果不是,我會去看現金流量表,他到底錢花哪去了,或者是賺了但沒收回來;
如果錢花在購買固定資產或公司並購上,那就去看資產負債表是不是相應增加了這些資產。
以及進一步看能否挖掘到這些大額新增資產或並購有何目的以及是否合理。
(公司實際控制人通過虛增資產或隱蔽的關聯交易是最容易進行利益轉移的)。
三、做空者角度
最近幾年出現一些中概股做空事件。做空者看財報目的是找茬,分析不符合會計邏輯或商業邏輯的地方,然後進行調查取證和合理性分析。
因為做空者往往並不是行內人士,我猜他們應該是從對比同行業企業的財報開始,來定位不合理之處。
不過調查取證則相當困難,比如題為《在中國挖掘公司內幕的高昂代價》的媒體報道中的案例。
另外,我猜也可能選擇一些容易涉假的企業來調查分析,比如大經銷商占收入比重高且集中,而賣的又是消費品產品的企業。
可能會更易於將貨品提前存放到經銷商創造虛假銷售收入和應收賬款而審計者可能無能為力;
又比如一些重資產的農業企業,經常很難算清楚農業資產的數量和價值。
如果是境外上市以IFRS列報,以估值來確認資產價值也很容易出問題,如嘉漢林業;
企業掌門人文化水平低的,也可能有更多的涉假傾向,如萬福生科。
如何解讀一個企業的財務報表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這個積累也許並不是僅僅來自於財務知識,而是來自於對企業所在的行業的認識。
要判斷一個企業的財務報表是否可信,首先從了解企業所在的行業入手。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行業?這個行業在經營上有什麼特點?
比如,某企業是一家電子製造業,從公開信息可以了解到,該行業賬期一般是3個月。
接下來,看該企業的報表相關項目是否符合行業特點。
比如,用該企業的收入除以應收帳款,看能否得到3個月的賬期;
假如我們得到的是5個月賬期,與行業特徵不同,接下來進一步了解,為什麼該企業是5個月賬期。
是因為銷售的季節性?是因為特殊的賒銷信用政策?還是因為有虛增收入的行為?等等。針對每一種可能,尋找相應的證據。
當然,真正讀懂一個企業的財務報表還要復雜的多。這里提供的是一條簡明扼要的思路。通過這個思路可以高效的判定一家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
2瀏覽附註中收入、成本和費用項目的明細和變動
收入在我看來是最重要和值得關注的項目,一方面公司經營狀況和趨勢都體現在收入之中。
理解公司的收入內容、結構、市場競爭力和未來趨勢較為重要;
另一方面,大多數行業中,會計收入確認相與一般人的商業常識和理解十分貼近,不像成本確認那麼復雜。
像製造業和房地產業等成本的成本計算,成本計算容易出錯。假設利潤率為10%,如果成本多計了1%,利潤可能就減少9%左右。
對於收入,比如看最新上市的雲游Forgame,會從兩個維度列表披露自主研發運營游戲的分成收入和91wan的推廣運營分成收入明細、比例和每年變動。
以及游戲發布和退市的數量和分布,甚至告訴你研發者和推廣運營者的利益分成大概是2:8 。
(你還會看到,Forgame研發的游戲在別人平台上發布的收入遠高於自己平台上發布的收入然後進一步去挖掘信息和思考)。
對於成本費用,主要也是看結構和內容,比如對Forgame,我會看他的人工成本(主要分研發和91wan運營)有多少?推廣費用有多少?
(或者你也有意識到,最近兩年,網游廣告非常多,Forgame的推廣費用支出增長非常厲害,而且最近一年,推廣費用增長速度超過了收入的增長速度)。
3瀏覽資產負債表結構
看兩年現金余額以及現金流量表的收入支出分布。
拿應收賬款余額除以月均營業收入,看應收賬款到底大致相當於幾個月的收入(應付賬款類似)。
掂量一下靠不靠譜,無法掂量也可以知道一下有個底。
現金+各種應收應付款的凈額可視為一個公司可確定的類現金資產。
(補充:A股個別公司預付賬款很大的,在會計上經常是做錯賬,比如將預付購置固定資產計入了流動資產)。
土地和房產的市價和賬上價值差別比較大,需要單獨拿出來劃分出來看,專用機器和軟體、長期待攤費用以及商譽大多數時候可以視為低價值或無價值資產。
因為賣出去不值錢,而其掙錢能力已經納入利潤表分析中已反映的盈利能力了。
看利潤表是想知道公司最近幾年都掙了多少錢以及增長率如何,可以粗略但不太合理地匡算它未來10年能賺多少錢。
看資產負債表是想知道公司現在手上有類現金資產。這兩者加起來就是公司的絕對估值,不準確,但可以心裡有底。
看利潤表比看資產負債表要花時間得多,因為資產負債表反映的凈資產是已經存在的事實,它是多少就是多少,八九不離十;
但看利潤表的收入、成本和費用,了解背後的業務經營狀況,以及行業前景、競爭狀況和企業的競爭力。
進而來預測公司未來盈利前景和增長率,才是最核心和最困難的地方。
4關於現金流量表
可能學會計的才知道,現金流量表是根據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倒算出來的,並不是每一筆現金流的匯總。
(官方指引就是這樣編制的,也沒有公司做賬會去精細到劃分現金流量類別)。
所以,現金流量表並不重要,因為他所反映的事實,已經分散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明細裡面,他僅僅起到輔助作用。
(比如:一個公司賺很多錢,現金卻沒增加,如果沒有現金流量表,我需要去看費用支出情況和資產增減的情況來了解公司的現金到底花去哪了;
有了現金流量表,我們可以把現金流量表當作去目錄去查看,就可以更快定位現金增減在哪裡)。
另外,現金流量表涉及較多計算過程,如果編制者不細致還容易會算錯,再之現金流量表有些項目是列示」總額「還是」凈額「。
編報表的人也很容易出錯,看報表的人自然就會不太肯定或信任。
所以,現金流量表在我看來,僅僅是一個承擔一個現金流量的」目錄「的角色,而且還要小心它到底有沒有計算對。
補充:有些財經媒體現金流量表是另我費解的,比如理財周報上這篇:《萬福生科如何造假》,倒數第二段講到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存在的邏輯矛盾。
我沒有仔細看萬福生科的財報,但分析方式是有問題的:
其一,現金流量表是倒算出來的,有邏輯錯誤只能說明他計算不對,財報質量有嚴重問題,跟造假還不能產生直接聯系。
造假本身不會導致會計邏輯錯誤,最多隻會導致數據看起來不符合商業邏輯;
其二,購建固定資產預付款屬於非流動資產,本來不會在預付賬款反映。
『叄』 我在微信上通過朋友下載了一個上海東航投資有限公司發布的"東航投資」的軟體,今天就打不開網頁了
投資軟體很多,支付寶,度小滿,等,並沒有看到上海東航投資軟體,軟體打不開聯系他們客服啊。過幾天再試試吧,也許就打開了,不要卸載。長時間打不開有可能內部出現問題了。避免損失趕緊聯系客服,投資理財需要到靠譜公司,即使收益低,放心安全第一。
『肆』 秒懂,什麼是銀行Ⅰ類,Ⅱ類,Ⅲ類銀行賬戶
Ⅰ類戶,指的是通過傳統銀行櫃面開立的、滿足實名制所有嚴格要求的賬戶。簡單而言就是你手裡拿的儲蓄卡或者是借記卡。它的功能包括存款,購買理財產品、支取現金、轉賬、消費以及繳費支付等。而Ⅱ類戶是不能存取現金、也不能向非綁定賬戶轉賬,這類賬戶單日支付限額為1萬元。比如說信用卡就是如此。至於Ⅲ類戶,則僅僅只能辦理小額消費及繳費支付。資金限額為1000元,如果說超過1000,則會退回到Ⅰ類戶當中。微信以及支付寶這類產品被歸結為此類戶。另外如果你有好幾個賬戶的話也要注意,2016年12月1日起,統一合並為同一個,多餘的將被清除。
『伍』 CCTV理財在線裡面良種兔子賺大錢那期的外景記者繼東還主持過那幾期呀其他節目有沒有他主持的高分等答
生財有道:小魚苗孕育大財富(2011.1.26) 秒懂
『陸』 一分鍾讓你秒懂什麼是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很簡單的
你用如意鋼鏰基金理財工具,隨便點進去一隻貨幣基金,就可以看到貨幣基金的投資方向及策略就知道什麼是貨幣基金,說的非常的清楚明了
然後就看這只基金的萬份收益和七日年化就行了;通常選高的就行了
『柒』 秒懂:為什麼要做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說得通俗點,就是把錢分別投資到不同的資產當中,簡而言之就是分散投資。
之所以要這么做,是因為資產配置往往能夠在風險相對可控的前提下實現最大化的投資收益。
舉個例子,假設你和隔壁老王各有100萬,老王分別用50萬買了股票和債券,而你把100萬全買了股票。假如第一年股票賺60%,債券賺4%;第二年股票虧了50%,債券賺了5%;第三年股票賺10%,債券賺6%。最後算一算,你會發現三年下來,老王最終還有101.8萬,而你只剩下88萬。
雖然第一年你大賺但三年的整體收益卻不如老王,所以進行長期投資理財,特別是資金量比較大的時候,最好選擇資產配置。
當然,它作為一種理財概念,對於不同類型的投資者而言,資產配置的含義也不盡相同。
在投資的時候,無論錢多錢少一定要有資產配置這個概念。
比如你現在只有一萬元來投資,比較合適的做法就是買基金,但是基金也有很多種,風險相對大的有股票基金,風險小一點有債券基金,幾乎無風險的有貨幣基金,那麼這三種基金你可以分別買一些,做一個基金組合,其實這樣也算是用資產配置的概念來理財。
最後,說說定義吧!
資產配置:是指根據投資需求將投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它作為一種理財概念,對於不同類型的投資者而言,資產配置的含義頁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