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財政政策主要是對需求進行調節還是對供給進行調節
財政政策既可以對需求進行調節,也可以對供給進行調節。
當對企業減稅、補貼等實施時,就刺激了企業生產,提升了供給。
當對消費進行補貼是,就提升了需求
B. 美國飛行汽車創企獲40億元融資 豐田領投
車東西
文|六毛
車東西1月16日消息,據外媒FutureCar報道,日前,美國飛行汽車初創公司JobyAviation宣布已完成輪融資,該公司在本輪融資中共籌集到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億元)的資金。
本輪融資由豐田汽車領投,SPARXGroup、IntelCapital、CapricornInvestmentGroup等多家公司跟投。
其中,豐田汽車共投資3.9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億元)。
本輪融資完成後,JobyAviation籌集到的資金共計將達到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5億元)。
一、飛行汽車創企JobyAviation獲豐田汽車3.94億美元投資
據國外媒體FutureCar報道,日前,美國飛行汽車初創公司JobyAviation表示已完成C輪融資,該公司在C輪融資中共籌集到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億元)的資金。
其中,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作為本輪融資的領投方,共向JobyAviation投資3.9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億元),而作為投資協議的一部分,豐田汽車執行副總裁ShigekiTomoyama將加入JobyAviation,擔任董事會成員。
未來豐田汽車還將以其在製造、質量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專業知識,為JobyAviation研發VTOL(垂直起降)飛行器提供幫助。JobyAviation表示,此舉將幫助該公司加快推進VTOL飛行器的認證和部署工作。
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投資方既包括此前已有投資的SPARXGroup(日本投資公司)、IntelCapital(英特爾投資)、CapricornInvestmentGroup(美國一家投資公司)、JetBlueTechnologyVentures(美國一家投資公司)、ToyotaAIVentures(豐田研究院子公司)和AMECloudVentures(美國一家投資公司),也包括新的投資者BaillieGifford(英國一家投資公司)和GlobalOryx(ALJ家族的投資部門)。
據了解,本輪融資完成後,JobyAviation籌集到的資金共計已達到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5億元)。
二、JobyAviation專注研發五座VTOL飛行器其時速可達321公里/小時
JobyAviation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塔魯斯(SantaCruz)的飛行汽車初創公司。
為實現按需出行的空中交通方式,JobyAviation的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團隊在過去十年中一直在致力於開發一款安靜的、採用純電力驅動的VTOL飛行器。
按照JobyAviation的介紹,由該公司研發的VTOL飛行器能夠搭乘一名駕駛員和四名乘客,飛行時速可達321公里/小時,單次充電後飛行里程可達241公里以上。
而在起飛和降落時,這款VTOL飛行器將比傳統飛機安靜100倍,換言之當這款飛行器在人們的頭頂飛過時,人們幾乎不會聽到它的聲音。
此外由於飛行器的系統具有較高冗餘度,所以駕乘安全性和飛行器的可靠性也將隨之得到提高。
結語:繼現代汽車之後,豐田也要上天了
今年CES2020期間,韓國最大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宣布將攜手共享出行巨頭Uber,聯合開發飛行汽車,打造空中計程車服務。
而沒過多久,日本最大車企豐田汽車也開始再度加碼飛行汽車領域,向美國飛行汽車創企投資了3.94億美元。在此之前,豐田還投資過研發飛行汽車的日本創企Cartivator?skyDrive。
迄今為止,吉利、保時捷、現代汽車、豐田等眾多車企都已經入局飛行汽車領域,發力空中出行。未來隨著有更多玩家入局,飛行汽車領域將變得更加熱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1月汽車出行融資匯總,12家企業獲渡「疫」資金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行各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對於新創企業來說,更為難熬。一方面,開年後返工時間的推遲,意味著收入與現金流的中斷,但房租、工資、利息仍然要支付,這時候如果企業儲備金不足,資金周轉困難,自然面臨生死考驗;另一方面,在2019年已分外謹慎的投資機構,2020年的避險意識和保守情緒或將因疫情而進一步升級,這對急需融資的新創企業來說,更為不利。
正因如此,當汽車行業造車新勢力們捐資捐物馳援抗「疫」之時,引發了業界的集體贊揚。與此同時,那些在1月份成功融資的企業們,也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因為在這一關鍵時間點,資金的扶持猶如不少企業渡過危難期的「救命稻草」,誰抓住了,誰就更有機會渡過這場疫情。不得不說,在1月份獲得資金加持的那些企業們是何其幸運。
那麼,在1月份,汽車出行領域究竟有哪些企業獲得了融資?蓋世汽車日前進行了相關匯總,具體情況如下:
圖片來源:JobyAviation
Shuttl
1月15日消息,Shuttl獲投5.7億盧比C+輪融資,該輪融資由SIGGlobalIndiaFundLLP、Ventures、Ideaspringcapital投資。
Shuttl成立於2015年,並於當年3月完成1050萬盧比的種子輪融資,6月完成1.9億盧比的天使輪融資,12月完成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2018年6月,?在Pre-B輪融資中籌集到了7.6億盧比(約1100萬美元)。投資方包括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在內的一批業內巨頭和投資機構。有消息稱,日本的電通風險投資公司以及此前曾投資過該公司的紅杉資本、LightspeedVenturePartners和時代互聯網有限公司也參與了這一輪融資。同年10月,Shuttl宣布完成了一筆7300萬盧比(約合1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領投方為風險債務公司TrifectaCapital。
2019年4月,?Shuttl完成500萬美元戰略融資。領投方為美國VCNewAtlanticVentures。10月,其又完成了C輪融資,共4200萬美元(約合29.7億盧比),豐田集團貿易部門通商株式會社(TsushoCorporation)和SMBC信託銀行(MiraiCreationFundII的委託銀行)參投。
2019年11月,Shuttl宣布完成了一筆12.87億盧的比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ToyotaTsushoCorporation和SMBCTrustBank旗下基金MiraiCreationFund-II。此次融資後,該公司在本輪融資交易中的估值達到了132.85億盧比。
該公司由印度理工學院的畢業生Singh和印度理工學院齋普爾分校畢業生Malviya創辦,致力於為城市提供一個低碳、低成本的交通解決方案。目前在德里NCR運營,提供50多條線路的穿梭服務,約600輛巴士,平均每天提供約3萬次的乘車服務。除此之外,Shuttl還為企業提供服務,並提供車輛出租。
蓋世小結:艱難時刻,有外部資金加持,這些企業無疑是幸運的。不過,此輪融資想必也只能解決他們的一時之需,後續還需不斷提升自身的產品實力及盈利能力,同時也需獲取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哪位達人知道 銀行保險業務的由來
銀行保險的定義及起源發展
銀行保險是一個集渠道創新、產品創新、制度創新和組織模式創新為一體的綜合體,從產生到發展變遷,都是實務領域領先於理論研究。即便如此,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還是致力於銀行保險的理論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銀行保險的理論界定和產生動因兩個方面。本節將分析銀行保險的概念界定。
一、銀行保險的定義
銀行保險(Bancassurance)是一個法語詞,初始意義具有明顯的「銀行」與「保險」融合特徵。什麼是銀行保險?是一種銷售渠道還是創新產品?是一種業務形態還是新型組織?正如眾多的經濟學概念一樣,銀行保險的概念界定也是多種多樣的。業內學者分別從銷售渠道、經營策略、組織形式、業務流程等不同角度對銀行保險進行界定。本書將各種定義歸納為三種:渠道說、產品服務說和經營策略說。
1.渠道說。渠道說是對銀行保險最為直觀的理解,也是銀行保險發展早期的主要定義方式。從銀行保險的最初形式來看,所謂的銀行保險指的就是利用銀行等渠道來銷售保險產品(壽險產品)。多利薩?K.弗勒(Dolisa K.Flur)就得出這樣的結論:「Bancassurance is a term for selling of insurance by banks.」壽險營銷與研究協會(Life Insurance Marketing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 LIMRA)所編寫的保險詞典中認為銀行保險指的是「通過銀行與建房互助協會下屬全資分支機構,而不是保險公司提供壽險服務。」我國台灣學者也對此作出類似定義:「透過銀行將保險產品銷售給銀行客戶。」(凌氳寶,1999)在世界著名的瑞士再保險公司2002年發表的《亞洲的銀行保險》報告中也認為,從最為簡單的形式上看,銀行保險就是經由銀行銷售保單。Swiss Re, Sigma, Bancassurace Developments in Asia-shiftinginto a high Gear, July,2002.經合組織(OECD)在2000年的報告《世界金融服務的一體化:前途與問題》中將銀行保險定義為:「通常指銀行銷售保險產品或保險公司銷售銀行產品」(most commonly refers to banks selling insurance procts and usually vice versa)。
2.產品服務說。產品服務說是將銀行保險界定為銀行和保險公司聯手提供的所有產品和服務。學者Alan Leach在其出版物《歐洲銀行保險中的問題及2000年發展前景》一書中提及:「銀行保險是包括傳統銀行、儲蓄銀行和建房協會在內的,對保險產品進行製造、營銷和分銷的服務。」英國保險業將銀行保險定義為「銀行的一種經營行為,即銀行銷售通常由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美國學者Michael D.White博士,將銀行保險定義為「由銀行或其分支機構、銀行和保險公司交叉持股的機構,經營具有資產管理功能的保險類產品、交叉營銷或銷售銀行和保險產品所能帶來的任何產品或服務。」Michael D.White,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Bank Insurance, the National Underwriting Company, 1998. at p.XXV.在德國,銀行保險也被視為由保險公司和銀行所能提供的滿足客戶需求的所有產品和服務。我國的學者鄭偉、孫祁祥也從產品提供的角度來理解銀行保險,認為「銀行保險,又稱銀保融通,是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間達成的一種金融服務一體化的安排,其中,保險公司負責產品的製造,銀行負責產品的銷售。」
3.經營策略說。經營策略說將銀行保險定義為銀行或保險公司採取的一種與其主業經營相關的商業策略。瑞士再保險公司1992年發表的《銀行保險:關於銀行業和保險業競爭的調查》中,將銀行保險界定為「銀行或保險公司採取的旨在金融服務市場以一種或強或弱的一體化方式經營的策略」。根據慕尼黑再保險集團(Munich Re Group)在2001年的報告《實踐中的銀行保險》中的論述:銀行保險是指「通過共同的銷售渠道,同時(或者)向一批相同的顧客提供保險與銀行產品和服務」(Bancassurance is the provision of insurance and banking procts and services through a common distribution channel and/or to the same client base)。Munich Re Group, Bancassurance in Practice, 2001.經營策略說強調銀行與保險公司兩個不同的金融部門聯手進行產品開發、營銷和分銷。在我國,學者欒培強(2000)對此定義為「銀行通過各種方式向客戶提供保險產品而進入保險領域。銀行既可以通過設立自己的保險公司直接銷售保險產品(Start-up),也可以作為保險公司的保險中介人代理銷售保險產品,還可以與保險公司建立合資公司(Venture)經營保險產品。」(欒培強,2000)張洪濤則將銀行保險視為「保險公司和銀行採用的一種相互滲透和融合的戰略,是將銀行和保險等多種金融服務聯系在一起,並通過客戶資源的整合與銷售渠道的共享,提供與保險有關的金融產品服務,以一體化的經營形式來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張洪濤,2003)
通過上述三種定義,我們不難發現:經營策略說比渠道說、產品服務說更為全面地反映了銀行保險這一現象的本質屬性。渠道說還只是停留於對銀行保險現象的表面特徵和初期表現的歸納,無法反映銀行保險所具有的建立銷售聯盟、合資企業、新建企業等其他高級經營模式的特徵,而且還容易使人產生銀行保險就是在保險代理人、經紀人銷售以外的第三條補充性渠道的誤解。其實,隨著銀行保險的逐步發展和深入,作為企業的經營戰略,銀行保險可以創設和包容更多的銀保合作,而不僅僅是藉助銀行的分支網路銷售保險產品這種銀行保險早期的模式。產品服務說更注重的是銀行、保險兩大金融部門聯手開發、營銷和分銷保險產品的特性。此時的銀行保險,已經擁有更多銀行和保險相融合的特點,銀行不再是單一的分銷渠道,而是參與保險產品的前期設計和開發,此時的銀保產品具有更強針對性、更適合銀行銷售的特點。這種說法顯然比渠道說更進一步,但還不是全部,一個成功的銀行保險經營還包括諸如文化、技術、渠道整合等其他因素,因而產品服務說也失之偏頗。經營策略說強調的是,銀行、保險的結合是雙方的一種策略選擇,根據不同的市場條件,雙方間的策略選擇在不同的國家,甚至在相同國家的不同地區可以有不同的模式。策略選擇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雙方能否有效地實現各自資源的整合,這就要求雙方不僅要在渠道、產品方面實現整合,而且要在技術、文化等方面實現融合,因而經營策略說比渠道說、產品服務說更全面地反映了銀行保險這一現象的本質屬性。
在歸納匯總並比較了國內外研究對銀行保險的幾種定義之後,我們認為,目前國內普遍接受的「銀行通過各種方式向客戶提供產品而進入保險領域」定義方式,還是有失寬泛,並未將合作雙方、全部內容涵蓋其中。因為從金融一體化的角度來看,銀行不僅僅可以銷售保險產品,而且還參與到保險產品的製造環節,向客戶提供的銀行產品同時具有保底、保障、投資等幾種功能〔一般認為,保險業務可以劃分為保險產品的製造環節(manufacturing)和銷售環節(distribution),其中製造環節包括產品設計、承保和理賠,傳統意義上只有保險公司才具有製造環節的專業性;而銷售環節可以外包或委託其他金融機構來做,並非保險公司的核心技術和競爭力所在〕。
我們認為,銀行保險是隨著金融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之間發生的一系列資金互動、工具復合和業務交叉的「全方位融通」。對此,本書理解的是廣義的銀行保險概念,特提出如下定義與讀者探討:「作為經濟全球化、金融一體化以及金融服務融合和創新的產物,銀行保險是指銀行或保險公司採取的一種相互融合滲透的戰略,是充分利用和協同雙方的優勢資源,通過共同的銷售渠道、為共同的客戶群體、提供兼備銀行和保險特徵的金融產品,以一體化的經營形式來滿足客戶多元化金融需求的一種綜合化金融服務。」
二、與銀行保險相似概念的區別
在理論探討層面,有幾個概念與銀行保險相類似,在理論研究中經常相互借用。但實際上,下述概念具有較大的差異:
1.銀行保險與保險金融
根據Sigma的理解,銀行保險並不僅僅意味著銀行單方面進入保險領域(bancassurance),也包括保險公司進入銀行領域,即保險公司出售與傳統銀行業務相關的產品,後者被稱為保險金融(assurfinance)。也就是說,廣泛意義上的銀行保險不僅僅局限於銀行經營保險業務,還包括保險公司經營銀行業務,實現的是交叉銷售和相互滲透。但在實務操作中,由於銀行產品由銀行提供的理念深入人心,銀行保險往往是指銀行進入保險領域,本書也是基於這個理解為出發點。相反,保險金融在實務領域中少有發生,主要原因在於資產專用性,由於保險公司進入銀行領域的成本往往高於銀行進入保險公司的成本,因此保險金融遠遠未發展到銀行保險的程度。
2.銀行保險與銀保合作
銀保合作是國內的「專有名詞」,在英文中並無特別的術語與之對應。一般情況下,銀保合作是指銀行和保險公司所能夠從事的所有業務合作。與國外發展銀行保險的經驗有所不同,國內處於金融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的體制下,銀行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從一開始就是兩方主體,難以到達銀行保險最高程度——一體化的程度。因此,在國內「銀保合作」是較銀行保險出現頻率更多的一個詞,主要涵蓋了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多方面的合作內容:一是代理合作,主要有代理銷售、代收保險費、代理支付保險金及理賠金等,即銀行保險的初級發展階段;二是互補合作,主要有協議存款、資金匯劃結算、一般性融資和信用式融資、保險資產託管、購買銀行代銷基金、電子商務、銀行卡業務以及固定資產投保和員工保障計劃等,這主要是基於銀行在資金結算和保險公司在風險保障方面的優勢;三是深層次合作,包括資料庫連接、人力資源合作、產品的聯合開發等。可以看出:銀保合作是基於兩方獨立主體之間的業務合作,而銀行保險則是基於共同的利益、使用共同的業務平台、為共同的客戶提供經雙方共同研究的銀保產品,在發展的最高階段有可能合二為一。
3.銀行保險與代理保險
所謂代理保險,是指銀行作為兼業代理人,代理保險公司向個人、公司、機構客戶銷售被代理公司的產品。從上面對銀行保險的幾種定義比較中可以看出,代理保險是銀行保險發展的初級階段,只是進行產品方面的合作。而銀行保險的發展歷程,逐步由初始階段的代理銷售、到資本滲透、到銀保一體化(即銀行同時實現了保險產品的製造與銷售,並將銀行業務與保險業務有機融合,為客戶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的高級層次)。因此,銀行保險是更為寬泛的概念,代理保險只是相對狹義的理解。
從以上的研究中,我們不難發現銀行保險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隨著不同的歷史階段,理論界和實務界對銀行保險的理解越來越深入,已經由最初的保險公司產品向銀行單向流動、發展到銀行和保險相互交融的雙向流動。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保險公司,均可向對方滲透,通過資本、工具、業務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利益共贏的局面。
三、銀行保險的起源與發展階段
事實上,銀行業與保險業相互結合已經有悠久的歷史了。例如,比利時的CGER,西班牙的La Caixa以及法國的CNP等公司,自19世紀就開始全面提供銀行與保險服務了。但真正意義的銀行保險,是從20世紀80年代的歐洲開始的。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銀行保險的發展遍及全球,不僅僅是歐洲保險業的主要銷售方式,更成為美洲、澳洲、亞洲等地區金融機構拓展全能型集團的重要模式。伴隨著花旗集團將旗下的旅行者財險和壽險相繼出售,現階段的銀行保險又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本書在梳理了全球銀行保險的發展脈絡之後,將其分為四個階段:
銀行保險的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1980年以前的銀行保險是萌芽階段。在這一階段,銀行保險僅僅局限在銀行充當保險公司的兼業代理人(insurance agent)角色,即銀行通過向保險公司收取手續費介入保險領域。嚴格意義上說,銀行保險尚未真正出現,因為銀行只是介入到保險領域的分銷環節。這一階段,銀行盡管也直接出售保險單(銀行信貸保證保險),但只是作為銀行信貸業務的補充而進行的,其目的是減少銀行承受的風險,例如當時許多銀行在發放抵押貸款時要求借款方必須對其所抵押物進行保險。在這一階段的銀行保險,銀行與保險公司的關系純粹是合作關系,不存在保險產品製造環節的競爭,但為銀行以後介入保險領域積累了一定的銷售經驗。
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是銀行保險的起步階段。在這一階段,銀行開發出與其傳統業務的不完全相同的資本化產品,如養老保險年金產品(投保人在銀行按年度支付保費,在約定的某一固定期限之後,一次性或分次歸還定額年金,並附加保障功能),從此開始全面介入保險領域。銀行涉足資本性保障產品的開發,被認為是銀行保險的真正起源,因為客觀上銀行已經涉足保險領域的生產環節與保險公司展開競爭。但這一階段,銀行保險的發展主要是銀行為應付銀行業之間的競爭而擴展業務范圍所致,並非主動地進入保險領域的生產環節。歐洲是這一階段發展銀行保險的主要市場。
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銀行保險的成熟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一是銀行保險的主動發展,銀行主動參與到保險領域的生產環節和銷售環節;二是銀行保險開始向全世界擴散,包括美國、拉美、澳大利亞、亞洲在內的國家和地區都開展得如火如荼。在本階段,銀行為應付保險公司的激烈競爭,採取了新設、並購、合資等措施,將銀行業務與保險業務結合起來,不僅推出的保險產品較上一階段大大增加,銀行介入保險的形式也趨於多樣化。
在銀保產品的更新方面,銀行逐步介入了保險產品的製造環節,推出了復雜多樣的保險產品。如英國的銀行開始直接提供純保障的壽險產品,西班牙的銀行也推出了終身壽險產品。在銀行保險的發展模式方面,不同國家的不同金融機構呈現出不同的特性,在原來代理銷售的基礎上,探索出銀行保險的幾種方式:(1)協議合作,即銀行與保險公司通過合作協議或非正式的合作意向建立合作關系,建立銷售聯盟。(2)合資公司,由銀行和保險公司合資成立新的金融機構,結合雙方優勢,由新的機構經營銀行保險業務。(3)兼並收購,通過並購將兩個獨立的銀行和保險公司合並。(4)新建模式,銀行成立自己的保險公司或保險公司設立自己的銀行。可以說,銀行保險是保險公司或銀行逐步採用的一種相互滲透和融合的戰略,不僅能夠將銀行和保險等多種金融服務聯系在一起,而且通過客戶資源的整合與銷售渠道的共享,提供與保險有關的金融產品服務,以一體化的經營形式來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
在該階段,首先是歐洲掀起了銀行保險的熱潮。在金融、稅收和立法產生巨大變化的背景下,特別是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更加快了各國金融立法的統一,使不同的金融業務逐步融合。而且,銀行隨著同業數量的增加,其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紛紛尋求包括保險業務在內的新業務的發展機會。1999年初,歐元的啟動使這一趨勢更為顯著,商業銀行藉助於其特有的資源與網路優勢,使得通過銀行銷售的保費收入占保費總額的比例大幅上升。在銀行保險相對發達的國家(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奧地利)中,其實現的保費收入占壽險市場業務總量約60%;而在另外一些國家(比利時、義大利、挪威、荷蘭、德國、英國、瑞士、芬蘭和愛爾蘭等)這一比例在20%至35%之間。2002年,壽險市場保費收入按照銷售方式劃分的比例為:銀行保險65%,代理人8%,經紀人5%,保險公司職員13%,電話直銷8%。
隨著歐洲銀行保險業的發展,其他國家紛紛仿效。尤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第五次並購浪潮的到來,歐洲、美洲、澳洲的商業銀行在發展注重批發業務的全能銀行和注重零售金融業務的銀行保險方面各有建樹。
E. 礦產勘查行業協會
礦產勘查行業協會是以礦產勘查市場主體,即本章第一節至第八節的市場主體,依法組成的自律性、非贏利的注冊社團法人,是境外礦產勘查市場主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礦產勘查行業協會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國家,政府制定法律、宏觀調控; 協會進行行業管理,自律和服務; 企業自主決策、規范經營。礦業行業可以有多個行業協會,有的按專業細分,有的按地區細分。同一專業、同一地區,也可以產生多個行業協會。行業協會之間存在競爭,服務能滿足會員的需求,業內具有權威性,這樣的行業協會不斷發展,反之則被淘汰。在西方國家,有許多涉及礦產勘查的礦業協會已有百年歷史,許多行業協會的活動跨越了國界,在全球的業內建立了權威。
礦產勘查行業協會的會員,涵蓋了商業性礦產勘查行業內的所有成員,構成了礦產勘查行業的完整概念。礦產勘查行業協會主要有以下七方面的作用:
(1) 建立礦產勘查的活動交易平台;
(2) 制定礦產勘查的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
(3) 提供礦產勘查的信息服務;
(4) 向政府反映礦產勘查業A的要求、意見和建議;
(5) 推進礦產勘查行業自律;
(6) 開展礦產勘查培訓;
(7) 獨立勘查地質學家職業資格注冊登記和管理。
二、與礦產勘查有關的行業協會實例
下面選取7 個不同類型的,與礦產勘查有關的協會做簡單介紹。
1. 加拿 大 找 礦 開 發 者 協 會 (Prospectors & Developers Association of Canada,PDAC)
PDAC 成立於 1932 年,是加拿大固體礦產勘查開發的協會組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礦產勘查開發協會組織。加拿大找礦開發者協會的宗旨是: 「保護加拿大礦產勘查界的利益,推動其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機勃勃的商業性礦產勘查環境,確保加拿大在礦產勘查開發上,技術、環保、安全、社區協調方面的高標准。」
加拿大找礦開發者協會的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
(1) 代表企業向政府反映礦產勘查業內的要求。反映勘查企業對地質調查的要求,參與地調所填圖計劃的制訂,增進地調所與地質科學機構、礦產勘查企業的聯系。在礦業法規制定與修訂中,反映勘查企業的要求。例如參與加拿大政府特殊工業委員 IGOC 的工作,審視育空地區、西北地區、紐納瓦特地區等生態特殊脆弱地區的礦業法規框架。參加與礦業有關的部長年會。開展一些支撐性的工作,如對初級礦產勘查公司籌資和勘查投入的分地區、分礦種統計,研究礦產勘查投資景氣指數。
(2) 提供礦產勘查商業信息服務。出版 PDAC 要聞、PDAC 公報、勘探與開發信息,向會員免費提供。PDAC 網站已成為提供商業性礦產勘查信息的重要平台。
(3) 舉辦礦產勘查年會。這是全球最大的礦產勘查年會,2011年有 120 個國家的 27 714 人參會。年會具有海量的信息,這是我國要到境外開展礦產勘查、從事商業性礦產勘查業內人士,必須參加的年會。關於年會,將在第六章作詳細介紹。
2. 加 拿 大 采 礦 冶 金 協 會 (Canadian Institute of Mining,Metallurgy,CIM)
CIM 成立於 1898 年,是加拿大最大的礦業界的專業協會,目前共有 11 000 名會員,60 個專業委員會和地方分支機構。CIM 涉及礦產的勘查、采礦、冶煉各方面,這里只重點介紹與礦產勘查有關的三個分支機構:
(1) 加拿大礦冶協會儲量定義委員會。該委員會定義的礦產資源量/儲量標准 (CIM Definition Standards: F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Mineral Reserves) ,為加拿大 《證券法》 第 143 條所承認,為礦產勘查開發業內採用。根據礦業技術經濟條件的變化,委員會有權隨時修改定義的礦產資源量/儲量標准,並自動地被 《證券法》第 143條所承認,保證了技術規范必要的靈活性。CIM 的礦產資源量/儲量標準的作用是: 保證了商業性礦產勘查信息的統一、清晰、完整、准確,推動礦產勘查投資。礦產資源量/儲量標准最新版本,2000 年 8 月公布於 CIM 會刊。
(2) 加拿大礦冶協會礦業權評估專門委員。該委員會擬定了《礦產地評估標准和指南 (CIM Val-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Valuation of Mineral Properties) 》。該標准和指南包括了評估的原則宗旨、評估師的資格認定、評估的委託、評估報告的要求和評估的程序和方法。協會發布的 《礦產地評估標准和指南》,以實例來說明可接受的評估程序和方法,並規定只有資格人士 (QP) 的評估結果是有效的,其只是提供商業性礦產勘查運作的一個參考數據。
(3) 地質協會 (Geological Society) 。是 CIM 的一個專業委員會,成立於 1942 年。地質協會通過野外會議、技術討論、短訓班、出版物、教學旅遊等,建立起一個專業的網路,運用地質科學和技術,促進礦產勘查和礦床的評價。加入 CIM 地質協會,可以和礦產勘查界人士建立起聯系網路,獲得協會的各類出版物,包括 《勘查和采礦地質 (Exploration & Mining Geology) 》、《加拿大礦冶協會年報 (CIM Directory) 》、《加拿大礦冶協會新聞 (Society Newsletter inthe CIM Bulletin) 》。地質協會的會員可以以優惠的報名費參加 CIM的各類會議和培訓,在出野外作業時,可以參加協會安排的保險計劃,享受旅館租車的優惠價。
3. 澳大利亞礦業冶金協會 (AusIMM)
AusIMM 成立於 1893 年,現有 8 000 名會員。會員包括礦業企業人士、礦業設備製造供應商、勘查開發承包商、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研究機構和學校等。AusIMM 通過制定章程和指南來規范礦業勘查開發市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變化,協會不斷修訂自己的章程和指南。共有 4 個章程指南,它們構成了運作商業性礦業勘查開發的完整體系。
(1) 《澳大利亞礦業權價值評估指南 (The VALMIN Code) 》。指導評估礦業權的價值,然後用於上市礦業公司股價的評估計算。這個指南為澳大利亞證交所 (ASX) 、澳大利亞證監委 (ASC) 及投資銀行、礦業投資公司所接受。該評估指南與加拿大礦冶協會的礦產地評估標准和指南非常類似。
(2)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量/儲量計算和地質報告編寫指南(The JORC Code) 》。國內現在稱其為 JORC 標准,已為國內的礦業投資業界所熟知。JORC 制定統一術語和標准,指導計算資源量/儲量,編制地質報告,用於信息披露,適應證券市場上市和私募籌融資的要求,規范商業性礦產勘查開發市場秩序。
(3) 《澳 大 利 亞 礦 業 冶金 協會 道 德 規范 (AusIMM Code of Ethnics) 》。該規范是對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的道德約束,要求他們維護行業的榮譽和尊嚴,只能在資質范圍內開展工作,不能進行不正常競爭,要忠實和維護客戶的利益,必須客觀真實地開展工作,遵守一切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並要不斷學習、培訓,適應市場的要求。違反道德規范者,將進入黑名單。
(4) 《澳大利亞礦業冶金協會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執業規范(AusIMM Code for Consultant) 》。規定了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的資格與客戶的關系、服務方式、業主利益保護、資料提交、收費標准等。
4. 美 國 采 礦 冶 金 勘 探 協 會 (Society for Mining,Metallurgy and Exploration,SME)
SME 是一個國際性的大型礦業協會,協會總部設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利特爾頓。SME 共有 11 500 名會員,分布在近 100 個國家。1871 年,美國成立了美國礦業、冶金、石油工程師協會 (AIME) ,是 SME 的前身。SME 有 5 個分會,其中的采礦和勘查分會,有 70個地方的分支機構。
SME 從成立之日起,就致力於推動行業的發展和信息的交流。SME 的口號是,沒有比為會員提供有效服務更重要的事情。服務的內容有: 提供出版物、礦產勘查技術論文、技術鑒定、會議和展覽、短訓班、職稱人員的注冊管理、推進礦業的公共教育等。會員每年交 200 美元,可以免費或折扣購買或訂閱協會出版物、雜志如《礦業工程 (Mining Engineering Magazine) 》,以優惠價參加協會的學術會議和培訓班,訪問協會網站供會員訪問的欄目,在協會的就業網站上尋找工作 (www. miningjobs. org) 。SME 和其他礦業行業協會相比,其突出的特點是為會員提供技術服務。特別是協會的出版物,對商業性礦產勘查很有實用價值。試舉幾例:
· 《加 拿 大 美 國 礦 業 年 鑒 (Canadian & American MinesHandbook) 》。有北美 1 500 家各類礦業公司及相關機構的信息,包括礦產勘查、礦山生產情況、可能儲量和證實儲量、開發計劃、公司資產、公司主要負責人、籌融資情況等。還附有 52 頁的各類圖件。
·《礦業簡明詞典 (Mining Explained) 》。這是為完全沒有礦產勘查知識和背景的投資者准備的,以利於它們能讀懂礦產勘查公司和礦業公司的公告,引導投資。
·《礦產資源管理 (Manage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增加公司的資源量/儲量、管好礦產資源,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關鍵。要使投資者的資本最大化,就要讀 《礦產資源管理》這本書。
5. 澳大利 亞 礦業 咨詢師協 會 (Mineral Instry Consultants Association,MICA)
MICA 是由職業礦業咨詢專家組成的自律性的行業協會。它的任務是,幫助客戶尋找合適的礦業咨詢師,為客戶在礦產勘查業務上提供可信的、公正的咨詢意見; 保護礦業咨詢師會員的權益; 對礦業咨詢師進行注冊和適時更新; 處理會員關心的共同問題; 維護和增強礦業咨詢師的公眾形象,擴大咨詢業務。MICA 制定了協會的咨詢師規范,但協會不對會員個人的能力擔保。在 MICA 注冊的獨立勘查地質學家,截至 2006 年 10 月,共有 71 名。協會網站上公布有作為會員的每位獨立勘查地質學家的基本信息,供客戶選擇。例如 Paul Ingram,專長是礦產勘查、礦產地評估,為很多客戶做過咨詢。他在澳大利亞北部和東南亞有11 年的野外勘查經驗,有在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中國的工作經驗。主要做金、錫、鈾的勘查,近年來,集中於金的勘查。在東南亞還為一些初級勘查公司進行勘查管理。網站上附有 Paul Ingram 的照片和聯系方式。客戶還可以在協會網站上,按專業、礦種、地區進行檢索,尋找所需的獨立勘查地質學家。
6. 加 拿 大 新 斯 科 舍 省 找 礦 人 協 會 (The Nova Scotia Prospectors Association,NSPA)
NSPA 成立於 1993 年,是該省獨立找礦人自發組織起來的一個很小的協會,只有30 人。其宗旨是促進勘查,提高找礦人的經驗技術水平。為此協會每月組織講座,由經驗豐富的會員傳授找礦經驗和技巧,學習新的找礦方法,組織野外現場討論等。從協會的資料介紹來看,定期活動聚會,好像是一個獨立找礦人的 「派對」(Party) 。
7.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礦產勘查協會 (Association forMineral Exploration British Columbia,AME BC)
AME BC 是加拿大省級的礦產勘查協會,共有 3 800 名會員。該協會的宗旨是促進 BC 省礦產勘查的發展,營造一個健康的商業性礦產勘查的經營氛圍,成為該省公認的礦產勘查及相關事務的代言人。其每年2 月,在溫哥華舉辦 「礦產勘查集市 (Mineral Exploration Rounp) 」,出版會刊 《礦產勘查 (Mineral Exploration) 》,為會員服務。其下設 14 個委員會,如原住民委員會、礦產勘查信息委員會、礦業法規委員會、 「礦產勘查集市」組委會、會員聯絡委員會、教育培訓委員會等,使獨立勘查地質學家在協會里能夠受益和交流。
F. 財務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區別
財政政策(Fiscalpolicy/'fiskl'pɒləsi/AmE'pɑ:ləsi/)經濟學詞彙。財政政策的概述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財政政策是國家整個經濟政策的組成部分。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採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用以達到特定或維持政策目標——比如,抑制通脹、實現完全就業或經濟增長。直接地或間接地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設置銀行最低准備金(最低儲備金)。貨幣理論和貨幣政策是同一事物的兩面,一個是從經濟理論角度講,一個是從政策措施講。
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 / 'fiskl 'pɒləsi/ AmE 'pɑ:ləsi/ )經濟學詞彙.財政政策的概述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制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而股市的經濟的晴雨表,如果整個社會的貨幣量增多,則會流入股市,導致股價上漲。反之,股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