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題目:我的理財感受, 小學生六年級水平,500字以上。 謝謝!
由於工作關系,我現在開始接觸金融從業者,並可讀到許多有益的投資理財類文章。久而久之,對於理財的「道道」雖說不上精通,但亦知道了一點皮毛。不過話說回來,若從切身體會出發,有關理財,我的最大的感受還是須從身邊點滴做起。倘若只是空下決心,抑或紙上談兵,終究毫無益處。
以前,本人也算半個「月光族」。因為對於錢財,我向來沒多少概念,時常無計劃的消費。用父親的話講,屬於典型的缺乏經濟頭腦。惟偶爾「想得起來」時,才會有所「收斂」。
求學時,父母常給零用錢,並囑咐乃備「不時之需」。但筆者「當時理解」,所謂「不時」乃指與朋友聚會吃喝,及買唱片、影碟、書籍「之需」。如此,錢來得容易去得也快,往往一星期剛過,就又向家長伸手。難得某次「覺悟」,是見同學課余時間在外打工,早早便有意識地儲備人生「第一桶金」,才想到也該培養節約儲蓄的習慣,卻終究未曾行動。而後,畢業,上班。剛工作收入不高,友人聚會開銷頗多。若非母親「強制儲蓄」小額現金,恐怕每月賬簿記錄都得為負。
真正的「醒悟」是在成為上班族的第2年。記得很清楚那是個夏夜,一位大學死黨來做客。期間他透露,工作兩年已賺了9萬元收入。這個數字,在當時顯然不是單靠工資堆得出來。原來,求學時就曾實習打工的他,工作不久便在父親指導下,把所得投入股市「吸金」。並在日常工作之外,通過業務資源,與同事合夥做起投資。由於操作得法,因此斬獲頗豐。
與好友交流,成為我認識到理財重要性的轉折點。顯然,身為同輩中人,卻在「經濟意識」上落後甚多,實在不足為取。由此,筆者開始有意識地學習理財。當然,並不妄想如好友般速成「氣候」,而是老老實實從身邊點滴做起,慢慢摸索學習。譬如做好計劃,記錄支出,以防超支;又如開源節流,每月儲蓄,參與股市。如此,一邊節約生活中「有閑」的每一分錢,一邊又在保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進行一定金額的投資,慢慢便體會到「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此言確實很有道理。
嘮叨那麼多,可能讀者早已不耐。其實,我就是侃侃自身體會,是想用「非專家」身份換個角度探討理財。當然,本人並非有錢人,或許在某些專家或「富貴階層」看來,是沒有多少資格高談闊論。但我以為,生活中無關百姓還是顯貴,要想日子過得「更為進步」,那麼每個人都應對理財「有所感冒」。而且,大家分享經驗,互相交流實踐,才會有所回報。若似一些所謂大師,只懂紙上談兵,那是永遠都無建樹的可能。
有一點我相信:人生最重要的,是在能滿足生活所需的前提下享受生活。當然,人們滿足生活的所需不一,生活目標也不盡相同。有人吃得飽穿得暖,過上小康就可以;有人則想獲得大筆財富,最好過上奢侈生活。其實這些都沒錯,只要自己能辦到就行。但怎麼辦到?學校教過嗎?沒有。求學時,學校的責任是要我們念好書,考好試,將來找份好工作,但這些只是過程。至於自己真正的生活所需,還得靠自己努力爭取。在此期間,理財雖不一定就是一把金鑰匙,但它肯定也是一把好鑰匙,信不信由你。
最近的理財感受——節流如打仗
--------------------------------------------------------------------------------
2009年09月08日 14:03:56 來源:口碑理財網
理財,我們能做的第一步一般都是開源節流,有了閑置資金然後去理財讓錢生錢。
開源,不是那麼容易的,不僅要做好准備,還需要等待機會,而開源的機會,不是時時刻刻都有的。
節流則是我們時時刻刻都可以做到的,在保證生活品質下的節流,則越發顯得有滋味,那種快感不亞於士兵打了一場翻身仗。
說說最近跟節流打仗的心得吧,我覺得很有意思,哈哈。
一、騎車上班,省錢又健身,觀社會百態,收獲多多
從6月份搬到這邊我就很堅定的說要騎車上班,也跟大寶吵著要電動車,那樣風馳電掣的多威風啊,不過沒批准,大寶說我騎車太馬虎,起電動車更不安全,還是慢慢悠悠的騎個小自行車吧。
坐公交車,其實也不遠,五六站地,二十多分鍾,跟我騎車時間差不多,不過遠沒有我騎車有意思。所以拒絕坐公交車。
又因為大寶堅決不讓我騎車聽mp3,為了消磨上下班路上二十多分鍾的車程,我就給自己另找了節目,觀察社會百態,很有意思,很消磨時間。
上班途中要經過一所私立國際學校,門口的馬路在大修,只有自行車能順利通過。所以早上上班的時候,就會看到形形色色的foreigners帶著各樣的洋娃娃上學。一天雨後,馬路上到處都是積水,一個高個外國爸爸帶著六七歲的小女孩上學,與中國父母不同的,他根本不牽著小女兒的手走,而是各走各的,一會兒,聽小姑娘呀了一聲,我轉頭一看,小丫頭坐在積水裡,哇的剛要哭出來,看見爸爸在瞪她,立馬收住了哭聲,自己站起來,濕噠噠的跟在爸爸後面往學校走。。。。
還要經過一個公園,每天早上,總有大批的老爺爺老奶奶湧向公園,一個個都穿著運動服。。。
一天下班時,看見路邊有一男一女在吵架,男的推了一下,女的就坐地上去了,我嘆息,經過,騎了四五米,忽然聽見騎在我前面的一對情侶,那男生大吼了一句:男人欺負女人沒本事!然後瀟灑的騎過去,我一下子樂了。。。
還有很多很多。。。。
看到這些,朋友們,是否也像我一樣心有所悟?
閑話不表,騎車這三個月,交通費從每月80元,降到每月不到10元,省了二百多,還會繼續省,而且覺得身體結實了,相信這個冬天,我會比以往更健康!
二、開源,開二手雜志的源
小區附近有一條「練攤一條街」,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這里擺攤,而我每天都要騎車經過。
那天終於看見有個大叔擺攤賣舊書。嘿嘿,最喜歡舊書了,大學的時候,北京市每年的地壇書市都要去,淘回好多書來,很多七八十年代的舊書,我花一二塊錢就買了,一般都是新的,就是出版年代久遠,但越發散發出歲月的芬芳來。
我馬上去那大叔的攤上一通翻。最後略有失望,沒有什麼好書,但是。。雜志不錯的,我比較喜歡看的讀者和青年文摘都很新,還有當月出版的呢,也是全新的。猜猜多少錢?一塊錢一本!
和大叔聊了聊,大叔說以前開書店的,有很多書源。他說,我要是喜歡看,這回用一塊錢買了,下回把書還回來再花五毛錢一本就可以,時間不限定,不要把書弄得太破就行。
我大喜,立馬挑了幾本並記了大叔的電話。付完錢後我突然又有靈感,問大叔能否把我以前的雜志都賣給他?
最後談妥,我的舊雜志四毛錢一本賣給大叔,我那足足有四五十本,賣了二十塊。省事省心,比賣廢紙值錢多了。
而且,我以後可以隨時去花五毛錢換雜志看,哈哈,太值了。
三、買個大水桶,珍惜每一滴水,人人有責
之前論壇里的露珠提到她家廚房衛生間陽台都有大水桶,用來循環利用水。我想到,現在,很多事情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那就做些自己能做的吧。
於是我也買了大水桶。正好這邊的衛生間馬桶有問題,經常自己滲水,我們沒受影響,但樓下的住戶反應過兩次,房東不願意修。我們索性把馬桶水箱開關給關了,每次另外接水沖馬桶。
我把水桶放在陽台。接了洗衣機的水然後放衛生間。後來發現我現在洗衣方式要改革,因為我每次都是一個星期大洗一次,水桶很快就不夠裝了。然後我改成分批洗,衣服攢夠一批就洗一次,一批衣服的水沖馬桶夠用一天,自己也變勤快了,水,也最大限度的循環利用了。
8月份才買的水桶。不知道有沒有關系,9月份查水表時,你猜猜我家7月份和8月份的水費是多少?5噸,18.5元!便宜吧?!6月份一個月的水費差不多是20塊。
這些過程,不需要費多少力氣,得來的體驗確實很豐富的。很有成就感
四、我就是修車工!
騎車上班,估計很多人最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掉鏈子,一掉鏈子就寸步難行了。
騎車三個月,掉了四次鏈子。第一次,正好不遠處就有修車攤,那師傅5秒鍾給我搞定了,花費5毛。我一邊給錢一邊心裡算賬,5秒鍾五毛錢,60秒鍾6塊錢,一小時就是36塊。。。
第二次,剛出小區門就掉了。這回那老師傅不僅給我上了鏈子,還用扳指給我調了一下,花費2分鍾,花費兩塊。。。我心裡繼續算賬。。。
第三次,我上班剛到單位門口,鏈子掉了。哈哈,我心裡高興,這回沒有修車鋪,終於讓我自己上手修了。下班,我到停車場,一捋袖子,准備大幹一場。豈料剛摸了兩手油污,員工餐廳的一位大叔下班路過,馬上說我來幫你弄吧。五分鍾幫我弄好了。我一邊遺憾一邊微笑著謝謝。
第四次,就是昨晚。下班路上到半截鏈子掉了。我大喜:小樣,這回讓我逮住了吧!把車挪到路邊,捋袖子准備開始干。當然,先把掛在車頭的包背在身上(謹防小偷),然後掏出紙巾放車筐里准備擦手。折騰了十分鍾,修好鳥!我一邊得意的哼著歌一邊趕去給毛豆買狗糧。我用滿是油污的手掏信用卡的時候,我看那寵物店的收銀員很吃驚的使勁盯了一下我的手。我心裡小得意:哼哼,我長本事了。。我就是修車工。
第二個挺好,你寫的時候要具體抓住事例才可以。
『貳』 老百姓在金融危機下怎麼理財
嚴重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是經濟危機。經濟危機是會帶來通貨膨脹,錢會越來越不值錢。一直以來,在我國把錢存在銀行,表面上看到把錢存在銀行有利息,實質上都是貶值的。這樣算,CPI就是通貨膨脹率,CPI一般正常維持在4%左右,CPI最高的時候到9%左右,而銀行的利率一年期才3%,五年期才4%到5%左右。銀行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是負的,說明貨幣的貶值。從股票市場,例如:大小非,分紅機制等問題如不解決,市場不會健康。你對資本市場不了解的人就不要進入這個市場。不要去買銀行的基金,適當的可以買一些國債。 美元和黃金就像翹翹板,美元的貶值,黃金就會增值。雖然美國通過了救市計劃,可效果不大。在布希閃電簽署7000億的救市計劃的當天,道指沖高回落。
其實,金融大動盪,等於人的血液先出了問題。之後,往往接下來是經濟各個層面的問題會逐漸體現出來。一是企業會逐漸採取收縮戰略,包括裁員潮會接踵而來。所以打工族要好好工作好好表現,不然老闆看你煩你就可能是第一個被裁員的。找工作會越來越難。
其次是工資的提高會逐漸變成很難的事情,甚至可能會降低工資收入,獎金會越來越少甚至想都別想了。所以你如果是靠工資的消費人群那就要注意減少開支了。
接下來會百業蕭條,包括投資,消費,貿易都會變冷。人們會越來越重視現金。現金會越來越珍貴,錢會越來越覺得是錢了。然後各種東西價格會逐漸下降,想買房子的別急,估計國內的房子價格會在未來一到三年左右的時間會跌去50%。國內的各種商品價格會逐漸下跌。經濟的寒冬已經開始。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所以家庭財富規劃,需要戰略性考慮了。持有大量現金的,可以等這輪大跌之後,在低位購買大量便宜資產,包括房子和股票。把握好的話,又可以使使財富大幅度增值。搞項目投資的,如果現金還沒進去,則建議暫緩。
『叄』 節約能源從我做起心得體會
「節約從我做起」 這幾個字時常在我們的耳邊回響,這句話對於我們並不陌生,老師說,同學說,父母說……可是,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雖然不多,但是,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你節約一度電,我節約一滴水,這樣的一點一滴,將匯成「汪洋大海」,人們就不會再為缺乏水電而煩惱了。同學們,趕快行動起來吧!就讓我們的雙手去證明我們的愛吧!
我們來說百姓家庭理財。講究一個勤儉持家,講究一個持之以恆。在節能方面,有兩個方面,是我們要做到的,真正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一:節水。
水資源在我國,其實是非常緊缺的。我國的人均淡水佔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南北方水資源分配極其不平衡,北方地區包括北京嚴重缺水。如甘肅、陝西部分山區已經到了老百姓無水可吃的地步了。
因此,日常生活中節約用水是非常必須的了。自來水來得很不容易,如果是市政供水的話,從獲得水源,到凈化,軟化等多道工序,再通過管道送到居民家中,其實這水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但是這是基本供應,因此價格定得非常的低。就拿最貴的北京來說,一噸水的價格不到5元錢,但實際上,這噸水的價值遠不是5元錢那麼簡單。如果每個家庭都注意在平日里節約用水,每個家庭每個月節約一噸水,那都整個生態環境的好處是非常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非常巨大。
我們可以採取這樣的措施:
1、全部使用節水器具。水龍頭,開關都使用好的,並且注意檢查修理,嚴格防止跑冒滴漏浪費水。衛生器具全部用節水型的。
2、將家庭用水中產生的中水集中起來二次使用,象拖地,沖廁所等用水可以使用洗菜,洗衣服的水來完成,這樣能節約不少用水。
3、改變用水習慣,以前喜歡泡澡,洗臉,淋浴等都不用容器接著,在打肥皂的時候開關不關。後來規定盡量使用容器接著,中間停頓時要關掉水開關。
通過這些措施,水量從一家五口人每月10頓以上,降到5頓左右,基本上節約了一半。每月節省20多元的水費固然是個收益,但更大的好處是節水,為環境保護做了貢獻,比我們花錢去種樹、種什麼的效果更大,而且可以天天做時時做。希望大家能跟以上方法一樣做!
二:節電。
電是另一大消耗。我國目前發電的能源主要還是有污染的能源,如火力發電,燒煤等能源。所以節約用電,不但能節省電費,也是間接的減少環境污染。 我們可以採取這樣的措施:
1、使用節能型電器。如電燈,我們可以淘汰白織燈,全部用節能燈。按照說明可以節約電70%以上。購買電器必須要看節能標志,不節能的不買,尤其象空調,冰箱,電熱水器等用電大戶。
2、在電器使用上注意節省,不浪費電。如:電腦如果在半小時內不用,一定要關掉。顯示亮度不能調得太高。電燈15分鍾以上不用要關閉,並根據房間大小來選擇合適功率的燈泡,避免過大過亮。看電視選好時間,不看那些無聊的廣告,浪費電。也保護視力。冰箱按照說明,物品放置,開關門頻率,時間注意。溫度設定等等。空調不是非常必要的時候不開,盡量使用自然通風,小扇子等天然設備?
通過這些措施,用電可以從每個月300度左右,降到200度/月,效果非常明顯,節省的電費是50元/月。也應該是對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大於經濟效益了。
但是節儉也要有個度。明明那個飯菜已經變質了,卻非要把它上鍋熱熱,然後再吃完,結果落個鬧肚子的下場,還要吃葯打針。這樣的節儉會讓人感覺到「自虐」的味道,所以我們在節儉的同時,也要善待自己,要科學節約。
總之,能源使用上,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應該有危機意識,多想辦法,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這樣其意義不僅是家庭理財,而且對整個國家,民族都是有利的事情,有文化有教養的中華兒女豈能不為之?
「節約從我做起」!就讓我們齊心協力,你節約一度電,我節約一滴水……讓我們一起去創建一個富裕、文明、美麗的祖國。
『肆』 大學生個人理財心得1500字如何寫
參考下如果覺得可以再自己改改:
隨著時代的發展,「理財」這個曾經看似深奧的詞語已經迅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眼看著又一屆大學新生已經邁進大學的門檻,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想將自己理財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記述下來,與大家分享交流,也供已經和即將走入象牙塔的師弟師妹們以參考。
大學生歸根結底依然是學生,絕大多數同學在經濟上仍舊依賴著家庭,沒有獨立,手中可供支配的鈔票自然不會很多,因此,有些同學就容易產生錯誤的觀念:「反正我也沒多少錢,根本不必去理財。」於是,沒有目的地進行消費,一味地「跟著感覺走」,往往容易導致花錢如流水,等到沒錢用的時候卻早已忘記自己的花銷去向,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難以盡述。其實,只要我們冷靜下來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理財方案,不僅能夠節省開支,而且可以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和計劃管理能力,為將來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支出方面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該花的錢不要摳門小氣,一定要花,能省下來的則盡量省,盲目的攀比絕不可取。飯要吃好,衣要穿暖,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千萬不要為節省幾塊錢而餓著肚子,因小失大;上街購物最好選擇在各大商場超市促銷打折之時,常常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或者結伴到大的批發市場或跳蚤市場,價格肯定讓人滿意;一些參考書價格很貴,可以考慮向上幾屆的師兄師姐們借用,用完及時歸還,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樂意幫助師弟師妹們的,或者在校內的跳蚤市場選購學長們的舊書;大學里聚餐、出遊活動多,尤其是在同學過生日或者節假日的時候,如果自己的經濟條件允許,那麼,這樣的活動能參加還是盡量參加,這也是一種必要的日常社交行為,不去顯得不合群,倘若眼前情況的確不允許,那一定要和同學朋友們說明,以求理解與信任。
大一大二的學習生活相對來說比較輕松,可供支配的業余時間很多,有精力的話可以考慮勤工儉學,不僅能夠補貼日常的生活費,為家裡減輕負擔,而且可以及早地接觸認識社會。家教、臨時促銷員、校園業務代理等兼職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還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個人支出賬本,定期瀏覽回顧,看看自己的錢都花在了哪裡,哪些確實該花,哪些花的冤枉,總結經驗教訓,做好下一階段的預算。對於當前火爆的證券基金市場,我覺得作為一名大學生,且不說沒有強大的資金後盾做支撐,而且涉世未深,學習壓力比較大,所以在沒有充分准備和足夠把握的情況下,最好還是選擇暫時不入市。
總而言之,大學生也應該成為理財人士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主體,把自己腰包里不多的「銀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時能夠月有節余,成為真正的理財高手,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備。
『伍』 誰幫我寫個文 關於大學生理財的感想
隨著時代的發展,「理財」這個曾經看似深奧的詞語已經迅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眼看著又一屆大學新生已經邁進大學的門檻,作為一名大四的學生,我想將自己理財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記述下來,與大家分享交流,也供已經和即將走入象牙塔的師弟師妹們以參考。大學生歸根結底依然是學生,絕大多數同學在經濟上仍舊依賴著家庭,沒有獨立,手中可供支配的鈔票自然不會很多,因此,有些同學就容易產生錯誤的觀念:「反正我也沒多少錢,根本不必去理財。」於是,沒有目的地進行消費,一味地「跟著感覺走」,往往容易導致花錢如流水,等到沒錢用的時候卻早已忘記自己的花銷去向,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難以盡述。其實,只要我們冷靜下來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理財方案,不僅能夠節省開支,而且可以培養自己的理財能力和計劃管理能力,為將來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支出方面堅持艱苦樸素的作風。該花的錢不要摳門小氣,一定要花,能省下來的則盡量省,盲目的攀比絕不可取。飯要吃好,衣要穿暖,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千萬不要為節省幾塊錢而餓著肚子,因小失大;上街購物最好選擇在各大商場超市促銷打折之時,常常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或者結伴到大的批發市場或跳蚤市場,價格肯定讓人滿意;一些參考書價格很貴,可以考慮向上幾屆的師兄師姐們借用,用完及時歸還,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樂意幫助師弟師妹們的,或者在校內的跳蚤市場選購學長們的舊書;大學里聚餐、出遊活動多,尤其是在同學過生日或者節假日的時候,如果自己的經濟條件允許,那麼,這樣的活動能參加還是盡量參加,這也是一種必要的日常社交行為,不去顯得不合群,倘若眼前情況的確不允許,那一定要和同學朋友們說明,以求理解與信任。大一大二的學習生活相對來說比較輕松,可供支配的業余時間很多,有精力的話可以考慮勤工儉學,不僅能夠補貼日常的生活費,為家裡減輕負擔,而且可以及早地接觸認識社會。家教、臨時促銷員、校園業務代理等兼職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還可以做一個簡單的個人支出賬本,定期瀏覽回顧,看看自己的錢都花在了哪裡,哪些確實該花,哪些花的冤枉,總結經驗教訓,做好下一階段的預算。對於當前火爆的證券基金市場,我覺得作為一名大學生,且不說沒有強大的資金後盾做支撐,而且涉世未深,學習壓力比較大,所以在沒有充分准備和足夠把握的情況下,最好還是選擇暫時不入市。總而言之,大學生也應該成為理財人士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主體,把自己腰包里不多的「銀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同時能夠月有節余,成為真正的理財高手,為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備。
『陸』 老百姓在金融危機下怎麼理財拜託了各位 謝謝
嚴重的金融危機,帶來的就是經濟危機。經濟危機是會帶來通貨膨脹,錢會越來越不值錢。一直以來,在我國把錢存在銀行,表面上看到把錢存在銀行有利息,實質上都是貶值的。這樣算,CPI就是通貨膨脹率,CPI一般正常維持在4%左右,CPI最高的時候到9%左右,而銀行的利率一年期才3%,五年期才4%到5%左右。銀行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是負的,說明貨幣的貶值。從股票市場,例如:大小非,分紅機制等問題如不解決,市場不會健康。你對資本市場不了解的人就不要進入這個市場。不要去買銀行的基金,適當的可以買一些國債。 美元和黃金就像翹翹板,美元的貶值,黃金就會增值。雖然美國通過了救市計劃,可效果不大。在布希閃電簽署7000億的救市計劃的當天,道指沖高回落。 其實,金融大動盪,等於人的血液先出了問題。之後,往往接下來是經濟各個層面的問題會逐漸體現出來。一是企業會逐漸採取收縮戰略,包括裁員潮會接踵而來。所以打工族要好好工作好好表現,不然老闆看你煩你就可能是第一個被裁員的。找工作會越來越難。 其次是工資的提高會逐漸變成很難的事情,甚至可能會降低工資收入,獎金會越來越少甚至想都別想了。所以你如果是靠工資的消費人群那就要注意減少開支了。 接下來會百業蕭條,包括投資,消費,貿易都會變冷。人們會越來越重視現金。現金會越來越珍貴,錢會越來越覺得是錢了。然後各種東西價格會逐漸下降,想買房子的別急,估計國內的房子價格會在未來一到三年左右的時間會跌去50%。國內的各種商品價格會逐漸下跌。經濟的寒冬已經開始。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所以家庭財富規劃,需要戰略性考慮了。持有大量現金的,可以等這輪大跌之後,在低位購買大量便宜資產,包括房子和股票。把握好的話,又可以使使財富大幅度增值。搞項目投資的,如果現金還沒進去,則建議暫緩。
『柒』 投資與理財心得怎樣寫
朋友的理財心得 首先,要明確投資理財的目的是什麼.我認為首要目的是為了保本,其次才是增值.呵呵,不要去聽那些銀行工作人員去給你演示如果你不去投資,多少年以後你的錢馬上就成為廢紙的話.我承認,那些話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並不是絕對的.因為投資首先就是有風險的.而我們都知道自己的積蓄如何來之不易(當然那些不法所得和投機獲得的不在此行列).說句實在話,那些錢都是我們的血汗錢(汗).所以,一定要使得我們的資本能夠保值.這是最最重要的. 其次,明確了投資目的以後就是投資管理.就是你的資本多少用於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的產品,多少用來投資低風險低回報的產品.這里有個小經驗,現在還是中青年,家庭負擔不是很重,而且收入比較穩定的可以多投資點高風險高回報的產品.而那些步入中老年,家庭負擔很大的,還是多投資點低風險低回報的產品. 最後,就是投資工具的選擇了.現在市場上的投資工具具體可以分以下幾類.我按風險由低到高來排列. 第一,就是儲蓄.有錢就存銀行曾經是老百姓最原始的"理財"方式.即使在理財形式多樣的今天,儲蓄仍然是最大眾、最保險的理財方式.債券可分為國債,即"國庫券"和公司債券兩類.國債更有著"金邊債券"的美譽,不僅安全保險,而且免徵利息稅.但和儲蓄相比,要受到一些投資數額和購買方式的限制.儲蓄和債券雖然收益率不高,但勝在收益可預期、風險非常小.在其它投資渠道異常火爆的2006年,我們對儲蓄和債券的熱情不斷減退.但是就算在今天,這種投資工具也無疑是我們理財的第一選擇. 第二,保險.保險是一種"兩全其美"的理財方式,不僅能給投保人提供某種保障,還能作為投資渠道使保險資金增值.購買投資類和分紅類的保險產品,也可從保險公司得到較高的增值回報.但保險的核心是提供保障,理財只能是附屬功能.如果注重短期收益而沖動地投保或退保,往往會得不償失;而且一般的保險產品投資時間都比較長,還存在投保容易,理賠難、分紅難的問題.但是相比起來,保險還是比較低風險,穩健的投資工具. 第三,房地產品,房地產現在不僅僅是供人居住的場所,更成為了很多人投資回報的對象.因為不動產的波動性相對股市要小得多,投資性購房是一種有很高升值潛力的理財方式.不僅可以出租獲取租金,也可出售賺取差價.但是投資房地產需要相當的經濟實力,而且在國家一輪又一輪的宏觀調控情況下,通過房地產投資獲得回報的利潤一點點被擠出來了.所以投資房地產要有相當的資金實力,而且要慎之又慎.精挑細選. 第四.黃金和其他貴重收藏品.黃金作為投資品,不僅可以低買高賣短線操作,也可以長期持有,保值和收藏.但黃金也是風險和收益並存.其他收藏品,雖然長期看只會升不會降,但要謹防贗品、假貨,即使是真品也有很大的保存風險.因此,從事此類投資需要有豐富的知識、獨到的慧眼和過人的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