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穩健理財推薦
1、儲蓄式國債
憑借著穩健和相對高收益,每次儲蓄國債發行時,都能看到一大群老人在銀行門口排隊,隨著時間的遞推,「金邊債券」的魅力依舊未減相比國有大行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同樣具備一定的吸引力,不過,和同期的銀行理財產品相比,收益不佔據優勢。
國債一般是老年人最偏愛的一種投資品種,它以國家信用作為保障,穩健,同時還比同期銀行定期存款收益要高。但相比其他投資產品,國債相對期限太長,流動性不強。如果提前承兌需要損失一定期限的利息,成本較高。因此,如果想投資儲蓄國債,需要抱著長期投資的准備。
2、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也是穩健型理財產品的常駐客。貨幣基金的資金主要投資於風險相對較小的貨幣市場。相比較其他類型的基金產品,貨幣基金不僅流動性好,而且還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較穩定的收益。目前貨幣基金的收益在3.5%到5%之間浮動,與國債相比沒有多大的差距,是穩健型理財產品中比較普遍的一個收益,不過貨幣資金相比國債勝在支取靈活,比較適合對資金流通性要求較高的穩健型投資者。
3、銀行定存
銀行定存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種收益穩健的理財產品,根據2017年央行最新發布的基準利率表,銀行定存三個月的基準利率是1.10%,定存半年的基準利率1.30%,一年的1.50%,兩年的2.10%,三年的2.75%,不同的銀行可能會根據基準利率做略微的調整,但整體差異不大,銀行定存相比較其他類型的穩健型理財產品在收益上可能會有略微的不足,而且銀行定存的資金靈活性也不夠高,不是對資金安全性有特別高要求的,可以多考慮一下其他類型的穩健型理財產品。
4、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是一種新型的穩健型理財產品,自2015年推出以來,還沒有經歷過三個年頭。大額存單的投資門檻特別高,個人投資者30萬元起購,機構投資者1000萬元起購,中途可轉讓,是專屬「土豪」的一種穩健型理財產品。目前,大額存單三個月的最高利率是2.775%,半年的是3.075%,此後一年、兩年、三年的最高利率分別是3.375%、4.275%以及5.52%,對於擁有大筆資金且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是比較合適的一個選擇。
㈡ 支付寶里的穩健理財怎麼樣
穩健只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穩健的理財
㈢ 穩健的理財平台有哪些
愛本地金服,本金安全、風險把控嚴格、收益平穩的理財平台。
㈣ 穩健理財好嗎
既然穩健,那當然是好的,因為穩健,基本不會有本金上的損失。
但話說回來,收益和風險成正比,穩健了,收益相對不會太高,所以對於喜歡高收益的人來說也不一定適合。
㈤ 穩健理財的真實性
穩健理財要到銀行去購買.因為銀行理財產品都是有銀監會監管的.穩健性理財是風險在2級以下的.很安全的.
㈥ 支付寶穩健理財可靠嗎
這個要看你對可靠這個詞的定義,比如說錢存在銀行算可靠嗎?風險相對來說小一點而已,沒有絕對安全的途徑和理財產品,一般你買平台或者銀行代售等理財產品要看收益率對應的是否保本保息,承諾保本保息的風險相對較小,同時要看你想獲得什麼樣的收益,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㈦ 中國正規理財公司排名
所謂的理財產品排行榜,基本每個月都會出台新的排名,不同的第三方網站評級方式也不同,排名判定標准不一,導致排名也不同。所以我們不能迷信於排行榜。
不管選擇哪種理財方式之前,我們首要做的,就是測試,或者說自我分析,了解自己是屬於哪種理財偏好,適合什麼樣的理財方式,這樣才能做到「對症下葯」。
比如我個人在理財平台上的測試,是屬於保守型,對於理財產品的選擇上,更應該選擇安全穩健型的理財方式。
根據理財偏好和風險,可以大致分為5種類型:
(1)投機型
典型代表:期貨、博彩
特點:超高風險,超高回報(回報率幾乎為0)
這種方式其實不能算是理財,賭的性質大一些。
(2)成長型
特點:高風險,高回報
相信很多人都玩過過山車,就是這種跌宕起伏,有不少人因為炒股一夜暴富,但也有很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3)收入型
典型代表:保險理財、基金、銀行理財產品
特點:耗時長,回報慢
安全性較高,門檻一般。但短期不會有什麼收益,須持幾年甚至10年以上,要有足夠的自信。
(4)穩健型
典型代表:信託、固定收益類理財
特點:收益可觀、安全穩健
這類方式比較看好。10%左右的年化收益,安全性高,靈活性強,適合保守理財、偏好穩健的朋友。比如以穩健著稱的無界財富平台來說,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安全性高,適合小白理財。而且通過貴賓專屬注冊投資,還能免費領500元京東購物卡。活動隨時結束,大家不妨試試:領100紅包+500京東卡
Ps:只有通過此頁面,才有這個獎勵。
(5)保障型
典型代表:人壽保險、銀行存款
特點:安全性高,收益偏低
這種理財方式比較傳統,和生活息息相關;但按銀行活期收益2%左右算,有跑不贏通脹的風險,「錢越來越不值錢」。
所謂靠譜的理財,其實可以說成「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所以各種宣傳的排行榜只能說是一個參考信息,並不能成為我們選擇理財方式的絕對信息。
啰嗦了那麼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另外,這些理財知識可以了解一下:
(1) 理財,不熟悉的領域別碰,輕易別碰,先去了解一番。
(2) 不要復制任何人的理財方式,理財和成功一樣復制不來。
(3) 理財不等於賺錢,要有損失預判。
(4) 沒有一本書、一個人可以成為理財範本,不要過分依賴。
(5) 初級理財建議進行個人職業投資,你的工作是僅次於房產的不動產投資。
(6) 投資不以降低生活質量為代價,任何降低生活質量的投資都是劣質投資。
(7) 記賬是理財的第一步,它可以幫助你建立科學的消費習慣。
(8) 收益與風險成正比,永遠不要相信低風險帶來高收益的宣傳。
(9) 理財方式錯了,立馬止損,猶豫是理財大忌。
(10) 收益穩定且成熟的理財,可適當負債。
(11) 保險是理財的渠道之一,有風險!先做保障後理財。
(12) 你要具備篩選信息的能力,比如朋友圍的理財信息,直接忽略99%錯不了。
(13) 如果不懂銀行大堂經理推薦的儲蓄理財,乖乖存錢總是錯不了的。
(14) 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是「分散風險」的有效方式。
(15) 重疾險就是我們無能為力的偽中產階級為了自己有朝一要拖累家人的重要理財。
(16) 你理財,要知道財去哪裡,了解財的用法可適當降低理財風險。
(17) 理財不要假借他手,親自操作探尋理財方法。
(18) 對於理財小白來說,不傷本的穿梭好過過山車的動盪,股票不要輕易碰。
㈧ 穩健理財產品有哪些,請推薦
最穩健的當屬國債逆回購了,在和平年代風險基本為零,收益率比存銀行高一些。其實就是貨幣類的基金;再有就新開發的FOF基金,俗稱基金中的基金,說白了就是專業買基金的基金。這三個理財產品都屬安全類的,當然,FOF基金相對前兩者風險要稍微高一些!。。。其實任何理財產品都有一個共性: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關鍵投資人自己得給自己劃出一道能承擔得起的風險底線,有了這根底線在去尋找投資標的,這樣,會好些!
㈨ 那個公司理財產品收益穩健
如果你要穩健的話,那建議不要選擇普通的投資理財公司。
目前市面上的投資理財公司(俗稱第三方理財機構)非常多,規模相對都比較小,當然並不排除有規模較大的理財公司,這些投資理財公司的工作人員較多的都是沒有經過專業的理財知識培訓,而是一味的銷售自己公司的產品,只能算是一名銷售人員,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理財規劃師。當然產品的風險程度還是要看產品的投資方向。由於規模較小,如果產品發生問題,投資理財公司人去樓空的現象也有發生,最大的安全隱患就在這里。
你喜歡穩健的話,那還是去銀行會相對來說比較好,畢竟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是通過分行審核後發行的,風險很低,銀行會逃走的現象也不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