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匯升理財產品

匯升理財產品

發布時間:2021-04-21 18:07:38

外匯理財產品的風險表現為哪幾種

(1)定期外幣儲蓄。這是目前投資者最普遍選擇的方式。它風險低,收益穩定,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收益性。而它與人民幣儲蓄不同,由於外匯之間可以自由兌換,不同的外幣儲蓄利率不一樣,匯率又時刻在變化,所以有選擇哪種外幣進行儲蓄的優勢。
(2)外匯理財產品。相對國際市場利率,國內的美元存款利率仍然很低,但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能隨國際市場利率的上升而穩定上升。另外,如今國內很多外匯理財產品大都期限較短,又能保持較高的收益率,投資者在穩定獲利的同時還能保持資金一定的流動性。目前,許多銀行都推出了類似的產品,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不需要外匯專家的幫助。
(3)期權型存款(含與匯率掛鉤的外幣存款)。期權型存款的年收益率通常能達到10%左右,如果對匯率變化趨勢的判斷基本准確,操作時機恰當,是一種期限短、收益高且風險有限的理想外匯投資方式。但需要外匯專家幫助理財。目前,深圳已有外資銀行推出這類業務。
(4)外匯匯率投資。匯率上下波動均可獲利,目前,國內很多銀行都推出了外匯匯率投資業務,手中擁有外匯的人士可以考慮參與外匯匯率投資交易獲利,但一些在境外擁有外匯賬戶的人在外匯匯率投資時,很需要外匯專家幫助理財。
針對以上外匯理財方法,要切實制定理財方案,確定理財目標,認真研究各類外匯理財工具,比較不同理財方法的風險和收益,制定適合自己的外匯理財方案組合,謀求外匯資產的最優增長。

Ⅱ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於不同理財產品有哪些影響

人民幣上周出現的波動引發廣泛關注。昨日記者調查發現,人民幣匯率的變動,也直接關繫到眾多理財產品未來收益走向,推高了銀行發行外幣理財產品的數量,外幣理財受到熱捧。

分析認為,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於不同理財產品的影響各不相同,因而投資者應及早根據市場變動,主動調整投資策略。此外,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國有五大行的中短期保本型理財產品收益率多已跌破4%,正式進入「3」時代。

對於人民幣匯率的變動,某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指出,外匯市場的波動比較大,未來趨勢並不明朗,因此不建議過多地關注外匯方面的理財,尤其是部分不懂外匯市場的投資人,往往連理財產品的具體投資方向都不明晰,容易造成盲目投資。

「從歷史投資情況而言,客戶想要通過投資外匯理財產品獲得外匯升值超額收益的難度較大。這不僅需要較多的金額,而且還要面對外匯市場較大的波動性,投資到期後的貨幣兌換存在不確定性。」有分析人士指出。

隨著當前股市出現調整,從長遠看,股票資產的配置比重有望提升。分析認為,此舉將加大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影響。與此同時,受人民幣波動預期的影響,不少中國投資者開始關注外幣投資。

理財產品銷售

將持續分流

此外,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的指導意見出台和細則陸續落地,包括微眾銀行等在內的民營銀行以及互聯網金融崛起。分析認為,未來預計互聯網金融對於銀行理財產品銷售也將產生持續分流,部分投資人也開始轉向互聯網金融方面投資。

隨著上周人民幣的波動,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也出現了較大的調整,如美元、澳元、港元等理財產品都出現了發行新增,且銷售方面出現了十分火爆的場面。

外幣理財產品增加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上周,人民幣理財產品792款,較上期減少3款;美元理財產品18款,比上期增加8款;澳元理財產品6款,較上期增加2款;港幣理財產品4款,較上期增加1款;歐元理財產品2款,較上期增加1款;英鎊理財產品1款,較上期增加1款。

利率方面,隨著人民幣波動預期升溫,外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出現了小幅上升。根據銀率網統計,上周外幣理財產品總計發行14款,在主要的外幣理財產品中,澳元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57%,較前周上升0.1個百分點;我國香港港元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1.8%,較前周上升0.38個百分點;美元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2.05%,較前周上升0.26個百分點。

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貶值,勢必會導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承壓下行。普益財富研究員鍾鴻銳表示,從銀行理財產品負債端和資產端分析,下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趨勢本來就存在向下趨勢,人民幣貶值無疑會確立並加強這一趨勢。由於美元強勢,美元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可能會增加。

預期收益率低至2.25%

上周,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73%,較上期減少5個基點。其中,預期最高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理財產品共30款,市場佔比為3.65%,環比減少0.16個百分點。

本周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產品投資期限最短為3天,最長為1070天。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最低為2.25%,最高6.50%。

除了利率走低,理財產品的發行也受到了下滑的影響,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上周70家銀行共發行了823款理財產品,發行銀行數比上期減少7家,產品發行量增加10款。

上周,城市商業銀行發行326款,較上期減少6款;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246款,較上期減少18款;國有控股銀行發行179款,較上期增加51款;農村金融機構(包含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發行63款,較上期減少13款;外資銀行發行9款,較上期減少4款。

鍾鴻銳認為,人民幣匯率下行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增加起到了負面影響,增速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放緩,但是銀行理財市場規模增加的大趨勢不會改變。

外幣理財

需注意產品信用風險

外幣理財需注意產品信用風險,累計收益藏貓膩。部分外匯理財產品宣傳將3年甚至5年的收益疊加起來示人,往往可達到15%甚至20%的驚人高度。實際上,投資人得到的收益並不高。

此外,還需要注意掛鉤標的,防止貨幣被變換。外匯理財產品中有與利率指數掛鉤的,也有與匯率指數掛鉤的,還有的與黃金掛鉤,建議摸清產品是不是結構性產品,存不存在杠桿(特別重要)。如果存在杠桿,當發生虧損時往往會非常嚴重。

理財建議

適當配置 勿過於偏重

興業銀行廣州分行資深理財師李立表示,購外幣理財產品應注意外幣理財收益情況。據觀察,近期市面外幣理財產品收益也呈下降趨勢。同時,普通理財產品收益率呈普遍下降趨勢,一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在5%左右居多。從股票市場來看,近期股票市場波動加劇。後端掛鉤股票的資產收縮,包括各類結構化產品優先順序、股票質押產品、兩融資產等額度緊缺,前段時間市場上頻頻出現理財產品額度緊張的局面,近兩周這種情況才逐步得到緩解。

Ⅲ 匯升投資靠譜嗎

不靠譜!有轉賬憑證可以追回!我就是個追回的案例

Ⅳ 外匯理財產品是什麼

外匯理財產品是復指個人購買理財產品時制的貨幣只針對自由兌換的外國貨幣,收益獲取也以外幣幣值計算。這一理財產品與外幣掛鉤的,這意味著受外匯匯率波動的影響較大。在過去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局面下,不少投資者往往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

Ⅳ 外匯理財產品的分類

通過銀行購買的外匯理財產品不需要投資者自身對投資決策作出判斷,而完全由產品事先設計的條款以及銀行專業投資人員來指導投資行為。主要也分為兩類,即固定收益的外匯理財產品和外匯結構性理財產品。
(一)固定收益類產品
固定收益的外匯理財產品主要掛鉤的標的資產或者投資方向為外匯債券,在同等期限條件下,其收益高於相同幣種的外匯存款收益,而且產生損失的風險也幾乎沒有。但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央行紛紛降息,致使固定收益類的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空間日漸萎縮,國內不少銀行已陸續停止發售固定收益類的外匯理財產品,且大多以短期產品為主,收益水平更低。因此投資者可以在充分考慮到匯率風險的前提下,盡量轉換成較高利率水平的外匯,可以選擇購買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或者索性以銀行存款的形式保值。
此外由於固定收益類的外匯理財產品一般不允許提前贖回,投資者必須充分考慮資產的流動性風險,在匯率急劇波動的階段,可以選擇期限較短的理財產品以防範風險。
(二)結構性產品
外匯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和掛鉤的衍生品比較廣泛,可以掛鉤大宗商品、境外上市的股票價格或指數、對沖基金和黃金石油等標的。可以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就是產品發行後設計結構就不發生變化;動態則會針對市場情況作相應的投資調整。目前結構性產品會設定一個最低保本額,保本額上的浮動收益取決於產品掛鉤標的的表現。
和固定收益類產品相比,結構性產品的收益風險很大,出現很高的收益或者零收益,甚至負收益都有可能。而且目前銀行的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設計越來越復雜,普通投資者很難看懂產品設計的條款和可能發生的投資風險。雖然保本條款的設定確保投資者免受本金大幅縮水的風險,但是投資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必須考慮以下幾方面風險。
1.收益風險
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是跨市場操作的,其投資標的同國際市場利率、匯率、股票價格或指數、黃金等商品價格掛鉤。銀行一般會將到期的收益水平取決於掛鉤標的的實際表現(觀察值),有單邊掛鉤,雙邊掛鉤兩種方式。單邊掛鉤就是只有當掛鉤投資標的的價格全部上漲或全部下跌才能獲得收益;而雙邊掛鉤則和價格波動的絕對值掛鉤,具體可以採取取最大值、最小值或加權平均等方式來確定觀察值。此外銀行有時還會預先設定一個波動區間,無論是單邊還是雙邊方式,當實際觀察值落在這個區間內或超出這個區間時,投資者才能獲得收益。
這樣來看,任何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要獲得預期的收益還是很困難的。例如中國銀行一款和H股紅籌股掛鉤的理財產品,期末3隻股票的價格均上漲 110%,才能獲得23%的到期收益率,否則實際收益率只有3%。又如恆生銀行的一款掛鉤香港恆生指數的外匯理財產品,由於觀察期內的指數超過了銀行限定的波動區間,最終的投資收益為零。
相對而言,採取雙向掛鉤方式的收益風險比單向掛鉤方式要小,由於雙向掛鉤產品到期收益只與掛鉤資產價格的波幅絕對值有關,和實際波動方向無關,在觀察期內,只要價格有波動,則無論漲跌都可以獲得收益。例如花旗銀行一款掛鉤5隻港股的漲跌雙贏結構型產品,取觀察期內5隻股票最小波幅的平均值確定投資者的到期收益,只要這幾只股票在觀察期內有波動,就一定可以獲得收益。
2.贖回風險
有些外匯理財產品銀行有權終止合同,銀行往往會選擇對自己不利的時機終止合同,而這時恰恰是投資者獲得高收益的時候。目前我國各銀行對於提前終止權的設定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銀行在支付收益時可以提前終止該產品,客戶沒有提前終止產品協議的權利。如果想要提前終止產品協議需繳納一定的違約金:二是根據客戶投資產品的金額大小,客戶擁有提前贖回的權利。
3.流動性風險
由於大部分外匯理財產品不允許投資者提前終止合同,必須持有到期,因此如果在投資期間出現財務困境,將會導致投資者現金周轉困難。此外,由於流動性的限制,如果持有期間市場利率出現持續上升,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卻不同時上升,也會導致產品的實際收益水平下降。
4.信息披露風險
投資者往往忽視外匯理財產品的條款說明,或者由於條款披露內容專業晦澀而輕信銀行銷售人員的解釋。很多外匯理財產品在銷售時宣傳的收益是一定時期的總收益,總收益與年化收益是有區別的,而銀行有權提前終止合同,投資人或許得不到預期的收益。另外雖然銀行會在產品說明中披露最不利的收益情況或無保底收益,但投資者往往會被預期高收益率所迷惑。特別是關於本金條款的信息披露,涉及本金收益由誰兌付,歸還本金有無其他附加條件,如果到期後本金和收益的支付人是信託公司,這會增加風險,一旦信託公司破產,不要說投資收益,就連本金也很難保障。
此外有些外匯結構性產品設計復雜,投資者根本無法通過理財產品說明書的條款內容及時查詢相關投資標的的情況及其他相關信息,導致投資者只能依賴銀行定期投送的產品對賬單了解產品實際投資收益狀況,由此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
5.匯率掛鉤風險
這類風險主要是與匯率掛鉤的外匯理財產品有關。這些產品雖能給客戶帶來較大收益,但是如果判斷不好匯率的波動方向,不僅會使自己的收益下降還會遭受貨幣貶值的損失。特別是有些掛鉤小幣種貨幣匯率的外匯理財產品,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就更無法判斷其准確走勢,匯率波動的風險更大。例如交通銀行一款掛鉤三種籃子貨幣的外匯理財產品,分別同美洲貨幣籃子(巴西里爾、阿根廷比索、墨西哥比索)、亞洲籃子貨幣(印尼盾、印度盧比、菲律賓比索)、歐洲籃子貨幣 (土耳其里拉、波蘭茲羅提、俄羅斯盧布)在觀察期內對美元、日元和歐元的匯率表現的最大值來確定到期收益率。由於這幾種貨幣屬於非主要外匯幣種,投資者很難進行預期,收益為零的風險很大。
此外,如果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幣種選擇外匯本幣的話,還必須考慮持有期間其相對人民幣的匯率波動風險,由於我國還沒有針對人民幣匯率的遠期外匯產品,普通投資者無法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因此投資者可以盡量兌換成人民幣或者選擇以人民幣定價的外匯理財產品。

Ⅵ 匯升投資是不是真的

匯升投資是假的,詐騙平台,我投資了一萬多塊錢,現在到期,提現申請已成功,但顯專示系統屬拒絕,客服說要升級,都是騙人的,現在國外股票指數暴跌,他們發布的投資理財項目都是假的,即使升級也不能提現,他們是只進不出,是騙子,跟簡介格格不入,大家不要再上當受騙了。不要再往裡面充錢投資了,證書是謊子。

Ⅶ 外匯理財產品有哪些

外匯理財產品是指個人購買理財產品時的貨幣只針對自由兌換的外國貨幣,收益獲取也以外幣幣值計算。外幣理財產品是與外幣掛鉤的,這意味著受外匯匯率波動的影響較大。在過去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局面下,不少投資者往往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
外匯理財產品主要有這些:
1.外幣儲蓄利率低
外匯期權交易比外匯寶略復雜,是指交易雙方在規定的期間按商定的條件和一定的匯率,就將來是否購買或出售某種外匯的選擇權進行買賣的交易。通俗的看法實際上他是一種用來對沖外匯風險的金融工具。不過,這種產品有一定的門檻,一般是針對在銀行有5萬美元存款的客戶。
專家表示,對於穩健型投資者,只能選擇外幣儲蓄或外幣理財產品。外幣儲蓄的利息在不同的幣種間、不同的銀行間的會有差別,可惜普遍較低。像美元,國內銀行的美元活期存款利率有不同,但差異不大,大多是在0.05%利率水平左右,個別銀行有0.1%的利率水平。而短期的美元「定期存款」,如1、3、6個月的美元存款利息,大多是0.2%、0.3%、0.6%左右的水平。
如果手中的外幣在一定時期內不用,那麼與其儲蓄,還不如選擇穩健的外幣理財產品。目前,銀行外幣理財產品的購買門檻一般相當於幾萬元人民幣左右,分為保本型和不保本型,不保本的產品預期收益要高於保本型。這兩類外幣理財產品的預期年收益在0.3%-4%左右。一般涉及的幣種有美元、歐元、日元、澳大利亞元、紐西蘭元、港元、英鎊等,投資期限是3個月-1年不等。目前能達到年化收益率4%的產品基本上是澳元產品了。總之,外幣理財產品其收益還是要高於外幣的儲蓄收益的,只是相比同類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水平是明顯遜色的。

2.看清外匯走勢可炒匯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更多的是選擇投資B股。據了解,今年以來,如火如荼的B股行情吸引不少投資者購入美元或港元來投資B股(上證B股用美元投資,深證B股用港元投資)。
而銀行傳統的外匯理財工具還是外匯寶或者外匯期權。相比之下,前者風險略小於後者。一般來講,銀行的外匯寶只能買漲,不能買跌,無杠桿性質,是實盤的交易。投資者按照該銀行公布的外匯買入/賣出價,將某種外幣的存款換成另一種外幣的存款,利用國際外匯市場外匯匯率上的波動,在不同的存款貨幣間轉換來賺取一定的匯差。也有少數銀行推出即可做多也可沽空的外匯寶,如交行的滿金寶就是其中之一。投資者可自由選擇外匯買賣方向,漲時做多,跌時做空,無論匯率朝何種方向波動,均有投資機會。

3.保證金交易
目前,比較火的外匯投資方式就是外匯保證金交易,但也是問題最多的交易方式。外匯保證金交易類似交行的滿金寶,可買漲買跌,只不過是多了一個杠桿。這種交易方式目前在境內不受法律保護,境內正規金融機構是不允許開辦此類業務的,目前主要是境外外匯保證金交易平台在境內設代理招攬客戶,仍屬於灰色地帶。
根據其保證金的特點,因此也具有了杠桿作用,有的平台杠杠倍數可達200倍,由於保證金的數額小,但實際撬動的資金量非常大,而外匯匯價每日的波動幅度大,如果投資者在判斷外匯走勢方面失誤,很容易造成保證金的全軍覆沒,因此,風險極大,沒經驗的投資者「爆倉」是常有的事。對於穩健的普通投資者來說,「過山車」式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可能並不適合。

Ⅷ 銀行外匯理財產品怎麼樣

您好,若通過招行購買,目前我行的理財產品在主頁上面有公布出來,打開個人理財頁面內,通容過「搜索」可以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如您需要相應的理財規劃建議,還要請您到我行網點或直接聯系您的客戶經理嘗試了解一下。)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Ⅸ 外匯理財產品怎麼買

外匯理財產品是指個人購買理財產品時的貨幣只針對自由兌換的外國貨幣,收益獲取也以外幣幣值計算。
通過銀行購買的外匯理財產品不需要投資者自身對投資決策作出判斷,而完全由產品事先設計的條款以及銀行專業投資人員來指導投資行為。主要也分為兩類,即固定收益的外匯理財產品和外匯結構性理財產品。
(一)固定收益類產品
固定收益的外匯理財產品主要掛鉤的標的資產或者投資方向為外匯債券,在同等期限條件下,其收益高於相同幣種的外匯存款收益,而且產生損失的風險也幾乎沒有。但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央行紛紛降息,致使固定收益類的外匯理財產品的收益空間日漸萎縮,國內不少銀行已陸續停止發售固定收益類的外匯理財產品,且大多以短期產品為主,收益水平更低。因此投資者可以在充分考慮到匯率風險的前提下,盡量轉換成較高利率水平的外匯,可以選擇購買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或者索性以銀行存款的形式保值。
此外由於固定收益類的外匯理財產品一般不允許提前贖回,投資者必須充分考慮資產的流動性風險,在匯率急劇波動的階段,可以選擇期限較短的理財產品以防範風險。
(二)結構性產品
外匯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和掛鉤的衍生品比較廣泛,可以掛鉤大宗商品、境外上市的股票價格或指數、對沖基金和黃金石油等標的。可以分為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就是產品發行後設計結構就不發生變化;動態則會針對市場情況作相應的投資調整。目前結構性產品會設定一個最低保本額,保本額上的浮動收益取決於產品掛鉤標的的表現。
和固定收益類產品相比,結構性產品的收益風險很大,出現很高的收益或者零收益,甚至負收益都有可能。而且目前銀行的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設計越來越復雜,普通投資者很難看懂產品設計的條款和可能發生的投資風險。雖然保本條款的設定確保投資者免受本金大幅縮水的風險,但是投資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必須考慮以下幾方面風險。
1.收益風險
結構性外匯理財產品是跨市場操作的,其投資標的同國際市場利率、匯率、股票價格或指數、黃金等商品價格掛鉤。銀行一般會將到期的收益水平取決於掛鉤標的的實際表現(觀察值),有單邊掛鉤,雙邊掛鉤兩種方式。單邊掛鉤就是只有當掛鉤投資標的的價格全部上漲或全部下跌才能獲得收益;而雙邊掛鉤則和價格波動的絕對值掛鉤,具體可以採取取最大值、最小值或加權平均等方式來確定觀察值。此外銀行有時還會預先設定一個波動區間,無論是單邊還是雙邊方式,當實際觀察值落在這個區間內或超出這個區間時,投資者才能獲得收益。
這樣來看,任何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要獲得預期的收益還是很困難的。例如中國銀行一款和H股紅籌股掛鉤的理財產品,期末3隻股票的價格均上漲 110%,才能獲得23%的到期收益率,否則實際收益率只有3%。又如恆生銀行的一款掛鉤香港恆生指數的外匯理財產品,由於觀察期內的指數超過了銀行限定的波動區間,最終的投資收益為零。
相對而言,採取雙向掛鉤方式的收益風險比單向掛鉤方式要小,由於雙向掛鉤產品到期收益只與掛鉤資產價格的波幅絕對值有關,和實際波動方向無關,在觀察期內,只要價格有波動,則無論漲跌都可以獲得收益。例如花旗銀行一款掛鉤5隻港股的漲跌雙贏結構型產品,取觀察期內5隻股票最小波幅的平均值確定投資者的到期收益,只要這幾只股票在觀察期內有波動,就一定可以獲得收益。
2.贖回風險
有些外匯理財產品銀行有權終止合同,銀行往往會選擇對自己不利的時機終止合同,而這時恰恰是投資者獲得高收益的時候。目前我國各銀行對於提前終止權的設定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銀行在支付收益時可以提前終止該產品,客戶沒有提前終止產品協議的權利。如果想要提前終止產品協議需繳納一定的違約金:二是根據客戶投資產品的金額大小,客戶擁有提前贖回的權利。
3.流動性風險
由於大部分外匯理財產品不允許投資者提前終止合同,必須持有到期,因此如果在投資期間出現財務困境,將會導致投資者現金周轉困難。此外,由於流動性的限制,如果持有期間市場利率出現持續上升,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卻不同時上升,也會導致產品的實際收益水平下降。
4.信息披露風險
投資者往往忽視外匯理財產品的條款說明,或者由於條款披露內容專業晦澀而輕信銀行銷售人員的解釋。很多外匯理財產品在銷售時宣傳的收益是一定時期的總收益,總收益與年化收益是有區別的,而銀行有權提前終止合同,投資人或許得不到預期的收益。另外雖然銀行會在產品說明中披露最不利的收益情況或無保底收益,但投資者往往會被預期高收益率所迷惑。特別是關於本金條款的信息披露,涉及本金收益由誰兌付,歸還本金有無其他附加條件,如果到期後本金和收益的支付人是信託公司,這會增加風險,一旦信託公司破產,不要說投資收益,就連本金也很難保障。
此外有些外匯結構性產品設計復雜,投資者根本無法通過理財產品說明書的條款內容及時查詢相關投資標的的情況及其他相關信息,導致投資者只能依賴銀行定期投送的產品對賬單了解產品實際投資收益狀況,由此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決策。
5.匯率掛鉤風險
這類風險主要是與匯率掛鉤的外匯理財產品有關。這些產品雖能給客戶帶來較大收益,但是如果判斷不好匯率的波動方向,不僅會使自己的收益下降還會遭受貨幣貶值的損失。特別是有些掛鉤小幣種貨幣匯率的外匯理財產品,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就更無法判斷其准確走勢,匯率波動的風險更大。例如交通銀行一款掛鉤三種籃子貨幣的外匯理財產品,分別同美洲貨幣籃子(巴西里爾、阿根廷比索、墨西哥比索)、亞洲籃子貨幣(印尼盾、印度盧比、菲律賓比索)、歐洲籃子貨幣 (土耳其里拉、波蘭茲羅提、俄羅斯盧布)在觀察期內對美元、日元和歐元的匯率表現的最大值來確定到期收益率。由於這幾種貨幣屬於非主要外匯幣種,投資者很難進行預期,收益為零的風險很大。
此外,如果購買外匯理財產品的幣種選擇外匯本幣的話,還必須考慮持有期間其相對人民幣的匯率波動風險,由於我國還沒有針對人民幣匯率的遠期外匯產品,普通投資者無法對沖人民幣匯率風險,因此投資者可以盡量兌換成人民幣或者選擇以人民幣定價的外匯理財產品。

閱讀全文

與匯升理財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
西安過橋貸款 瀏覽:161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
融資協議書文本 瀏覽:927
茅台投資現金流 瀏覽:994
今日基金200006凈值 瀏覽:374
理財長江養老 瀏覽:881
全國多少人投資理財的 瀏覽:505
黃金價格怎麼算 瀏覽:193
各大集團旗下的貸款APP 瀏覽:813
貸款切換 瀏覽:139
恆拓開源股票 瀏覽:302
韓元20億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405
華夏股票領先 瀏覽:48
建行房貸轉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307
以下屬於外匯的特徵 瀏覽:704
期貨長線百分之十的倉位輕倉 瀏覽:606
投管投資官網 瀏覽:909
工行股票市值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