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新理財雜志社

新理財雜志社

發布時間:2021-04-22 06:47:58

Ⅰ 請大家推薦一下理財方面的雜志

《理財周刊》是復比較大制眾化的理財雜志,裡面的分析評論很好,但是我個人覺得並不是期期都這么有價值。樓主可以每周都留意一下,如果本周的主題有興趣的華話,可以買一本。另外,這本雜志辦的第一理財網都很好的,有時間去看看。

《錢經》也是不錯的,但其信息比較滯後,沒辦法,一個月才出一期。

那本《投資有道》都不錯的,不過貴一點,主要是高端一點的。

希望這些建議能對樓主有所幫助。

Ⅱ 現在國內比較權威比較好的財經類報紙雜志有哪些

《中國經營報》是中國社科院直屬的、《經濟觀察報》、《第一財經周刊》都還不錯。

Ⅲ 有哪些金融財經類的報刊雜志值得推薦

南方報業下屬,和《南方周末》、《南都周刊》系出同門。每日一期,時效性極強,幾乎可以和網路媒體媲美了,比網路媒體報道要深入一些,但是和《經濟觀察報》比還有差距。報道鮮活、趣味性故事性強,移動客戶端做的好。

Ⅳ 理財周刊雜志哪個報社集團

上海世紀出版有限公司主辦.
創刊於2001年3月18日的《理財周刊》,是國內第一本實用型個人投資理財專業雜志,逢周一在上海出版,全國發行。雜志在北京、廣州、香港等地派有常駐記者,其廣告語「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深入人心。雜志內容主要包括股票基金、保險、貸款、不動產投資、集藏、創業,以及各種經濟趨勢分析與理財規劃方法等。它擅長透過新鮮生動的文字,深入淺出的介紹,圖表化的視覺呈現,讓理財信息不再晦澀難懂。

作為目前國內發行量最大、影響力最廣的投資理財類專業雜志,《理財周刊》擁有包括平面媒體、網路平台、教育培訓、會展服務、手機無線服務在內的專業、立體的傳媒資源。《理財周刊》主辦了國內第一個理財博覽會——上海理財博覽會;興辦了國內第一所理財高等專科學校——上海理財專修學院;創辦了國內第一家大型綜合理財門戶網站——第一理財網(www.Amoney.com.cn);評選了國內第一批理財明星——上海「十佳理財之星」。2002年,《理財周刊》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2004年被國際權威獨立品牌評估機構——英國的SUPER BRANDS評為中國財經理財類雜志第一個「超級品牌」, 2006年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報刊中心、中國廣告協會等權威機構評為「中國十強品牌期刊」。

Ⅳ 誰知道> 《投資與理財》雜志社

《投資與理財》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國際財稅研究會協辦,北京華夏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承辦。是集引導投資為導向、傳播大眾理財為資訊的大型綜合性月刊。《投資與理財》雜志以專業的水準為大眾提供投資理財的咨詢服務為辦刊宗旨,擁有敏銳的商業嗅覺,帶著濃厚的商機氣息,及時、全面地傳達經濟市場中新穎的投資理念和理財策略,更是初次創業者與投資人最為理想的資訊整合體。 為進一步滿足讀者要求,《財稅前沿》《環球工商》《投資與理財》雜志將聯合推出「個稅籌劃」、「企稅籌劃」、「稅務IT」、「信用企業」、「企業家天地」、「投、融資案例分析」、「農業投資」以及「大學生投資課堂」和「優秀經濟學術成果展示」等專刊,希望財稅界、工商界、投資界、金融界、學術界及各行業學會與協會積極參與,共同為中小企業、大中院校及廣大讀者提供最有價值、最具權威的專業文章和實用資訊。 另外,為了充分發揮本刊的資源優勢,分享專家智慧,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構建學術界、商業界、金融界、投資界的交流與合作平台,為企業家及廣大讀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本刊將開展各種論壇、企業培訓、專家咨詢、信息庫建設等服務項目,同時委託本刊獨家運營商北京華夏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全面組織實施(此外,本刊將聯合籌建各地工作站,誠邀各界人士及企業團體加盟合作)。 誠邀合作,歡迎垂詢!

Ⅵ 推薦一款好的理財類雜志(針對個人家庭理財)。

國內的財經雜志很多
但專為家庭理財設計的雜志還很少
大概屬於此類的有 《理版財周刊》權、《私人理財》、《大眾理財顧問》
但這些往往只在大城市或沿海發達地區發售
樓主可以去郵局看看
我個人覺得《私人理財》很不錯(我買的就是這個) 其他兩個也挺好

Ⅶ 新理財的雜志目錄

(4)ABC的中國門徒曉平
(14)編讀往來無
財富指數
(17)國際財經無
(17)CFO行蹤無
(18)動態無
(19)聲音無
(19)數字無
(20)債務式「穩增長」王海
(22)誰來掌控歐元區縹緲
(24)英國「世界工廠」的淪亡梅新育
(26)視野之美(章海賢)譯
(28)全面預算管理引入記周俊玲
公司金融
(73)五種最優活法比鑒王大力
(75)上市公司「讀心術」張銘
(76)內控實戰組合出擊滕琳
(78)集團預算改進思路陳再明
(81)增值稅虛開免於二次徵收張銘
(82)加入「移動革命」 Gavin Hinks 孫遠(翻譯)
CFO夥伴
(84)何願平:「我不是精英」周紅玉
(90)敢於坐上那張燙椅錢自嚴
(92)財務決策e平台鄭美華吳江龍
(截取部分目錄參考)

Ⅷ 《理財周刊》這雜志如何

給你轉載個他們主編的話語,自己評價。
「發光並非太陽的專利,你也可以發光。」站在《北京商報》更名3周年的時間窗口上,回頭看看這三年來我們傾心打造的《理財周刊》,作為她的執行主編,我對上述格言深信不疑。

最初,我們做《理財周刊》的目的,僅僅是覺得財經新聞中心旗下應該有一個周刊,因為從財經很容易過渡到理財上來。至於能辦成多好的刊,能不能「發光」,我的主編、我以及我的同事們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尺。

但是我們經常問自己問題。

比如理財是什麼。每一次做版,每一次寫稿子,我都先問自己這個問題。比如我們要給讀者寫點什麼。每一次報選題前,我們財經新聞中的記者們都在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再比如我們的文風是什麼。每一次在簽版付印前,我們的主編都會重新問自己一遍。

結果,在商報改版後的第三年,我們的周刊走過了近150期之後,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份周刊火了。她的火,不僅藉助了《北京商報》人性化的發行方式,還藉助於我們成熟讀者的不斷指點,他們需要的,就是我們追求的。在這種與時俱進中,《理財周刊》「發光」了。

我們堅信——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有錢存到銀行嘛,理什麼財?」即便是到了21世紀第9個年頭,也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享受金融業提供的以錢生錢的理財生活。

誠然,靠雙手努力勞動換得金錢是「天理」,但依靠金融工具獲得財富也是「人情」。而我們更相信,一個國家的金融業需要人氣,人多了,這個市場才完整。

理財是什麼?這是我們提過的一個問題。在周刊的記者看來,理財就是使你生活變得更有樂趣、更為精緻的工具。比如有人認為買基金就是理財,用錢買一款基金,基金就能為自己掙錢。其實,買什麼樣的基金、在什麼時候買,甚至在什麼時候贖回,這些都是有據可循的。

比如,2007年6月,上證指數在沖上4300點後出現回調,《理財周刊》就針對當時一部分投資者的心理,寫了《震盪市 基金是避風港嗎?》這篇文章。文章披露,號稱「理財專家」的基金在調整中戰績各不相同,但進取型基金在市場回調時風險很大。到了2008年6月,上證指數已經跌到2868.8點,很多投資者認為這是基金加倉的好時機,但記者在對比後發現,股票倉位較高的基金風險過大,因此寫了《暴跌中選擇中低倉位基金》。到今年6月,上證指數漲到3000點以上,一時間指數基金這個熊市中的「破落戶」變成市場新寵,記者從指數基金的歷史、現狀以及未來的預期出發,報道了《指數基金 昨天今天明天》,提出理財方案,同時提示風險。

這是《理財周刊》「解剖麻雀」的一個例子。平時,我們關注各種理財產品。保險怎麼買最劃算、普通投資者如何買投連險、退保需要什麼手續、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怎麼讀、保本產品可能不保本、私人銀行理財師的能力怎樣、房貸轉按揭手續費多少、國債提前贖回怎麼算利息、銀行卡手續費如何計算、哪家銀行信用卡積分最值錢、怎樣買黃金最劃算、掛鉤葡萄酒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如何保證……這些都是我們關注的話題。甚至,我們向讀者傳達這樣的理念——哪怕你只想存1元錢,也要計算一下怎樣存是最劃算的。

到了節假日,我們給讀者的理財建議就多起來。比如在今年春節前最後一期周刊1版,我們財經新聞中心12名編輯記者從各自關注的領域出發,簡短盤點一年來的理財市場,並對投資者在牛年中的理財生活進行了規劃(詳見本報2009年1月23日理財周刊A1《牛年到 商報祝您Happy牛Year》),這是財經新聞中心記者一次集體亮相,目的是讓讀者看到,平時理財精打細算的這些人,其實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惟一不同的,是這12個人都戴眼鏡。

我們堅持——

早於讀者發現理財陷阱

《理財周刊》的另一項工作是查找不合理的理財市場,或者是市場中的怪現象,以幫助讀者成功繞過鮮花裝飾的陷阱。

這里要提一點,就是我們這個團隊中所有成員,對於理財市場的「負面報道」其實都心懷抵觸,原因是作為市場中的一員,我們不願意向讀者傳達過多的負面消息。但有些時候,監管層的觸角無法伸向異常隱秘的地方,這時,我們的筆就變得很有分量。

2007年4月11日,商報《理財周刊》頭版頭條刊登了由現任周刊主編劉傑、商報《老周侃股》專欄作者周科競和那時僅僅是一位新記者的我共同寫作的《不炒股票炒股民 黑心咨詢機構賺錢伎倆曝光》。這篇稿子一發布,其犀利的語言、獨特的視角以及大量采訪吸引了眾多讀者的關注,網路轉載數量上百條,鏈接留言數不勝數,既以內容警示了投資者,也使我們看到了讀者的訴求。這篇稿件後來被評選為2007年京報集團好新聞一等獎以及北京新聞獎一等獎。

之後,幾乎每隔一個階段,我們都會對理財市場中的黑幕或陷阱進行曝光。2008年3月5日,針對理財產品市場存在的銀行銷售者誤導投資者現象,我報道了《揭秘銀行理財產品五大陷阱》(該文後來被評為2008年京報集團好新聞二等獎),直揭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復雜到連金融博士都讀不懂的怪現象。

2008年6月30日,在多次暗訪之後,記者陳潔在周刊發表了《原始股騙局卷土重來》一文,揭露了騙子利用投資者「貪小」的心理弱點騙取錢財的全過程;隨後周刊再次發文《熊市中股民謹防黑嘴忽悠》(2008年7月21日),警醒投資者切勿上當;今年1月,為提示投資者在進行消費時謹防銀行卡被復制,或者被山寨釣魚銀行網站騙去錢財,我和記者黃競儀寫作《理財消費防騙錦囊》(2009年1月16日A1版);今年3月,針對市場上泛濫的假保險理賠單,記者崔啟斌在周刊發表《四招教您揭穿「假保單」》;4月,A股股指「龍抬頭」,我與記者王丹寫作《股市投資的四大圈錢陷阱》,提示投資者要謹防炒股次生風險;而在信用卡濫發背後,我們發現了很多問題,於今年6月在周刊1版寫作《信用卡「餡餅」背後的六大陷阱》,供投資者參考。

長長的一串稿件名稱背後,是記者們通宵達旦寫作的辛苦。但每當新一期《理財周刊》印製出來,我們手裡的這份報紙帶給我們的快樂都無法形容。

我們期冀——

下一個三年更精彩

過去的三年裡,《理財周刊》循著市場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沿途我們留下精彩的作品和辛勤的汗水。

時不我待。今後三年,我們的目標是在理財行業內部得到更多的認可。除了在稿件中加入更多創新元素外,我們還希望能夠與市場中的各方建立廣泛的聯系,在這種聯系中碰撞出更多的好題材。

另外,雖然三年來《理財周刊》一直按照自己的模式向前發展,對市場熱點也能准確捕捉,但並沒有舉辦過任何大型的論壇或者發布任何理財消費指數報告。事實上,我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水平。

因此,我們幾位周刊同志都認為,下一個三年,我們要加大自身的曝光頻率,不僅讓讀者和市場記住周刊,同時也要使大家認識我們,了解我們,鞭策我們更快地往前走,走向「陽光」更充足的地方。

《理財周刊》執行主編 崔呂萍

Ⅸ 請推薦下關於個人或家庭投資與理財類的較實用的雜志,謝謝~

看雜志之前建議你先讀幾本書。

巴菲特教你讀財報---財務報表是企業的語內言,是投資容的前提。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看看高手的是怎麼做的。
郎咸平說---你要知道你要投資的經濟真相如何。

看好了之後,可以讀
《理財周刊》,很全面的,第一理財網是他們的官方網站
《理財周報》,南方報業主辦的,勢頭很猛的報紙
《財經》比較深,但是會有好的效果。

我是做金融的,你可以加我msn,呵呵

Ⅹ 有什麼理財類的電子雜志推薦嗎

那些都很空洞的 而且就高不就低 也就是說是給專業的人看的 新手根本就不適合
理財是一項回宏大的 復雜的 漫長的答工程 和您的投資態度,價值取向,風險承受能力 家庭可支配盈餘都有很大關系
把我要求的問題都說清楚我給您建議 每個人的理財觀念都會不同的 有人偏愛高風險高收益 有人熱衷旱澇保收
本人中行理財經理 求滿意答案 求懸賞 您可以參看我給別人回答的問題 只是從側面反映了我的專業水準和業務能力
理財也有通用的工具人常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比如下載記賬軟體 增加你收入支出的存在感 學習理財理念 合理分配您的資產 一般分為四份 一部份存活期用於應急
一部分穩健保本的低收益投資 一部分高收益的風險投資 一部分保險 比例就因人而異了

閱讀全文

與新理財雜志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 瀏覽:14
同花順主散資金線指標 瀏覽:56
oppo股票代碼 瀏覽:484
華夏基金旗下的多少只基金 瀏覽:509
電銷理財產品 瀏覽:590
項目融資計劃書模板 瀏覽:626
天弘基金財富經理 瀏覽:859
錢江印染股票 瀏覽:220
創業融資說明 瀏覽:554
信託錢干什麼用 瀏覽:303
北京信託土地流轉信託 瀏覽:542
本月人民幣匯率 瀏覽:286
國家開發銀行市場與投資局 瀏覽:996
製作股票軟體 瀏覽:958
資金內部控制制度 瀏覽:444
信託兌付困難 瀏覽:986
外匯贈金開戶 瀏覽:671
項目融資規則 瀏覽:313
小贏理財定期怎麼樣 瀏覽:950
銀行貸款調查表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