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一次電費欠了30,會被記入徵信嗎
惡意拖欠會記入徵信。
電費正常繳費時間是每月11日至25日,若用戶未按時繳費,供電部門工作人員會通過簡訊、電話、張貼電費催繳通知的方式告知客戶用電情況,並提醒繳費時間,但依舊有部分居民逾期未繳費。
國家電網山西電力公司將向多次呼叫支付和逾期電費超過3倍或以上的居民客戶登記,並向中國人民銀行信用信息服務平台系統報告信託損失。不誠實的記錄將成為金融機構聯合處罰的重要參考,直接影響用戶的信用評級,貸款和其他活動。
廣東電網公司與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簽署《徵信系統共享商務信用信息合作協議》,從2016年10月起,用電客戶失信信息正式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當月江門供電局向中國人民銀行提交了6戶拖欠電費的用戶信息,該6戶拖欠電費的用戶因產生不良信用記錄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個人的信貸等經濟活動。
向人民銀行徵信系統提交的用電客戶失信信息主要有兩點:
一是逾期未按時繳交電費的欠費信息;
二是存在違約用電或竊電行為的違法信息,一旦用戶出現此類行為,將被記入徵信信息系統資料庫,直接影響個人信用記錄。銀行業內人士認為,是否按時繳納電費等公用事業費用,是考量一個人還款意願的重要指標。如果長期拖欠公用事業費用,說明此人的還款意願或還款能力可能存在問題。因此,個人公用事業費用的繳納情況會有助於銀行全面了解個人的信用狀況。
『貳』 五礦信託靠譜嗎
記得四年前跟一個朋友聊天,說到五礦,對方表示:還有名字這么奇怪的信託公司?
他可是理財師啊……可見五礦之低調。
但僅僅過了三年,情形就大有不同。就在5月底,五礦信託控股股東五礦資本(600390)公布了80億元的優先股發行計劃,准備對子公司五礦信託增資55億。
同時,三大股東五礦資本、青海國資、西寧城投會進行同比例增資,這意味著三股東共同增資可達70.5億。如果增資全部進入注冊資本的話,五礦信託注冊資本將達到130.5億,位列行業第三。
五礦從低調神秘的央企選手到劍指前三的野心畢露,「擴張」是繞不開的主題。
增資不斷,五礦系「現金牛」
五礦信託自2010年10月完成重組以來,注冊資本共進行了4輪上調,從最早的 3.28億增加到目前的60億。前幾輪主要由央企股東五礦資本進行。
五礦資本的頻繁增資,原因估計還是在於信託這個牌照創收和盈利能力確實很強。
從年報來看,雖然信託業務收入只佔到總收入的22.35%,但是57.7%的毛利潤,使得信託創造了母公司一半以上的凈利潤。看錶:
舉個例子,五礦資本發1塊錢給五礦信託,能收回來1.6元;發給證券公司,能拿回來1.1元;最慘的是期貨,幾乎不賺錢。
這一點,跟之前寫過的愛建信託頗為類似,都是上市公司的利潤扛把子選手。
2019年五礦信託凈利潤21.05億,歸屬五礦資本部分利潤為16.42億。而2019年五礦資本合並報表中歸母凈利潤為27.35億億,相當於五礦信託創造了母公司60%的凈利潤。
說是「現金牛,不為過吧。
四年六倍,五礦信託的快速擴張之路
我整理了2013年以來五礦信託管理的信託資產以及主動管理規模的數據。
如果忽略掉通道類,單純從管理規模上來看,2016年之前,五礦的主動管理規模在1000億上下浮動。從2017年就開啟「扶搖直上」,從2016年末的969.33億到2019年末6500.22億,佔比上升到近四分之三
2019年末,五礦信託以8849.76億規模,位列行業第四,僅次於中信、建信和華潤信託。
而在幾年之前,五礦排名還在20名之後的中位水平,重點就在2016年。
2016年是個重要的轉折點,就在次年,五礦信託母公司——五礦資本借殼*ST金瑞上市了。作為上市公司旗下最主要的資產之一,上市後更開闊的資源和更緊迫的業績壓力,可能都促成了五礦規模上的迅速增長。
此外,從報表裡看,五礦信託主動管理規模中,變化最大的是「融資類」:從 2016年的 729.6億,到2019年5009.13億,增長近6倍。光2019年當年,融資類就比前一年增加了3000多億。
擴張好不好?
對於幾年內快速登頂的信託公司,市場比較傾向於謹慎地看待它的擴張行為。原因也好理解,步子邁大了,路還能不能走好?
說白了就是:
你的管理能力跟不跟得上?
項目團隊有沒有搭建好?
市面上有沒有這么多好資源被你拿到?
你又會不會為了迅速擴大規模而降低風控准入呢?
以史為鑒,曾經的幾匹「黑馬」,前幾年的新華,近些年的中江和安信;最後都各自出了幺蛾子和爛攤子。
五礦信託針對個人投資者的業務目前沒有公開違約信息;從年報披露中,其實可以看到訴訟信息,大部分是地產類和工商管理類。其實管理規模大了,涉訴倒也算正常,至少從年報裡面的「壞賬准備」(5億)和「資產減值」上來看,佔比還是很小的,目前算比較「穩」。
最後,一個迷思:盡管信託牌照是公認地尊貴,盈利能力也強;但似乎上了市的信託公司,正股股價表現都不太好……希望央企背景的五礦,能跳出這個「上市怪圈」吧。
『叄』 投機與投資的區別是什麼.
投資和投機都是為了獲得收益,但投資和投機該有以下一些區別:
1.兩者行為時間限度的長短不版一樣。投資一權般是長期持有證券、股票等,周期比較長,而投機的時間比較短,買賣比較的迅速。
2.兩者的利益側重點不一樣,所承擔的風險也不同。投資在於長期的利益,就算短期內有虧損對整體也不會有太大影響,風險也比較低。而投機則看重短期的收益,售價格漲跌的影響比較大,風險比較大。
3.投資是買賣自己了解的東西,而投機是買賣自己不懂的東西。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肆』 信託理財產品風險大嗎
信託理財是風險較大的理財產品(當然收益也高,一般年收益要達到10%以上),回所以不答僅起點高,還要求你有2倍投資額度的資金驗資(如你要買一百萬的產品,要求有二百萬資金,並且驗資)。一般信託理財的起步是一百萬,低於這個額度的基本就不是信託理財了。
『伍』 中國是否發生過信託項目實質性違約的案例
目前還沒有,不過出現過延期兌付的。
『陸』 並購重組需要做哪些前期籌劃
1、並購決策階段
企業通過與財務顧問合作,根據企業行業狀況、自身資產、經營狀況和發展戰略確定自身的定位,形成並購戰略。即進行企業並購需求分析、並購目標的特徵模式,以及並購方向的選擇與安排。
2、並購目標選擇
定性選擇模型:結合目標公司的資產質量、規模和產品品牌、經濟區位以及與本企業在市場、地域和生產水平等方面進行比較,同時從可獲得的信息渠道對目標企業進行可靠性分析,避免陷入並購陷阱。
定量選擇模型:通過對企業信息數據的充分收集整理,利用靜態分析、ROI分析,以及logit、probit還有BC(二元分類法)最終確定目標企業。
3、並購時機選擇
通過對目標企業進行持續的**和信息積累,預測目標企業進行並購的時機,並利用定性、定量的模型進行初步可行性分析,最終確定合適的企業與合適的時機。
4、並購初期工作
根據中國企業資本結構和政治體制的特點,與企業所在地政府進行溝通,獲得支持,這一點對於成功的和低成本的收購非常重要,當然如果是民營企業,政府的影響會小得多。應當對企業進行深入的審查,包括生產經營、財務、稅收、擔保、訴訟等的調查研究等。
5、並購實施階段
與目標企業進行談判,確定並購方式、定價模型、並購的支付方式(現金、負債、資產、股權等)、法律文件的製作,確定並購後企業管理層人事安排、原有職工的解決方案等等相關問題,直至股權過戶、交付款項,完成交易。
6、並購後的整合
對於企業而言,僅僅實現對企業的並購是遠遠不夠的,最後對目標企業的資源進行成功的整合和充分的調動,產生預期的效益
『柒』 雷曼兄弟破產的原因
唔,問題是他們發行的不是普通的垃圾債券。。因為華爾街的貪婪,他們創造出一個史無前例的次級債系統,並且還有一個非常華麗的名字叫做房地產抵押債券。
操作流程大致上就是,比如:貸款人想貸款10000美元買房,通過中介機構進行第一關審核並把資料交給銀行,銀行進行第二關審核,通過後把10000美元貸給借款人。到這里本來應該圓滿完結,但在美國,這個環節之後又衍生出新的金融產品。這里開始就是問題的關鍵:
銀行借出10000美元,減少了10000美元的銀行缺少流動資金是不好運作的,於是它把這10000美元轉化成債券賣掉,賣給房利美和房地美。房利美和房地美創造出10張面額1000美元,總值10000美元的債券。因此除了這些借貸人接到的10000美元之外,又創造出了價值10000美元的債券。而這10000美元的債券,還會由保險公司作擔保,保證支付。作為擔保的價值10000美元的保單還可以再賣,到自由市場去交易。。這就叫衍生性的金融工具。也就是說「打包賣給客戶」。
雷曼兄弟公司的花樣更多,比如信貸掛鉤票據,就是把10000美元的債券分割成10張小額債券,然後賣給台灣人或者香港人,這在香港叫做「迷你債券」,在台灣叫做「聯動債券」。賣給他們的時候講得很好聽,不要擔心,都有美國的房地產作擔保,而且是十成的房地產擔保七成的貸款,完全不用擔心。。。BALABALA。。。
買債券本來沒問題,但華爾街的貪婪讓他們創造出一個新名詞「次貸危機」。次貸,就是次級債。也就是說,原本不夠資格貸款買房的人,也讓他們貸款買房子。財務報表不過關,家庭收入不足,稅單也沒有。。於是中介機構開始偽造收入證明,偽造各種相關資料。被欺騙的銀行盡責審核的資料盡管本來就是假的,但的確完美無缺,於是把10000美金借出去,然後向上面提到的程序一樣形成一條次級債鏈條。
信心是金融系統得以維持和成長的關鍵,包括保險公司,銀行都一樣。信心危機會讓銀行遭到擠兌而倒閉,也會讓保險公司被不斷的「撤銷保單」給擊垮。而這些次級債的借款人當中,有20%是支付不起利息的,當他們無法再支付利息之後,整個鏈條如多米諾骨牌般層層坍塌。房地美和房利美收不到這20%的借款人的利息,只能違約,然後倒閉。。保險公司擔保的這20%人不能支付的錢,得由保險公司替他們支付,而根據保險公司的大數法則,保險公司只能面臨崩潰,這就是系統風險。。。保險公司不能倒,所以美國政府救市政策出台。。
而對於雷曼公司,當時已虧損20億美元,英國的巴克萊銀行向出資17美元收購之,這對股東來說是絕對有利的,但對於公司的高官則可能面臨失業。於是,貪婪的公司高官們根據「金色降落傘」制度要求25億美金的賠償款。。標準的,貪心不足蛇吞象啊。。沒良心的華爾街讓國會議員們表示鴨梨很大,因為全美國選民對這群喪失信託責任的華爾街貪婪之徒痛心疾首,於是。。美國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宣告流產。
雷曼公司的破產神馬的。。沒跑了。。
『捌』 如何看待房地產2020年走勢
2020年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原因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對各行各業也都產生了暫時的影響,其中也包括房地產行業。很多人都在展望今年的房地產市場趨勢會如何!
趨勢一、在價格上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市場價格預計會保持平穩或者小幅度降價,市場短時間會有一小段真空期出現。下半年隨著疫情的徹底解除,市場會重新回到正軌。另外今年經濟任務加重為保證經濟的正常增長,房地產調控政策會讓位於國家經濟,各地的限購政策可能會小幅度的放鬆,進而市場價格也會相對上漲一些。我不太同意一些人士對房產的看衰論,房地產業仍然在國家經濟增長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所謂國家經濟在發展人口在增加這個硬性環境下,房價上漲是一個完全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增長,當然不會是前幾年的炒房熱房價爆漲,那種情況基本是以後不會再出現了。所以在價格上今年的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按照這一規律穩步發展。
趨勢二、在購房需求和購買人群上也同樣會因為疫情造成一個的短暫凍結,但是需求仍然是大量存在的。2020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自然正常發展,三四線城市因為購房需求逐漸被透支剛需置換將成為主力軍,投資需求基本將消失,需求的變少可能促使價格下跌。一線城市將繼續擠壓其他城市的投資需求,一線城市仍然暫時是投資加剛需為主。從需求上來看三四線城市需求正在變少,因為虹吸效應一線城市極其周邊需求仍然是相當大的。
總體來說2020年房地產市場仍然會有條不紊的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