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國家對於金融的監管從來沒有停過,
P2P亂象弄14年末到現在一直在向規范的方向發展,
其中很多就是李鬼P2P騙子公司必須打掉
新興理財產品很多也是國人創新的新騙局,所以要整頓是必然!
做正事情很重要!
最後投資有風險,入行須謹慎!
㈡ 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怎麼整頓的
現在互聯網理財還不是很規范、一些大的理財有些資質,小的理財基本都是忽悠啊
㈢ 金融市場迎來國家整頓,還有哪些可靠的理財產品
㈣ 面臨整頓,銀行理財產品是否還有優勢
當然還有優勢,畢竟銀行理財產品還是大眾的主流的
㈤ 前面看到新聞理財監管要重挫銀行不知道對我買的這個理財產品有影響嗎還有一個月千萬要撐住啊,求教啊
銀行這個投向范圍太廣了,按道理是不允許的,你投什麼就寫什麼,10%-90%,耍鬼啊!
這次整頓有一段整改時間的,已經發售的受影響應該較小
㈥ 今年理財產品不景氣,以後該退出嗎
今年各行各業普遍都不景氣,但金融是最直接顯現的,就是很多投資者都失敗了,比如網貸行業,國家整頓也是很及時的,如果再任其繼續亂草叢生發展下去,情況可能會更糟,你也許會說,我馬上就准備提現了,這是我投資的最後一大筆金額了,可能嗎?如果平台繼續平穩下去,只是你不知道這個平台其實最初本意就是撈錢,就是資金池,你這筆錢甚至更多的錢都會打水漂,直到它暴露出真實的面目跑路。
所以說國家只是在整頓,那些暴雷的或是運營不善的,早晚都會出事,並不妨礙我們繼續投資,只是要擦亮眼才好,選擇平台項目一定要謹慎,網貸也好,基金也好,又或是區塊鏈項目也好,要做好資產配置,其中部分積蓄就是用來高風險投資的,可以承受這個風險就去理財,不可以承受就可以不理,其實沒有那麼糾結,本質上理財不只是打理財務,更有利於打理自己的生活。
這是一個離開錢不能活的時代,自己的腰包何去何從,都是自己做主,理財更多需要的是理性,沒有百分比的安全,比如現在有一筆閑錢想要投資,假如選擇銀行收益為1000元,投資基金收益為2000元,投資股票收益為3000元,如果你更看重安全性,那就選擇銀行好了,這時候你要曉得你將放棄股票3000元的收益,不會拿自己的本金去賭多餘的2000元,這是你的想法。
但也有這種激進型的人,本身這筆錢就是用來高風險投資的,但他相信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判斷選擇了股票,最壞的結果就是這筆錢打水漂,但不會影響日常的生活,所以他選擇投資股票,選擇不同,承擔的結果不同,得到的也就不一樣,僅此而已。
這兩者沒有必要爭論不休,還是那句話,適合自己的就好,如果你覺得金融行業很亂,想觀望一段時間也是可以的,就像做生意,同一個生意有賺的就有賠的,取決於自己的頭腦,周邊的人脈,資源、地理環境等,無論你選擇什麼,就意味著放棄其餘的選項,但無論選擇什麼,結果是你想要的,就是好的結果。
是不是說的有點繞(偷笑)
㈦ 理財投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整頓的
互聯網類型的投資理財 是在去年 X租寶事件後 也就是 去年11月左右
開始整頓,在今年兩會提別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