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凈利潤絕對值和利潤率近兩年在減少,但利潤率保持10%以上,影響融資嗎
我不發
s海帶
sds的s的
sd s
sd
❷ (求一篇論文)題目是 投資究竟能幫助我們什麼
我覺得可以這么講,如果沒有投資,就沒有中國的新經濟,就沒有中國的互聯網。我們可以上升到這么一個高度。我可以看早期的投資對中國新經濟的推動和對互聯網的推動是非常大的。我們早期的互聯網的企業,無論是新浪、搜狐、網路等一系列的知名企業都是有投資在後面推動、參與的。所以互聯網是帶動了新的經濟包括對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投資是帶來了新的理念和創業文化。比如說我們以前創業的時候可不知道要去做一個創業計劃書,以前我們在計劃經濟時代的時候沒有這種概念。但是對於新經濟來講,可能要看你這個計劃書。
第二投資非常重視你這個團隊,因為早期的投資可能投在你團隊的價值上,所以這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覺得還有很多新的東西,比如說這個企業建立起來之後,怎麼管理?包括股權、期權、管理基金的設置等等,所以我覺得投資給中國帶來了很多新的管理理念,包括後來的職業經理人、人力資源的管理、營銷、策劃等等的手段。那麼對於中國這個的影響不只是互聯網,包括媒體、IT行業、通訊等等。所以我覺得投資的作用實在是非常地巨大,而且在中國這種國家主導型投資的環境中,實際上投資起到了很好地補充,甚至在某些領域起到了主導的作用。所以如果說中國沒有投資,可能沒有新經濟或者是沒有互聯網。我們可以看一些數據,比如說我們在納斯達克上市的38家企業,幾乎每一家都有投資參與,而且市值達到了很高的高度,基本上是300多億美元。我們傳統的招商引資都是到開發區找一塊地,或者是找老華僑,或者是跨國公司來投資一塊廠房。實際上我們現在很多的企業到國際上上市以後,帶來了一種新的融資方式,包括工商銀行成了全世界最大的IPO,而且第一次IPO沒有在美國紐約上市,而是在香港崛起。我覺得這個跟投資的推動是密不可分的。
我覺得實際上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投資者都很關注這方面的問題。這方面我做了一些研究,因為我本身是做創業的,也在跨國公司工作過,也接觸了很多的政府官員。我收集了中國300個回來創業人士的資料,我發現創業成功的海歸人士或者是留學人員,他們有什麼樣的特點?我發現他們有很好地學歷。第二個就是經驗,這些創業成功的人士,絕大多數都有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或者是跨國公司,這種經驗對於創業成功有相當大的作用。第三個特點是在創業的人中間,70%都是集中在高科技領域的。我覺得這個很有意思。就是說你創業的話,如果你在高科技領域創業可能成功地可能性比較大。大概20%左右是在服務行業,比如說咨詢、教育等等的第三產業。在大概不到5%是製造行業。房地產非常少,在海歸當中不到1%。所以選擇什麼行業進行創業是非常重要的。當然還有一個特點,我發現所有的創業成功的企業裡面,他們至少有3個人以上的創業團隊,比如說高知識的創業團隊,比如說這個團隊有很好的CEO、CTO等等,他們這是一個很好地三足鼎立的團隊,對於他們創業成功有著很大的作用。我跟很多的投資和投資機構也經常在一起交流,或者是經常跟他們有接觸。我發現實際上對於投資來講,他們可能投的主要還是投人。剛才有嘉賓講,到最後這是一個信譽問題。所以我覺得如果讓別人把他的真金白銀投給你,最重要的是他要信任你,信任怎麼得來的呢?可能是通過你很好地教育背景,就是首先通過你的學校信任你了。另外你有很好地行業背景,另外你有很好的產品。很多情況下投人是更重要的。所以我得出的分析結論就是在這些方面如果很好的話,你的學歷、經驗、社會行業,對於你創業成功很重要。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高科技裡面都是高科技,中國有很多的創造行業的增值也是可觀的,比如是如家快捷就是一個星級的酒店,在美國上市之後迅猛增長,我買了它的股票,也發現他的股票增長非常快。中國要麼是五星、四星級的飯店,要麼是普通的招待所。這種比較干凈、舒適、能夠洗個熱水澡的酒店卻沒有。那麼像如家快捷又便宜的空間,做到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後受到很好地追捧。我想在中國的情況下,中國的概念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酒店在納斯達克上市之後受到追捧是出乎意料的。那麼在美國這樣的成熟的城市是不會受到追捧的,包括教育也是一樣的,新東方的上市也是一樣的,只有在中國這種獨特的市場可能得到國際資金的追捧。
國際上的投資選擇在中國的合夥人或者代理人的時候一般都選擇有留學經驗的海歸,幾乎中國所有大的投資的掌門人,基本都是海歸出身或者留學人員,包括各種商會,特別是去年成立一個2005委員會,有很多海歸投資的領軍人物。包括上個星期五,我在長安俱樂部的參加的一個參會,也有很多海歸投資的專家,比如鄧峰,他原來是一個創業家,他在2004年把他的企業賣掉了,賣了40億美金,現在他也在做天使投資人。當然還有紅杉資本的張帆,他也是國際上的大型投資的企業,還有TOM的CEO現在也在做。包括我們委員會裡面有相當一部分要麼是做投資,要麼是做投行。我覺得實際上這個就是中國與國際接軌的很好的平台,有了這些留學人員,有了這些海歸回來,他們能夠帶回來新的國際資本,因為他到中國來需要有一個平台,需要中間有一個橋梁,我覺得留學生就充當了一個很好的橋梁。中國累計到去年底,中國的留學生已經超過了130萬人,所以中國的留學生在海洋兩岸的走動,都會推動投資。所以在這個領域裡面,我一直主張中國的海歸回來不一定要變成海帶,應該更多地跟民營資本、創業資本、各地創業源和本土經濟更好地結合起來,使中國的經濟更好的提升、發展。所以我覺得這個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而且這個領域裡面留學人員是非常活躍的。當然,我們有很多本土的投資也是可以和國際投資互動的。
我們有90多年的歷史,當年有詹天佑等等一批優秀的老的留學人員發起的,現在在北京有1.5萬人左右。那麼商會是在2002年創辦的,當時我們創辦商會的時候,覺得為這些回到國內來在體制外的,包括創業、風投等等的人員創建一個平台。那麼2005年我們成立了2005委員會,現在也超過了大概100人,我們把它叫做中國的小百人會。我記得2000年的時候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次大會是非常火熱的,但是中國的市場現在更加理性,中國的市場已經起來了。我想互聯網在中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在媒體、新聞、意識、價值、觀念的傳播和對人的鼓舞,對新一代的成長。我覺得中國之所以可以發展這么快,我覺得我們看《大國的崛起》,我們不一定要走其他大國的道路,因為他們當時是採用傳統的方式,是舊的技術。我們現在中國一下子進入了新經濟、新技術時代,我們有我們的手機用戶、互聯網用戶很快就是全球第一。我們有了新經濟做支撐,中國的巨變,在21世紀會更加迅速。那麼互聯網和投資是功不可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