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零基礎如何開始學理財
對於很多想走入理財大門的人來說,最難的莫過於不知如何開始,正所謂萬事開頭難,而當你真正走進理財大門之後,你會發現原來理財這么簡單。
看書也要循序漸進,先看容易的,再看難的,這樣看書的速度才會越來越快,掌握的知識也會越來越多。
實踐才能出真知,光是掌握了溜冰技巧,自己不穿上溜冰鞋親身體會一下,又怎麼能真正掌握溜冰這項技能。
如果你能做到每周看一本書並且輸出2篇理財筆記,在結合實踐,我敢保證一年以後,你肯定可以成為理財達人。
❷ 遼商投資用業余時間可以理財嗎
可以,我用這個的時候就是聽同事介紹的 之後就把每個月的工資拿出來一部分做一些理財,到期就分紅收錢特別爽
❸ 業余時間自己想學些投資理財,學習CFA有必要嗎
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許金融分析師是全球金融投資業里最為嚴格並且含金量最高的資格認證,被稱為「金融第一考」的考試,為全球金融投資業在道德操守、專業標准及知識體系等方面設立了規范與標准。自1962年設立CFA課程以來,對投資知識、准則及道德設立了全球性標准,被廣泛認知與認可。
針對今後想去UK發展的同學,英國證券及投資公會(SII)直接給予CFA持證人英國證券及投資公會(SII)的會員資格(MSI),符合相關經驗要求便可以成為資深會員(FSI)。
CFA公司適合的公司類型:投資銀行、證券、基金、保險、信託、資產管理、商業銀行、四大會計事務所投資銀行業務部門、VC、PE、財務租賃公司,大型企業投資部門等。
全球僱傭CFA持證人的主要公司:高盛、JP 摩根、美國銀行、美林證券、摩根士丹利、瑞士銀行、德意志銀行、Fidelity Investments(美國最大共同基金)、保誠集團、RBC、所羅門美邦惠靈頓管理公司。
在中國大陸擁有最多CFA持證人的僱主包括:普華永道、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匯豐銀行、中國中信集團、法國巴黎銀行、瑞銀、德勤、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平安保險、招商局集團、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等。
CFA覆蓋的面可以稱得上是金融網路全書,包含了股權投資、債券投資、另類投資、公司金融、衍生工具、計量經濟學等近乎所有的與金融相關的內容。一級主要是介紹這這些金融工具,二級主要是對這些金融工具進行估值定價,三級主要是講如何運用這些金融工具進行資產配置。
CFA幾乎是給專門從事投行、投資、基金類從業者用的,而在國外這類工作並不是說考個CFA之類的就能找到,這類工作普遍來看門檻較高,特別是對學校有硬性要求,幾乎清一色必須是常青藤才行,私募基金類要求就更高了,可以說如果你是這類學校,考個CFA肯定是加分項,如果不是,就當普及金融知識也好。
❹ 學理財真的有用嗎
理財其實就是四個方面:開源、節流、風控、投資,也稱之為「理財四大金剛」。而開源最大的一部分就是要增加自己的職務性收入,也就是從增加自身價值開始做起。
很多人會說我儲蓄那麼少,理不理財意義不大。我省再多,也省不出座金山來,錢是要靠掙的。
誠然,投資成本確實是理財的重要條件。一個月薪3000的年輕人,就是再省錢,每個月能存下1500就不容易了。相比較而言,另一個人月薪2萬元,即使開銷很大,一個月花上1萬塊,仍可以輕松存下幾千塊。
但是,最早的積攢過程,會讓你多一分對於現金流的把控,會讓你慢慢建立起目標,有一塊攢一塊,有十塊攢十塊。所以最早的積累,很有必要。否則,將來就算有100%的賺錢機會,你也沒有資本,趕不上。
如果信了反正跑不過通脹,不如該花花,那就上了大當了。有的人大約也是靠機遇的,所謂神操作不過是長時間的積累,碰到了投機圈的風口罷了。
❺ 自己學理財容易嗎靠譜嗎
投資理財主要關注幾點:
一、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
二、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收益目標內、風險偏好、以及流容動性要求的產品;
三、需要選擇「靠譜」的平台,例如銀行、BAT等有大品牌信用背書的平台。
現階段,度小滿理財APP(原網路理財)平台上就有一些包括活期、定期銀行存款產品,如活期產品「三湘銀行活期」,提前支取收益3.9%左右,隨時存取,當日起息,節假日無限制,任意自然日支取,當日實時到賬,無交易日限制,無限額限制,50萬以內100%賠付;如定期銀行存款產品「振興智慧存」,年化收益率在4.8%左右。
具體您可以在應用市場搜索「度小滿理財APP」或者關注「度小滿科技服務號(xiaomanlicai)」了解詳細產品信息。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哦!
❻ 工作之餘有不少時間,想學學理財,怎麼入門呢!
首先分析自己的收入支出情況。做到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深入的了解。每個月收入有多少,花費多少。明細到每天,錢的去向。然後想想收入是否可以增加,比如工作做好了有提成,獎金。加班有加班費。消費是否可以減少,有些不必要的東西是否可以不買。有些消費是否可以省,比如電話,現在一般公司都有電話,方便工作,盡可能少用自己的電話。等等。然後把多賺的錢和少花節約下的錢,存起來。可以零存整取,也可以按照這種方式存款:每月固定日期如28號,存一定金額的錢(當月可能的結余)定期一年。這樣一年以後就有12張存款單,每月28號到期,如有用就用部分,其他的繼續存。如果沒有用,就可以加上當月的結余繼續存。時間是最好的理財工具,堅持下來,也能存不少的錢。這些都是比較簡單的方式,你熟悉後,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和精力。與此同時,你可以在網路上找一些資料,學習債券,基金開始。因為他們是風險相對較小,操作簡單的理財方式,門檻也低。直接去銀行取得相關債券和基金銷售資料也是一種比較快了解具體情況的方式.然後可以慢慢試著開始理財,如何買債券,如何選基金。基金建議用定投的方式,有一定風險,但是賺錢比存銀行多。貨幣基金是比較穩定的選擇。然後你可以去聽一些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舉辦的理財講座。後面還有股票,黃金白銀期貨期權。建議感興趣才去了解,而且一次了解一種,弄透徹,不要一股腦的都看,這樣比較混亂。最後選擇適合自己當前財務狀況和知識能力的方式去理財。再提醒你,不要太貪,注意控制風險。要堅持。時間能給你帶來財富。
❼ 學習理財真的有用嗎接觸了一下感覺很復雜,不想學了。
現在復還是有許多人對理財制持懷疑態度。就是因為他們覺得理財過於復雜,只有那些理財專家才能懂,所以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學習這項技能。
但是不得不說理財的重要性,雷納·齊特爾曼就在《富人的邏輯》這本書中提到過:「我並不想說賺100萬很容易。但我的確想讓你明白,除非你知道如何進行明智的投資從而讓這筆錢增值,否則擁有100萬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理財是必須要學習的東西,沒有學會理財的人,錢財流失速度之快超出他們的想像。對投資策略缺乏了解的人無一例外會失去這筆錢。
總的來說,就是,如果你不會理財,就算給你再多的錢也沒有用。所以,如果你現在正在學習理財,建議你堅持下去,你會發現,學會理財真的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❽ 怎麼樣使自己在短時間內學會理財
1,學習理財方面的書籍;
2,銀行經常有一些理財類的講座,可以去聽聽
3,在實踐中學習,投資,節約,消費
❾ 學理財容易嗎
這類問題很典型
問問題的人,往往沒有任何理財經驗,但有了一些閑錢,希望好好管理起來。他們沒有任何投資經驗,對金融市場也一無所知,然後才會問這種小白問題....
首先我想問題主兩個問題:
第一,你理財的目標是什麼?
第二,你的風險承受能力是多少,能接受多少虧損?
目標很清楚,跑贏CPI。風險承受能力,沒有說,可能沒有經歷過市場的波動,自己也沒概念。但是根據我的推算,如果是小白的話,還是盡量保守一點,最好不要有虧損,也不要有太大的波動。
在這樣的假設之下。我們來講講一般的理財原則。
第一步,保險。嘿嘿,不好意思。保險是理財的第一關。沒有保險,沒有基本的保障,談理財都是裸奔。這個你自己掂量,現在的保險,只要買對了,其實很便宜。
第二步,留夠流動資金。一般是半年生活費。這個基本就是說,假如你失業了,或者受傷了,等等等等,有半年的錢可以續命。金融的本質是風險,理財第一步,先把你的人身風險cover掉。
接下來談保值,也就是跑贏CPI的問題。這個特別簡單。活期、定期、權益類產品,根據自己用錢的狀況,分別放點。
我們接下來一個個說。
一、活期類的產品3-3.5%。
1、別放余額寶了,換個其他的貨幣基金。
余額寶,規模太大,收益一直下降。2.6%,還真不一定抗得住通脹。所以早該換一換了。
教你個最簡單的辦法,去支付寶頻道搜「貨幣」。出來-大堆貨幣基金。挑個收益最高的。你可以找到好多比余額寶收益高20-50%的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總體風險都是極低的,放心買吧。就留點零花錢在余額寶里。
請注意,余額寶現在只是一個現金管理工具了,因為他可以用來shopping。但作為理財產品,可能已經過時了。
2、銀行的類活期產品。3.5-4%。
貨幣基金現在監管很嚴格,尤其是很多互聯網平台搞的太大,所以限制比較多。
然後銀行就又開始搞很多活期產品的創新,把活期可以做到3.5-4%的收益。你可能在小米和京東上也能看到類似的產品,背後也是有銀行在支持。
這類產品的收益,可就比貨幣基金還高了。你是可以考慮搞一點的。
但是要注意一點,這類活期創新產品,主要都是小銀行在推。理論上,小銀行掛掉的概率是比四大行也高的。所以你得提防極端環境下,小銀行出問題的風險。
但是好在咱們國家有存款保障制度,50萬以下的存款,都有剛性兌付。這是存款比貨幣基金還厲害的地方。
所以你只需要搞清楚,這類活期,是不是50萬以下,是不是存款。就可以放心買。
3、短債基金。5%+
大部分時候,貨幣基金降,短債基金會漲。像今年這種行情,想稍微有點收益,就是短債基金了。高的一度到7%左右。短債基金好處是波動小,流動性強,你也可以考慮買一點,想用的時候,也可以很快取出來。各家基金公司今年都在一個接-一個的推這玩意兒。而且據我目測,接下來的半年裡,恐怕也很難有其他機會。
這類產品,因為收益性、安全性、波動性都不算大,所以也被視為余額寶的升級版。沒太大毛病。
注意找比較大的基金公司就可以,不太會出幺蛾子。
二、定期產品
1、銀行理財、券商固收5%。
這個就不多說了。銀行理財已經放低了門檻。支付寶上賣的很多定期產品,掛鉤的是券商固收。都是持牌機構的正規產品,而且都是極有信用的大機構,出幺蛾子的機會不大。就算出了幺蛾子,他們自己也會把事兒給鏟平一用錢鏟平。
這個就挑大機構閉著眼睛買吧。而且我覺得這類產品,接下來是主流。網上支付寶買還放心點。
線下買就得當心客戶經理的套路,別被飛單。買前查看下合同,再去「中國理財網」比對下16位編碼。這是監管機構的官方網站。
2、P2P8-10%
這類就是民間借貸,風險的話主要看平台。
我在P2P上的策略是「薅羊毛」,基本所有的平台都會有新手標,大多利率在6%-13%,7日-3個月,有的還有紅包可以用。P2P理財一定要資金分散,選擇排名靠前、後台夠硬的平台。另外,新手標之外,選標的時候,最好選擇有房產或者車輛抵押的標,並且看標的借貸人信息是否全面、真實。
PS:這里想科普一下P2B,是P2P的分支,P2P借款給個人,P2B借款給企業,相對來說安全很多,目前我也主要是在投P2B,畢竟我是金牛座,天生比較膽子小。
以自個兒為例,從2014年開始試水,到加倉並控制P2B倉位,沒耗費過多精力,每年多掙個幾萬。我投的平台叫無界,現在投資可得100紅包和500京東卡,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傳送門:免費領100紅包+500京東卡
三、權益類產品這個說多了,可能樓主也不是能理解。而且風險會特別大。因為樓主只想跑贏CPI,前兩個用好了,5%跑贏CPI問題不大的。
是現在確實又是布局權益類產品的一個時機。可以先學習學習。
一般理財進階的步驟是這樣的:
貨幣基金一定期產品(固收)一指數基金一主動型基金-股票。
今年這個時間點,可以從滬深300或者中證500開始。如果有收入來源,工資的一部分拿來定投挺好。
因為現在股市總體是比較低的,慢慢定投,再一步步學習基金和股票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