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2家房企9月底前提交降負債方案,具體的政策是什麼
2020年8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據了解此次參加會議的房企包括12家。這2家房企分別是碧桂園、恆大、萬科、融創、中梁、保利、新城、中海、華僑城、綠地、華潤和陽光城。這次會議主要是融資管理規則是此前業內多次傳聞的“三條紅線”。
更重要的是,房企需於9月底上交降檔方案,包括一年內如何降檔、三年內如何全面完成符合“三條紅線”的調整。 同時,對未達標的企業,,監管層將要求金融機構對相應房企的全口徑債務進行限制。上述政策可能將會從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對全行業實施該政策。
㈡ 恆大先全國「七折」賣房,後「0元購」商鋪,許家印為何這么缺錢
「折扣促銷」一直是恆大最獨特的「標簽」。為了顯示出搶占房地產市場的決心,恆大集團董事會主席徐家印於9月6日晚上親自主持了集團營銷會議,並宣布從9月7日至10月8日,恆大全國樓盤全線7折。許家印終於放大招了,恆大「全國七折賣房」,傳遞什麼信號?
華創證券認為,計息債務的減少取決於房地產公司自身現金流的改善,因此償債規模可以超過新的規模。但是對於長期依賴杠桿的房地產公司而言,短期內解決債務更加困難。因此,在現階段,房地產公司可能更傾向於債務的庫存管理。對於恆大而言,在內部尋求新的動力並大力追求具有高客戶回報率的增長道路,因為其核心戰略是高回報模式。
㈢ 「三道紅線」後房企普降檔 「表外負債」風險猶存
「三道紅線」新規的威力正在房企身上顯現,至少從房企2020年的財務報表中看起來是如此。
據克而瑞統計,從67家已經披露業績報告重點上市房企的財務情況來看,短期有息負債五年來首次實現同比下降,有超過六成的房企凈負債率實現了下降。通過調整優化,2020年末有15家房企成功降至綠檔。
這種集體轉檔的局面沒有降低投資者的擔憂。市場普遍認為,房企的財報具備較大操作空間,通過表外融資以及非並表項目的方式,房企的真實債務狀況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藏匿,這正是風險點所在。
一名長期投資港股內房股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作為房地產公司,並不是劃了條紅線就能調整很多東西的。他們是覆水難收,現在資金鏈緊也是必然現象,現實決定了目前的狀況。」
積極降檔求穩
從行業的整體情況來看,房企的平均負債水平有所改善。
據克而瑞統計,從2020年年報來看,房企通過加大銷售回款、推進主體上市等方式增加現金流入,從而使得行業平均現金短債比優化10個基點至1.47,短期流動性增強,債務結構優化。房企凈負債率同比大幅下降12.5個百分點至66.04%。
「三道紅線」對房企還是具有相當的約束力,從房企的表態來看,房企降檔的決心的確很大。以龍頭房企萬科為例,萬科董秘朱旭在2020年度業績推介會上表示,萬科有信心年內回歸到綠檔,並保持在綠檔。
萬科最終成功轉檔,根據萬科2021年一季報,萬科凈負債率為15.5%,剔除預收款項的資產負債率為69.5%,持有貨幣資金1966億元,遠高於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總和723.7億元。
萬科此前僅踩中一條紅線,財務管理也向來穩健,因此成功轉為綠檔也是投資者預期之中的事件。
但事實上,轉檔從來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一名龍頭房企的總部財務部人士李挺以其所在房企的情況分析稱,房企當前「降負債」的招數無非就是開源和節流,「我們有在分拆上市獲取資金,也有在出售優質資產,同時還寄希望於薄利多銷;現在還有限制獎金、小幅度裁員。我們現在連地都拿得很少,就想做點舊改,但也就慢慢推。」
但即便如此,最終成效都並不顯著。李挺所說的這些招數,許多踩中「紅線」的房企都在用,但最終紅轉黃也並非普遍情況。
例如富力地產,其從去年開始就積極踐行出賣資產、暫緩拿地以及縮減人員的方式來「求生」,但截至今日,富力地產依然是三道紅線全踩的房企。
中國恆大亦如是。去年開始,中國恆大通過分拆恆大物業上市以及恆大汽車引入多輪戰投的方式來降負債,管理層也多次拋出降負債的目標,但截至2020年底,恆大的債務規模依然龐大。
根據公開數據,截至2020年底,恆大的凈負債率為153%,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83.4%,現金短債比為0.54,依然處於「紅色檔」。
警惕表外負債
房企的債務規模究竟有多大?
不少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業界人士都認為,實際上體現在財務報表的部分無法完整體現全貌,房企通過非控股權益可以輕而易舉地調節財務報表,因而即便房企決心很大,但投資者依然沒有辦法持樂觀的態度。
「這一直就是一個風險點,只不過是藏起來了。」上述投資港股內房股的人士表示。
華泰固收在一份研究報告中也指出,近年來,房地產企業的表外融資成為企業重要的融資方式之一,主要原因是由於房企出於降成本、擴規模等因素的考慮,通過項目公司合作開發的現象日趨增多,為表外融資提供了便利條件;此外房企表內融資渠道不暢,被迫選擇表外融資。
華泰固收同時強調,表外融資有助於房地產企業美化業績和隱藏負債。
「企業如果通過非並表公司來實現表外融資,意味著企業在財務報表中只剩下長期股權投資的科目,表外公司的杠桿率就不會體現在合並財務報表中。如果這部分公司的杠桿率高於公司整體,通過出表實現降低公司賬面負債率的效果,使得公司表觀的杠桿率不能真實的反映公司的實際債務負擔。」華泰固收稱。
一個被投資者引以為戒的例子是禹洲地產,其2020年上半年,公司就已經實現了140.07億元的收入,全年營收卻縮水至104.12億元,下半年不但沒有任何收入進賬,反而少了近40億元;而歸屬凈利潤從2020年上半年的10.19億元下滑至1.17億元。
禹洲集團公開的解釋是部分盈利較好的聯營合營企業未能並表確認收入,導致利潤下滑,這種解釋部分印證了投資者的疑慮。
正因為這種操作空間的存在,房企更應該更加具備行動力,驅動自身真正實現財務健康運營而非通過財務調節的技巧來實現轉檔。
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房地產開發商比較合適的方法是適當降低杠桿率、降低發展的速度,降低風險。「事實上真做起來不是那麼容易,有市場的壓力、股價的壓力,也有很多的存量去處理。許多投資方已經盡量避開這種高風險的行業了。」
㈣ 廣州恆大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怎麼樣
廣州恆大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是2016-04-0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西78號2601房自編01號(僅限辦公用途)。
廣州恆大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MA59C9XX4Q,企業法人姚本財,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廣州恆大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融資租賃服務;融資性擔保業務(具體經營項目以金融管理部門核發許可證為准);投資咨詢服務;。
通過愛企查查看廣州恆大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㈤ 為什麼恆大商票今年的價格高
融資量上不來、出票量大、融資期限加長是主要原因。往年出紙票時基本都6個月,而去年年底卻出了大量一年期的商票,很多人不願意持有這么長期限的商票,導致了流通環節利率的上升。
㈥ 恆大緊急辟謠資產重組事項,到底發生了什麼
早在今年1月31日,恆大已經將第一批和第二批戰略投資者700億股權投資增資協議中約定的實現重組上市期限延期一年,與第三批戰略投資者的700億股權增資一起,將期限延長至2021年1月31日。這1400億元戰略投資也是恆大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引進股權融資。
恆大與這批投資人簽訂的協議中,要保證在2018年至2020年凈利潤分別為500億、550億、600億,三年合計約1650億元。
如果在期限內沒有完成重組,投資者不再延期,將有權在限期屆滿前兩個月內,要求回購股權或者給予股權補償。
所以恆大的資產重組是必然的事情,距離戰略投資者的要求,期限只剩下4個月的時間,如果重組未能完成,恆大不僅要付出高額成本,還需要有足夠的錢回購股權,這才是目前恆大所面臨的頭等大事。
㈦ 深圳和東莞的恆大融資票安全嗎
恆大是中國出名的企業,融資應該比較安全,
㈧ 各位大神;請教一下,我前幾天拿到恆大給的一張17萬元的商兌匯票我如何能貼現出來。或者有人收這種商兌
我們收恆大的票,央企國企和其他上市公司的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