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託產品風險規避措施主要有哪些
(1)抵押/質押:指融資方將動產(不動產)抵押或質押給信託公司,目的是在融資方未按期支付本息時,信託公司可拍賣抵押物(質押物),來保證投資人利益;
(2)擔保:指對沒有抵押的,信託公司會要求融資方對信託財產提供擔保;
(3)結構化設計:指將信託收益進行分層配置,購優先順序投資者有優先收益權,購次級、劣後級投資者有劣後收益權;
❷ 信託產品是怎麼控制風險的
根據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風險控制措施,主要有:抵押、質押、擔保和結構化設計等 。有的產品只採用一種風控措施,有的產品同時採用多種風控措施。
(1) 抵押或質押:融資方將其動產或不動產(房產、股權等)抵押或質押給信託公司,若融資方無法按期支付信託產品的本金及收益,信託公司可以拍賣抵押或質押物,以保障投資人的利益。
(2) 擔保:對於沒有抵押(或質押)或者抵押率比較高的,信託公司往往會要求融資方對信託財產提供相應的擔保。比如,擔保公司擔保、第三方擔保(融資方的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公司法人無限連帶擔保等。
(3) 結構化設計:所謂結構化設計就是將信託收益權進行分層配置,購買優先順序的投資者享有優先收益權,購買次級和劣後級的投資者享有劣後收益權。在固定收益類信託理財產品中,劣後級投資一般由融資方投資,信託期滿後,投資收益在優先保證優先順序受益人本金、預期收益及相關費用後的余額全部歸劣後級受益人;若出現投資風險,也先由劣後級投資者承擔。
(4) 以房地產信託為例:房地產信託貸款,風險控制措施一般為土地或現房抵押,保證擔保;房地產股權投資,風險控制措施一般為信託持股,股權質押,派駐人員,監控資金,回購安排等。
❸ 信託產品風險控制措施有哪些
(1) 抵押或質押:融資方將其動產或不動產(房產、股權等)抵押或質押給信託公司,若融資方無法按期支付信託產品的本金及收益,信託公司可以拍賣抵押或質押物。一般情況下,融資方的抵押、質押物的估值會高於投資人的投資額和預期收益,以保障投資人的本金及收益;
(2) 擔保:對於沒有抵押(或質押)或者抵押率比較高的,信託公司往往會要求融資方對信託財產提供相應的擔保。比如,擔保公司擔保、第三方擔保(融資方的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公司法人無限連帶擔保等;
(3) 結構化設計:所謂結構化設計就是將信託收益權進行分層配置,購買優先順序的投資者享有優先收益權,購買次級和劣後級的投資者享有劣後收益權。信託期滿後,投資收益在優先保證優先順序受益人本金、預期收益及相關費用後的余額全部歸劣後級受益人;若出現投資風險,也先由劣後級投資者承擔。
❹ 如何購買信託產品防範風險
信託收益率通常遠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但是,信託計劃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投資者購買信託產品的風險實際上要遠遠大於買股票的風險。而且由於信託產品份額和金額的限制,決定了信託投資者一般不是中小投資者,一旦發生損失,數額較大。所以投資者對信託產品的風險一定要有理性的認識,同時更要學會防範風險。
理財專家建議,首先,投資者應選擇經營規范、有較好口碑的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投資者完全可以通過查閱各項報告了解信託公司的財務狀況、公司的治理情況、風險狀況等。對於財務不佳、公司治理結構不健全、經營風險較高的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不宜購買。
其次,選定了信託公司之後,投資者應重點關注擬與信託公司簽署的信託合同。信託合同是確定投資者與信託公司權利義務的惟一書面文件,投資者一定要仔細閱讀。
簽署合同前,投資者應該考慮信託項目的收益達到信託公司承諾收益的可能性,比如說,
房地產項目從買地、建設到銷售再到結算利潤,至少也要一兩年時間,而股權信託項目在短時間內提升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較為可觀的利潤似乎是不現實的。如果信託公司承諾收益的到期實現可能性較小的話,這樣的信託產品風險較高,即使到期能夠實現信託收益,也很有可能不是來源於信託項目本身,而是保證人或信託公司以其固有資產支付的。
信託計劃一旦成立後,投資者幾乎處於對信託財產的失控狀態,對信託財產的投資管理可以講是一無所知。所以在簽訂合同時,投資者應該與信託公司就信託財產的審計事宜、信託計劃的信息披露進行明確約定,要求信託公司定期向委託人、受益人或其他指定的人選披露信託財產的最新情況,並且定期公布信託財產的審計報告。
最後,在信託計劃進行中,集合信託計劃受益人有權向信託公司查詢與其財產有關的任何信息。
❺ 信託 為什麼 風險防控壓力增大
因為隨著中國整個經濟的下行,很多企業就算是在去年經營狀況良好,但是到了今年發生財務困難的可能性由於整個經濟環境的惡化變得十分困難。所以就導致了信託的風險防控壓力增大。
❻ 你認為對於信託風險的防範與控制有哪些意見
你認為對於信託風險的防範與控制有哪些意見呢?一定要加強。郵政人員的管控。
❼ 如何防範個人信託理財產品的風險
從安抄全方面來選擇信託投資理財的話襲,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
1、看抵押物:抵押物價值(抵(質)押率)、抵押物變現是否容易
抵(質)押率指的是需要融資的資金比上抵(質)押物的價值。抵(質)押率越低說明項目風險越小、項目越安全。
2、看融資方實力:資方的財務狀況、還款來源、行業前景、公司背景等;
3、如果有擔保人,要看擔保人背景、擔保人凈資產及構成、擔保人與融資方關系、擔保人承擔的責任等。
4、看信託平台實力,每家信託公司的管理水平、風控能力、管理資金規模等都是不相同的,盡量選擇風控較好的信託公司;
❽ 怎麼解決信託風險
為了解決信託的風險,信託產品在設計的時候都會採取風險防範措施,而且還有銀監內會的監管,從宏觀容面上來規范信託資金的流向,防止資金進入不合理的地方,雙重控制風險。
信託設計時候控制風險的措施有:
1.調研貸款對象(融資方),看融資方的綜合資質,例如信用情況,還款能力,還款來源,股東背景等方面。
2.充足的抵/質押物,抵/質押物價值一般在借款價值的2倍以上,即抵/質押率低於50%,且質/抵押物容易變現。有的還有抵/質押物減值時候的補充抵押/質押條款。
3.一般信託都需要第三方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的甚至不止一個第三方。
4.其他措施。
盡管採取了相當嚴格的措施,但是信託也有損失本金或者利息的可能性,如遇到地震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導致的風險,或者其他的風險致使抵押物不能變現時候,連帶方也無力償還,都有可能造成損失。銀監會規定,信託產品合同中不能出現保本保息的字樣。
❾ 信託的風險
1、不正規公司的非法集資,這個得看清了。2,系統風險,也就是抵押物全部折價,融資著全部跑路,不過信託公司為了信譽,都是自己掏錢把壞帳吞了,所以正規信託公司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