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七分飽是一種智慧反應一個什麼哲理
人生也是一樣,不管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還是對事業、名利的追求等,都應該保持適度飢餓,這是一種人生智慧,凡事都應該有「七分飽」的分寸。
有些人交朋友,總喜歡完全融入對方的生活中,他自己毫無保留,也要求別人毫無保留。兩個人都沒了屬於自己的空間,就像吃得過飽沒有一點餘地一樣,這樣的友情只會讓人感到壓抑窒息。「距離產生美」,當兩個人親密到沒有絲毫距離的時候,也是友情破裂的開始。給彼此留下適當的空間和距離,「七分飽」友情是最舒服的狀態。
同樣的道理,愛人之間也應該「親密有間」。相愛的兩個人,總喜歡整天在一起,全方位侵入並掌控對方的生活,24小時全程監控對方,兩個人愛到沒有一點空隙,也像飯吃得太飽一樣。過飽狀態的愛情,就像甜得發膩的點心,容易厭煩。很欣賞有的夫妻之間的做法,親密卻彼此尊重,給對方留下三分的私人空間,愛到七分最相宜。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有的夫妻還製造兩個人分離的機會,以此體驗愛情的「飢餓感」,溫習相思的味道。這樣的愛情,才是最佳狀態。
我們的人生追求也一樣。有的人總在馬不停蹄地追逐成功,以為憑借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登上人生頂峰。為了這個目的,人們殫精竭慮,甚至不擇手段。殊不知,人生根本沒有頂峰,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的上面還有無垠的天空。人只要向上走,站在什麼樣的高度不重要,追逐要適可而止。總讓自己處在追逐的亢奮狀態,與每天暴飲暴食沒什麼兩樣,適當停下腳步,體驗一下飢餓的感覺,才有力量走好後面的路。稍稍飢餓一點,再吃東西會覺得格外香甜。走走停停,是一種人生智慧。適度飢餓,才能保持人生的健康與舒適。
無論什麼時候,當你感覺到過飽的時候,體驗一下飢餓感吧,七分飽是一種人生智慧。
❷ 七分飽究竟是多少怎麼辨別
不能用這么死的方式嘛.應該是吃到這樣的程度:肚子不再感到餓,也不會感到有點撐.
❸ 7分飽是什麼概念
有專家解釋的更為細致,「七分飽應當是這樣一個感覺: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此外,范志紅還具體指出其他幾個級別的飽腹感,供大家參考。「八分飽時,胃裡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九分飽時,還能勉強吃幾口,但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裡已經脹滿;十分飽時,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人們摸索自己七分飽的飯量,需要一個不斷感受和調整的過程。有一個標准需要牢記,那就是如果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這頓吃了七分飽,第二餐之前是不會提前飢餓的。也就是說,如果提前餓了,就意味著沒吃到七分飽,可以適當再增加一點飯量。
其實,有了七分飽的意識,就是好的開始。專家提醒,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一些細節:
專心吃飯。對飽的感受,是人的本能,天生具備。不過,對不同級別飽的感受,一定要在專心致志進食的情況下才能感覺到。如果邊吃邊聊,或邊吃邊看電視,就很難感受到飽感的變化,從而不知不覺地飲食過量。
❹ 七分飽是多飽
七分飽不是不吃飽,
它的意思是告誡人們不要吃得過飽。
你吃的胃有感覺不餓了,卻不會太飽,別撐著就行了。
不要吃得感覺已經差不多了,還想吃,就繼續吃。
這時侯還是撂筷吧!
❺ 什麼叫七分飽
…… 七分飽 就是一個概念啊,沒有具體的規定的… 要你自己去感覺,原來的「吃飽」是什麼感覺, 七分就是不覺得餓了,再稍微吃一點,然後就不要再吃下去了。再吃下去就 8分9分然後就飽了。 總之就是卡在還有點「意猶未盡」的那個程度吧。
一個小饅頭再加點菜,這樣的飯量不算多啊,你還要減量干什麼…? 如果按照這個標准,要七分飽,那就少吃兩口饅頭就行了,菜不用減。燒餅也是,少咬幾口就行了。 你怎麼總是想著 減半個呢。。?呵呵 。那樣真的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