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范蠡賺錢比花錢容易,他的哪三句箴言讓人受益匪淺
認識范蠡的人都知道,范蠡身上有許許多多的標簽。而這些標簽放在一個人的身上就成就了全能型人才的范蠡。范蠡的全能型特質是很多人望塵莫及的,但是范蠡的經商之道,卻又是我們每個普通百姓甚至於商業界人員,都想要為之一探究竟的學術文化。就連我們所認知到的李嘉誠,都經常在講座當中談及到范蠡的經商之道。可見范蠡的經商之道,含金量特別的高。
⑵ 中國古代的名人理財案例有哪些
1.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即助越王勾踐一戰滅吳的大智者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
陶朱公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判斷價格的漲落,即」論其(商品)有餘和不足,則知(價格)貴賤。」他發現價格漲落有個極限,即貴到極點後就會下落;賤到極點後就會上漲,出現」一貴一賤,極而復反」的規律。因為一種商品價格上漲,人們就會更多地生產,供應市場,這就為價格下跌創造了條件。相反,如果價格太低,就打擊了積極性,人們就不願生產,市場的貨物也就少了,又為價格上漲創造了條件。
2.呂不韋,戰國末年衛國人,古今中外第一風險投資商。
他以投機商業的手段投機政治,並不是讓人只要金子,不要銀子。面對現實中要有準確的把握,對市場前景進行理性分析,呂不韋崇尚的更多的是投資方面,喜歡去發掘一些有潛力、價值被低估的物品,然後低價買進,再高價賣出,來賺取差額獲得利潤。當然投資這些領域,你一定要懂行。
3.蘇軾,北宋人,控制自己的開支
他為了能節約開支,每月將自己的4500文錢俸祿,分成30份用繩子串起掛在房梁之上,每天需要使用的就取下一串來使用。如果每天沒用完的錢,他便用繩子重新串下來。而且規定自己每天開銷控制在150文錢以內的,這樣通過方法也控制自己一定的消費。
4.白圭,戰國人,後人稱「商聖」他不貪圖眼前小利,善於推測觀測市場的走勢,然後抓住最佳投資時機,來獲得最大收益。
喜歡觀察市場情況,當穀物成熟時,他買進糧食,出售絹帛綿絮;當蠶繭養成時,他買進絹帛綿絮,出售糧食,從而賺取中間的差價。
知道了中國古代人的理財方式,其實我們可以明白,理財方法千變萬變,卻不會離開幾條最基本的原則,省錢、控制消費、關注行情、抓住投資機會。
⑶ 求范蠡生平,要全面,詳細.謝謝.
范蠡 ,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漢族,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謀士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乃我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人物生平
范蠡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36年,約於公元前448年無疾而終,享年高齡,幾近百歲,被 稱為中國商人聖祖。
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輕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然縱有聖人之資,在當時貴胄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范蠡卻不為世人所識。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江蘇太湖馬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范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吳國,獻「卑辭厚禮,乞吳存越」之策。議和後「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於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 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
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薴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里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吳王亡身餘杭山,越王擺宴姑蘇台。」在舉國歡慶之時,范蠡急流勇退,遂與西施隱姓埋名、泛舟五湖。不過,與西施泛舟五湖只是民間傳說,事實上,范蠡隱退時已經68歲高齡,而西施要比范蠡小的多。但是人們總願編織出英雄美人的佳話,因此才有泛舟五湖這一說。但史實應該不是這樣的。
後來,他輾轉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激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定陶),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又一說為在宜興制陶,無錫五里湖養魚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我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
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事跡和思想
范蠡(前536-前448年),越國著名謀臣,為勾踐出謀劃策,功勞相當之大。
(1)卧薪嘗膽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吳 范蠡彩像[1]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敬王二十六年(西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無錫太湖馬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范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越國,「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於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
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薴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里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2)從商經歷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太平廣記·神仙傳》有老子「在越為范蠡,在齊為鴟夷子,在吳為陶朱公」一說。在吳地(今無錫太湖一帶)叫人制陶,操計然之術(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中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3)隱退
范蠡認為在有功於越王之下,難以久居,「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深知勾踐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激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4)經濟思想
「勸農桑,務積谷」、「農末兼營」、「務完物、無息幣」、「平糶各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等至今對現代的經濟建設也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5)軍事思想
范蠡的軍事宗旨:強則戒驕逸,處安有備;弱則暗圖強,待機而動;用兵善乘虛蹈隙,出奇制勝。為後世稱道並沿用。
後世影響
軍事宗旨
強則戒驕逸,處安有備;弱則暗圖強,待機而動;用兵善乘虛蹈隙,出奇制勝。為後世稱道並沿用。
經濟思想
「勸農桑,務積谷」、「農末兼營」、「務完物、無息幣」、「平糶各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等至今對現代的經濟建設也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范蠡是春秋末年傑出的政治家、大商人。 范蠡他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如農末兩利的經濟管理思想值得注意。《史記·貨殖列傳》載,范蠡認為: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末病則財不出,農病則草不辟矣。上不過八十,下不減三十,則農末俱利。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 上文的大意是說:穀物糶的價格太賤則損害農民利益,農民受損害不努力生產,農田就會荒廢。穀物的價格太高則會損害工商業者的利益,工商業受損害無人從事工商業,就會使經濟發生困難。谷價如果低至20就會損害農民,谷價如高至90就會損害工商業。如果把谷價限制在不低於30、不高於80的幅度內,就會對農業和工商業都有利。如能這樣"平糶齊物",關卡、市場都不匱乏,不就是治理國家的辦法嗎?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以司馬遷治史的求實精神來看,他的上述記載反映的無疑應是范蠡的思想。司馬遷不把"農末俱利"的思想歸於在管仲、孔子、子產等人名下,而單單記載在范蠡名下,說明他必有所根據。至於他據戰國未以來的習慣用"末"來代替"工商",則是他自己的改動。這點前人已經指出①。還要說明的是,把谷價限制在不低於30、不高於80的幅度內,《越絕書·計倪內經》所載,"糴石二十則傷農,九十則病末"。這樣的穀物每石的價格與戰國時李悝所說的粟石價30和漢代谷價大體相合。這可能也是漢代人用當時的習慣來表達范蠡思想的例證。雖然如此,這些小的改動並無損范蠡"農末俱利"思想的光輝。
春秋末年,范蠡提出的"農末俱利"的思想有重要意義。這表現在:首先,他提出了谷賤傷民、谷貴傷末的問題,通過把價格調整到一定范圍內而作到"農末俱利"。這樣既可以促進農業發展,又有利於工商業的發展,使國民經濟各部門能夠協調發展。其次,他明確提出了商品價格對生產與流通的作用,尤其是恰當地處理好谷價與其他商品價格的關系對生產與流通的作用。范蠡試圖通過調整價格促進生產和流通,這都是通過經濟手段而不是通過行政命令。這也是值得注意的。再次,怎樣把物價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呢?范蠡主張用"平糶"的辦法,這就需要豐收年國家把糧收購儲藏起來,在歉收年缺糧時國家再把糧食平價糶出,這樣才能起到平定糧食和其他物價的作用,這就叫做"平糶齊物"。所以"平糶"是范蠡首先提出來的,戰國時李悝推行平糶法和漢代設"常平倉"都是這一思想的發展與實踐。因此,"平糶"思想的重要性也不可忽略。
范蠡有治國理財的實際經驗,他提出的"農末俱利"的價格政策和"平糶齊物"的經濟主張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范蠡不愧是我國古代治國理財的傑出人物。
管仲、孔子、范蠡是春秋時期在經濟管理思想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在經濟管理一些問題上的主張,可以反映那個時代的特點。
編輯本段
范蠡祠
主要以范蠡軍事政治才能和商業才能及生平業績為主要展示內容、以其它相關人文故事為 范蠡墓碑襯托。全部建築由范蠡祠及財神廟、魁星閣、三星廟(暫用名)等相關建築組成,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60平方米,正殿內塑高3.5米范蠡全身銅像一座,銅像背後牆面用木條仿竹簡形式,再現《史記》中記載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所有立柱均鑲嵌楹聯。殿外左右兩側建長廊兩條,陳列與范蠡生平業績相 范蠡祠關的詩碑,並以彩繪壁畫等形式,生動介紹范蠡卓越的軍事、政治和經商才能。其它輔建築依相應位置而建,錯落有致,相關塑像如:比干、趙公明、關公及福、祿、壽三星均以民間傳說的形象為依據,或坐或立,神態各異。范蠡祠共有塑像8座,除范蠡全身銅像外,其餘均採取民間傳統的貼金彩繪相結合的形式。范蠡祠面西南背靠金雞山,氣勢恢宏,採用清代民間建築風格,黛瓦粉牆,古樸典雅。主要建築除「魁星閣」外,屋架及相應構件均從民間整體購買,各種木雕構件琳琅滿目,精彩非常,充分展示了江南民間建築藝術特色。
范蠡祠戲台在干山鄉蠡山,為范蠡祠的門樓部分。相傳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寓居於此。
⑷ 求助范蠡經商理財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虛華,勿優柔
范蠡經商理財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虛華,勿優柔,勿強辨,勿懶惰,勿固執,
勿輕出,勿貪賒,勿爭趣,勿薄育,勿昧時,勿痴賃。
⑸ 范蠡賺錢比花錢容易,他的哪幾句箴言能讓人受益無窮
認識范蠡的人都知道,范蠡身上有許許多多的標簽。而這些標簽放在一個人的身上就成就了全能型人才的范蠡。范蠡的全能型特質是很多人望塵莫及的,但是范蠡的經商之道,卻又是我們每個普通百姓甚至於商業界人員,都想要為之一探究竟的學術文化。就連我們所認知到的李嘉誠,都經常在講座當中談及到范蠡的經商之道。可見范蠡的經商之道,含金量特別的高。
⑹ 賺錢比花錢容易的范蠡有什麼讓人一生受益的箴言
認識范蠡的人都知道,范蠡身上有許許多多的標簽。而這些標簽放在一個人的身上就成就了全能型人才的范蠡。范蠡的全能型特質是很多人望塵莫及的,但是范蠡的經商之道,卻又是我們每個普通百姓甚至於商業界人員,都想要為之一探究竟的學術文化。就連我們所認知到的李嘉誠,都經常在講座當中談及到范蠡的經商之道。可見范蠡的經商之道,含金量特別的高。
⑺ 古今中外專業投資理財的名人故事!急急急!!
鐵路巨頭斯坦福
1814年,英國發明家斯蒂芬斯發明了蒸汽機車後,歐美等國相繼掀起了修築鐵路的熱潮。這里講的是一個名叫斯坦福的美國人靠修築橫貫美國東西部的大鐵路發了大財,成為控制美國的十大財閥之一的故事。
斯坦福早先是美國加州的一個批發商,他加入了共和黨以商人的身份從政,當上了議員。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主張給黑人自由的共和黨戰勝了代表奴隸主利益的民主黨。37歲的斯坦福當上了加州州長。他在州長任期中積極參與修築橫貫鐵路計劃,從而成為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的總裁。
斯坦福對鐵路有興趣,是和他的家庭分不開的。他的父親擁有大農場,並在他7歲那年,承包了一段24公里的鐵路工程。斯坦福是個懂事的孩子,雖然才七八歲,每到星期六他一定會扛著鐵鍬去鐵路工地幫父親的忙。如今他當上了一州之長,大權在握,可以在興修鐵路上大顯身手了。斯坦福召開了加州特別會議,形成了修築鐵路的特別決議。因為修築鐵路不光是加州的事情,斯坦福特邀了鄰近的俄勒岡州,以及內華達州、華盛頓州的代表。會議人數超過了100人。會議經過激烈爭論,形成了決議。斯坦福答應加州准備1500萬美元,作為鐵路建設補助金。俄勒岡州也許諾准備500萬美元。
斯坦福派本州鐵路技師猶大將會議決議案送首都華盛頓審批。同猶大一同前往的,還有一位名叫巴金的年輕政治家。猶大一行人到達華盛頓後,在眾議院租到一間房子,展示橫貫美國東西大鐵路的模型,並展開公關和宣傳活動。他們還向國會提交了一份法案,法案條款包括:鐵路公司可以發行5000萬美元的債券;免費取得鐵路兩側122米的公有土地;鐵路兩側32公里的公有土地,低價讓給鐵路公司等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修築鐵路集資。
此時美國的總統是林肯。斯坦福必須藉助林肯總統的力量,讓修築鐵路法案通過。為了讓總統相信他們的能力,斯坦福和亨金頓等5人,各自拿出了巨額資金,組建了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在林肯總統的支持下,國會通過"太平洋鐵路法",規定成立兩個公司: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和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由這兩個公司承辦這一條鐵路。
被稱做"世紀大道"的鐵路,終於在1863年1月8日正式動工了!州長兼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簡稱CP公司)總裁斯坦福,乘坐四匹馬拖拉、兩側插著小旗的黑色馬車賓士而來。薩克拉門多河與亞美利加河相接處,一大早就驕陽似火,氣候很是反常。積雪剛融化,泥濘的路面上豎立著一根根旗桿,星條旗和繪有大熊標志的加州州旗,在晨風中高高飄揚。路上排著幾十輛來賓的馬車,近千名群眾聚集在河畔堤防上,歡慶這一劃時代的開工典禮。
斯坦福脫掉大禮帽,緩緩登上了河畔臨時設立的講壇。他像往常一樣莊重,從口袋中抽出了講演稿,說:"女士們先生們,現在,世紀大道就要動工修建。這條大道橫貫4300公里長的美國大陸。我們這次連接東西兩半球,是秉承上帝的旨意。現在,加州不是在大陸的尾部,而是一座確確實實的黃金城,是美利堅西部的正門!"台下歡聲雷動。斯坦福從講壇上走下來,接過遞來的一把鐵鍬,鏟起含有冰雪的泥土,拋向預定的鐵路路基上。
陸軍樂隊奏起了《星條旗永不落》的曲子,男士們脫帽放在前胸,不少女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州長的保鏢突然拔出腰間的手槍,朝天開了一槍,然後又開了第二槍、第三槍,群眾發出了陣陣歡呼。亞美利加河上正在造橋,工人們把石頭堆高,他們的雙腿浸在冰冷的河水中,聽到槍聲,他們也紛紛拔出手槍,朝空鳴放,以示慶祝。
修築橫貫美國東西部的大鐵路,工程極為艱巨。鐵路所經過的地方,地形十分復雜,有高達2100米的高山,有河流湖泊,還有荒無人煙的荒漠。自然條件惡劣不說,還有人際矛盾。鐵路法案後來又規定:鐵路兩側公有土地增至80公里,由此遭到了印第安人的激烈反對,因為這兩側區域中,包括了許多印第安人居住地,他們死也不肯從居住地撤離,而白人方面則以貫徹鐵路法案為借口,驅逐印第安人,並燒毀他們的房子,雙方矛盾激化了。
UP鐵路(即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開始修到內布拉斯加山脈的時候,印第安人的紅雲酋長,率兵從落基山麓來到這里,襲擊護路的軍隊和民兵,向工地帳篷施放浸過油的著火弓箭。隨著鐵路的延伸,演變成一場浴血的生死戰斗。後來,斯坦福為了加快鐵路建設,下令採取懷柔政策,一些印第安人後來也加入了築路工人的行列,矛盾才逐步緩解。
在鐵路鋪設工程沿線,分布著巨大、繁茂的松樹林,這是很好的枕木來源。鋪路者根本不用擔心枕木匱乏。森林地帶野牛數量很多,這就為鐵路工人提供了大量肉食。
1863年10月6日,由費城一家工廠製造的火車頭運到了鋪路工地。火車頭是拆成零件,打包裝上帆船,經過120天的航程運到的。CP鐵路上這第一個火車頭,被任命為"斯坦福號"。斯坦福、庫羅卡、亨金頓、霍布金斯幾個大股東,為了推銷股票和公司債券,特地為這個火車頭舉辦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展示會。
擦得雪亮的"斯坦福號"被絞車吊上軌道。火車頭是燒木柴的,司爐點燃木柴,發動了幾次都沒成功。斯坦福拍拍司爐肩膀,鼓勵他不要灰心。終於,濃濃的白色蒸汽往上噴了,引擎突然大吼一聲,活塞開始運動,"斯坦福號"有如威武的君王,慢慢向前駛去。人們打開香檳酒朝火車頭上噴,發射了35響禮炮,以示慶賀試車成功。
斯坦福這個人物是復雜的,作為州長,他一心想修好鐵路為民造福;作為鐵路頭號股東、大資本家,他自然要榨取工人的血汗,攫取最大利潤。鐵路要穿越整個內華達山,光是隧道就有15個,工程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多。大批歐洲移民吃不了那個苦,加上嫌工資太低,紛紛轉往銀礦和銅礦找活干,工程一度受挫,進展緩慢。這時候,斯坦福派人到舊金山,通過華人的經紀公司,陸續召來了大批華工。他們從加州各地被帶到內華達山的工地現場。
這些從中國廣東、福建和香港等地招來的築路工人,工資僅及白人的1/33,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盡管如此,僱傭華工一事還是遭到了具有種族偏見的人們的激烈反對。斯坦福力排眾議,說:"你們聽沒聽說過中國人築萬里長城一事?中國人是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石匠?"
斯坦福先後招來了1.5萬名華工。當時華工苦力的來源有三個:一是太平天國運動中被清政府逮捕的客家族俘虜和清政府在押囚犯;二是當地的親朋好友串聯而來;三是被人販子販賣而來。介紹販賣業務的大多是英國人、西班牙人和法國人。這種交易在美國稱為"販豬業",因為這些苦力簡直和非洲奴隸一樣,像豬一樣被關在船艙里,毫無人身自由,直到運抵目的地為止。
"橫貫美國中西部大鐵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就卧著一名華工的屍體",這是中國築路工人悲慘遭遇的真實寫照。1866年12月,在內華達西側工作的華工全部遇到雪難,但內華達山的隧道工程仍繼續進行。雪崩頻繁發生,在工程中喪生的華工越來越多。華工們就是在這種極艱難的環境中,用勤勞和智慧的雙手,一點一點鑿通了隧道。
1869年5月10日下午2點多鍾,UP鐵路和CP鐵路在猶他州的普羅蒙特利相連上了,完成了劃時代的壯舉。斯坦福身穿黑色的燕尾服,戴一頂絲質小禮帽,搭乘"丘比特號",早上6點從薩克拉門多出發,到達這里。在客車上,他和應邀前來的亞利桑那州州長、加州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等賓客,一邊喝酒,一邊閑聊。當火車穿越內華達山隧道之後,大家舉杯向他祝賀,"恭喜"之聲不絕於耳。
CP鐵路和UP鐵路的接軌地點,名叫奧格登城。奧格登城是槍王勃朗寧的故鄉。勃朗寧在一生中,共取得128種槍械專利。
為了紀念東西鐵路的大會合,加州一位名叫休斯的富商,捐贈了一枚黃金軌釘。這軌釘比一般的軌釘要大一倍,直徑大約有15厘米多,釘身是用18K金鑄成,外表鍍了純金,上面刻有斯坦福等對鐵路建設有功者的名字。另外,內華達的弗吉尼亞城也捐贈了一枚軌釘;和斯坦福同車來的亞利桑那州長也釘人一支金、銀、鐵合金的軌釘;還有愛達荷、蒙大拿州也都捐了金、銀軌釘。
舊金山的陸軍騎兵第21連隊的5個中隊,專程趕來參加典禮,他們的軍樂演奏使整個會場熱鬧非凡。
斯坦福敲下了黃金軌釘的第一錘。這一錘只是做出一種姿態,銀錘掠過軌釘,落在鐵軌旁邊電報線的信號器上。信號器直通華盛頓,全美各地教堂都響起了鍾聲,慶祝這非凡的時刻。道奇少將和蒙塔吉兩位技師互相握手致意後,慶祝酒會正式開始。
CP鐵路的技師長史特羅,帶著穿藍色長褲、留有長辮子的華人現場監工,也來到會場上,向廣大賓客們介紹勞苦功高的華工。斯坦福請畫家將會場的情景描繪下來。威爾斯最後一班貨運馬車的車夫——凱尼和格爾兩個人,也特地前來參加盛會。凱尼喝得大醉,不勝感慨,滿含熱淚地說:"我在這片沙漠上已經整整跑了不下13年了!"
橫貫美國東西部的大鐵路通車後,掀起了一股移民熱潮,不但美國東部大量移民擁向西部,英、德、挪威、瑞典等歐洲各國的人,也紛紛來到這里落戶。鐵路兩側大片的土地,現在可以轉賣了,當年鐵路的股東們便大發了一筆橫財。斯坦福作為大股東之一,自然成了大富豪。
斯坦福把全家移居到舊金山。在可以俯瞰海灣的"貴族之丘"上,斯坦福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宅邸,並在郊外買下5.5萬英畝的牧場。1868年5月,也就是斯坦福釘下黃金軌釘的前一年,他的唯一的兒子小斯坦福誕生了。斯坦福把兒子視作掌上明珠,從兒子上幼兒園起,就專門為他請了音樂和舞蹈家庭教師,還特別對他進行法語訓練。他們准備讓小斯坦福將來上哈佛大學,所以把中學教育選在紐約,而且為此還在紐約租了一處房子。1883年11月,斯坦福夫婦帶著15歲的兒子去歐洲旅行,在義大利旅行途中,小斯坦福突然發高燒不退,經診斷,患的是傷寒。老夫婦心急如焚,特地從巴黎請來名醫診治。但是很不幸,小斯坦福還是離開了人問。再過6天,就是斯坦福60歲生日。
晚年喪子給了斯坦福十分沉重的打擊,此後整整五個星期,他把自己關在巴黎的旅館內,不斷地修改遺書。為了紀念愛子,他決心創辦一所大學。1886年的夏天,斯坦福正式宣布捐出250萬美元,作為創立斯坦福大學的基金。這時他當選聯邦參議員已有兩年了。
斯坦福大學位於舊金山以南約50公里處,名叫帕洛阿爾托,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城。這里本來是一片原始森林,到處是茂密的美國松和橡膠樹。1891年10月,斯坦福大學正式成立並開始授課。
創辦斯坦福大學,說明斯坦福是有眼光的。現在迎來了鐵路時代,社會上對優秀人才的需求比對馬匹的需求要迫切得多。斯坦福原先經營牧場,培育優秀馬匹,現在馬匹時代已經過去了。斯坦福大學後來成為美國西部一所著名的大學,與東部的哈佛大學和霍布金斯大學並駕齊驅。
1893年6月21日,美國鐵路大王斯坦福因心肌梗塞,與世長辭。斯坦福的遺書規定,將遺產貢獻給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