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當下理財誤區

當下理財誤區

發布時間:2021-07-20 19:06:10

理財有幾大誤區

積蓄不多,怎麼理財
很多人認為,理財是有錢人乾的事情,一般家庭、工薪階層的收入除日常消費外,剩下的本不很多,哪裡來多餘的錢進行理財,認為理財對他們來說是無關緊要的。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狹隘的看法。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實際上,積蓄少才更需要理財。省錢、節制消費也是一種理財,家庭消費要照顧到方方面面,要合理管理現金流向,做到健康合理的消費。同時要注意盡量多儲蓄,多積累可以用來投資的資本,如果積蓄達到一定水平就可以考慮購置理財產品以獲得更大的收益。
>02
多餘的錢只存銀行,覺得踏實
大多數人的觀念是「有了錢就存銀行」,覺得錢存在銀行安全性高,可以拿利息,盡管利息不是很高,但是心裡覺得踏實。但是我們也應該聽說過「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並且現在人民幣對內貶值、國家的降息,存錢並不是那麼劃算。但是也不是說就不要存款了,建議是:這些存款可以分成幾部分,部分定存,以備不時之需;部分可以用來投資理財。
>03
不管風險大小,盲目投入股市
有些人有這樣的心態和觀念,覺得股市賺錢快,看到人民幣在一夜之間可以增值那麼多,受不住誘惑就牛氣沖天的有投資股市的沖動。這種盲目的行為的不正確的,投資股市不能不顧股市的高風險,一旦股市出現趨勢性扭轉,該風險將被引爆,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損失。
>04
只認銀行的理財產品
理財時,這種只認銀行理財產品的觀念也是落後的,他們看中的是那些理財產品有銀行自己推出,安全性高。但是,事實上銀行理財產品於其他理財產品相比,收益並不高,而且受國家政策的影響,國家降息,其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會降低。現如今理財渠道增多,也有很多適合大眾的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如那些固定收益類品種,年收益率在10%左右的,也可以獲得較高收益。
>05
黃金不會貶值
大多數人認為黃金能夠保值增值,就算沒有增值,也不會降很多,保底還是可以的,還可抵制通脹。其實,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在市場經濟的時代,黃金的價格回收各種因素的影響。實際上,2003年下半年以來,黃金的價格一直呈下降趨勢,而相關部門的統計表明,國內黃金對抗通脹的效果也並不明顯。所以建議適當購買黃金,它並不是一種最佳的投資選擇。
>06
不碰有風險的
有些人為資金安全,覺得只要是有風險的投資就不會碰,其實任何一種投資理財都有風險,股票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他們都有風險,只是風險大小不同,。這種只想要獲取收益而不願承擔風險的理財觀念是不正確的,投資前,最好做好風險評估,可以向專業理財師咨詢,詢問專業科學的理財建議。
>07
總之,不能不理財,但理財也不能跑偏。應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多聽取專家的建議,在守好家庭財富的基礎上進行理財才是最根本的。

② 理財的誤區有哪些

理財是要求素質相對綜合的一門技術,比如
1.要求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更不能將多個籃子放在一輛車上,這樣萬一這一種理財產品遇到風險兌現不了,就容易將雞蛋打翻,那麼我的本金很可能就回不來了。另外為啥叫多個籃子不能放在同一輛車子上呢,比如我買銀行理財產品,雖然買了不同的理財產品,但是是在一家銀行買的,或者我是在幾家銀行買的理財產品。這都屬於把幾個籃子放在一輛馬車上。銀行、證券、保險被稱作金融業的三架馬車。😊
2.還有就是選擇了與自己風險能力不匹配的理財產品,因為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但是如果我不能承受那麼高的風險,我卻想著多高的收益率,肯定是不匹配的。如果我選擇一款收益率10%以上的產品,這種收益率明顯高於市場一般收益水平,那也可能出現最後不能對付,公司跑路的案例😂 你想要他的利息,他想要你的本金😱😱得不償失的結果。
3.我就屬於比較風險厭惡型的人,有時間就多看書多學習,這也是種投資,這種投資是投資脖子以上的部分——大腦。對於自己的幸福感,孩子的教育都有幫助,更多的精力也是放在了自己本職工作上。做了基礎的理財就是自己和家人的保險保障規劃,用小錢換大錢,以防萬一,仍然有筆保險金。

③ 很多理財觀念並不正確,有哪一些是理財誤區呢

說到理財,很多朋友敬而遠之,這主要是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理財有著諸多的偏見,很容易走近理財誤區。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理財就是省錢,就要降低生活質量,理財太復雜,因此自己做不來。殊不知這些都是錯誤觀念。可以說,很多人不知不覺中走進了理財誤區。

誤區六:只心動不行動

很多人都看到了理財文章或者電視後,當時回想,我一定要開始理財,可以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慢慢的理財的心也淡下來了。單我們要知道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心動了,就立即行動把。

開始記賬。多關注理財信息,多學習理財知識,做好理財計劃。一方面,有效地花錢,讓有限的錢發揮最大效用,即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又提高生活質量;另一方面,通過開源節流投資等增加收入,不斷積累財富,達到自己的目標。

④ 理財誤區有哪些,投資理財誤區

誤區一:急功近利,追求暴富
我自己的不少同事就認為投資就一定要賺錢,更有甚者恨不得一年就能翻好幾倍,盡快讓自己暴富。
誤區二:誤認為低息平台就一定安全
很多人由於對P2P平台的基本運行原理還不是特別清楚,更談不上運用專業知識判斷其平台業務的正規與否,無奈之下就通過利率判斷平台的安全性。
誤區三:高大尚的背景就一定靠譜
很多投資人都無條件的相信平台背景高大尚,就一定可靠,背景公司會出來兜底,這也是種誤區。在中國都是有限責任公司,母公司只會在出資額度的范圍內承擔P2P平台公司的有限責任。只有在平台出問題的損失遠小於它的品牌價值時,才會兜底的,損失過大後,想兜底也無能為力啊。尤其是像現在,很多背景平台待收都做到了數億,數十億,數百億,以後甚至會破千億,背景公司哪裡還有能力給你平台兜底啊。
誤區四:頻繁變更投資平台
有些人過於盲目地信任評級榜單了,覺得自己投資平台不在榜單上就擔心,這也是種誤區,評級榜單更多的是在於推廣和宣傳,這種情況下,新平台比老平台更需要上評級榜單增加曝光度,對新投資人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也僅僅是參考了。
自己在選擇和投資平台時,一定要有充分的了解,科學的組合,盡量做到低風險,中偏低風險,中等風險平台,適當都組合著使用,不要因為一個負面的報道,動不動就債權轉讓走人,這樣做不僅會增加投資風險,而且還會大大的增加決策性失誤的概率。另外頻繁的更換平台還會增加機會成本和轉換成本,通俗的講就是不僅要丟掉原有平台的利息,還要丟掉部分轉讓手續費。
誤區五:錢不是投資賺出來的,是靠掙的
我只能說世道變了啊,以前大家窮的時候只能是靠人去打工掙錢,現在很多人都有錢了,就更應該讓錢給自己打工了,讓錢去賺錢。
人去掙錢屬於開源,但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的去開源,即使努力,干到個集團公司高管的位置,一年下來也就是個幾十萬,年薪過百萬的人都非常少,不可能無限制的去開源的,在無法開源的情況下,就該考慮如何節流,如何使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其實錢越多越需要打理,只有將其進行合理的投資分配,才能使財富實現增值,增加抵禦風險的能力了。
誤區六:盲目跟風投資
隨著網貸理理財產品的逐漸升溫,投資人很容易受到從眾心理的控制,比如e租寶事件,有多少人是因為看見自己的親朋好友投資了,然後才跟著投進去的。所以在投資P2P時,投資人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先想明白為什麼選擇這個平台,為什麼要投資這個平台。每個人的財務情況是不同的,有些人一年雷了幾百萬,每天照樣樂呵呵,有人雷個幾萬塊,日子就會過的很辛苦,這都是因為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不相同了。在投資平台時,更應該關注平台的透明度,誠信,業務,平台的動態運行數據了,而不應該僅僅是看成交量和背景,要多向專業人士請教咨詢,從知己知彼兩方面做好功課,避免跟風投資,這樣才有成功的可能。

⑤ 常見的理財五大誤區,你有進入嗎

常見的理財五大誤區:
誤區一:沒錢就不理財

很多人覺得理財,首先要有財才能理,覺得自己手上的那點錢根本不值當去理。其實,理財並不是讓人一夜暴富,也不是有錢人才能理財,正是因為沒錢才更需要理財。要想理財,首先要做兩步:開源和節流。開源:多掙錢,除了工資可以做些兼職、做些副業,總之就是增加收入;節流:就是少花錢,平時要有規劃,不要把每個月的收入都花完,要合理理性的消費。通過開源和節流兩步,積累理財初始資金。
誤區二:理財就是把錢存在銀行
說到理財,很多讓你第一想到的是銀行,因為安全。但大家都知道,現在銀行存款利率較低,連通貨膨脹都跑不贏,把錢存在銀行實際上就是在貶值。要想更好的理財,就需要把存銀行的錢取一部分出來,尋找更好的投資理財渠道,獲得更高的收益。

誤區三:理財就是虧錢
由於對投資理財知識的缺乏,很多人認為投資理財的風險非常高,沒有一定的財力,便不能輕易的理財,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是高風險,除了股票、現貨、外匯之類的高風險產品之外。像銀行理財產品、債券基金、貨幣基金、國債等都是一些風險低、收益穩定的理財產品。
誤區四:盲目跟風
很多人理財都有一個習慣,就是跟風投資。別人買什麼,自己不了解產品任何信息,也一頭腦的跟進去買。出現點風吹草動,就想著趕緊賣,結果只能以虧損收場。其實,理財首先要學會的就是自主,我們每個人的家庭情況、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都不盡相同,因此適合別人的理財產品不一定適合自己,在進行投資理財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

誤區五:只顧高收益忽視風險
很多人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都喜歡盯著收益率看,希望收益越高越高,但收益往往是與風險成正比的,想要獲得多高的收益,就要承擔到多高的風險。而在進行投資理財的時候,不要只盯著收益,更要注重資金的安全性,資金的安全性永遠比收益更為重要。只要本金再是,永遠都有錢生錢的可能。

⑥ 你認為當前中國人最大的理財誤區是什麼

很多人在投資理財的活動中容易受到一些不太理智的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很可能使你的理財計劃擱淺,甚至失敗。
過分擔心損失

如果你得到一張免費的足球票,而那天晚上惡劣的天氣使你前去體育館很危險,這時你會去嗎?假如同樣的天氣,但足球票是自己花100元買的,這時你去還是不去呢?

美國一位叫理查德•泰勒的經濟學家研究表明:如果票是自己買的,那麼很多人願意冒風險看比賽。在這里有兩種心理定勢在起作用,即「成本陷入傾向」———認為既然為之花了錢,那麼就最好不要浪費,而不管結果是什麼;「損失厭惡傾向」———人們通常把損失看得比利益重要兩倍。他特別指出,在考慮看比賽的收益和為之所冒的風險時,花去的100元並不重要。

建議:評估投資只能依據將來的損失或收益的多少,所以問題不是你是否為買股票花的1000元遺憾,而是你現在願不願意持有隻值500元的股票。

不考慮通貨膨脹

假如你和你的朋友分別花40萬元買了一套房子,一年後又先後賣掉了。在你的朋友賣房子時,當時有25%的貶值率———商品和服務平均降低25%,所以你的朋友賣得30.8萬元,比買價低23%。你賣房子時,物價上漲了25%,結果房子賣了49.2萬元,比買價高23%。大多數人都認為你比你的朋友做得好,但事實上,你的朋友才是賺錢的一個,考慮通貨膨脹因素,他所得錢的購買力增加了20%。

「貨幣幻覺」是人們常犯的錯誤之一,人們把貨幣「名義上」的變化,即錢數的多少和真實的變化,即貨幣購買力的多少混淆了,真實的變化是要把通貨膨脹或貶值考慮進來的。

建議:要牢記你的購買力。

過分自信

過分自信是另一個常見的誤區,尤其是當人們有過某些經驗或知道一些具體信息時———無論所知是多麼有限,都傾向於自作主張。

建議:要把握住大筆投資和財務的底限———包括你買或不買的決策。有位財務專家曾說過:如果你記住了自己可能成功的底限,你就會大大降低失敗的可能性。

認為某些錢更值錢

假設有兩種情況。其一:你或者可只得到30元,或者用擲硬幣來決定:正面朝上你可得39元,反面朝上你可得21元,你擲不擲?其二:先給你30元錢,然後由你決定是否擲硬幣,如果硬幣正面朝上,你就再贏得9元,反面,你就輸9元,你擲不擲?

事實上,兩種情況的機會都是一樣的:不擲,拿到30元;或者是賭運氣,獲得39元與獲得21元各有50%的機會。經濟學家們研究發現,第2種情況下,有70%的人更願意賭一賭,也就是說,當人們認為他是在用「飛來之財」賭博時,他們更願意冒風險。但他們忘記了:哪兒來的1塊錢都是1塊錢。因為錢的來源不同而認為它們具有不同的價值,會帶來不幸的結果。

建議:對於捐贈的財產等一定要三思而後花,當錢在你手中停留的時間越長,你就越可能認為它歸你所有。

貪多嚼不爛

如果有28元一份的套餐和32元的無限制的自助餐,哪個劃算?當然,這取決於你飢餓的程度,但總有許多人盲目地選擇可以任意吃的自助餐,卻不考慮自己真正的需要,他們把飽餐一頓與美食混為一談。當商品是按包或按堆賣時,你總能獲得應得的價值嗎?答案常常是否定的,即使這些商品的成本的確高於它的甩賣價值。如果你根本用不著其中的一些東西,這顯然不是好的交易

⑦ 現代家庭理財主要存在哪些誤區

您好,現代家庭理財存在的誤區大致有這些:
對家庭收支狀況不夠清楚;對家庭理財風險承受能力沒有客觀的認識;急於求成,渴望一夜暴富;盲目理財,身邊人說什麼理財好什麼理財收益高,就盲目跟隨。

閱讀全文

與當下理財誤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市盈動靜 瀏覽:270
麥田外匯 瀏覽:202
中建新塘天津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575
基金估值計算 瀏覽:354
基金投資債權稅 瀏覽:859
航天機電資金流向 瀏覽:774
股票賬戶借用 瀏覽:712
國泰君安微融資 瀏覽:767
興業銀行貴金屬交易客戶端 瀏覽:251
菲拉格慕股票 瀏覽:637
基金660010今日 瀏覽:261
農業銀行惠農貸款如何還貸 瀏覽:154
星期六可外匯轉帳 瀏覽:55
融資需要抵押嗎 瀏覽:159
匯泉投資 瀏覽:177
鉛蓄電池股票 瀏覽:883
遠東貴金屬交易中心官網 瀏覽:8
新浪外匯加元 瀏覽:258
嫣然股票 瀏覽:333
普洱一般什麼價格查詢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