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證監會嚴禁傘形信託能全面叫停嗎
還是比較好控制的
銀監會要是這么說,最多隻能控制信託發行不了傘形信託,可以採取場外的配內資模式,所容以只能治標不治本。
證監會這么說,只要卡住證券公司的數據不得外接,那場外配資、傘形信託都只能停了,就看具體證券公司能不能執行了,這是治標治本的辦法
話說最近這個問題問的朋友咋這么多?
『貳』 基建類信託為什麼被叫停了現在買什麼信託產品好呢
監管層以來「窗口指導」的方式叫源停此類信託,主要原因有:
第一,目前基建類信託存量已經很大,為總量控制,必須控制增量;
第二,從融資成本講,同一平台或基建項目,發行城投債、企業債成本更低,優於信託融資,監管應引導這些融資人降低成本、提高資金效率;
第三,已經發行的平台、基建信託或將有「兌付壓力」,不希望新的「麻煩」出來;
第四,已經發行的可能有些項目把關不嚴,部分夾雜馬甲信託,一些並非平台、基建的房地產或工商企業也穿上「政府平台」、「基建」項目的馬甲來發信託,這令人憂慮。
推薦的信託產品有:
中原信託 中瑞集團
中鐵信託 眾益41期
愛建信託 南太湖建投應收賬款(1年)
方正東亞信託 方興11號
『叄』 房地產信託是指什麼
說全面一點:房地產信託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房地產法律上或契約上專的擁有者將該房地屬產委託給信託公司,由信託公司按照委託者的要求進行管理、處分和收益,信託公司在對該信託房地產進行租售或委託專業物業公司進行物業經營,使投資者獲取溢價或管理收益。由於房地產的這種信託方式,能夠照顧到房地產委託人、信託公司和投資受益人等各方的利益,並且在《信託法》目前已頒布實施的條件之下,其必將具有很強的生命力,一經推出,必然會受到各方的歡迎。二是房地產資金信託,即委託人基於對信託投資公司的信任,將自己合法擁有的資金委託給信託投資公司,由信託投資公司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將資金投向房地產業並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這也是我國目前大量採用的房地產融資方式。
其實現在房地產信託風險有點高了,從去年開始,房地產信託違約事件時有所聞,這時候再投資房地產信託是不明智的。建議你投資其它信託產品吧。
『肆』 證監會叫停券商代銷傘形信託是利空嗎
傘形信託指同一個信託產品之中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別的子信託,投資者可根據投資偏好自由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進行組合投資,滿足不同的投資需要。
傘形信託作為結構化證券投資信託的創新品種,在實際操作中,往往由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合作,為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投融資服務。
證監會叫停傘形信託
①短期看,灑水降溫,抑制資本過快「脫實向虛」。監管層打壓旨在增加市場波動,通過波動率提升降低「博傻」的預期收益率。
②中期看,灑水降溫後,為貨幣寬松打開空間。一方面是經濟下行壓力與日俱增需要貨幣寬松支持,降低融資成本;另一方面又是資本脫實向虛,貨幣寬松又恐對瘋狂市場「火上澆油」反而推升融資成本。待灑水降溫後,貨幣寬松會不期而遇,最終還是利好股市。
③長期看,金融造富的股權時代趨勢不可逆,從快牛到慢牛,4316絕不是頂。目前,一般性存款余額110萬億,居民儲蓄存款50萬億,且未來還能保持10%左右的速度增長,隨著利率市場化存款加速分流,人口結構和庫存給房地產帶來的下行壓力,反腐和財稅改革抑制地方政府大拆大建,國企改革、一帶一路修正傳統行業必死無疑的悲觀預期,過去沉澱於房地產等傳統產業的居民財富大規模向資本市場轉移的趨勢不可逆。
④只是灑水降溫,監管層不會真正打垮股市。地產拐點+反腐+改革為市場帶來了增量資金,而直接融資規模的擴大可以降低杠桿率,哺育創新。股權融資降杠桿的作用自不用細說,高層頻繁強調創新,股市上漲可以使創新在市場獲得豐厚的回報,進而形成創新的正向激勵,注冊制就是打通降杠桿和促創新的制度准備。注冊制推出之前把股市打下去,恐非高層本意。
⑤單從事件本身來看,影響也只是情緒上的。首先,傘形信託規模也就4000億左右,僅佔比流通市值的1%。其次,證監會禁止的是增量傘形信託,但是自證監會禁止券商銷售第三方傘形信託以來,銀行已主動降低傘形信託杠桿,作出了合理風控措施,年後的市場上漲與增量傘形信託資金關系不大。可見,該政策無論是從存量上還是增量上都未對市場形成顯著的利空。最後,根據民生證券基金產品研究的測算,開放式股票型基金資產凈值1297億,ETF是2200億,封閉式股票基金1800億,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資產不得超過凈值50%,最大融券規模僅為2600億。多大點事兒,不值得大驚小怪。
⑥無風險利率有望下行。市場波動率的提高將提振對安全類資產的需求,灑水降溫後貨幣寬松空間也有望打開,當前利率水平已充分反映了置換債供給沖擊,無論是市場波動率上升還是貨幣寬松空間打開,均支撐無風險利率繼續下行。
『伍』 銀監會下發了《信託公司房地產信託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為什麼這么急啊
展恆理財認為以上監管政策均在情理之中,投資者應保持平和的心態,理性地對待。
首先,我們要了解監管部門出台新的監管精神的真正內因。我們先看一組數字,據統計,截至2010年10月31日,全國信託公司自營資產合計1351.4億元,負債合計179.96億元,所有者權益合計1171.44億元。管理的信託資產合計30103.71億元,已經跨越3萬億元大關,與2004年末2102億元的信託資產規模相比,在不到六年的時間里增長近15倍。顯然信託業這幾年快速發展,但與其相對應的風險管控卻相對滯後。與此同時信託行業經營模式多屬粗放型,有些規模較小的信託公司為尋求發展,積極擴張業務,對投資項目審核不嚴,濫竽充數的情況時有發生,極大擾亂了信託業持續快速發展。同時,當前國內經濟形勢比較復雜,通脹壓力較大,流動性相對過剩。在這種內外部共同作用下,監管層出台以上措施,主要目的也是規范信託業健康發展,防範流動性風險和系統性風險,這也符合當前國內經濟政策大方向,無可厚非。
其次,對於信託業中的房地產信託來說,監管層的調控力度更大。監管部門不僅把房地產信託業務的風險資本計提比例提高到3%(最高級),還專門發通知要求信託公司針對房地產信託的合規性風險檢查和自查。仔細想來,也能理解。自國家出台房地產調控新政以來,房地產公司的銀行融資渠道被掐得很死,眾多資金量緊張的地產公司紛紛湧向信託產品,為房地產公司贏得了一口喘息的機會。由於房地產信託產品收益率較高,接受范圍較大,因此發行速度很快(房地產信託產品規模占信託產品總規模的比率由年初的10.3%激增到三季度末的13.4%),但如此高的發行速度必然導致產品魚龍混雜,系統性風險也隨之增大。在這個時機,監管層出台針對房地產信託的相關政策也在情理之中,這也是配合國家調控房價的措施之一。
如此一來,我們是否能理解為監管層確實要掐死房地產信託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承認監管層確實在打壓房地產信託,但卻並不是叫停,只是限制。投資者針對房地產信託保持謹慎的態度是必要的,房地產信託的整頓甚至整個信託業的轉型勢在必行,也許轉型過後,房地產信託會迎來更加彭勃的發展。
『陸』 證監會為什麼叫停券商代銷傘形信託和p2p
因為券商代銷傘形信託和P2P的風險較大,很多股民在次虧很慘。
1、所謂傘形信託,是指由證券公司、信託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合作,結合各自優勢,為證券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投、融資服務的結構化證券投資產品。具體來說,就是用銀行理財資金借道信託產品,通過配資、融資等方式,增加杠桿後投資於股市。
2、p2p的形式,是06年從國外引入的。進入中國之後一般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線上為主的,也就是你說的網貸平台;另一種是以線下為主的,資金中介見到人之後簽約。
無論哪種模式,最大的風險點在於:借款人的一方的還款。
『柒』 請金融界的朋友指教:銀行的信託融資理財業務還能做嗎。去年好像叫停了。
今年為止,信託資產總額為3萬億左右,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來的哦。
信託產品有很多種。叫停是因為行業里有很多不規范的地方需要整頓。加上國家的房地產調控,縮緊房企的資金來源(很多信託都是房地產信託來的)。
未來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
樓下的兄弟忽悠人:50%?搶啊!預期收益還是保證收益呢?
『捌』 房地產信託目前是否還能發行成本一般多少啊
目前銀監會雖然加強了對房地產信託業務的監管,但並沒有叫停房版地產信託業務,因此權,只要項目好,風險可控,還是可以找到合適的信託公司來發行。
房地產信託融資成本很難統計得到,但行業的一半說法是在20%左右,這個數據也是一個估計值,僅供參考。
『玖』 傘形信託為什麼被叫停
傘形信託是一種杠桿投資方式,叫停就是限制了杠桿的放大效應,對股市利空
『拾』 證監會這次能全面叫停傘形信託嗎
還是比較好控制的
銀監會要是這么說,最多隻能控制信託發行不了傘形信託,可以採取場外的配資模式,所以只能治標不治本。
證監會這么說,只要卡住證券公司的數據不得外接,那場外配資、傘形信託都只能停了,就看具體證券公司能不能執行了,這是治標治本的辦法
話說最近這個問題問的朋友咋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