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融資財務風險

融資財務風險

發布時間:2021-07-24 09:42:09

Ⅰ 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體現在籌資風險、投資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四個方面。

1、籌資風險指的是由於資金供需市場、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籌集資金給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籌資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再融資風險、財務杠桿效應、匯率風險、購買力風險等。

2、投資風險指企業投入一定資金後,因市場需求變化而影響最終收益與預期收益偏離的風險。投資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再投資風險、匯率風險、通貨膨脹風險、金融衍生工具風險、道德風險、違約風險等。

3、流動性風險是指企業資產不能正常和確定性地轉移現金或企業債務和付現責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可以把企業的流動性風險從企業的變現力和償付能力兩方面分析與評價。

(1)融資財務風險擴展閱讀:

應對策略:

1、建立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防範財務風險產生財務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財務風險處理不當,因此,防範財務風險,建立和完善財務預警系統尤其必要。

2、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由於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盈利,而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現金用於各種支出。

3、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對企業而言,在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的同時,還要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其中獲利能力、償債 能力、經濟效率、發展潛力指標最具有代表性。

4、樹立風險意識,健全內控程序,降低或有負債的潛在風險。如訂立擔保合同前應嚴格審查被擔保企業的資信狀況;訂立擔保合同時適當運用反擔保和保證責任的免責條款;訂立合同後應跟蹤審查被擔保企業的償債能力,減少直接風險損失。

Ⅱ 如何有效減少企業的財務風險和融資風險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同時使總股本增加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所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

陳湛勻指出:股權融資是一種資金供需雙方都樂於接受的融資手段,即對於企業來說,股權融資沒有債務融資所形成的債務壓力,無須支付高額的利息費用,不需要抵押擔保;而對於投資方來說,未來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利潤。

陳湛勻教授

以下是陳湛勻的部分觀點實錄:

右手握緊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和兼並收購等融資方式,股權融資、債務融資、兼並收購是企業解決資金需求有效的融資的手段。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首批統計學博士點專業博士。現任中國上海市投資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首創擬人化資本運營專家,上海電視台「夜話地產湛勻妙語」欄目主持人,中國第一財經、東方衛視、鳳凰衛視等媒體特邀嘉賓,長期應邀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授課,並被聘為國際論壇峰會和國外大學演講,與英美法徳加拿大等國家名校進行學術交流,走訪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具有國際視野、最受歡迎的實戰型權威金融專家。陳湛勻教授已獲近20項國家、省部級優秀科研獎。陳湛勻教授長期專注於地產金融、高新技術、中小企業成長,對這些領域保持高度前瞻性,具有豐富的實際經營經驗。他擅長實用解決具體方案,將廣泛的商業知識和特定行業的深入了解相結合,致力於運用金融專業技術幫助企業提升可持續競爭優勢、贏利能力,放大企業價值並創造價值,成功輔導不少企業上市。

Ⅲ 財務風險分析是什麼

財務風險指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可能導致公司喪失償債能力、導致投資者預期回報下降的風險。

財務風險是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企業管理者只能採取有效措施降低風險財務風險而不能完全消除風險和東南亞(中亞和哈薩克)

識別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也不盡相同。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幾點:

1、企業財務管理宏觀環境的復雜性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而企業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存在企業之外,但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重大的影響。


2、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然而在現實工作中,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風險意識的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



(3)融資財務風險擴展閱讀:

應對策略

1、建立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防範財務風險產生財務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財務風險處理不當,因此,防範財務風險,建立和完善財務預警系統尤其必要。

2、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由於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盈利,而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現金用於各種支出。

3、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對企業而言,在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的同時,還要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其中獲利能力、償債 能力、經濟效率、發展潛力指標最具有代表性。

反映資產獲利能力的有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指標;反映償債能力的有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經 濟效率高低直接體現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反映資產運營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產銷平衡率;反映企業發展潛力的有銷售增長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

4、樹立風險意識,健全內控程序,降低或有負債的潛在風險。如訂立擔保合同前應嚴格審查被擔保企業的資信狀況;訂立擔保合同時適當運用反擔保和保證責任的免責條款;訂立合同後應跟蹤審查被擔保企業的償債能力,減少直接風險損失。

5、科學地進行投資決策。

Ⅳ 關於淺析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與對策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企業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負債壓力的增加。如果企業採用負債融資的方式來支付並購成本,其可能的風險有三,①高昂的利息支出;②債務契約限制給企業帶來的機會損失;③未來還款的壓力。負債成本的增加,其後果是將導致企業資產負債率不斷擴大,它會大大增加企業出現財務危機或破產的可能性。2.控制股權的稀釋。如果企業採用股票融資的方式來支付並購成本,其可能的風險是將導致企業原發性股東的股權稀釋,其後果是這些股東(包括企業本身)將部分或全部失去剩餘收益的控制權或索取權。3.業績水平的波動。業績水平的波動既指企業稅息前利潤(EBIT)水平的變化,也包括每股收益(EPS)的激烈波動。在負債融資下,EBIT的變化會引起EPS的更大程度的波動,從而增加企業出現財務危機或破產的可能性。業績波動是一個極其不好的訊號,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各種機會損失(如信譽損失)。4.投資機會的喪失。企業負債融資不僅可能給企業增加巨額的債務,而且可能會消耗企業大量的自有資本。在這種情形下,企業即使面臨良好的投資機會,也只能望而卻步。投資機會的失去,其後果是可能會降低企業獲取收益的能力,進而增加企業的財務風險。5.現金存量的短缺。企業在負債融資時可能會大量消耗企業的貨幣資金,即使企業凈資產很豐厚,但也可能會由於現金存量的不足引發各種問題,從而增加企業出現財務危機的可能性。二、企業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的識別方法為了更好地防範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其核心前提在於先預先識別各種財務風險,其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杠桿法。杠桿分析法是狹義的財務風險的衡量方法。主要通過計算杠桿系數來初步識別財務風險水平的高低,其指標包括財務杠桿系數和資產負債率。DFL=EBIT/(EBIT-I)=△EPS/△EBIT其中:I為利息支出;DFL指財務杠桿系數,它反映企業的稅息前利潤(EBIT)的變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的更大波動程度。DFL越大,說明企業的財務風險越高。RLA(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財務風險健康狀況的核心指標。RLA越高,說明企業的財務風險越高,當RLA大於50%,一般認為企業的財務風險水平較高,當RLA接近100%水平時,說明企業的財務風險到了瀕臨破產的水平。2.EPS法。 EPS分析法主要衡量負債融資前後購買企業每股收益的預期變化,它屬於廣義上財務風險的衡量方法。EPS=[(EBIT-I)(1-t)]/Q其中:EPS為企業每股收益;I為利息支出;t為加權所得稅率;Q為發行在外的股票總數。當負債融資之後的EPS大於負債融資前的EPS時,說明企業負債融資決策行為是合理的,反之,則是不合理的。3.股權稀釋法。股權稀釋法主要比較負債融資前後原發股東股權結構的變動情況。它屬於廣義的並購財務風險的衡量指標。RIE=(Q0+Q1)/(Q0+Q1+Q2)RIE是股權稀釋率,它反映企業原始股東所控制的具有表決權的股票數量占總的具有表決權的股票數量的比率其中:Q0為負債融資前企業的原始股東所持有的具有表決權的股票數量;Q1為負債融資時企業的原始股東所增持的新發行的具有表決權的股票數量;Q2為負債融資時企業的新股東所持有新發行的具有表決權的股票數量。當負債融資前後的RIE發生激烈變化,說明負債融資行為將給企業的原始投資者帶來巨大的股權稀釋的風險。如果發行新股後的RIE小於50%,說明股權稀釋的財務風險較高,反之,說明股權稀釋的財務風險較低。4.成本收益法。成本收益分析法指比較負債融資的成本與收益水平。它屬於廣義負債融資的財務風險的衡量方法。RCR=C/RRCR為企業負債融資成本收益率其中:R為負債融資的預期收益。它包括成本節約、分散風險、較早地利用生產能力、取得無形資產和實現協同效應,以及免稅優惠等預期收益;C為負債融資的預期成本。它包括直接的購買支出、增加利息、發行費用及傭金和管製成本,以及各種機會損失(如留存收益消耗的機會成本和喪失好的投資機會的損失)。當RCR小於1時,說明預期收益大於預計成本,則負債融資行為是合理的,反之依然。5.現金存量法。指比較負債融資前後企業預計的現金存量水平,看現金水平是否最佳及安全。常用的方法是計算現金流動資產率和現金總資產率。現金流動資產率:RCCA=C/CA現金總資產率: RCA=C/A其中:C為企業廣義現金存量,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和短期投資等;CA為企業的流動資產;A為企業的總資產。負債融資買後的RCCA和RCA越低,說明企業面臨的現金短缺的財務風險越高,反之亦然。6.模型法。模型分析法指藉助於統計學和數學的模型構建來總體判斷負債融資財務風險的方法。最常見的方式是建立回歸分析模型,以識別企業是否面臨的過高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水平CR=a0+a1X1+a2x2+a3x3+…+anxn+E其中:a0、a1、a2、a3,…,an為系數值;X1、x2、x3,,…,xn為各種財務風險因素;E為殘差模型分析法它事先可以根據歷史數據來估計一個衡量財務風險的標准值(CR0)。當企業負債融資後預期CR大於CR0,則說明企業的財務風險很高,反之亦然。三、負債融資財務風險的控制對策在識別了負債融資的各種財務風險之後,企業應該採取各種有效對策來減少或消除財務危機及破產發生的可能性,其對策有三:1.接受風險。如果負債融資可能短期會給企業帶來諸如資產負債率上升、企業股權稀釋和投資機會喪失,以及業績水平波動等風險,但是從長遠來看,負債融資目標企業或許具有戰略意義,諸如可以得到協同效應等。如果負債融資後的預期收益高於預期成本,則企業可以作出負債融資目標企業的戰略決策。除此之外,企業還應建立以下風險管理制度:一是風險基金的設立。包括壞賬准備和減值准備等;二是配備專門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分析、報告;三是風險分析技術的運用,例如實時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等。2.轉移風險。轉移風險指企業藉助與其他企業或個人的合資、合營等方式,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策略。企業轉移風險的方式很多,可以根據不同的風險原因採用不同的風險轉移政策。3.避免風險。避免風險指如果企業有多種負債融資方案可以選擇,則可以放棄財務風險較高的負債融資方案。例如,當企業負債融資的預期收益遠遠低於並購成本,或者導致資產負債率水平劇增,以及每股收益水平嚴重下滑,則應放棄該負債融資方案,另行考慮其他合理方案。

Ⅳ 財務風險是什麼帶來的風險

財務風險指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可能導致公司喪失償債能力、導致投資者預期回報下降的風險。

財務風險是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企業管理者只能採取有效措施降低風險財務風險而不能完全消除風險和東南亞(中亞和哈薩克)

識別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很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也不盡相同。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一般原因有以下幾點:

1、企業財務管理宏觀環境的復雜性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而企業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社會文化環境、資源環境等因素,這些因素存在企業之外,但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重大的影響。

2、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然而在現實工作中,許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風險意識的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主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

(5)融資財務風險擴展閱讀:

應對策略

1、建立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防範財務風險產生財務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財務風險處理不當,因此,防範財務風險,建立和完善財務預警系統尤其必要。

2、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由於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盈利,而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現金用於各種支出。

3、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對企業而言,在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的同時,還要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其中獲利能力、償債 能力、經濟效率、發展潛力指標最具有代表性。

反映資產獲利能力的有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指標;反映償債能力的有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經 濟效率高低直接體現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反映資產運營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產銷平衡率;反映企業發展潛力的有銷售增長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

4、樹立風險意識,健全內控程序,降低或有負債的潛在風險。如訂立擔保合同前應嚴格審查被擔保企業的資信狀況;訂立擔保合同時適當運用反擔保和保證責任的免責條款;訂立合同後應跟蹤審查被擔保企業的償債能力,減少直接風險損失。

5、科學地進行投資決策。

Ⅵ 融資租賃業務財務風險包括哪些

融資租賃業務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1. 流動性風險(分析流動性缺口);版2. 利率權風險(分析利率缺口、久期);3. 匯率風險(分析匯率損失);4. 稅務風險(漏繳、錯繳風險);5. 市場風險(長短期投資的價值波動風險);6. 財務人員內部控制風險;7. 財務系統、財務數據操作風險。

Ⅶ 融資租賃業務的財務風險包括什麼

融資租賃業務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1. 流動性風險(分析流動性缺口);2. 利率風險(分析利率缺口、久期);3. 匯率風險(分析匯率損失);4. 稅務風險(漏繳、錯繳風險);5. 市場風險(長短期投資的價值波動風險);6. 財務人員內部控制風險;7. 財務系統、財務數據操作風險。

Ⅷ 財務風險有哪些

風險因素
1、經營風險
(1)
原材料風險
原料占生產成本的比重相當大;供應商的產量、
市場價格;供貨渠道發生變化,將直接影響公司的經營成本,從而影響公司的效益。
(2)
對主要客戶依賴風險
大客戶相對比較集中的情況下,主要客戶的經營狀況及其與本公司的關系如果發生變化,將對公司產品銷售和生產經營產生一定的影響。
(3)銷售網點管理方面的風險
在全國主要城市都設有銷售分公司或代銷公司的情況下,如果管理不善,信息不能及時反饋、貨款不能及時回收,則公司的銷售策略和生產計劃得不到及時調整,將會影響公司的經營。
(4)
能源消耗風險
如果生產所耗用的能源主要是電力、蒸汽。電力、蒸汽,市場供求關系及其價格的變化,將對公司的經營及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5)運輸成本風險
交通部門的政策變化、原油價格的波動、公路收費的增加、鐵路運價的提高等,
會間接增加公司產品的成本,對公司經營產生一定影響。
(6)產品價格風險
產品價格完全由市場決定,市場供求的變化、商品競爭的加劇以及國外同類產品的進入,都會影響公司產品價格,從而影響公司的銷售收入。
(7)產品結構相對集中風險
一業為主,即使主營業務突出,但收入、利潤來源相對單一,產品結構相對集中,如果該產品的市場情況發生變化,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8)融資能力約束風險
公司現有的融資渠道主要是銀行貸款、商業信用和股本融資等。本公司守法經營,業績穩健,有良好的商業信譽,與有關商業銀行有著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並具備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但企業發展戰略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量較大,有可能出現局部的、臨時的融資不足的情況,
從而對公司經營產生一定影響。
(9)匯率變化風險
如果部分產品出口國外,結算貨幣主要是美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人民幣與外幣的自由兌換將成為必然,
人民幣匯率必然會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而出現波動,從而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帶來一定的影響。

Ⅸ 1什麼是風險 什麼是財務風險 什麼是融資財務風險

許多中小企業存在著嚴重的財務問題。總的來說,中小企業的流動負債為49.1%,長期負債11.4%,所有者權益39.5%,資產負債率60.5%,流動負債比率為81.2%。然而,如此高的資產負債率並沒有代表中小企業利用財務杠桿來獲得利益,相反而是由於企業的舉債額巨大,占資金比例過高。
中小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總的來說有以下幾點財務風險:
1、融資渠道狹窄,融資困難;
2、現金流量不足;
3、資產公允價值小,變現能力差;
4、舉借大量負債且不能及時償還到期債務,資產負債率高;
5、投資效率較低較盲目;
6、原材料成本上升,銷售利潤連續下滑;
7、企業財務成果的不確定性。

Ⅹ 財務風險加大融資風險的原因是什麼

財務風險也稱融資風險或籌資風險,是指由於舉債籌資而產生的應由普通股股東承擔的風險。也可定義為由於使用債務或優先股籌資從而需要做出固定周期性支出而引起的,由普通股股東承擔的超過基本商業風險以上部分的風險。它是與企業及其融資方式相聯系的風險,是由於企業資金困難,採取不同的籌資方式而帶來的風險。
一、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現狀
我國的一些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盈利水平普遍低下,虧損較為嚴重,有的甚至達到了資不抵債的危險邊緣。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雖然很多,但忽視財務風險是大多數企業經營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財務風險客觀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企業員工、特別是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只有樹立財務風險意識,對財務風險成因及其防範進行研究,善於對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進行科學預測,有預見性地採取各種防範措施,使可能遭受的風險損失盡可能降到最低限度,才能保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二、財務風險分析
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徵和正確識別,對其進行正確分析,明確其產生的原因,才能防範和化解財務風險。
(一)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徵
1、與負債經營相關。財務風險因償還到期債務而引起,因而總與負債相關聯。沒有債務,企業經營的資本全靠投資人投入,則不存在財務風險。
2、與投資相關。一般而言,企業舉債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擴大再生產,擴大規模,形成規模效益;二是投資於其他企業,向多元化發展,以分散經營風險。因此,沒有投資,亦不存在財務風險。
3、與流動資產相對應。由於與財務風險相對應的企業債務必須用現金來償還,而企業現金的主要來源有:銷售實現、應收賬款收回、存貨變現、收回投資等,都與資產負債表中的流動資產相關聯。
4、與投資者相關。財務風險是負債融資後,企業投資者所承擔的額外風險,因而與投資者密切相關。
(二)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我國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很多,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也不盡相同,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自身的原因。財務管理因決策失誤、管理不善及缺乏風險意識等原因造成財務風險,其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
1、制度環境的變化。如產業政策、利率、資本市場的發達程度、通貨膨脹等。利率的變化對債務融資風險的影響表現為企業在不恰當的時間或用不恰當的方式進行融資,持續的通貨膨脹將使企業的資金需求不斷膨脹,資金供應容易出現短缺,將給企業債務融資帶來許多隱患,如果決策不當,將會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
2、資產的流動性差是引起財務危機的直接原因。資產的流動性是指資產變為現金並保持其購買力的能力。財務風險與資產的流動性息息相關。資金匱乏、存貨積壓等問題是資金流動性不強的表現,也是爆發財務危機的導火索。如果企業不能以適當的價格變換資產或不能以低於收益率的成本隨時獲取所需資金,必然引發資產流動性風險,產生財務危機。
3、從決策的角度看。產生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在決策時缺乏足夠的、真實的信息,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決策者對決策事項未來變化的各種可能結果,事先是無法掌握的,或者不能獲取充分有用的信息,或者獲取信息的成本太高,使決策者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二是決策事項的未來結果受制度環境方面的制約,制度環境的不確定性是決策者無法控制的,這使得財務決策處於風險之中。決策失誤使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為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4、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資本結構是指企業長期資本(長期負債、優先股、普通股)構成及其比例關系。資本結構的不合理導致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由此產生財務風險。企業採用負債經營方式擴大資金來源,發揮財務杠桿作用,已成為普遍做法,但高負債並未帶來高利潤。如何改善資本結構、避免財務危機是每一個企業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
5、道德風險的廣泛存在。在市場經濟中的各種欺詐、違約、投機取巧等現象稱為道德風險。道德風險對企業財務有重大影響,主要表現:信用度低。這主要表現在違約及債權債務關系嚴重扭曲等方面。大量的賒銷賒購,使企業的償債能力依附於其他企業的信用程度上。另一方面,經濟合同履約率低影響企業生產的正常運營,增加了商品存貨的倉貯成本,造成資金佔用過量,加大了企業財務風險。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
財務風險的防範,是要對風險進行動態的控制,而並非要刻意減少風險。敢於冒風險的企業充分利用有利時機,往往從高風險中獲取高收益。防範並化解財務風險,主要應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制度環境及其變化情況,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應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把握其變化趨勢及規律,並制定多種應變措施,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和改變管理方法,從而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以此降低因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
2、增強企業資產流動性。一是貯存流動資產,即在資產組合中保持一定比例的易變現資產。二是購入流動資產,即通過銷售流動性存貨來實現變動性。企業必須權衡利弊得失,以合理的方式取得流動性資產,通過企業資產結構的合理搭配和籌資能力的合理運用,以最低的成本避免由於流動資金短缺和流動資金過剩而招致的損失。
3、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採用科學的決策方法。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盡量採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方法並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對各種可行方案要認真進行分析評價,從中選擇最優的決策方案,切忌主觀臆斷。
4、企業應當建立合理的資本結構,規避財務風險。首先應建立資本積累的約束機制,不斷充實資本。其次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合理確定負債規模。再次把握借款時機,審時度勢,合理決策。最後預測負債籌資的使用效果,權衡成本收益,優化債務結構。決定資本結構的因素是融資決策。將不同的債務按期限合理搭配,以減少償還債務的壓力,保證企業資金周轉順暢。融資金額大小直接決定了資本結構狀況。企業應當努力使資本結構最佳,融資成本最低。
5、規避道德風險對企業財務的影響。應控制風險因素,預防風險的發生。對外應全面而准確地把握市場及競爭對手的信息,消除信息不對稱對自身的不利影響,並對交易對象進行信用評估,通過談判制定無損自身利益的有效合同。對內應健全企業的損失,應加強與保險業的合作,將風險向外轉移,減少因交易對象違約、投機取巧等給自身帶來的重大損失;密切與金融機構和政法部門的關系,以便得到及時的幫助。
總之,企業的各項決策幾乎都是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做出的,離開了風險,就無法正確評價企業報酬的高低。財務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正確分析和防範財務風險,對企業的生存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必須全面分析,這樣才能找出問題的實質。

閱讀全文

與融資財務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和股票價格 瀏覽:240
財經金融股票 瀏覽:246
大牛市滿倉買基金能翻幾倍 瀏覽:379
股票投資者賬戶金額信息 瀏覽:724
豎線寫價格指標 瀏覽:769
網智天元股票 瀏覽:275
招商至遠理財 瀏覽:980
6塊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53
銀行外匯點差多少 瀏覽:607
基金廣發穩健凈值 瀏覽:136
境外匯款電子銀行 瀏覽:266
連續漲停的股票怎麼操作 瀏覽:858
2018年12月24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955
中信證券重組定價格 瀏覽:678
2014年抵押貸款利率 瀏覽:196
家族信託優勢 瀏覽:329
銀行信託證券保險 瀏覽:75
信託房地產風險 瀏覽:139
蘋果期貨利好股 瀏覽:513
買信託哪家好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