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馬東很厲害嗎
還好,不是很厲害,馬東,1968年12月25日出生於哈爾濱,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愛奇藝前首席內容官、米未傳媒創始人CEO、製作人、主持人。
1996年從澳大利亞回國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學習電視專業,1998年進入湖南電視台,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始主持談話節目。主持過《有話好說》,2001年進入中央電視台擔任CCTV-3《挑戰主持人》製片人、總導演、主持人。
2011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語言類節目總導演。2013年開始主持河南衛視常規姓氏節目《知根知底》和季播節目《漢字英雄》。2013年,正式離開央視,加盟門戶視頻網站愛奇藝公司,擔任首席內容官。2014年,馬東主持愛奇藝獨播的中國首檔說話達人秀《奇葩說》。[1]2015年7月14日,愛奇藝正式宣布馬東即將卸任首席內容官;同年9月16日,馬東宣布成立米未傳媒並出任CEO。
㈡ 馬東的《奇葩說》是怎麼火起來的
吸引人眼球,嘩眾取寵,觀眾也愛看熱鬧
㈢ 富二代馬東是如何成為娛樂教父的
我個人覺得富二代馬東之所以能夠成為娛樂教父,是因為他真的非常善於打造偶像,而且也善於在娛樂圈裡面生存。
㈣ 馬東:馬季之子,從央視辭職後的他怎樣了
逐步變的成熟,也正是這種成熟,讓他能做出一檔又一檔大熱的節目。卻也讓當初的那個“少年”,越走越遠。
㈤ 馬東的個人經歷
1968年,聖誕節,馬東生於哈爾濱。3歲時一直寄住在北京的保姆家裡,全然不識親生父母真面目。
1971年,上過半年幼兒園,太鬧,被勸退。上小學時一直受父親馬季的光環籠罩,被人稱為「小馬季」。1981年,小學畢業。高中痴迷《三國演義》以及《紅樓夢》,1986年未滿18歲,隻身赴澳洲留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1996年,27歲的馬東毅然回國,進北京電影學院學習,開始從事電視工作
1998年,進入湖南電視台,在朋友的鼓勵下,主持談話節目。主持過《有話好說》。
2001年,進入中央電視台成為的主持人,同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挑戰主持人」製片人,全國綜藝節目主持人選拔活動總導演。
2003年,再次回到湖南電視台兼做新欄目《背後的故事》談話類節目主持人。《背後的故事》當選2003年中國電視最佳談話節目。
2004年,成為《文化訪談錄》製片人、主持人。2004年5月中央電視台下達規定,央視主持人不能到地方台主持節目年。馬東離開《背後的故事》。
2006年,成為《挑戰主持人》中央電視台綜藝節目主持人全國選拔活動總導演、主持人。
2007年,成為「第5屆CCTV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總導演。
2009年,擔任2009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語言類節目導演,並首上春晚,表演相聲《五官新說》。同年擔任「文化訪談錄」主持人。
2011年,擔任2011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會總導演之一,兼任春節聯歡晚會語言類節目導演,同年任職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總監助理。
2012年,擔任河南衛視大型姓氏文化節目《知根知底》節目主持人以及季播節目《漢字英雄》的節目主持人。
2012年9月,正式宣布從央視離職。
2013年,搭檔張紹剛主持天津衛視《非你莫屬之卧虎藏龍》。
2013年,加盟愛奇藝,擔任首席內容官一職業,全面負責愛奇藝的內容采編及製作工作。
2015年7月14日,愛奇藝正式宣布馬東將於今年10月卸任首席內容官,將進行視頻內容領域創業,並與愛奇藝繼續保持深入長期合作。而馬東在9月5日的《奇葩說》上首次公開承認辭職。 9月16日,成立米未傳媒,團隊成員保持了《奇葩說》的原班人馬。
㈥ 馬季之子馬東放棄國外高薪工作回國,如今事業發展如何
現在他在國內的事業發展得很好,他所創辦的很多節目都廣受大家的喜歡,話題度跟流量也比較高,都很成功。
㈦ 馬東的業績
他使遼寧電廠一躍成為全國電力行業先進企業,為遼寧的能源建設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探索出一套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多年來由於成績突出,先後被國家、部委、省市評為特等勞模、全國勞模、全國優秀企業家,並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機軸承生產線,繼而引進國外先進裝備和技術,並按專業化生產,組建內外聯營合資分廠,不斷擴大經營規模,使一家名不見傳的小廠,躍上了中型企業和國家二級企業。10年拼搏,企業固定資產增長7倍,工業凈產值增長10倍,出口創匯增長19倍,利稅增長近30倍,產品質量、經濟效益多年來均排在全國行業的前列。榮獲1991年機電部授予經濟效益、產品質量先進單位兩項稱號。
㈧ 馬東為什麼說「創業不是一個選擇而是結果」
因為創業它不是結局,而是一條路,它沒有結果的,沒有具體的後果。
㈨ 馬東創業後幹了啥
馬雲不是一直在創業嗎? 也沒結束哇!只是做的事情更大了
㈩ 馬東的簡介
馬 東 1937年2月生,男,山東平度人。現任遼寧能源總公司總經理。196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動力系。1960年12月分配到遼寧發電廠工作,先後任電廠技術員、副科長、科長、副廠長兼總工程師、廠長等職,1990年4月調遼寧能源總公司任總經理、黨組書記。他具有強烈的工作責任感和事業心,擁護中央的改革開放政策,積極探索開拓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