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需要理財
理不理財,差距真的非常大,而且時間越長越能看得出來。
我有兩個好朋友,我們叫他們小A和小B吧。大學畢業後,我選擇留在上海,而他們分別考上了家裡的公務員。雖然是不同的單位,但是工資都差不多,3000左右。現在快兩年過去,他們的生活卻截然不同。
小A,月光一枚
基本每月工資發下來,先是去大吃頓,然後就是買買買,還信用卡,再交交房租水電費什麼的所剩無幾,每個月工資剛好夠花,所以沒存下什麼錢,但是這樣有條不紊的溫飽生活狀態也一直沒被打破過,只是房子一直是租來的,單身生活養活自己剛剛好!
小B,25000+存錢小王子
小B在上學時就是一個理財愛好者,畢業後雖月薪3000多,但克制的他每月除去房租水電費等日常花銷外,還能節省下差不多1000元,所以他就用每月的存款都是500元買寶寶型的貨幣基金理財,500元買基金定投。
他說按現在的節奏,將年化收益控制在8%-10%就很滿意啦,這樣畢業5年差不多可以攢下7萬塊錢。
另外,他還說打算今年考下注冊會計師證,工資外賺些兼職收入,爭取過兩年可以靠自己攢下首付錢。
再往後的故事我們也能想到啦,小B會有自己的小窩,雖然有還貸壓力但是自己的資產,小A卻還要交房租給別人。小A開始羨慕小B,也明白了這赤裸的現實,意識到理財的必要性。
可是,知道理財不代表會理財!我把分享給好朋友小A的「理財6大定律、3大公式」,也分享給廣大財友吧!
◆ 理財6大定律 ◆
1.每月強制儲蓄
每月在發工資時,拿出15%—25%的收入進行強制儲蓄。
2.每天都記賬
做好個人的收支管理,記下每天的開銷,有助於對個人收入和開支情況做到了如指掌,並減少不必要的支出。
3.節儉,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
平時的衣服鞋子包包生活用戶都要愛護,學會保養努力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這也會幫助省下很多錢。
4.身邊只留一張信用卡
信用卡雖然給我們帶來了便捷,但是持有多張信用卡,就不見得是件好事,花錢的機會和慾望也就更大了,負債也會增多。要學會控制盲目購物,沖動消費。
5.充分准備緊急的備用金
很多人都忽視了這一點,日常用於救急的現金很少。這里就需要建立一個財政危機的預防措施,以便出現意外或財政赤字時不會措手不及。
6.學會科學投資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理財這件事。並不是所有的投資都像炒股、期貨這樣聽起來高深莫測,只要留心觀察 ,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投資理財方式。
◆ 理財3大公式 ◆
1.家庭理財完美方案 = 4 :3 :2 :1
這里指家庭或者個人收入分配要合理,比較流行的做法都是總收入的40%用於供房或者其他理財方面的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存款的應急資金;10%用於購買商業保險。這樣完美的分配,可以幫助家庭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的效果。
2.還貸額度 = 月收入*35%
很多人自嘲自己是房奴、車奴、卡奴但有節制的還貸才是擺脫「 奴 」的關鍵,要想使自己日常的生活水平跟每個月的投資不受到太大的債務關系,那麼每個月就必須還貸款本息額度,一般不可以超過收入35%,20%左右是最合理的。
3.養老費用 = 目前年花費 *20%
理財作為人生規劃當中的一部分,老去是每個人逃脫不了的宿命,養老也就成為人生後半程必須會面臨的問題。
而這也是年輕人比較忽視的一塊,所以很多個人投資理財入門知識中多次強調要把以後的養老費用用進行合理的規劃,一般是等到收入和基本消費情況穩定以後開始准備,每年的支出*20%作為存款,用於退休後的日常生活開銷的費用。
◆ 理財方式列舉 ◆
根據理財偏好,可以大致分為5種類型:
(1)投機型
典型代表:期貨、博彩
特點:超高風險,超高回報(回報率幾乎為0)
這種方式其實不能算是理財,賭的性質大一些。建議不要碰。
(2)成長型
特點:高風險,高回報
相信很多人都玩過過山車,就是這種跌宕起伏,有不少人因為炒股一夜暴富,但也有很多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PS:對於理財小白來說,不傷本的穿梭好過過山車的動盪,股票不要輕易碰
(3)收入型
典型代表:保險理財、基金、銀行理財產品
特點:耗時長,回報慢
安全性較高,門檻一般。但短期不會有什麼收益,須持幾年甚至10年以上,要有足夠的自信。
(4)穩健型
典型代表:信託、固定收益類理財
特點:收益可觀、安全穩健
以穩健著稱的無界財富來說,固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安全性高,比較適合小白和偏好穩健的朋友。而且現在有新手專屬500元購物卡活動:網頁鏈接
(5)保障型
典型代表:人壽保險、銀行存款
特點:安全性高,收益偏低
這種理財方式比較傳統,和生活息息相關;但按銀行活期收益2%左右算,有跑不贏通脹的風險,「錢越來越不值錢」。
總之呢,所謂靠譜的理財,其實可以說成「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所以各種宣傳的排行榜只能說是一個參考信息,並不能成為我們選擇理財方式的絕對信息。
❷ 理財的理財事件
重倉茅台基金經理「裸奔」
創業板的牛市,成就了2013年超80%的股票型私募基金取得飄紅的業績,可是否極泰基金卻以超50%的跌幅成為2013年的虧損王。
據否極泰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其核心持倉的只有貴州茅台一隻股票。被譽為A股價值投資典範的貴州茅台,自去2013年上半年起便被機構投資者集體拋棄,全年股價跌幅達到37%。
錢景財富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師表示,真正讓其虧損嚴重的是,該基金是以高位融資買入的方式重倉貴州茅台,成本非常高,隨著貴州茅台股價下跌,否極泰的凈值會以更大幅度下跌,凈值僅有0.46元。媒體曾報道該基金經理董寶珍2013年9月與人打賭,若茅台市值跌破1500億元將裸奔30分鍾,2013年中秋節他也踐行了這個承諾。
白發股民展「遺書」
2013年12月19日上午,昌九生化的十多名投資者代表與贛州市國資委、贛州工投、昌九集團、昌九生化方面召開交流會,希望昌九生化股票能長期停牌,直至重組方案出台。小股東們因未被允許進入會場,在會場外口號不斷,一度引發肢體沖突。據南京的陳女士介紹,此次來贛州的170多位昌九生化投資者,持有昌九生化股票約3000萬股,以跌停一天計算,所持昌九生化股票市值縮水就超過4000萬元。一位滿頭白發、瀕臨絕望的昌九生化股東在現場向與會記者展示了其寫的「遺書」:「贛州做局讓我們昌九股民傾家盪產!我願以死喚醒中國證券市場的公平正義!」
「中國大媽」每克浮虧60元
2013年4月15日和16日,黃金出現斷崖式跳水,成為年度跌幅最大的兩天。市場有消息稱中國內地投資人狂購實物黃金300噸,約佔全球黃金年產量的10%。作為普通投資者的代表,「中國大媽」一詞登上黃金舞台,並使搶金潮從國內向國際蔓延,其抄底黃金的成本價每克大約為307.01元,此後金價持續下行,截至2013年12月31日,菜百投資金條回購價格為243.6元/克,每克至少浮虧60元。
高位入市三天虧6萬
網友「我是技術專家」慨嘆:「希望朋友們遠離比特幣,別想著一夜暴富!」據他介紹,其投資10萬元虧損了6萬多。當時他在6500元的高位買了20個比特幣,沒想到遇上暴跌,僅僅兩三天價格狂跌到3000多元一枚。「沒別的選擇,只有清倉了。太驚心動魄了,不敢玩了,」他說,「辛辛苦苦賺的錢煙消雲散,不怪任何人,只怪自己太貪心。」
分級債基月虧38.96%
2013年4月至5月份,海通證券[0.09% 資金研報]資管成立了多隻分級債基,均為限定性集合理財計劃。不過,截至12月2日,這些產品的虧損幅度均在40%至60%之間。虧損幅度最大的海通年年升風險級的凈值僅0.365元,海通年年鑫風險級、海通半年升風險級、海通半年鑫風險級、海通季季升風險級、海通月月升風險級、海通季季鑫風險級的凈值均在0.47~0.58元之間。而海通月月贏風險級和海通月月鑫風險級的凈值分別為0.6元和0.75元。從這些分級債基風險級凈值走勢來看,2013年11月以來的虧損幅度最大。數據顯示,這些風險級產品一個月的虧損幅度均在30%左右。其中,海通年年升風險級一個月的虧損幅度高達38.96%。
20萬元炒白銀只剩8毛8
年過古稀的李先生2012年經由天津全唐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業務員劉先生推薦而對貴金屬投資動心。在得知需上網操作後,不懂電腦的他打算作罷。「但當年小劉打保票說他幫我弄,當時行情也好能賺錢。」當年9月28日,李先生簽完《客戶協議書》便拿出20萬元積蓄投資白銀。
李先生幾個月後因用錢要求退資,但直到2013年8月仍未能拿到錢,此時他才發現賬戶余額成了8毛8分錢,「20萬元幾乎全賠了,小劉跟我承認是他做虧了。」隨即李先生向全唐提出賠償要求。
全唐方面表示,劉先生代客操盤確系違規,公司已和其解除勞動合同。對於李先生的索賠請求,全唐的答復內容是:「客戶損失主要因為沒有妥善保管賬戶密碼,公司正常履行合同義務,沒有過錯,所以不承擔賠償;其次,如果李先生要通過訴訟向劉先生追討損失,公司願提供交易明細等證據。」
200多萬元投資折損近半
浙江湖州投資者王先生2013年10月開始投資網貸,其投資的網貸平台有四家相繼宣布經營難以為繼,他投入的200多萬元難以追回,而其中有100多萬元是向身邊朋友借來的。王先生正在做最後的嘗試,跟受損投資者一起,一方面找平台協商回款,一方面找警方介入調查。平安銀行理財師對外界表示,從曝光的一系列案例來看,一些P2P平台不過是將此前的民間借貸換個P2P馬甲搬到了網上而已。民間借貸市場曾經出現的問題,在P2P上同樣會出現。投資者要想從已經關門的P2P平台上拿回自己的全部本金,恐怕機會不大。
信託產品抵押物被法院拍賣
2013年5月3日,「中信—舒斯貝爾特定資產收益權投資集合信託計劃」的抵押物——青島舒斯貝爾地產、青島乾正置業項下土地使用權在山東省法院司法拍賣廳進行第三次拍賣。原因很簡單,中信信託認為,舒斯貝爾對信託資金進行挪用,多處違規。於是在中信信託申請下,山東省高級法院對信託計劃中的上述兩個地塊進行查封,並作為中信信託產品抵押物進行首次拍賣。這一事件再次警醒信託的風險。
❸ 如何看待多家銀行已提前終止785款理財產品這件事
這些理財產品都是虧損在做,所以銀行不賺錢也不想一直擔風險做下去。不做了,這樣反而減輕銀行負擔。
❹ 投資理財哪三件事情最重要
目前,個人投資理財方式較多:定期、國債、受託理財、基金、黃金、信託、保險等做組合投資(不同產品的投資起點不一),對應的風險級別也不相同。建議您可以到我行網點咨詢理財經理的相關建議。
❺ 理財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么
金錢與快樂的心情是一對微妙的話題,哪個擺在心裡最重要的地位就決定了理財時的決策是什麼樣子。快樂和嚴肅的理財其實不矛盾,理財的目的就是讓生活更快樂、自由,所以,理財的過程也是一個快樂、自由的過程。
不過,為了個人理財的科學、合理性,就要注意對理財條件的滿足,只有在滿足了基礎的條件上,理財才會順利,個人或家庭才經得住風吹雨打。理財的過程就會一直順利進行,即使一時的不利也會讓我們笑著面對。
理財,沉重的話題,又好似嚴肅的話題,還似復雜的話題,但偏偏不能是快樂的話題,對於每天穿梭於鋼筋水泥之中的我們,似乎缺少了一點輕松,對於女性而言,更缺少了一份浪漫、一份溫馨。
說到理財,其實很多的概念都是不對的,有些人覺得理財不就是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節衣縮食嗎,無非就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過法。還有一些人覺得根本沒有必要去理財,自己的收入挺高的,需要的時候隨時都可以拿出需要的來。
同時還有不少人把理財當成一種發大財的途徑,而不是一種長期理財工具,總是抱著暴發的夢想,不計成本地孤注一擲,常常忽視了風險控制。我們為什麼要投資?多數人會說是為了賺錢。可賺錢的目的又為哪般——使自己生活得更快樂。
如果我們的投資,是整天以寢食難安、憂心忡忡為代價,那麼投身股市賺錢的意義又在哪裡呢?投資者應該做什麼呢?就是以平常的心境、平和的心態來投資基金,進而做一個快樂的投資者,來讓理財變成愉快的一件事情。理財既不等於簡單的儲蓄存摺,更不等於發財暴富。理財貫穿於人生的始終,貫穿於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財的本質是在保證家庭財務安全的基礎上,使家庭的整體資產實現長期的保值和增值,理財的目的是使家庭生活幸福。
你的志願應該是「快樂理財」,不是非要在這沉重的話題上扣上這貌似惺惺作態的二字,而是理財本就該是快樂的,理財的目的無非是給人帶來「快樂」、帶來「愉悅」,不管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如果不是「快樂」的感覺,理財就失去了它的作用。
簡單來說,理財的目標就是要:快樂、自由。有人用了很貼切的話來形容理財的目的,那就是:抓住今天的快樂,規避明天的風險,追逐未來生活的更加快樂。所以,理財並不是要讓你現在的生活困難,也不是要你整天提心吊膽,那樣的理財方式是不合理的,過時的,要拋棄掉。
理財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個人理財的事情上,只有在你具備一些基本條件的基礎上,你才有精力和金錢來理財,還能規避風險,達到真正的快樂理財。
1.首先來說,你要有一定的資本來投資,來進行你的理財計劃。那麼在這個條件的限制下,你就暫時不能像那些有錢人一樣地生活,應該根據個人情況確定合理的消費模式。
量體裁衣,合身就好,理財亦是如此。理財的精髓在於個性化。按人的生活階段可分為單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長期,子女教育期,成熟期,退休期。人在生命的不同周期階段,有不同的生活理念,不同的生活方式,對理財的需求各不相同;例如家庭消費支出方面,應根據自己或家庭資產的多寡,收入及穩定程度的高低,將即期消費確定在一個合理的水平上,倘若低收入個人或家庭超越現有的資產和收入水平而過一種豪華的生活,到五星級賓館吃鮑魚,吃升猛海鮮,喝茅台,喝X.O,也許他一年的收入支付不了一頓宴席的賬單,即便支付的起,那他以後的生活也許就快樂不起來了,當然高收入個人或家庭還勒緊腰帶過一種苦行僧式的生活,那也不正常。至少他辜負了美好的生活和人生。
現在的很多人特別是單身一族都喜歡過「月光族」的日子,覺得這樣瀟灑,其實這些消費方式都是不科學的,一個人或者家庭都要有一點資本的原始積累,這樣在理財上才能夠有足夠的信用價值。
在生活上,應該遵循著:努力賺錢,輕松消費,崇尚理財的觀念,要找到一個合適相匹配的消費模式,在允許的條件下,科學安排,讓自己的生活盡量滋潤但不是浪費。
2.不能讓你的理財方式失去個人或者家庭生活的保障,也就是說,在進行投資之前要進行認真分析,針對自己的情況,例如個人的背景,家庭的健康、自己所處的生存階段,婚姻狀況等建立一些風險的規避措施。不要一下子輸得傾家盪產,這樣的理財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
選擇最佳的切入時機,以最低的投入成本,以應對和轉嫁未來生活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未來生活中的風險有哪些呢,簡單來說就是醫療、教育、意外傷害、養老、失業等問題,保險就是對這些問題的一種保障。必須要把這些必要的風險考慮清楚,以保證你的家庭或者個人在生活的每一個關口都不會被打垮,保證投資理財只會給你的生活帶來幸福快樂而不是傷害。
3.有了最基本的保障和風險的規避之後,你總會剩下一些閑錢,這時候就可以用來進行投資了,可以放心大膽地把你的資本來進行最大化的生產財富,讓你以後的日子更加容易,幸福、美滿。
小魏是個標準的單身人士,在杭州工作不久,學會了「月光」的生活方式,每次在電視上看見講理財的新聞時,都覺得很無趣,自己每個月發放的工資減去房租、吃飯錢、日常生活費後,基本上就所剩無幾了。一直以來,她都認為,理財就像天上的星星,離她很遙遠。那時,她想:「就這幾分錢,自己花都不夠,還想理財?拉倒吧!」
2007年8月份的一天,她看新聞裡面有兩條新聞突然吸引了她,於是開始有了讓現有的財富增值的念頭。當時她在互聯網上搜索關於理財的知識,出現了很多內容,「基金定投」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第一次出現在她視野之內。
她花了一段時間惡補了下基金的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越來越意識到基金定投是適合她眼下的一種理財方式:
1.我收入不高,每個月省幾百塊錢用來定投基金,可以積少成多,幾年後,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2.基金風險比股票小,而且我是定投基金,風險已經分攤,賺錢的幾率更大。
3.基金由專業人士幫我操作,我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研究大盤走勢並進行技術分析。
4.現在物價上漲的這么厲害,把錢全部存在銀行也沒多少利息,如果基金收益率高於銀行利率,我何樂而不為?基於以上幾點考慮,他開始決定購買基金,選擇定投3年,每個月每隻基金定投200元。每個月的工資除去必須的生活開銷,保險費用等,200塊錢是沒有問題的,就這樣,她開始了「基金定投,快樂理財」的生涯,換上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
不管你的資本是多是少,要進行理財就要注意理財的這幾個條件。要像小魏一樣,先確保自己的日常消費和風險規避,確保生活的井然有序。
我們投資理財的目的是讓財產的增加,而不是保值,之所以要理財,就是要在目前的資產和收入狀況下,使我們未來的生活更加富有,生活更加有質量,家庭成員更加健康、更加快樂。這與建造大廈一樣,基礎必須打得扎扎實實。倘若基礎不牢,在這個基礎上建築起來的大廈越高,倒塌的風險就越大,損失也就越慘重。而投資理財的基礎就是這些必要的條件,把條件把握得越好,樓就能建造得越高。
❻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理財方式,怎麼看待理財這件事
1、理財套路深,千萬別當真
好多諸如月薪5000如何攢下40萬等題目的確非常吸引人,但是細分析一下,無非是這樣的套路:每個月剩下1000,存下來,長期投資,利用復利,三十年後,這筆錢就將增值幾十萬。所以說,不存在任何長期、穩定、低風險又高收益的投資產品。謹記一點:金融行業,高收益永遠伴隨著高風險。
2、我們需要的理財方式
理財是實現財富保值的方式,而不是增值。
合適的理財方式,是規劃自己的收入和支出。
當然再好的規劃,也需要足夠的執行力和毅力去堅持。
❼ 關於理財
首先,你和你朋友都是剛工作不久,收入不是很高,目前首要做的就是增加社會經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為以後提高收入做准備。
鑒於,你們現在收入較少,應盡量控制好支出,量入為出,做好資產的原始積累工作。
有房,沒有貸款壓力,日常開銷可以進一步節省,目前你們月入合計4700,除去一般日常開銷,盡量多節約一點,保證每月有2000以上的結余。
公司給你們的福利較好,基本能夠得到保證,建議在購買一些醫療附加險,如果經常出差在外,就考慮買份意外險。
投資初始本金並不多,而且也是厭惡風險的保守型理財者,建議每月從2000中拿出1000購買貨幣市場基金,或者是債券基金,保本基金,隨著利率不斷上漲,可以考慮1-3年左右的定存。
還有1000元可以拿來作為應急備用金,用於應對突發事件,或者大件物品購置,以及外出旅遊開銷。
========================
補充:
定期定投業務適用於開放式基金的購買,如果你要進行定投,建議每月有一定數量的閑散資金才能進行操作。
目前定期定投業務的起點不高,少的500-1000元,你只需要每月准備好定額的錢在銀行卡里,然後去銀行簽訂某個基金產品的定期定投協議,每月銀行就會自動扣除協議金額購買基金產品,如果金額不足則本月不購買,不想定投了可以去銀行撤銷,如果開通了網上銀行,操作更方便。
至於選擇的那隻基金,這根據你的性格特點和風險偏好而定,如果較為激進,可以購買股票基金,如果較為保守,可以選擇債券和保本基金。
選擇原則,盡量先做一些功課,選擇業績較好的基金,不要盲目聽信別人推薦。
❽ 求大人們回答:個人理財這件事上是如何規劃
可以這樣來規劃,每個月規定工資的35%存銀行,以備不時之需,另外的65%當作一個月的生活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