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新勢力最大的賭注!吉利集團3億美元入股蔚來
最近網上一直留傳著時常「大手筆」的自主「一哥」吉利,將要花3億美元入股同樣是國內新勢力造車企業「一哥」的蔚來。根據相關媒體報道,雙方在2月18日對此消息進行了回復。
總的來說:盡管3億美元不算大數字,但是對於蔚來汽車來說可以解燃眉之急。同時,有了自主一哥吉利的撐腰,蔚來往後的日子也會稍稍好過一點。此後蔚來的生產轉由吉利代勞對於雙方來講都是好事,一方面吉利能消耗掉自己產能,另一方面蔚來也能得到一個更有面子的「代工廠」。只是被用完即棄的江淮,可能就有些尷尬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業績低迷且陷入資金困境,阿斯頓馬丁或融資,吉利汽車將入局
文|凌清?圖|車宇世界、網路
溫馨提示:車宇世界,被網友稱為車圈老幹部,只做最真實的車評。有問題,來投稿,我們本年度開通車主來稿欄目,歡迎各位車主交流。每周,車宇世界會推出不同車型文章,為大家提供購參考。
眾所周知,作為中國品牌中佼佼者,吉利汽車這兩年可謂風生水起,成為當之無愧的領軍者。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說,吉利汽車一直處在聚光燈下,一舉一動都能引發汽車行業的關注。
乘聯會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份,吉利汽車累計銷量為1303678輛,位居乘聯會發布的廠商銷量榜單第四位,僅次於南北大眾和上汽通用,成為中國品牌唯一位居銷量榜單前5名的車企。
另一方面,作為超豪華品牌,阿斯頓馬丁不僅有著豐厚的技術底蘊和研發經驗,而且在品牌形象和品牌溢價方面,都在汽車行業有著不可輕視的影響。吉利汽車投資阿斯頓馬丁,將會有力提升吉利汽車本身的形象,有利於吉利汽車的長期發展。
同時,對於吉利汽車來說,投資阿斯頓馬丁也有利於提升其全球布局,加速國際化的進程。
聲明:本文為車宇世界運營部原創文章,凌清審閱,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車宇世界原創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本文拒絕任何形式的抄襲、改編等行為,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愛車,就來車宇世界,您的專屬選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⑶ 融資消息不斷 蔚來獲吉利3億美元投資
近來,蔚來在資本市場的消息可謂頻頻不斷。
2月18日,買車網獲悉,有消息稱吉利正在籌劃3億美元入股蔚來。對此,買車網分別向吉利和蔚來雙方進行了求證。其中,吉利方面表示不對該消息評論,而蔚來方面則截至發稿時並沒有給予回應。
據報道,按照蔚來剛剛在一級市場進行的可轉債3.07美元核算,吉利在投資3億美元之後,其將佔到蔚來約10%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本該於今年2月8日發工資的蔚來並沒有如期發放。根據蔚來消息稱,受到疫情影響導致復工時間推遲,由此帶來了企業經營管理結構的變化,所以蔚來的工資發放日期發生變化。另外,員工也可以在相應金額內選擇拿工資,或者是拿公司的股票。
除此之外,蔚來近日發布了服務無憂2.0版本。相對於1.0版本的服務無憂,2.0版本對少數用戶佔用了絕大多數資源等進行了調整,而此舉也被業內人士看做是蔚來持續進行開源節流減少運營支出的體現,也再次體現了蔚來資金的短缺。
對於蔚來而言,其目前短時間內還無法實現盈利,其不僅需要開源節流,其更需要一筆又一筆的融資來支持其發展,而蔚來此後能否順利獲得融資,買車網將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吉利計劃回歸A股,汽車狂人李書福的下一個目標是它!
6月17日晚,吉利汽車發布公告,董事會批准了發行人民幣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創新板上市的初步方案。
這家市值逾千億港幣的港股藍籌要回A股上市了,而且還是科創板!
受此影響,6月18日早盤,香港恆指開盤跌0.39%,而吉利汽車漲7.56%。
近日,吉利汽車發布了5月產銷快報,作為頭部自主品牌表現較優。5月,吉利汽車銷量10.88萬輛,同比增長20.5%;1-5月累計銷量42.03萬輛,同比跌幅收窄至25%,1-5月市佔率達6.9%。
再說幾句
李書福的目標是將吉利汽車打造成一家能與豐田等齊名的全球化企業。
今年2月,吉利汽車宣布與沃爾沃汽車進行業務整合,未來將尋求在香港和瑞典斯德哥爾摩上市。
吉利與沃爾沃合並和本次A股發行兩個交易相互獨立,互不為前提。如此,吉利汽車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個打通A股+H股+歐洲三大資本市場的整車企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快評吉利沃爾沃合並:打造市值3000億元的中國汽車一哥
文|JackieLXX
圖|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吉利2019年財報:現金流充足,研發成本激增59%
3月30日,吉利汽車發布了2019年度公司業績年報。年報顯示,吉利汽車2019年銷售汽車136萬輛,營業收入97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其中,毛利率為17.4%,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凈利潤為82.6億,同比較少35%。
安聰慧指出,2020年吉利汽車集團將向市場投放6款全新車型。其中,吉利有三款,分別為大型SUV豪越,已經入市的緊湊型SUV「ICON」,以及一款緊湊型轎車;領克品牌有兩款,分別為領克05和領克06;幾何品牌將推出一款純電動SUV。
另外,吉利的國際化和全球化戰略在今年將得到進一步擴充。今年第四季度,領克品牌將全面進入歐洲市場,這也是中國品牌第一個進入歐洲發達國家市場的汽車品牌;寶騰以及白俄羅斯工廠,從去年開始就取得了快速增長,今年隨著更多新產品的導入,將拓展更多國際化市場空間。
雖然疫情給當前的市場環境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但吉利汽車現階段對年初設定的141萬輛目標不做調整;同時,安聰慧強調,吉利做到不裁員、不減薪、不延期支付員工薪酬。「我們要通過內部的組織變革,員工效能的提升,以及全新項目的布局,合理地使用員工。」
目前,吉利長遠的規劃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今年要格外管控好投資和成本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市場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所以吉利汽車在現金流管理上也將面對更大挑戰。李東輝認為,管理好現金流,關鍵是要管控好投資和成本。
財報顯示,吉利汽車2019年工廠建設和研發費用共計投入70億元,預計2020年將會降到68億元。另外,今年吉利汽車將加強對其它成本的管控。李東輝指出,今年吉利在保持年度141萬台銷量目標不變的前提下,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方面爭取10%或者以上的費用降低。尤其在原材料成本的管控上,吉利將結合現階段全球絕大多數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下滑,抓住機會降低采購成本。
當然,面對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吉利也展示了作為一家龍頭車企的責任與擔當。對下游的經銷商,吉利主動提供金融上的幫助。比如,在武漢封城之後、乃至春節期間,吉利的財務部門和資金部門,聯合為經銷商提供融資支持的銀行,為經銷商的票據到期兌付問題提供幫助。而對上游的供應商,為降低供應商的風險,吉利對一些有資金困難的供應商提前預付資金,以助力供應商的穩定運營。
吉利汽車2020年的現金流優化,在協同效應上也會有體現。安聰慧指出,這里的協同效應,不是僅僅指吉利和沃爾沃的合並,還有寶騰、路特斯的協同。現階段,CMA架構由沃爾沃和領克共享,接下來,PMA電動車機構,將會是領克、沃爾沃和Smart共用。所以,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各個品牌的充分協同,將為吉利2020年的現金流帶來一定保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吉利李書福收購沃爾沃的故事
在2018年的時候正值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評選了一百位改革先鋒。
但在這100人的名單里,我發現一位汽車領域的代表——吉利汽車掌舵人李書福。這個就比較厲害了,唯一一位啊。說到這我們就不得不說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 對,就是收購沃爾沃。
故事發生在2010年,當時吉利人號稱:「迎娶沃爾沃公主」,但那時候吉利在大多人眼裡是,呱呱呱。
其實早在02年吉利拿到汽車生產許可證時,李書福就提出了這個石破天驚的構想,「我們要去買沃爾沃,現在起就應該做准備了」,那可是02年啊,吉利連最便宜的車都沒造明白。當時會上的所有人都懵了。而李書福給出的理由是「福特汽車購買沃爾沃的目的已經達到,未來的沃爾沃將被福特忍痛割愛」。
這個看似語言的判斷在2007年初基本應驗了,但第一個最大的難題並不是資金、工廠等因素,而是當時的福特並不知道吉利是誰。相互不認識,根本連話都搭不上。
於是李書福當時用了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偶遇。
福特參加什麼,李書福就去參加什麼,不圖別的,就圖混個臉熟。直到2008年特律車展期間,通過公關公司牽線,李書福終於是見到了福特汽車CFO道恩·雷克萊爾,李書福用了30分鍾,終於講出了收購沃爾沃的意願,而當時的福特正在忙著出售捷豹路虎,可能確實還沒到出售沃爾沃的規劃上,另一方面,那就是「Who?are?you?我憑啥賣給你」。
不過好歹福特對吉利,對李書福算是有了一個印象,當然,這個印象是好是壞,我們就不揣測了。
除了李書福之外,國企汽車廠家當時也有收購意向收購沃爾沃,比如與沃爾沃建立過合資關系的長安汽車,但這時正是2008年,2008年有什麼,-- 不是奧運會啊。是有一個對吉利收購沃爾沃的重要條件 -- 天時,金融危機。面對當時的形勢,沒有國企願意出頭,那國家自然也就允許了李書福的申請,李書福最終拿到了收購沃爾沃的「通關文牒」。
在金融危機的助攻下,美國汽車銷量一路下滑,這年12月1日,福特汽車明確表示:「認真考慮出售沃爾沃」。
終於,在轉過年來的2009年1月,比爾·福特和艾倫·穆拉利在福特總部面見李書福。李書福講述了自己多年來對沃爾沃的追求,以及對沃爾沃的長遠規劃等等,最終得到了比爾·福特和阿蘭·穆拉利的認可。
接下來遞交標書,項目調查,談判我們就不贅述了。時間來到2009年9月30日,福特汽車公開宣布,吉利成為沃爾沃的首選競購方。一個階段性勝利,相當於,訂婚了。
結過婚的師兄師妹應該了解,訂婚之後就該聊嫁妝,吉利最希望得到的嫁妝顯而易見,那就是福特最不想給的核心知識產權。據說關於轉讓核心知識產權的事,福特和吉利一度開始冷戰,甚至面臨談崩。
關於沃爾沃的核心知識產權,當時福特是咬定青山不放鬆,堅決不給。而吉利勢在必得,並派遣一組善於談判的專家小組去和福特協商。
當時李書福對派去和沃爾沃談判的小組有一個要求是:沒有時差,沒有時間概念,有事就打電話,或者簡訊。據說,在談判僵持快進行不下去的時候,李書福還悄悄地趕到英國倫敦給大家打氣,這一時期的李書福被大家描述為:一個精力過人的人,一個願意採納各種意見的人,一個極為聰明、敢下決定的人。
2009年12月23日,聖誕節前一天,吉利與福特同時宣布,雙方就收購沃爾沃的主要商業條款達成一致。當收購沃爾沃進行到最後,李書福把「一個人」的事業變成「400人」的事業,全球包括投行、律所、財經公關等,有400人在為這項並購交易服務。成為中國有史以來,對外最為復雜的並購交易之一。
好,主要商業條款達成一致了,最後的一個難題,錢,你給多少聘禮。
關於錢的事,無非就是多少錢買,多少錢賣,還有就是吉利的錢從哪兒來?要知道當時還處於金融危機的餘威下,吉利拿不出來收購的錢,也很難從金融機構里借來錢。據說李書福當時只從建設銀行浙江分行貸到了2億美元,這對於收購沃爾沃這么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那收購的資金是怎麼來的呢,依靠的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最開始達成合作協議的北京政府在要拿出真金白銀的時候,情況變了,錢不給了。這令李書福措手不及。而當時吉利與福特的談判進入新階段。吉利需要在簽約之前明確融資結構。就在這個階段,成都政府聯系李書福,並表現出對沃爾沃項目的濃厚興趣。
於是,吉利以一年期借款的形式向幾家國有機構貸款,成都市政府擔保,李書福本人終身反擔保,從成都市順利融資30億元。
不管怎樣,錢是有了,大概估算一下應該有百億左右,那吉利收購沃爾沃花了多少錢呢。經過多次談判,李書福最後給出的報價是18億美元,比之前預估的百億美元縮水了8成多。由於涉及交易金額的巨大變化,福特方面表示,需要通過董事會會議來決定,關於收購沃爾沃的談判因此中斷了一個月。
在2009年年中,他們來到中國總工會,希望中國工會能夠出面制止吉利對沃爾沃汽車的收購。為此,李書福帶著團隊去了瑞典和比利時,先後拜訪了所有工會領袖和相關政府部門。經過不懈的努力,最終在2010年3月27日,吉利沃爾沃項目組與工會達成最後的協議。在達成協議的後一天,吉利收購沃爾沃的協議在倫敦簽署。桌子上堆了半米高的文件,遞一個簽一個,也花了半個多小時才簽完。之後,李書福趴在桌上一動不動,其他人以為是他太累了需要休息,其實是他哭了。
2010年8月2日,英國倫敦,吉利成功交割沃爾沃轎車100%股權以及相關資產,這個相關資產就包括我們前面提到的知識產權,吉利成為中國第一家汽車跨國公司。這意味著吉利擁有了沃爾沃轎車商標所有權和使用權、10963項專利和專用知識產權、10個系列可持續發展的產品及產品平台、兩大整車廠約56萬輛的生產能力和良好設施、1家發動機公司及3家零部件公司、整車和關鍵零部件開發獨立資料庫及3800名高素質科研人才的研發體系和能力,以及分布於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325個網點的銷售服務網路等。這些內容都對吉利之後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從2007年6月成立「V項目」團隊,到2010年8月正式完成交割,成為沃爾沃的新老闆,李書福用了3年。在當天接受法國路透社采訪時李書福這樣表達他的感受:「我們已經實現了收購沃爾沃的夢想,但這還不是我們的最終計劃,這只是一個新起點。」確實,沃爾沃的收購,對吉利來說,是踏上了一條發展的快速路,吉利的今天與沃爾沃的收購密不可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吉利並購沃爾沃的融資方案對其資本結構有何影響
吉利收購沃爾沃後,不僅擁有沃爾沃的產品線,還將擁有沃爾沃的知識產權。這對於自主品牌提升技術和品牌都有深遠影響,也是快速提升中國汽車影響力的重要途徑。
吉利作為民營企業,機制靈活、生命力頑強。從「請求一次失敗的機會」,到現在成功實現戰略轉型,李書福帶領的吉利汽車,見證了中國汽車「黃金十年」的發展,也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逐漸發展壯大。
除了國家力量的有力支撐,民間資本也是「吉沃案」的重要推手。據外媒報道,為成功收購沃爾沃,吉利共計融資額高達27億美元。這其中,民間資本佔了很大一部分。民間資本的介入,說明吉利的實力得到了普遍認同。
上汽收購雙龍的慘痛教訓告訴我們,收購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第一步」,運作好並賺錢才是最後的勝利。吉利作為民營企業,每一分錢都從自己的腰包掏出,自然會更心疼一些,因此,在運作的過程中,肯定會考慮更周全、更謹慎。
(8)吉利融資圖擴展閱讀
而吉利對沃爾沃的收購,將使中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首次擁有一個全球通行,尤其是歐美日等汽車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也認可的價值巨大的豪華品牌。吉利可以依託沃爾沃的核心知識產權,打造全新的高端品牌,進一步提升吉利製造乃至中國製造的品牌形象和國際認知度。
中國首位研究汽車產業的應用經濟學博士喬梁認為:「從資本市場來看,此次收購對於吉利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過去大家對吉利的印象就是低端、不夠安全,此次如果能夠成功地吸收沃爾沃的核心技術,將它的技術、產品、市場全部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將重塑吉利在大眾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⑼ 吉利和沃爾沃公布合並意向,全球戰略「大棋」打算這么下
2月10日晚,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HK0175)發布了一則名為「內幕消息」的驚人公告:吉利汽車管理層正在與沃爾沃汽車管理層就業務合並重組的事宜進行初步討論,兩家公司將會組成一家強大的全球公司。合並後的業務歸於香港上市公司,在未來還會尋求在斯德哥爾摩進行上市。
未來新公司在斯德哥爾摩資本市場登錄之後,會讓領克在歐洲的知名度更大,道路更寬。這對吉利集團旗下其他品牌在全球市場上,也是一個巨大的推進作用。
吉利汽車現在正式把自己放到了全球市場發展的快車道上,新的公司會讓吉利汽車進入到中國車企發展的一個新高度,一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高度。它將會讓吉利以更高的視角去看汽車行業的發展,我們相信這對中國汽車產業和吉利汽車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將成為中國車企發展的里程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⑽ 融資金額超200億元 吉利汽車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9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這意味著,吉利汽車將成為國內首家登陸科創板的整車製造汽車公司。
根據招股書顯示,吉利汽車本次擬初始發行的股份數量不超過17.32億股,總融資金額為204.25億元。其中擬使用本次募集資金200億元中的80億用於新車型產品研發,30億用於前瞻技術研發,30億用於產業收購,60億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同時,本次發行可以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採用超額配售選擇權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初始發行股票數量的15%。
吉利汽車本次擬發行的股票與已發行在外的股票每股面值保持一致,為0.02港元,並以人民幣為股票交易幣種在科創板進行交易。
資料顯示,2017年至2019年,吉利汽車的資產總額分別為877.98億元、924.93億元、1076.74億元和1074.75億元;實現營收分別為935.53億元、1073.35億元、981.39億元和371.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5.94億元、125.86億元、82.85億元和23.3億元。
銷量方面,吉利汽車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公司三大品牌(吉利、領克、幾何)分別為124.71萬輛、150.08萬輛、136.16萬輛及53.04萬輛。根據中汽協統計,三大品牌合計銷量市佔率分別為5.04%、6.34%、6.35%及6.76%,市佔率持續提升,且連續三年半均為國內自主車企銷量之首。
除了科創板之外,吉利汽車此前曾宣布,將與沃爾沃汽車進行業務整合,未來將尋求在香港和瑞典斯德哥爾摩上市。屆時,吉利汽車有望成為國內首家同時在A股、H股、歐洲市場上市的整車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