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指標反映籌資能力
籌資能力反映在償債能力上,償債能力越好,說明企業的籌資能力也好回。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答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三項。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越大,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越多,越能保障企業按期償還到期債務。但是,該指標也不是越大越好,指標過大表明企業流動資金利用不充分,獲利能力不強。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償還長期負債的能力。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衡量指標主要有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或有負債比率、已獲利息倍數和帶息負債比率五項。
② 如何從公司財務報表中分析出融資情況,需要計算哪些財務指標
可用過計算財務報表中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等分析融資情況。
一、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1、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產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4、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5、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3、權益乘數=資產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4、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
三、總債務流量比率關系
1、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2、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利息費用
3、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債務總額
(2)融資能力指標擴展閱讀
例如:某公司2017年12月31日流動資產合計3600萬元,其中貨幣資金250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45萬元,應收票據40萬元,應收賬款2100萬元,預付賬款60萬元,其他應收款120萬元,存貨580萬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240萬元,其他流動資產165萬元。
另得知其流動負債總額為1600萬元。該公司2017年末各項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營運資金=3600-1600=2000萬元
流動比率=3600÷1600=2.25
速動比率=(250+45+40+2100+120)÷1600=1.60
現金比率=(250+45)÷1600=0.184
通過計算我們看出該公司雖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較高,但現金比率偏低,說明該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還是有一定風險,應縮短應收賬款回收期,加大催賬力度,以加速應收賬款資金的周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財務分析
③ 關於融資融券的幾個指標
你好,融資余額是指發生融資後尚未還款的余額,融券餘量是指發生融券尚未還券的股數,餘量的金額是余額用多少元表示融資融券余額是融資余額加上融券余額;
④ )簡要說明分析企業籌資和支付能力的財務指標有哪些
說明企業籌資和支付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
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包括:債務比率,利息保障倍數,現金對利息保障倍數
⑤ 融資指標
內容
計算公式
參考指標
說明
短
期
償
債
能
力
分
析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製造業:1.1~1.3,房地產:1.2家電:1.4~1.6,商業:1.6~1.65,酒店飲食:1.6~2,化工:1.2,貿易:1.6,食品工業:1.7~2
原則上認為該指標≥2時,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強,但要與應收帳款數額、存貨周轉速度結合起來一並考慮,要對擔保對象整個會計期間和不同會計期間的流動資產進行綜合分析。
2、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製造業:0.85~0.9,房地產:0.65家電:0.9~0.95,商業:0.45,酒店飲食:1.6~1.9,化工:0.9,貿易:0。8,食品工業:1.5~1.8
通常認為速動比率為1較為合適,但要考慮擔保對象行業性質,應收帳款數額等因素;另外,要對擔保對象整個會計期間和不同會計期間的速動資產進行綜合分析
長期
償
債
能
力
分析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工業.0.7以下,商業0.8以下,進出口0.9以下,房地產0.7以下,貿易0.8以下
該比率越低,擔保的風險越小,擔保保障度越高。
2、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5
該比率越低,表明擔保對象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擔保人權益保障程度越高
3、 利息保障倍數=(利潤總額+財務費用)/財務費用
≥1
該比率越高,說明支付利息的能力越強;若低於1時,則意味著擔保對象無法保證利息償付
盈
利
能
力
分
析
1、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
工業5%以上,商貿5-10%房地產20%以上
該指標越高,表明取得同樣的產品銷售收入的產品銷售成本越低,應將擔保對象連續幾年的銷售利潤率進行比較,判斷發展趨勢
2、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銷售收入
工業3%以上,商貿2~6%,房地產20%以上
該指標越高,表明擔保對象營業活動的盈利水平越高,應將擔保對象連續幾年的營業利潤率進行對比分析
3、 凈利潤率=凈利潤/銷售收入
工業1%以上,商貿2~5%
該指標越高,說明每元銷售收入取得的凈利潤越多,同樣要將連續幾年凈利潤率進行比較分析
4、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工業1.2%,商貿不低於3-6%
該指標越高,說明同樣的成本費用能取得更多的利潤額
營
運
能
力
分
析
1、總資產周轉率=
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
工業0.8~2次,商業1~3次,貿易4~6次,房地產0.5~1次
該指標越高,表明其全部資產經營效率好,取得的收入高。
2、應收帳款周轉率=
銷售收入/平均應收帳款
工業6~9次,商貿7.2~18次
該指標越高越好,可將計算出的指標與該企業前期、平均水平或其它類似企業進行比較。
4、 存貨周轉率=
銷售收入/平均存貨
工業3~4 ,商貿6~18次
該指標越高,表明存貨變現能力強,應具體分析行業因素,季節性生產的變化等情況,可對存貨的結構進行分析,如分別計算原材料周轉率、在產品周轉率,半成品周轉率等。
4、凈資產收益率=
凈利潤/所有者權益
高於銀行利率
該比率越高,表明擔保對象投資收益水平越高,盈利水平越強,盈運能力越好。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天/銷售收入。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銷售收入-現銷收入-銷售退回、折讓、折扣/(期初應收賬款余額+期末應收賬款余額)/2=期末應收賬款/平均日銷售額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
存貨周轉次數=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存貨平均余額=(年初余額+年末余額)/2
也即,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次數=360/(銷售成本/存貨平均余額)=(360*存貨平均余額)/銷售成本={360*[(年初余額+年末余額)/2]}/銷售成本
運營資金=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長期資產適合率=(所有者權益總額+長期負債總額)/(固定資產總額+長期投資總額)×100%
齒輪比率公式:(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長期負債+長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債券)/ 股東權益×100%
或有負債比率=或有負債余額/股東權益總額*100%。或有負債余額=已貼現商業承兌匯票余額+對外擔保金額+未決訴訟、未決仲裁金額(除貼現與擔保引起的訴訟與仲裁)+其他或有負債余額
利息保障倍數=(利潤總額+利息費用)/利息費用。分子:「利潤總額+利息費用」等於息稅前利潤EBIT=「 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 分母:「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資本化利息雖然不在損益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償還的。利息費用等於財務費用
⑥ 什麼指標可以表示獲得融資的能力
資產負債率,固復定資產、流動資制產結構等。
企業融資能力(Borrowing capacity )是指在一定的經濟金融條件下,一個企業可能融通資金的規模大小。是持續獲取長期優質資本的能力,要能多渠道、低成本融資,要能從國內、國外融資;
企業融資能力是企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融資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然而只有企業在快速成長之後還能夠「安全著陸」的企業才是真正的融資贏家。
⑦ 企業籌資和支付能力的財務指標有哪些
企業籌資和支付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存在一個問題它是基於EBIT的。但在計算EBIT時非現金項目折舊已經被減去因而EBIT不能真正度量可用於支付利息的現金有多少。因此定義現金對利息保障倍數來准確度量公司的付息能力。
企業籌資和支付能力的財務指標主要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短期償債能力指標:(1)流動比率=;因為流動資產和負債原則上會在未來12個月內轉換成現金,因此流動比率短期流動性的一個計量指標。對於短期的債權人來說,流動性比率越高越好。對於公司來講,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流動性充足,但它也意味著公司沒有高效的管理現金或者是短期資產。一般情況下,健康的公司的流動比率要大於1。(2)速動比率=;它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由於存貨通常是流動性最弱的流動資產,同時它的市場價值也不易准確度量,所以減去它能更好的衡量企業的短期流動性。(3)現金比率=;現金比率只量度所有資產中相對於當前負債最具流動性的項目,因此它也是三個流動性比率中最保守的一個。長期償債能力指標:(1)債務比率=;揭示公司的財務杠桿比率。(2)利息保障倍數=;指企業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它是衡量企業支付負債利息能力的指標。企業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相比,倍數越大,說明企業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越強。(3)現金對利息保障倍數=;利息保障倍數存在一個問題,它是基於EBIT的。但在計算EBIT時,非現金項目折舊已經被減去,因而EBIT不能真正度量可用於支付利息的現金有多少。因此定義現金對利息保障倍數來准確度量公司的付息能力。
⑧ 衡量融資的指標體系是什麼
首先,要看是債務融資還是權益融資
如果是債務融資,還要考慮利息的節稅成本
如果是權益融資,還得看普通股和優先股以及留存收益的籌資成本
⑨ 如何衡量一個公司能否股權融資的指標
1.遵循先「內部融資」後「外部融資」的優序理論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融資方式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內源融資,即將企業的留在收益和折舊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另一種是外源融資,即吸收其他經濟主體的儲蓄,以轉化為自己投資的過程。我們清楚的明白,在企業的進步和生產規模擴大過程中,單純依靠內源融資是很難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的,企業獲得資金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外源融資。內源融資資金產自企業內部,不需要實際對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會減少企業的現金流量;不需要融資費用,使得內源融資的成本要遠遠低於外源融資,可以有效控制財務風險,保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因此,它是企業首選的一種融資方式。企業內源融資能力的大小取決於企業的利潤水平、凈資產規模和投資者預期等因素,只有當內源融資無法滿足企業資金需要時,企業才會轉向外源融資。
企業的外源融資由於受不同融資環境的影響,其選擇的融資方式也不盡相同。但是可以遵循先選擇低風險類型的債務融資,後選擇發行新的股票這樣的順序。採用這種順序選擇融資方式的原因有:
(1)負債比率尤其是高風險債務比率的提高會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和破產風險。
(2)企業的股權融資偏好易導致資金使用效率降低,一些公司將籌集的股權資金投向自身並不熟悉且投資收益率並不高的項目,有的上市公司甚至隨意改變其招股說明書上的資金用途,並且並不能保證改變用途後的資金使用的獲利能力。在企業經營業績沒有較大提升的前景下,進行新的股權融資會稀釋企業的經營業績,降低每股收益,損害投資者利益。此外,在我國資本市場制度建設趨向不斷完善的情況下,企業股權再融資的門檻會提高,再融資成本會增加。
我國多數上市公司的融資順序則是將發行股票放在最優先的位置,其次考慮債務融資,最後是內部融資。這種融資順序易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財務杠桿作用弱化,助推股權融資偏好的傾向。
2.考慮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及財務狀況,並考慮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等情況,選擇較為合適的融資方式。
(1)考慮經濟環境的影響。經濟環境是指企業進行財務活動的宏觀經濟狀況,在經濟增速較快時期,企業為了跟上經濟增長的速度,需要籌集資金用於增加固定 資產、存貨、人員等,企業一般可通過增發股票、發行債券或向銀行借款等融資方式獲得所需資金,在經濟增速開始出現放緩時,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降低,一般應逐漸收縮債務融資規模,盡量少用債務融資方式。
(2) 考慮融資方式的資金成本。資金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發生的代價。融資成本越低,融資收益越好。由於不同融資方式具有不同的資金成本,為了以較低的融資成本取得所需資金,企業自然應分析和比較各種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的高低,盡量選擇資金成本低的融資方式及融資組合。
(3) 考慮融資方式的風險。不同融資方式的風險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債務融資方式因其必須定期還本付息,因此,可能產生不能償付的風險,融資風險較大。而股權融資方式由於不存在還本付息的風險,因而融資風險小。企業若採用了債務籌資方式,由於財務杠桿的作用,一旦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下降時,稅後利潤及每股收益下降得更快,從而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甚至可能導致企業破產的風險。美國幾大投資銀行的相繼破產,就是與濫用財務杠桿、無視融資方式的風險控制有關。因此,企業務必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融資方式的風險程度選擇適合的融資方式。
(4) 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及發展前景。總的來說,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財務狀況越好,變現能力越強,發展前景良好,就越有能力承擔財務風險。當企業的投資利潤率大於債務資金利息率的情況下,負債越多,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就越高,對企業發展及權益資本所有者就越有利。因此,當企業正處盈利能力不斷上升,發展前景良好時期,債務籌資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而當企業盈利能力不斷下降,財務狀況每況愈下,發展前景欠佳時期,企業應盡量少用債務融資方式,以規避財務風險。當然,盈利能力較強且具有股本擴張能力的企業,若有條件通過新發或增發股票方式籌集資金,則可用股權融資或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兩者兼而有之的融資方式籌集資金。
(5) 考慮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激烈,進出行業也比較容易,且整個行業的獲利能力呈下降趨勢時,則應考慮用股權融資,慎用債務融資。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較低,進出行業也較困難,且企業的銷售利潤在未來幾年能快速增長時,則可考慮增加負債比例,獲得財務杠桿利益。
(6)考慮企業的控制權。中小企業融資中常會使企業所有權、控制權有所喪失,而引起利潤分流,使企業利益受損。如:房產證抵押、專利技術公開、投資折股、上下游重要客戶暴露、企業內部隱私被明晰等,都會影響企業穩定與發展。要在保證對企業相當控制力的前提下,既達到中小企業融資目的,又要有序讓渡所有權。發行普通股會稀釋企業的控制權,可能使控制權旁落他人,而債務籌資一般不影響或很少影響控制權的問題。
⑩ 融資能力如何分析
一、分析思路
1、分析業務模式的組成,有什麼優缺點。是否有更好的業務模式,為什麼?
2、預計資金需求。可查找相關行業預測分析報告。
3、分析融資能力:
①、各種融資渠道的資金總計;
②、融資總額是否能夠滿足資金缺口。
二、融資渠道具體的分析
融資的渠道可分為:內源融資、商業信用融資、銀行借款、債券融資、票據融資。
內源融資
是指企業籌集並利用自身經營活動產生的資金來對項目進行投資,也就是應自己的錢去投資。
1、項目自身創造現金流能力
a、先分析目標投資項目產生的流入的現金流是否達到融資需求。即投資項目流入的現金流與投資額比較。
2、整體企業創造現金流能力
a、第一點若不能滿足,可利用整個企業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流量是否滿足融資需求。
小貼士:預計未來的經營現金流可利用以前年度的平均增長率預計下年的現金流。當然,需要排除以前年度的異常現金流的數值。
b、考慮企業現金股利分配引起的現金支出。首先,利用以前前度數據計算出股利支付佔比,即現金股利總金額/經營現金凈流量;利用股利支付佔比*a步驟預測的經營現金流量,得出以後年度的現金股利支付總金額。
c、計算其他業務的資本開支。
d、考慮機會成本所帶來的收益。(即改變業務模式後,可節省的費用)
d、資金支持=預測的經營現金流量-現金股利分配引起的現金支出-其他業務的資本開支 考慮機會成本所帶來的收益。
e、資金支持與預計融資需求金額的對比。
商業信用融資
其特點為融資期限較短,募集的資金一般用於企業日常運營,不適用於固定資產的投資項目。
當發現企業應收款總額與應付款總額之間的差額越來越大時,可反映出商業信用融資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銀行借款
1、觀察長短期借款的分配。若企業主要是借短期還短期,反映了資本運作的頻繁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借款難以用於大型固定資產的投資。除此之外,如果企業的長期借款呈現逐年下降的現象,可以看出該企業的政策導向是降低資產負債率,以減少長期借款來增強負債的流動性。
2、所借入的款項能否滿足資金缺口。
債券融資和票據融資
預測該項融資金額時,注意有關規定對融資數額的限制。
總的來說,所謂的融資能力分析是將企業對投資項目可募集到的資金是否滿足投資資金,是否可填補資金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