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金融資產泡沫

金融資產泡沫

發布時間:2021-07-29 03:55:05

Ⅰ 什麼叫金融資產泡沫

泡沫經濟:虛擬資本過度增長與相關交易持續膨脹日益脫離實物資本的增長和實業部門的成長,金融證券、地產價格飛漲,投機交易極為活躍的經濟現象。泡沫經濟寓於金融投機,造成社會經濟的虛假繁榮,最後必定泡沫破滅,導致社會震盪,甚至經濟崩潰。
泡沫經濟可分為三個階段,既泡沫的形成階段、泡沫的膨脹階段、泡沫的潰滅階段。
泡沫(Bubble)一詞可追溯至1720年發生在英國的「南海泡沫公司事件」,當時南海公司在英國政府的的授權下壟斷了對西班牙的貿易權,對外鼓吹其利潤的高速增長,從而引發了對南海股票的空前熱潮,由於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持,經過一段時間其股價迅速下跌,猶如泡沫那樣迅速膨脹又迅速破滅。其他早期的泡沫現象還有荷蘭的「鬱金香事件」,法國的「約翰.勞事件」。在現代經濟條件下,各種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現以及金融市場自由化、國際化,使得泡沫經濟的發生更為頻繁,波及范圍更加廣泛,危害程度更加嚴重,處理對策更加復雜。泡沫經濟的根源在於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偏離,即虛擬資本超過現實資本所產生的虛擬價值部分。
虛擬資本(Fictitious Capital)是以有價證券(包括股票、債券、不動產抵押單)等形式存在的,能給持有者帶來一定收入流量的的資本;
現實資本(Actual Capital)就是以生產要素形式和商品形式存在的實物形態的資本。
在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運動中不會出現泡沫,因為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的運動都是以實物形態流量為媒介,並進行和其相對應的流向相反、流量基本相等的貨幣形態流量。因此人們認為泡沫經濟產生於虛擬資本的運動,這也是泡沫經濟總是起源於金融領域的根源。此外,作為不動產的土地,其特殊的價格構成使土地資產成為了一種具有虛擬資本屬性的資產,同時金融業與房地產業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使得每次經濟泡沫的產生都必然伴隨著地產泡沫的產生。
泡沫經濟主要是指虛擬資本過度增長而言的。所謂虛擬資本,是指以有價證券的形式存在,並能給持有者帶來一定收入的資本,如企業股票或國家發行的債券等。虛擬資本有相當大的經濟泡沫,虛擬資本的過度增長和相關交易持續膨脹,與實際資本脫離越來越遠,形成泡沫經濟。
泡沫經濟寓於金融投機。正常情況下,資金的運動應當反映實體資本和實業部門的運動狀況。只要金融存在,金融投機就必然存在。但如果金融投機交易過度膨脹,同實體資本和實業部門的成長脫離越來越遠,便會造成社會經濟的虛假繁榮,形成泡沫經濟。
[編輯本段]泡沫經濟與經濟泡沫的關系
泡沫經濟與經濟泡沫既有區別,又有一定聯系。經濟泡沫是市場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經濟現象。所謂經濟泡沫是指經濟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非實體經濟因素,如金融證券、債券、地價和金融投機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適度的范圍中,對活躍市場經濟有利。只有當經濟泡沫過多,過度膨脹,嚴重脫離實體資本和實業發展需要的時候,才會演變成虛假繁榮的泡沫經濟。可見,泡沫經濟是個貶義詞,而經濟泡沫則是個中性范疇。所以,不能把經濟泡沫與泡沫經濟簡單地劃等號,既要承認經濟泡沫存在的客觀必然性,又要防止經濟泡沫過度膨脹演變成泡沫經濟。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經濟泡沫之所以會長期存在,是有它的客觀原因的,主要是由其作用的二重性所決定的。一方面,經濟泡沫的存在有利於資本集中,促進競爭,活躍市場,繁榮經濟。另一方面,也應清醒地看到,經濟泡沫中的不實因素和投機因素,又存在著消極成分。
[編輯本段]泡沫經濟形成的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宏觀環境寬松,有炒作的資金來源
泡沫經濟都是發生在國家對銀根放得比較松,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的階段,社會經濟表面上逞現一片繁榮,給泡沫經濟提供了炒作的資金來源。商品經濟具有周期性增長特點,每當經過一輪經濟蕭條之後,政府為啟動經濟增長,常降低利息,放鬆銀根,刺激投資和消費需求。一些手中獲有資金的企業和個人首先想到的是把這些資金投到有保值增值潛力的資源上,這就是泡沫經濟成長的社會基礎。
日本從1955-1985年,完成了經濟起飛,進入了發達國家行列,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手中有了錢的日本企業和居民信奉「土地神話「,日本是一個島國,山地多,平原少。土地成為日本的稀缺資源。隨著經濟的發展,工業和城市佔地不斷增加,同時,由於基礎設施建設等對土地投資的增加,地價特別是城市房地產價格具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然而,日本人將這種趨勢絕對化了,認為地價只會上升,不會下降,以至把房地產投資作為一種資產保值和增值的方式。他們開始製造土地泡沫,從80年代後半期開始,日本地價飛漲,投機者以升值了的土地作抵押,可以從銀行取得更多的貸款,然後再去尋求新的投機機會,於是有越來越多的資金追逐有限的土地,造成房地產價格的進一步上升。日本的銀行業是「土地神話」的忠實信奉者。80年代後半期,由於金融自由化、利率自由化的發展,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加劇,銀行的籌資成本趨於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把房地產作為尋求高回報率的途徑,對房地產業的融資大幅度增加。若以1985年3月為基期,到1991年3月,銀行業的貸款量增加了60.6%,而同期對房地產貸款的增加量卻高達150.6%。銀行對房地產業的貸款余額由1985年3月 17.1萬億日元增加到1991年3月的42.8萬億日元,同期的房地產貸款在銀行全部貸款余額中的比重由7.2%上升到11.3%。進入90年代,「土地神話」同泡沫經濟一起破滅,以土地為抵押的貸款項目便成了難以消化的不良債權。
第二、社會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缺乏約束機制
從歷次泡沫經濟的發展過程看,到目前為止,社會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過程缺乏一個有效的約束機制。對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發展進行約束,關鍵是對促進經濟泡沫成長的各種投機活動進行監督和控制,但到目前為止,社會還缺乏這種監控的手段。這種投機活動發生在投機當事人之間,是兩 兩交易活動,沒有一個中介機構能去監控它。作為投機過程中的最關鍵的一步——貨款支付活動,更沒有一個監控機制。雖然貨款支付活動一般要通過銀行進行,但銀行只是收付中介,根據客戶指令付款,對付款的內容無力約束,加上銀行的分散性,起不了監控投機活動作用。政府是外在的,不可能置身於企業之間的交易活動之中。而且,政府還常常容易被投機交易所形成的經濟繁榮假象一時迷惑,覺察不到背後隱藏的投機活動,一直到問題積累到相當程度才得到發現。
日本土地泡沫發生後,從80年代中後期開始,日本全國范圍內都出現了城市土地再開發熱潮,土地價格隨之猛漲,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六大城市經濟圈的商業用地價格指數1985年比1980年上升了53.6%,1990年則更比1980年上升了525.9%。這期間,日本全國平均土地價格也上漲了1倍以上。日本約有一半的人擁有土地,約20%的人擁有土地繼承權。因而,隨著土地價格的上升,大多數日本人感到自己的財產在這幾年內增值了1-2倍。這一時期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每年平均增長不到6%,而金融資產價格、不動產價格脫離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虛假上漲,使經濟逞現出虛假繁榮景象。1991年10月22日,日本經濟企劃廳的官員還在內閣例會上津津樂道日本經濟處於景氣狀態之中,幾天之後經濟形勢就急轉直下,企業破產事件大量增加

Ⅱ 金融泡沫是如何形成的

金融泡沫是指一種或一系列的金融資產在經歷了一個連續的漲價之後,市場價格大於實際價格的經濟現象。整個過程形象地說就像銀行家在魚塘里養魚,當銀行家打開閥門向魚塘里放水時,就是在放鬆銀根,向經濟體大量注入貨幣,在得到大量金錢之後,各行各業的人就開始在金錢的誘惑之下日夜苦幹,努力創造財富,這個過程就像水塘里的魚兒使勁吸收各種養分,越長越肥。而當銀行家們看到收獲的時機成熟時,就會關上閥門,突然收緊銀根,從魚塘中開始抽水,這時魚塘里的多數魚兒,就只有絕望地等著被捕獲的命運。也就是說政府為了刺激和發展經濟,會製造一定的通貨膨脹,增大貨幣供給量導致人們手中的貨幣資產變多了,從而會感覺自己變得「更富有了」,因此會減少儲蓄,增大投資和消費。在純粹自由市場經濟體下,通貨膨脹和貨幣資產泡沫,應該通過周期性的經濟衰退加以消除,從而使嚴重偏離價值的價格得以回歸。但是在出現經濟衰退的徵兆時,政府往往考慮民眾情緒和政局穩定,就會採取措施救市,即進一步擴大財政和貨幣投放,結果使已經產生的泡沫無法完全消除,最終當政府無法控制時,金融危機大規模爆發

Ⅲ 什麼情況下會產生金融泡沫

如果你細心留意的話,會發現如今大街小巷上,人們熱議的話題已經從以前的豆漿、油條轉移到股市、樓市上了。在我國,特別是城市裡,人們對於一些虛擬資產、金融資產的追捧一度達到空前的熱度。

這些因素最終都會導致上述的價值偏離,從而產生金融泡沫。2006年初至2007年10月那段時間,上證綜指由1300點左右一路狂飆至6124點,某些個股的股票價值甚至漲了數十倍。

按道理一個公司的股票價格主要由它的經營業績決定,而一個正常公司的年營業利潤率一般不超過50%,某些成長性較好的公司營業利潤指標也很少有超過100%的;然而,在這一年半時間里,這些公司的股價卻能夠漲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與實體經濟的發展情況相差懸殊。那麼,此時可以說,如此巨大的市值膨脹裡面充滿了「股市泡沫」。

Ⅳ 如何辨別規避金融泡沫

金融泡沫是指一種或一系列的金融資產在經歷了一個連續的漲價之後,市場價格大於實際價格的經濟現象。金融泡沫就是經濟上的宏觀調空不當, 過度的投資引起資產價格的過度膨脹,盲目追求經濟增長,使得國內投資規模急劇膨脹,導致虛假繁榮的一種假象。金融泡沫開始破滅時,主要特徵就是人們消費高漲,物價節節攀升,人有了錢就花,不儲蓄或極少儲蓄。
金融行為學家發現,有這樣幾種心理問題在泡沫時期最容易發生:
1、"錨定效應"。大多數泡沫具有的典型特徵是,在最後一個階段到來前,價格和增值效應通常都會延續相當長時間,這使得投資者改變了預期,認為高價格是合理的。
2、"羊群效應"。即便很多精明的專業投資人,也總是試圖"與泡沫一起膨脹",而不是努力避免泡沫,在價格上漲過程中,他們通常認為隨大溜比採取與眾不同的方法更安全,循規蹈矩比特立獨行犯錯誤的可能性更小。
3、認知失調。人們總是傾向選擇那些"可以堅定我們選擇"的觀點,比如,市場在瘋狂時期的特徵之一是,人們對定價過高的預警,總是不感興趣,甚至很憤怒。
4、災難忽略與災難放大。對於發生概率較小的負面事件,投資者總是僥幸的認為"很難發生在我身上",而災難一旦發生,他又總是擔心"禍不單行,更大的災禍在後面"。

Ⅳ 什麼是資產泡沫

資產泡沫就是你的資產去價值已經遠遠超出了你的資產本身價值,所以叫資產泡沫,通俗易懂說就是說你的資產已經資不抵債了。

Ⅵ 什麼是金融泡沫金融泡沫的特徵是什麼

金融泡沫
簡單地說
泡沫就是虛的,金融泡沫就是經濟上的宏觀調空不當, 過度的投資引起資產價格的過度膨脹,盲目追求經濟增長,使得國內投資干口信用規模急劇膨脹.導致虛假繁榮的一種假象.
原因就是體制的問題
其根本就是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造成的
金融泡沫開始破滅有哪些特徵?
主要特徵就是人們消費高漲,物價節節攀升,人有了錢就花,不儲蓄或極少儲蓄。
金融本身就可以說是自我增殖的 信用膨脹到多大不算泡沫恐怕誰也說不清 你把說有信用交易都取消泡沫沒有了金融也死了 有誰願意看到這個結果 與其說防止金融泡沫不如說保持市場信心

Ⅶ 金融泡沫的概念

金融泡沫是指一種或一系列的金融資產在經歷了一個連續的漲價之後,市場價格大於實際價格的經濟現象。金融泡沫就是經濟上的宏觀調空不當, 過度的投資引起資產價格的過度膨脹,盲目追求經濟增長,使得國內投資規模急劇膨脹,導致虛假繁榮的一種假象。金融泡沫開始破滅時,主要特徵就是人們消費高漲,物價節節攀升,人有了錢就花,不儲蓄或極少儲蓄。

Ⅷ 資本泡沫是什麼意思

資產泡沫
資產泡沫是金融研究領域中的核心問題之一,一直是經濟學界關注的焦點。在現實的資產市場上,經常可以觀察到的經驗現象是,在沒有顯著基本面變化的情況下,資產價格卻會持續上升,從而產生資產泡沫現象。 泡沫理論研究可以分為理性泡沫與非理性泡沫二大方向,理性泡沫研究具有系統且科學地理論基礎,並且對資產泡沫形成機理有著合理地解釋,一直受到經濟學家的青睞,在資產泡沫研究中佔主導地位。
編輯本段資產泡沫與通貨膨脹的區別
通貨膨脹為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上漲得過程;而資產泡沫則是某種資產的市場價格水平相對於理論價格的非平穩性向上偏移過程。根源上看,通貨膨脹是貨幣現象,是過多貨幣追逐較少的商品的結果;資產泡沫是由於不符合經濟現實的買賣行為導致的資產價格高估。 計量上看,通貨膨脹關心的當期一般物價水平和前期一般物價水平的差別;資產泡沫關心的是資產的市場價格水平和同期資產理論價格水平之間的差異。 資產泡沫漫畫
從效應上看,通貨膨脹時期居民普遍感覺到財富減少;而資產泡沫的出現則往往會使居民感到財富增加的虛假感覺。 從現象上看,通貨膨脹如果不治理,具有不可逆轉性;泡沫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時,可能會發生自發的價格回調,有時是價格暴跌。 房產實際涉及兩個市場,一個是房租出租市場,另一個是房產的產權交易市場。如果兩個市場的價格相偏離,當房產產權交易市場的現實價格水平高於房產出租市場相對應的價格水平時,我們就說房產產權交易市場出現了價格泡沫。

Ⅸ 什麼是金融市場的泡沫現象

可以理解為市場所表現出來的價格對價值的嚴重偏離。具體到股市可以理解為股價的嚴重高估,市盈率偏高,也有房產行業的房價泡沫,表現為房價的高企,這是一些商家炒出來的。

閱讀全文

與金融資產泡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