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方面的IPO指的是什麼
數量,宏觀上的概念,就是有多少家公司第一次來股市圈錢,100家?500家?
融資版額,微觀上說就是指權一家准上市公司第一次圈錢的多少,1千萬?1億?
價格,就是在一級市場將股票賣給證券公司的價格,10元?5元?
⑵ 上市首次融資金額怎麼算是IPO嗎
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來確定,不超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金額。募集資金專數額和投屬資項目應當與發行人現有生產經營規模、財務狀況、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適應。如果一個凈資產為1個億的公司,募集資金3個億(加上當地銀行配套的幾個億),同時開工若干個項目,要考慮其管理能力能否跟上以及投產後是否有足夠的市場容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相應證監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經紀商或做市商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有限責任公司在申請IPO之前,應先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現在《證券法》已取消了兩次融資相隔一年的限制,公司在上市後可以根據資金的需求情況隨時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因此,首發募集資金不宜過多。
⑶ 證券首發過會什麼意思
釋義:新股發行是要通過證監會審批,證監會會開會討論,如果通過首發申請就是「過會」。
審批流程: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以下簡稱首發)的審核工作流程分為受理、見面會、問核、反饋會、預先披露、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會後事項、核准發行等主要環節,分別由不同處室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
要求: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核准已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
3、公開發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
4、公司在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5、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的,公開發行的比例為10%以上。
(3)融資首發擴展閱讀
過會成功的影響:
1、強化了股市的融資色彩。雖說不能實現融資的股市不是一個健全的市場,但是對長期以來過分重視融資的市場而言,就應該區別對待。
2、扭曲了價值投資的本質。IPO重啟難免會牽涉到不少的問題,如股票的「三高現象」、部分企業力求上市而出現造假的行為等等。
3、如部分企業不符合上市的條件,卻通過一些不為人知的手段順利IPO,最後實現圈錢的目的等等。
4、助長了利益輸送等關鍵問題。例如IPO的四大輔助機構,分別是證券公司、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IPO咨詢機構。
參考資料
網路-過會
網路-IPO
⑷ 上市公司的首次公開募集資金金額(IPO金額)是怎麼確定出來的呢
根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來確定,不超過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金額。募集資金數額和投資項目應當與發行人現有生產經營規模、財務狀況、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相適應。如果一個凈資產為1個億的公司,募集資金3個億(加上當地銀行配套的幾個億),同時開工若干個項目,要考慮其管理能力能否跟上以及投產後是否有足夠的市場容量。
一般競價方式更常見於債券發行,這里不做贅述。累計投標是國際上最常用的新股發行方式之一,是指發行人通過詢價機制確定發行價格,並自主分配股份。所謂「詢價機制」,是指主承銷商先確定新股發行價格區間,召開路演推介會,根據需求量和需求價格信息對發行價格反復修正,並最終確定發行價格的過程。一般時間為1~2周。
例如此次建行最初的詢價區間為1.42~2.27港元,此後收窄至1.65~2.10港元,最終發行價將在10月25日前確定。詢價過程只是投資者的意向表示,一般不代表最終的購買承諾。
1、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2、融資金額是指企業的通過籌集資金,直白說籌集是錢。
3、注冊資本與注冊資金含義是一樣的,沒有本質區別。
4、聯系是注冊資金中可以有融來的資金;區別是融資金額是變動的,注冊資金是相對固定的。
⑸ 首發上市的概述
相對應的,增發配售是指已上市的公司通過指定投資者(如大股東或機構投資者)或全部投資者額外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的融資方式,發行價格一般為發行前某一階段的平均價的某一比例。
⑹ IPO首發通過是什麼意思
企業的上市申請通過了證監會發審委的審查,但是是否能夠上市還有待商討。
立立電子成為A股歷史上首例募集資金已到位、但IPO最終被否的公司。
八凌科技也是一個好例子,4月11日過會的八菱科技,在6月初的詢價中,由於詢價機構不足20家而成為A股史上首家中止發行的公司,在5個月後,終於還是闖關成功,可謂「好事多磨」;另一個傳說是女老總揮淚闖關,用大哭感動發審委,創出了「史上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淚水」。
⑺ IPO上市與首發上市的不同
在我國,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通過IPO申請達致上市目標的。首先,《公司法》對企業的IPO申請上市有比較苛刻的條件限制;其次,有關管理部門對民營企業IPO申請的審查相當嚴格;尤其對房地產企業上市申請的審查更是審慎有加。 2001年恢復房地產企業IPO上市至今,中國股市IPO的公司接近180家,房地產行業IPO公司卻僅僅只有四家,而且清一色是由國有股份控股,就說明了這一問題。因此,預計民營企業進行IPO申請上市的路途將會是比較坎坷、艱辛的。尤其是2003年9月21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通知提高IPO首發上市公司的門檻,明確要求除國有企業及有限公司整體變更外,必須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滿三年方可申請IPO,等等,這就基本上堵死了民營企業通過IPO申請上市,較快進入資本市場的的途徑。
相比之下,買殼上市的優勢在於:不因出身是「民企」而受法規歧視;避開IPO對產業政策的苛刻要求;不用考慮IPO上市對經營歷史、股本結構、資產負債結構、贏利能力、重大資產(債務)重組、控股權和管理層的穩定性、公司治理結構等諸多方面的特殊要求;只要企業從事的是合法業務,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符合《公司法》關於對外投資的比例限制,就可以買別人的殼去上市。
買殼上市具有上市時間快,節約時間成本的優點,因為無須排隊等待審批,買完殼通過重組整合業務即可完成上市計劃,對比之下,完整的一個IPO上市計劃預計最快也要耗3 -5年。
買殼上市後,通過對資產與業務的重組可以改善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保持良好的融資渠道,可以向社會公眾籌集發展資金,通過向持控股地位的我集團公司購買優質資產,既可以使上市公司獲得良好的經營項目,進一步提高經營業績,維持再融資的可能,又可以使民營企業獲得寶貴的發展資金,積極開拓市場,迅速發展壯大自身實力。同時,由於經營業績的提高也可以提升公司的市場形象,尤其是有促使股價高於每股凈資產,獲得「溢價」收入,並在合適的時機賣出股票兌現其「溢價」增值部分,實現投資的保值增值。
⑻ 首發上市什麼意思
首發上市即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指一家企業第一次將它的 股份向公眾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據向相應證券會出具的招股書或登記聲明中約定的條款通過投行進行銷售。一般來說,一旦首次公開上市完成後,這家公司就可以申請到證券交易所或報價系統掛牌交易。
「上市路演」是指股票發行人和承銷商面向投資者所舉行的股票推介報告活動,路演的目的是促進投資者與股票發行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以保證股票的順利發行。網上路演是藉助強大的互聯網技術支持,以實時、開放、交互的網路優勢實現投融資雙方充分的網上互動交流和新聞發布。
目前在中國,網上路演(ROAD SHOWONLINE)已成為上市公司新股推介的重要形式。網上路演是網上互動交流模式和新聞發布模式,網上路演的形式已由最初的新股推介演繹為業績推介、產品推介、上市抽簽、上市儀式直播、重大事件實時報道等 多種形式。在證券市場信息披露及信息交流 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股民可以方便的通過互聯網去了解上市公司的信息「上市路演」。為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維護中小投資者規范日趨壯大 的中國證券市場,中國證監會於2001年1月10日發布了《關於新股發行公司通過互聯網進行公司推介的通知》,要求「新股發行公司在新股發行前,必須通過互聯網採用網上直播(至少包括圖象直播和文字直播)方式向投資者進行公司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