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新浪融資炒股

新浪融資炒股

發布時間:2021-07-29 19:47:36

A. 新浪股票基本情況介紹

事件進展

·3月02日18時:盛大公開否認曾披露談判細節
·2月22日22時:新浪公司採納股東購股權計劃
·21日12時:新浪發布關於盛大13-D備案問答
·23時:新浪CEO兼總裁汪延致全體員工一封信
·21時:新浪發布關於盛大13-D備案回復聲明
·19日08時:盛大披露持新浪19.5%已發普通股
盛大披露購新浪股票交易記錄 13-D文件原文

深度報道

·IT經理世界:熵增的中國互聯網 盛大資本軌跡
·京華時報:陳天橋首談參股新浪棋局
·計算機世界:盛大收編新浪 西方式資本游戲
·南方周末:盛大難以破解新浪「毒丸」
·中國企業家:盛大開局之戰 虛擬世界收購戰
·新聞周報:收購案直擊網路科技股權深層矛盾
·知識產權報:揭密雞年中國IT第一收購事件
·每日經濟新聞:白衣騎士不是天使 三大懸念
·中國經濟周刊:盛大突襲新浪 偶然和必然
·電腦報:盛大入股新浪 中國互聯網下個起點
·證券市場周刊:盛大蓄謀兩年互聯網造「鱷」
·21世紀經濟報道:盛大購新浪 大摩高盛過招
·互聯網周刊:買賣新浪 盛大完美之選 剛開始
·新財經:盛大的光榮與夢想 溫和的新浪
·經濟觀察報:盛大並購案四 大謎團 背後故事
·中國經營報:急速戰車陳天橋 購股全解密

證券分析 >>全部

·iResearch:盛大新浪業務研究報告
·易觀:盛大購新浪 操之在我的戰略性投資
·新時代證券:順其自然吧 秋霜又何必在意
·金美林投資:中國網路科技再度爆發的前兆
·廣東科德:盛大入主利於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
·銀河證券分析師曹遠剛:盛大入主將實現雙贏
·易觀國際:2005年國內網游面臨四大困境
·青島安信:中國互聯網最富震撼性資本游戲
·大通證券:新浪收購戰對證券市場的啟示
·德源投資:盛大並購新浪 一場融資游戲
·北京大學王衛東:反收購新浪還可用兩利器
·北京首放郎凌雲:盛大收購新浪股權事件分析
·投行報告:高盛 JP摩根 瑞銀 Mingrisk

網友評論 >>全部

·新浪網友:並購將改變盛大單一的產業格局
·新浪網友:二者融合將成為了中國互聯網旗幟
·新浪網友:希望成功並使新浪因此獲得新生

當事公司管理者

新浪CEO兼總裁 汪延

盛大董事長 陳天橋

股市數據對比

- 新浪 交易所:NASDAQ 市值:15.7億美元
股票代碼:SINA
流通股總數: 50,477,694
IPO數量:400萬股 融資額:6600萬美元
- 盛大 交易所:NASDAQ 市值:21.6億美元
股票代碼:SNDA
流通股總數: 139,960,000
IPO數量:1732萬股 融資額:1.524億美元
----------------------------------------
- 雙方股本結構:
新浪:總股本5047.8萬股,原最大股東四通公司持股不超過10%,十家機構投資者和十家共同基金合計持股63%。
盛大:總股本6999萬股,陳天橋和其他兩位高管持股達75%以上。
- 雙方股市信息對比詳細表單
- 雙方近期業績:
新浪:2004年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三季 全年
盛大:2004年第四季度及2004全年財報

有關公司股價(延時15分鍾)

新浪及盛大半年股價對比圖

新浪(sina)

盛大網路(snda)

【聲明】新浪網科技頻道製作本專題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專題登載某文章絕不意味著新浪公司支持該文觀點或者證實其描述。

證券市場周刊:盛大新浪攻防術

盛大,中國最大的網路游戲運營商;新浪,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門戶網站。大舉買入與「毒丸計劃」,收購與反收購——這一案例,應記載於中國企業並購史,因為這是首例遵循美國法律進行並購的中國案例。[全文][評論]

新浪明確表示無「日資」 怒斥造謠者用心險惡

「捕風捉影地說新浪和日資企業有關並不是問題的關鍵。更讓人擔心的是,有些人不惜挑起民族和國家矛盾,用心更為陰險,」陳彤說起這一點來憂心忡忡。[全文][評論]

從盛大新浪案看海外市場並購 反收購策略多傷身

[和訊:盛大收購新浪股票前後機構投資者的持股變化(表)]
[新浪等公司入選TheSUBWAY.com股票推薦名單] [評論]

盛大收購新浪結盟微軟 陳天橋的盛大戰略

研究報告:iResearch JP摩根 高盛 瑞銀集團 Mingrisk

·財經時報王宏亮7日19時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陸興東、馬向群4日15時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宮玉國、劉峻3月4日10時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王東臨、劉剛3月3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4
·王吉鵬、項立剛3月2日 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方興東、於國富3月1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張長虹、車勇3月1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丁大衛、呂偉鋼28日 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4
·劉韌、王輝耀27日15時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計世集團總裁劉九如26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易凱CEO王冉26日15:00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4
·海通證券並購部王四海26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秦朔、郭良2月25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4
·周春生、董志強2月24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呂本富、王峻濤2月23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謝文、牛文文2月23日網聊盛大購股實錄全文 視頻1 2 3

>>全部

·王宏亮:盛大新浪演義之三十六計
·和訊:毒丸實施後機構在盛大與新浪持股變化
·付亮:截至3月6日盛大收購新浪股票進展分析
·王宏亮:新浪向左走,向右走?
·秦濤:盛大新浪的整合是個巨大挑戰
·洪波:新浪新動作領先搜狐、網易
·陸興東:陳天橋的並購意在網路電視
·遠坡:盛大網路收購新浪在線媒體的五大撞擊
·王征:惡意收購不是貶義詞
·宮玉國:陳天橋在追求安全感
·張文中:陳天橋最清楚收購效果
·劉剛:盛大下一步是如何有效從收購變成合並
·李彥宏:互聯網業出現整合很正常
·宮明:盛大蠶食並購新浪 陳天橋資本運作淺析
·王東臨:盛大購股中新浪充分表現了優秀媒體特性
·巴曙松:為什麼中國股市沒有如此精彩的並購
·張曙光:陳天橋的資本運作是正面事件
·李曉光:陳天橋之舉是因為他對網游沒底

>>全部

·3月07日 香港經濟日報:四通傾向接納盛大購新浪建議
·3月05日 Asia Pulse:搜狐欲借盛大收購之機趕超新浪
·3月03日 AFX:四通尚未就8000萬美元售股作公告澄清
·3月03日 AFX:Piper Jaffray認為中國互聯網市場仍待開發
·3月02日 英國金融時報:網路游戲成中國互聯網業金礦

>>全部

·3月17日 每日經濟新聞:四通收購夢天游 段永基意欲何為
·3月16日 網路世界:新浪收購盛大 精神與資本的較量
·3月14日 證券導刊:盛新收購 被偷襲的珍珠港
·3月14日 中國青年報:盛大並購新浪何時停放「煙幕彈」
·3月13日 證券市場周刊:骨牌新浪 盛大的底牌究竟有多大點
·3月12日 中國經營報:盛大死去的機會
·3月11日 IT沙龍:盛大購股新浪 互聯網發展與資本市場
·3月11日 數字商業時代:盛大新浪誰是最大贏家
·3月10日 人民日報:陳天橋他還走在橫道線上
·3月10日 南方周末:盛大下一步
·3月09日 IT時代周刊:新浪只是陳天橋布局的一個棋子
·3月09日 中華工商時報:並購 硝煙彌漫的商業戰爭
·3月08日 人力資本:陳天橋真買新浪還是賺一把就走
·3月08日 IT經理世界:熵增的中國互聯網 盛大的資本軌跡

>>全部

·3月17日 北京娛樂信報:「日資」控股傳言中傷新浪
·3月17日 北京晨報:陳彤怒斥造謠者用心險惡
·3月17日 錢江晚報:陳彤談盛大收購新浪
·3月16日 中國經濟時報:新浪明確表示沒有「日資」
·3月16日 繼盛大購新浪股票後 Tom正尋求並購強化競爭
·3月15日 視頻:CCTV新聞頻道《社會記錄》報道盛大購股
·3月13日 東方早報:盛大壯舉 中國並購市場走向成熟
·3月12日 中國經營報:收購新浪後 陳天橋的盛大戰略
·3月12日 經濟觀察報:盛大收購新浪結盟微軟進軍IPTV
·3月11日 成都商報:盛大證實與微軟共商合作
·3月11日 南京日報:新浪CEO汪延避談盛大收購一事
·3月10日 新京報:盛大牽手微軟曝並購新浪真意
·3月10日 北京晨報:陳天橋首談盛大帝國開局之戰



·10日美股收盤:新浪漲0.45% 盛大跌0.23%
·9日美股收盤:新浪跌4.58% 盛大跌9.05%
·搜狐CFO回購1.5萬股股票 雅虎堅決否認周鴻禕離職
·網易未雨綢繆存錢 陳天橋秘密抵京 各方反應不一
·騰訊股票遭遇突襲 就成交量不尋常波動向聯交所提交聲明

歡迎參與調查

您如何評價新浪和盛大之間可能的「結合」?
好事,強強聯手
很難說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新浪高端訪談

以下按字母排序
媒體界人士:
曹健 車勇 范魯賢
高昱 何力 何剛
胡潤 金建中 黎和生
李佩鈺 呂平波

B. 誰來推薦下哪個股票融資網站好啊

牛仔網,東方財富網 新浪 和訊

C. 如果新浪微博估值50億,融資5億,股價會漲多少

條件不夠,還無法計算。應該有總股份數,五十億是凈值。現有股份數加上五億融資的股份數

D. 今天在新浪博客發現一個叫[信用融資鬼才傑哥]的博客,貌似還不錯,有了解的朋友嗎

還可以,值得看看

E. 誰能提供新浪公司上市的招股說明書

新浪企業資料庫
http://tech.163.com/special/0009235J/sina.html

下面是我引用一個業內人的話題,看有沒有你要找的...

新浪上市的那天,王志東游盪在紐約。一個月的路演(Road Show,即在公司上市之前到主要的證券公司講解自己的優劣,同時估算這些公司的購買力)圍著地球飛來飛去,他已經感到肢體的麻木了。王志東見到記者的時候說:"我當時不太緊張"。人的一生中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可以"無可選擇",平靜地看待一些事情。在沒有選擇的檔口,是一種超脫。只有這一刻,互聯網人的心情是平靜的,"人力所不能為也","由他去吧"。

上市是網站間你死我活的斗爭,其殘酷性超越了市場競爭。走上NASDAQ,意味著公司進入一個新世界,光明與危險同在。沒有什麼好選擇的。

新浪網上市,正值NASDAQ低迷的時刻。新浪可以選擇等待,但是這個像面條一樣在兩層夾板中擠壓變形,粉碎,拉長的公司,再有沒有等下去的本錢。網易遞交上市報告,只比新浪晚了一天,本來在新浪路演前後,也要"上路",但是上次記者去采訪丁磊的時候,發現他竟然在北京電報局的機房裡,傾心擺弄那些毫無生命力的鐵傢伙。不管丁磊是如何地痴迷技術,此時伺弄伺服器也都不應該是他的工作。

網易上市,無疑遇到了重大障礙。據消息說,網易現在要重新改寫上市招股說明書。在YAHOO財經頻道的IPO(首次公開發行)列表裡,網易的名字不斷地向前排,已經排到了5月8日。但是網易名字閃過的那一天是長久的沉默。采訪王志東是在網易上市受挫之前,從王志東的眼睛裡,已經可以看出一絲詭秘的驕傲。成功走上股市,足以讓新浪網驕傲,但是新浪網還遠沒有到讓人放心的程度。

是的,新浪網里產生了無數的身價百萬的人物,但是如果新浪網不能迅速發展向前,員工沉醉在股市帶來的繁榮之中,這些人就和80年代的一些"大款"沒什麼兩樣--在"窮得只剩下錢"的頹糜中苟度餘生。

就是爬,也應該向前爬

你喜歡新浪網,你盼望它成功;你憎惡新浪網,你也盼它成功。

無數的人,希望新浪網早死而後快。新浪是所有網站的大敵,但是如果新浪網真的倒下了,其他人也活不自在。China.com雖然榮幸提早上市,但是它也沒能得到新浪這樣的地位。China.com可以美女帥哥的的折騰,新浪網卻命定是一塊中國網路經濟的"試金石"。

但是,新浪,看上去,也不美。

新浪的定位不是門戶網站。一般人理解,新浪首先要把自己做成門戶網站,但新浪網在招股說明書里,反復強調自己是"在線媒體網站",雖然偶爾,新浪也提到自己是門戶,但是相對"網路媒體公司"這個概念而言,門戶提的相當少。這說明了新浪網對未來發展的想法,也因此面臨難以逾越的障礙。

新浪網預計在NASDAQ預計銷售股票400萬股,實際銷售了460萬股。實際回籠資金大約7200萬美元,成績可謂不錯。但是在招股說明裡,新浪也坦言"自從新浪網建立,我們就遇到了嚴重的虧損和不良的現金流量平衡。"

新浪此次上市的普通股為,460萬股;新浪保留的普通股為,39857909股。上市股票約佔新浪保留股份的10%。所有的普通股中不包括2000年2月4117888股的普通股票期,也不包括平均價格為4.66美元的4483334股期權股票。新浪此次上市的股票大約佔全部股票的10%,也就是說,新浪上市當天,全部的市值大約在7億美元左右。

這是新浪成功的一面,但是如果我們看見新浪的財務報告,就會發現,新浪虧損的數額是"業界領先",是我們目前見到的最嚴重虧損。

新浪網的收入狀況:

1997年94.2萬美元,毛利61.7萬美元
1998年249.9萬美元,毛利182.5萬美元
1999年282.7萬美元,毛利32.2萬美元(沒錯,就是這個數字。)

王志東認為,新浪網的收入不高,是因為新浪網上市的財務比較嚴格,新浪網的收入中有一部分是"以物易物"的形式獲得的。兩個公司交換一些廣告或資源,但是沒有真正發生貨幣的交易。1999年下半年的收入中,"易物"收入也只佔到新浪網收入的4.4%,王志東認為他們的這個數量是比較低的,他說,另一家准備上市的網站,"易物"交易佔到了20%以上,水份就比較大。

1999年新浪網的市場營銷費用為140.5萬美元,研發費用151.2萬美元,管理費用為208.5萬美元。一隻蛻了毛的老虎,和貓的感覺差不多。
因"沙正治"等人的人事變動和上市費用造成的"管理費用"暴增,是新浪虧損的大頭。

"我們從來沒有過贏利能力。直至1999年底,我們的累計虧損達3870萬美元。我們預期在未來的36個月內,會繼續虧損。這些費用主要花費在市場營銷、人員僱傭和品牌策略中。總之,我們不能確定何時我們能夠開始獲得贏利的能力。如果我們不能獲得贏利的能力或者不能維持這種贏利能力,我們的普通股票將會受到打擊。我們未來的主要收入依靠廣告的銷售,但是在大中華地區,互聯網廣告收入還沒有被證明是一個有效的收入來源。我們的收入增長依靠廣告銷售收入和電子商務收入。"這種口吻,我們已經多次聽到了,每一次從不同網站的嘴裡說出來,都還是讓人"揪心一痛"。

雖然新浪網以後的收入增長可能來源於網路收益,但是看看從1996年網站創立開始,新浪的收入情況,就可以明顯地看出一個奇怪的現象。

新浪的招股說明書里明明白白地寫著:"直至1999年底,廣告收入佔19.9%,電子商務收入佔到0.6%軟體收入佔到79.5%。1999年下半年,廣告收入佔63.5%電子商務收入佔1.6%軟體收入佔34.9%。新浪希望在未來,廣告和電子商務收入上升,而軟體收入將保持現狀或下降。"

軟體的收入居然佔到新浪總收入的80%左右,新浪到底是一個軟體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我們必須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從1996年到1998年,新浪網沒有任何網路廣告收入,1999年網路廣告收入也僅有可憐的56萬美元。而軟體收入,1998年是249.9萬美元,1999年的軟體收入是224.8萬美元。看了這些數字,有一個業界同仁開玩笑說:新浪網,看上去是一家飯店,實際上收入的是買布鞋的錢。此言不虛。
當然,如果我們光是看到新浪依靠軟體收入吸引股民,那還不夠。能夠創造250萬美元收入的軟體公司,在國內並不少見,據以權威人士估計,金山公司去年一年的軟體收入大約在3000萬人民幣,實達銘泰的收入也差不多。這些軟體公司也在拚命做網站,如果他們的業績拿到美國去給股民看,應該不比新浪差多少。看來,不能光嘲笑新浪是軟體公司,真正的軟體公司也應該反思其中的道理。

新浪的軟體主要是Rich Win。這個軟體幾年前,大家還經常聽到。但是從1999年至今,我們已經很少從報紙上看到有關Rich Win的消息。這樣一個隱姓埋名的軟體居然能夠創造和以"紅色正版風暴"等大市場運作的金山軟體"家族"相近的銷售額,也令人大跌眼鏡。

王志東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這樣解釋:1999年是Rich Win銷售最好的一年。雖然新浪沒有做過什麼宣傳,但是它在廠家預裝和企業銷售中的份額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香港的應用比較多。Rich Win從1997年開始,就強調互聯網應用,給Rich Win的發展留下了很大的拓展空間。麥當勞、百事公司、香港新機場等大項目和一些跨國的IT企業,都使用了Rich Win軟體。新浪網還會進一步發展這個軟體。

國內軟體的"大哥"們,該好好想想了。許多軟體公司都把互聯網業務和傳統軟體業務分開來做,成立不同的公司,這樣,在互聯網並不掙錢的大環境下,這些軟體公司辦的網站,開始失去許多寶貴的機會。

王志東對記者說,他歡迎"秋後算賬"的記者,網路公司不負責任的編造數字,對整個行業都沒有好處,新浪網的融資就曾受到其他網路公司向新聞界宣傳數字的影響。

上市招股說明給了我們全面認識互聯網公司的機會,但是這種"認識"讓人迷茫。網路公司,一代又一代揚帆遠洋,把整個北京的路牌廣告買得精光。那些希望完全靠廣告支撐下去的公司應該好好看看上面這些數字。3800萬美元的虧損和56萬美元的網路廣告收入,應該讓許多人清醒一點了。互聯網是一個未來產業,一定有希望存在,但是如果一個企業,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支持,希望能夠從800萬美元的廣告市場中獲得足以支持生存的收入,近乎妄想。如果你沒有在虧損狀態下,支撐到贏利那一天的充分准備,如何進軍互聯網,請等等,想想。

政策下的蛋

割捨不下的心痛

我們知道,搜狐是一個完全的外資公司。因為他同時經營互聯網內容業務,所以在法律上,很難擺脫"外資不得經營電信增值業務"的管轄。新浪為什麼能在美國上市,新浪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在美國上市的新浪到底是"此新浪"還是"彼新浪"。我們也可以順便看看。
在美國上市的新浪網是一個在著名的"免稅天堂"開曼群島注冊的公司。它和中國新浪網的關系比較復雜,這里不在多說,有一個圖表可以清晰地表達他們之間的關系。

新浪其他海外公司的關系都比較簡單。它100%地控股4家公司。其中的香港利方投資公司97.3%控股北京四通利方公司。北京四通利方公司在北京新浪廣告公司擁有25%的股份(這是國家允許外資參股中國廣告公司的最高股份額度)。所以在美國上市的新浪也是一個海外公司。
新浪為什麼能夠剝離中國新浪網,又能夠在美國上市中明確說明中國新浪網的存在,其中費勁周折。
中國的互聯網政策,尚在發展之中。許多限制還沒有解除,新浪網希望在美國上市,就必須把中國政策不允許外資經營的部分割下來。新浪如何忍受的了。

記者曾經寫過一篇評論《新浪,拿一個手指去上市》,就是在看到新浪網剝離中國互聯網內容服務後才能夠在美國上市之後,產生的一些想法。如果新浪網真的完全拋棄中國的互聯網內容服務,那麼,這個比喻一定是恰當的。新浪網能夠剩下的只有一個手指頭,這樣的公司在美國上市和那些強大的美國互聯網公司競爭,無疑是死路一條。在後來的新聞里,又看到,新浪明確在招股說明書中包括了國內互聯網內容服務的介紹,一直很疑惑。這樣的操作當然有利於新浪網在美國的競爭力,但是顯而易見,有悖於中國法律。

拿到新浪網的招股說明之後,靜下來,仔細讀,才明白其中的蹊蹺:

"因為中國政府限制外資進入互聯網相關行業,我們不得不把我們在中國的業務拆分為兩部分,建立兩個獨立的公司,以便獲得中國政府的經營許可。中國政府通過限制商業許可,規范互聯網接入和新聞等信息的傳播。"

"為了得到許可,我們的分支機構,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術公司獲得了經營軟體公司的許可。四通利方同兩家中國公司簽署了協議:北京新浪互聯廣告公司(一個中國廣告公司75%的股權歸我們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王志東,25%屬於四通利方公司,以下簡稱:新浪廣告公司)。另一家是新浪互聯信息服務公司,我們的互聯網內容服務公司(以下簡稱:新浪內容公司)。70%的股權屬王志東,30%的股權屬新浪網總經理汪延。為了符合中國協調關系的傳統,王志東會把他的廣告公司股權轉讓給汪延一部分。"

"依照這些協議,內容公司依照它的互聯網內容公司的權利,負責網站www.sina.com.cn的運營。把www.sina.com.cn的廣告位置賣給新浪廣告公司。新浪廣告公司可以把這些廣告賣給其他公司。"

"四通利方同時是新浪廣告公司的緊密服務提供夥伴。我們依靠合同控制新浪廣告公司和新浪內容公司,以便完成我們在中國的合法運營。"
"這些合同可以和直接運營和直接擁有一樣控制這兩家公司。互聯網廣告業務,我們依靠我們擁有25%股權的新浪廣告公司和我們完全不擁有股權的新浪內容公司經營這些業務。"

除了這里列出的關系,這三家公司還簽定了一系列限制協議,使得四通利方能夠從經濟上控制中國新浪網的收入。雖然沒有所有權,但是新浪網還是能夠牢牢控制這些公司。"四通利方公司把知識產權授權給新浪內容公司,並提供設備給新浪內容公司,為新浪內容公司提供技術服務,所有的設備和服務都收費。"另外四通利方公司還為新浪互聯廣告公司提供技術和服務,這樣四通利方就可以獲得所有中國新浪網得到的收益。
新浪網的招股說明中說:"我們通過合同控制這些公司。這些控制不如直接擁有有效。比如,新浪廣告公司和新浪內容公司不聽從新浪網的命令,和潛在客戶簽訂廣告合同,或者不能維持中國網站的發展。新浪內容公司也可以和其他公司簽訂合同而不附屬四通利方。如果新浪廣告公司或新浪內容公司不遵守業務,新浪網可能通過中國的法律來補救,但是不能保證一定有效。新浪內容公司在王志東的控制之下。所以,我們和新浪內容公司的利益是一個共同體,投資王志東帶來收益,特別是在矛盾發生的時候。"

王志東雖然在新浪網佔有的股份不是很大,但是這樣的協議和潛在的危險是,把王志東提高到一個不可替代的高度,他一個人可能決定上市新浪網的生死存亡。是迫不得已,奇巧構思,也是危機四伏。新浪網這樣一個現代企業,居然還有面臨古老的"一言堂"的事實,可能也不是什麼好事。新浪網得到了中國新浪網內容的經濟權利,也背負了依靠一個人發展的包袱,可謂得失參半。另外,四通利方在收取新浪廣告公司和新浪內容公司的服務費用的時候,也必須有一個市場價格作為參考,如果利用技術服務,新浪得到了所有的新浪廣告公司和內容公司的收益,也會導致一些法律方面的麻煩。

在以後的報道中,我們還會看到網易上市的操作。基本上與新浪網如出一轍,有開曼網易、美國網易、廣州網易、廣州廣易通廣告公司。真正上市的也是海外公司開曼網易。至於為什麼網易沒有獲得和新浪一樣的待遇,上市受阻,以後的報道中會詳細說明。

新浪網,在困惑中尋找未來

成功地剝離互聯網內容公司,並且得到政策的認可。新浪網是幸運的。上市之後,一個公司業績的公開,對新浪網來說,又面臨著新的難題。新浪網上市正值NASDAQ股市狂瀉,王志東說,當時新浪網有選擇"推遲上市"的權利,但是新浪網不願再等下去了。路演之後,王志東感覺到認購數量的可靠性,整個公司為上市拖的太久,沒有精力發展業務。從另外一個角度,王志東也認為,股市低迷也給給了新浪員工一定的壓力,使他們不致於過度浮躁。王志東覺得,有實力的公司,股票遲早會漲起來。

新浪自定義為網路媒體公司。廣告收入是這類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新浪對網路廣告的前途也有隱隱地擔憂。"大中華地區的網路廣告是一個未經證實的商業。我們的許多客戶和潛在客戶,在互聯網作為媒體方面只有有限的經驗。目前為止傳統產業投入還沒有在他們的廣告花費中佔到較大的份額。他們可能還沒有發現互聯網在提升他們產品服務方面有比傳統印刷媒體和廣播媒體有更大的優勢。我們的獲得和保持有意義的廣告收入因此也依靠一些因素,其中許多因素不在我們控制能力之內。1、足夠樹立的用戶去吸引廣告商。2、在線廣告降價的壓力。3、獨立的可信賴的廣告發布跟蹤系統。4、我們的廣告發布,跟蹤和報告系統的有效性。如果互聯網不能作為廣告媒體而被廣泛的接受,我們的產生和提高收入的能力就會收到負面影響。"

新浪同時也承認:"亞洲的互聯網內容和服務市場是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市場的進入障礙相對較小,目前的競爭對手和新的競爭對手,他們建立網站的花費可能相對較少。許多公司在大中華地區提供中文內容和服務,包括信息,社區,電子郵件系統和電子商務服務,他們可能和我們未來提供的服務競爭。我們也面臨和一個軟體公司或者互聯網產品服務提供公司的競爭。國際化大公司,可能因為大中華地區市場的急劇增加而進入這一市場。我們也會何傳統媒體,諸如報紙、電視、廣播競爭。"

新浪的廣告"依靠我們1999年8月和ADFORCE公司簽訂的互聯網廣告協議。"這是新浪廣告能夠快速增長的一個基礎,但是廣告合作夥伴的過少,可能會加大這些公司對新浪網的控制力。

新浪目前的狀況就是這樣的,他的內容依靠和一些通訊社和報紙的合作,廣告市場依靠ADFORCE公司,只有軟體市場是新浪自己打下來的天地,但是隨著WINODWS 2000的推出,跨平台軟體的市場也很有限。我們可以看到,新浪網的模式是一種比較容易復制的模式,它的戰略是"軟體、網站、電子商務互相配合,協調發展",但是新浪網還是沒有資源上的"核心競爭力",他目前最大的資源就是它的品牌,但是品牌並不是不可取代。

新浪網的基本原則是不自主采寫新聞。但是隨著擁有媒體背景的幾大網站迅速崛起,沒有自己觀點的新聞網站,會面臨極其難堪的局面。因為組合新聞報道,是新聞發展的最初級形式,連續的追蹤報道和對重大新聞的采訪權利,可能會決定一個網站在主流人群中的話語權。失去話語能力和自身影響力的網站,在未來前途並不明朗。今年第一個季度的財務公告已經發布,新浪網虧損加速增長,這對網站發展來說,不是一個好兆頭。雖然股票市場的反應還不錯,必須看到,未來一兩年內,新浪的問題還很多,足夠王志東頭痛的了。

附:新浪上市後的股份結構:Lip-Bu Tan(代表公司加入)13.3%,段永基 (代表公司加入)10.0%,美國DELL公司6.4%, 王志東個人6.3%, Daniel Chiang 5.7%,Yoshitaka Kitao(代表公司加入)4.0%,Ter Fung Tsao(代表公司加入)4.6%,沙正治 1.9%(其他忽略)。沙正治1999年9月26日離開新浪,現在還有將近2%的股份,比起新浪的一些元老,真是很不錯的收益。看來,國際化的經理人,在保護自己利益方面,也是有一套的。值得那些被趕出公司還被剝奪股份的元老們學習。

F. 請問想放大資金做股票,除了新浪之外還有什麼平台交易手續費低而且利息低想要最低的,融資融券除外

建議你直接在你開戶的證券公司做兩融,風險小,資金安全系數高很多哦。

G. 新浪上市首次融資金額為多少

新浪上市首次融資金額為6600萬美元,時間是2000年4月13日

H. 位元組跳動各輪融資屬於PE哪種運作策略

1、2020-03-30,位元組跳動獲得老虎基金戰略投資,融資金額未披露,市場估值已達1000億美元;

2、2018-10-20,位元組跳動獲得40億美元 Pre-IPO輪融資,出讓5%股權,估值已達800億美元,投資方為軟銀願景基金、KKR、春華資本、雲鋒基金、General Atlantic泛大西洋投資;

3、2017-08-01,位元組跳動獲得20億美元 E輪融資,出讓9%股權,估值為222.22億美元,投資方為Genaral Atlantic;

4、2016-12-30,位元組跳動獲得10億美元 D輪融資,出讓9%股權,估值為110億美元,投資方為紅杉資本中國、建銀國際;

5、2014-06-01,位元組跳動獲得1億美元C輪融資,出讓20%股權,估值為5億美元,投資方為紅杉資本中國、新浪微博基金、順為資本;

6、2013-09-01,位元組跳動獲得1000萬美元B輪融資,投資方為 DST Global、奇虎360;

7、2012-07-01,位元組跳動獲得1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SIG海納亞洲創投基金;

8、2012-03-09,位元組跳動獲得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源碼資本(曹毅)、天使投資人劉峻、周子敬。

閱讀全文

與新浪融資炒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