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聯儲前主席艾侖 格林斯潘資料
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簡介
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1926年3月6日生於紐約市。
1948年獲紐約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
1950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77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54年至1974年和1977年至1987年先後任紐約市工業咨詢公司(湯森-格林斯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1970年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顧問,
1974年至1977年任主席。
1977年後任國會預算局顧問、通用電纜公司、摩根公司、通用食品公司、莫森信託公司和飛馬公司等公司的董事。
1981年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
1981年至1983年任全國社會保險改革委員會主席。
1982年任總統國外情報顧問委員會成員。
1987年8月被裡根總統任命為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1991年7月,布希總統任命格林斯潘繼續擔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1996年2月,柯林頓總統提名他連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6月20日參議院以壓倒多數批准了提名。格林斯潘同時還兼任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主席。
2000年1月4日,柯林頓總統再次任命他為美聯儲主席,同年6月20日,他第四次就任該職。
2004年5月18日,美國總統布希提名他繼續擔任美聯儲主席。同年6月17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布希的這項提名。6月19日,格林斯潘宣誓就職,開始其第五個任期。
1998年7月,格林斯潘被授予美國「和平締造者」獎。
2002年8月,英國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榮譽稱號,以表彰他對「全球經濟穩定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格林斯潘愛用雙關語,喜愛音樂和運動。曾夢想成為一名職業音樂人,在從紐約著名的朱利亞音樂學院退學之後,曾在紐約時報廣場派拉蒙劇院下面的一家時髦的夜總會里演奏薩克斯管。
1952年與畫家瓊·米切爾結婚。後離婚。
1997年4月,與比他年輕20歲的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視台記者安德烈亞·米切爾 (Andrea Mitchell) 結婚。
多次訪問中國。
Ⅱ 辦理加拿大留學簽證開具銀行資產證明,買的信託產品沒到期怎麼辦
、辦理簽證有個雅思成績會比較靠譜,如果有面簽的話,流利的口語可以幫助你順利通過簽證,面簽過程中感覺雅思口語考的那些內容還是很實用的,如果不了解可以先查查資料。辦簽的注意事項比較多,但你按照相關要求具體做就好了,流利的口語可以幫助你順利通過簽證面試哦,這個跟雅思口語考試關系很緊,考過雅思,在口語方面, 起碼可以消除溝通的緊張感,開口說英語的自信得到提升,這也是跟考官交流著考試的好處,加油,祝你順利辦簽。覺的不錯可以設為推薦答案,哈哈哈。
Ⅲ :相信:這個片語的概念是啥,我想知道。
相信
believe
[bi5li:v]
v.
有堅定的宗教信仰的,
相信,
信任,
認為,
想
believe
[bi5li:v]
vt.
信;
相信;
信任
認為;
想
We
believe
that
he
will
succeed.
我們相信他會成功。
I
believe
him
to
be
honest.
我認為他是誠實的。
believe
[bi5li:v]
vi.
相信;信以為真
信仰;信奉;信任
以為;想
They
believe
in
Christianity.
他們信基督教。
The
manager
believes
in
him.
經理信任他。
believability
n.
believable
[bI`li:vEbl]
adj.
believableness
n.
believably
adv.
make
believe
[廢]使人相信
假裝
幻想
We
soon
believe
what
we
desire.
[諺]自己希望的事,
自己最容易相信。
You'd
better
believe.
你就放心吧,
你就相信吧。
believe
in
信任
相信;
信仰(真理等);
信奉(宗教等)
支持;
贊成,認為應該
B-it
or
not.
信不信由你。
B-me.
真的,
相信我的話吧。
believe
of
相信某人能做出某事
trust
[trQst]
n.
信賴,
信任
被信賴的人[物]
堅定的信念,
希望
責任,
職責,
義務
所委託的事物
委託,
信託;【商】賒帳,
賒賣
托拉斯;
操縱某種行業的組合;
企業聯合
委託照顧,
監管
【律】信託或經管財產;
託管財產的所有權
信譽,
業務信譽
trust
in
sb.
相信某人
trust
[trQst]
vt.
信任;
信賴
委任,
委託,
託付(to,
with);
說出(秘密)(with)
賒賣(for)
確信,
希望,
期待(that,
to
do)
trust
sb.
with
sth.
把某事託付給某人去辦
trust
sb.
for
a
camera
把照相機賒賣給某人
I
trust
that
he
will
do
it.
我相信他會做那件事。
trust
[trQst]
vi.
相信(in);
信賴(on);
信賴而託付(to)
期待(for)
賒賣
I
trust
for
his
apology.
我期待他的道歉。
truster
n.
trustless
[`trQstlIs]
adj.
不可信任的,
不相信別人的
active
trust
有經營權的信託
benefit
trust
受益信託
blind
trust
保密委託(將投資交給受託人處理,
受託人不向任何人透露投資情況)
bond
investment
trust
公債投資信託;
債券投資信託
brain
trust
智囊團,
專家顧問
business
[common
law
,
Massachusetts]
trust
企業經營信託
cestui
que
trust
信託資產收益受益人
charitable
trust
公益信託
charitable
life
insurance
trust
公益生命保險信託
closed
end
investment
trust
定額投資信託
closed-end
type
investment
trust
閉鎖投資信託,
資本額固定投資信託
community
trust
社會信託,
公益信託
constructive
trust
法定信託
discretionary
trust
全權信託
domestic
trusts
本國信託資產
ecational
trust
教育信託公司
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trust
職工入股信託基金
equipment
trust
成套設備托拉斯
express
trust
書面信託
fixed
trust
固定投資信託
foreign
trusts
外國信託資產
general
management
trust
一般信託(指不規定經管內容的信託)
generation-skipping
trust
隔代遺產信託
holding
trust
控股托拉斯
horizontal
trust
平面合同
implied
trust
法定信託;
內在信託
inter-vivos
trust
生前信託
irrevocable
trust
不可撤銷的信託
living
trust
生前信託;
生存信託(信託合約規定信託人在世有效)
loan
trust
放款信託
long-term
trust
長期信託
mortgage
trust
抵押信託
motor
manufactory
trust
汽車工廠托拉斯
non-discretionary
[fixed
investment]
trust
固定性投資信託
open-end
trust
開口信託
open-end
investment
trust
開放型投資
信託公司
pension
trust
養老金信託
port
trust
港務局
probatory
trust
遺囑中墾求式(非命令式)的信託
public
trust
公益信託;
公營信託
real
estate
trust
不動產信託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不動產投資信託公司
revocable
trust
可撤銷信託
Rhodes
trust
羅德斯獎學基金會
securities
trust
證券信託
securities
investment
trust
證券投資信託
securities
operation
trust
證券經營信託
spendthrift
trust
規定受益人不得自由處理的信託資產
union
trust
英國的共同信託投資基金
unit
investment
trust
單位投資信託公司
voluntary
trust
自由信託;
自願信託
voting
trust
授權信託,
股權委託
trust
for
value
有償信託
trust
of
housing
loan
bonds
住宅貸款信託債券
Ⅳ 如何讓對方開口說「是」
讓對方在一開始就說「是,是的」。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讓你的對方沒有機會說「不」。
當你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不要先討論你不同意的事,要先強調——而且不停地強調——你所同意的事。因為你們都在為同一結論而努力,所以你們的不同之處只在方法,而不是目的。
讓對方在一開始就說「是,是的」。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讓你的對方沒有機會說「不」。
根據哈理.奧維屈博士的說法,「不」的反應是最難克服的障礙。當你說了一個「不」字之後,你那本性的自尊就會促使你繼續堅持下去。雖然以後,你或許發現這樣的回答有待考慮。但是,你的自尊往哪裡擺呀?一旦說了「不」,你就會發覺自己很難再擺脫。因此,如何讓對方一開始就朝著肯定的方向作出反應,這對你們的結果是非常重要的。
懂得說話技巧的人,會在剛開始就得到許多「是」的答復。這可以引導對方進入肯定的方向。就同撞球一樣,原先你打的是一個方向,只要_稍有偏差,等球碰回來的時候,就完全與你期待的方向相反了。
「是」的反應其實是一種很簡單的技術,卻為大多數人所忽略了。或許有些人認為,在一開始便提出相反的意見,這樣不正好可以顯示出自己的重要而有主見嗎?但事實並不是如此。在現實生活中,這種「是」反應的技術很有用處。詹姆斯·艾伯森是格林威治儲蓄銀行的一名出納,他就是採用了這種辦法挽回了一位差點失去的顧客。
「有位年輕人走進來要開個戶頭,」艾伯森先生說道,「我遞給他幾份表格讓他填寫,但他毅然拒絕填寫有些方面的資料。
「在我沒有學習人際關系課程以前,我肯定會告訴這個客戶,如果他拒絕向銀行提供一份完整的個人資料,我們是很難給他開戶的。但在今天早上,我突然想,最好不要談及銀行需要什麼,而是顧客需要什麼。所以我決定一開始就先誘使他回答『是,是的』。於是,我先同意了他的觀點,告訴他,那些他所拒絕回答的資料,其實並不是非寫不可」。
「『但是,』我又說,『假定你碰到意外,是不是樂意銀行把錢轉給你所指定的親人?』」
「『是的,當然啦。』他回答。
「『那麼,你是不是認為應該把這位親人的名字告訴我們,以便我們屆時可以按照你的意思處理,而不致出錯或拖延。』」
「『是的。』他再度回答。
「年輕人的態度已經開始緩和下來,知道這些資料並不是僅為銀行而留,而是為了他個人的利益。因此,最後他不僅填下了所有資料,而且在我的提議下,開了一個信託帳戶,指定他母親為法定受益人。當然,他也回答了所有與他母親有關的資料。
「由於一開始就讓他回答『是,是的』,這樣反而使他忘了原本所在的問題,而興高采烈地去做我建議的所有事情。」
約瑟夫·艾利森是西屋電氣公司的一位業務代表,他也在訓練課程上向大家報告了他的經歷:
「在我的管轄區內有個人,公司一直非常想和他做生意。我的前任代表和他接洽了10年,可還是沒做成一筆業務。等我接管以後,又和他聯系了3年,還是沒有做成生意。最後,經不住我們一再商談、打電話,最終賣了些發動機給他。既然有了開始,以後就不難再繼續下去。我始終抱定這樣的希望。
「3個禮拜之後,我情緒高昂地再一次拜訪他們。
「接待我的是他們的總工程師,他對我公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艾利森,我不能再購買你們的馬達了。』」
「『為什麼?』我驚訝地問道,『為什麼?』」
「『因為你們的發動機太熱了,我不能把手放在上面。』」
「我知道這時候爭論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在這方面的經驗很多,所以我想起了『是』反應的原則。
「『啊,史密斯先生,』我說道,『我百分之百同意您的意見,如果那些發動機真的太熱,就不要再多買了。您這里一定有符合電氣製品公司標準的發動機吧?』」
「他表示同意,我得到了第一個『是』反應。
「『電製品公司一般規定發動機的設計其溫度可高出室溫華氏72度,是嗎?』」
「『是的。』他又表示同意,『可是你們的產品還是太熱了。』」
「『工廠里的溫度是多少?』我問道,並沒有和他爭辯。」
「『啊,大概是華氏75度左右。』他回答。
「『很難。』我說道,『假如工廠內的溫度是75度,則發動機的溫度可高達75加上72度,也就是華氏147度。如果您把手放在147度的水龍頭下,是否會燙傷呢?』」
「『是的。』他不得不這樣說。
「『很好。』我建議道,『那麼,是否最好不要把您的手放在發動機上呢?』」
「『我想你說得一點兒都不錯。』他承認。在以後數個月里,我們又成交了將近35000多元的生意。」
加州奧克蘭的愛迪·史諾先生也談到他怎樣成為一商店的主顧。只因那位店主也讓他做了「是」反應。
愛迪對弓箭狩獵非常有興趣,因此花了不少錢添購器材和裝備。一天,他的哥哥來訪,提議他改用租的方式,於是愛迪到他常常去的店裡詢問。可是店員說明他們並不對外租借弓箭,於是愛迪又打電話到另一家店裡詢問。以下是愛迪的敘述:
「有位愉快的男士接電話。他聽過我的詢問之後,表示非常遺憾,因為他們店裡已經不做這種服務了。然後他問我,是不是以前向店裡租借過。我回答:『是的,在好幾年以前。』他提醒我,那時一把弓的租金是不是在25美元到30美元之間。我又回答:『是的。』接著,他問我是不是個喜歡狩獵的人,我當然回答:『是的。』接著,他解釋道,他們正好有一套弓箭在廉售,包括所有小裝備,總價才30多美元。那就是說,我只需要多付幾美元便不需租借,而可以擁有整套的器材。他並且解釋,這就是他們店裡不再辦理租借的緣故,因為那樣太不劃算了。後來,我當然買下了那套器材,並且還買了額外的其他東西。從那以後,我成了他們店裡的常客。」
蘇格拉底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改變了人類的思考方式。在2400年後的、今天,人們仍尊稱他為最具智慧的說服者,他對這個紛爭的世界影響很大。
他的秘訣是什麼?他指出別人的錯處嗎?當然不是。他的方法現在被稱為「蘇格拉底法則」,也就是我們提到的「是」反應技巧。他問些對方同意的問題,然後逐漸引導對方進入設定的方向。對方只好繼續不斷地回答「是」,等到你發覺時,你們已得到設定的結論了。
因此,下次你告訴別人犯錯的時候,請別忘記蘇格拉底的這一有效的法則,問些溫和的問題——一些能引發別人作出「是」反應的問題。中國有一句格言最能反映東方人的智慧:以柔克剛。
所以如果你想使人信服,就應該記住第十一大法則:
「首先讓別人說『是,是的』。」
Ⅳ 上海灘「地下皇帝」杜月笙到底多富有
民國時期,杜月笙絕對是一個傳奇,他自幼父母雙亡,在舅舅家寄人籬下討生活,14歲隻身闖上海,從一個小混混到聞名天下的上海三大亨之一。
1902年杜月笙投靠黃金榮,靠著自己的靈活和忠誠取得黃金榮夫妻的信任,漸漸熟悉了搶土(鴉片)和賭場生意,獨當一面,不過,杜月笙善交朋友,為人大方,別人存錢,他存交情,當時並沒有多少積蓄,人脈倒是積累不少。
杜月笙把勞資雙方請到杜公館,耐心聽取意見,讓老闆發足工人一個月工資,其餘兩個月工資由杜月笙負擔。他說到做到。第二天,勞資雙方共同向杜先生登報鳴謝,有時還會把一塊歌功頌德的匾額送到杜公館,杜月笙一律笑納。
在上海經濟復甦前的幾個月,杜月笙用這種方式調解了很多起勞資糾紛,家裡接受的匾額都沒處擺了。同年,杜月笙在陳群的鼓動下在上海西區法華鎮闢地30畝,興建校舍十數座,創辦了正始中學,自己任董事長,聘請陳群當校長,從國內外重金禮聘有名教師來這所學校任教。
正始中學共有6000名學生數額,學費只是象徵性收取,對家中有錢的學生略微收一點,對大多數家庭貧苦的學生不僅免費,連衣食住行都由學校包辦。
正始中學校舍寬大宏偉,單是大禮堂的面積就在上海所有學校中排在首位,而且校內還設有停車場,這在當時更是前所未聞的。抗戰勝利後,上海市成立首屆「市參議會」時沒有合適的會場,最後就是在正始中學的大禮堂開的會。駐滬各國領事來參加會議,見到這么大的中學,無不感到驚訝。
杜月笙對品學兼優的學生有特殊獎勵:高中畢業後考入國立大學或日本大學的,由他資助一切學習費用。著名數學家吳文俊就是從正始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西南聯大的,他就得到過資助,他還說自己的英文和數理基礎都是在正始中學打下的。原北大副校長朱德熙是中國著名的文字學家,也曾是上海正始中學的學生。
進入20世紀30年代,杜月笙逐漸放棄了鴉片、賭博等「傳統行業」,致力於工商金融等近代經濟。他涉足麵粉業,輪船交通,創辦銀行,名下產業數不勝數,頭銜一大堆。比如任上海華商紗布交易所理事長、上海市麵粉交易所理事長,在屬於上海十大業之一的麵粉行業中,杜月笙成為行業領袖。他還是大達輪船公司董事長。後來又成為上海船聯會理事長,這也是工商界的重要頭銜。
1929年3月7日,杜月笙成立「中匯」銀行,自任董事長,上海灘豪富、大英銀行買辦徐懋棠,以及時任通江信託銀行經理的朱如山,向中匯銀行投資成為股東。
憑著杜月笙手眼通天的關系,中匯銀行剛一成立就可以向國民黨中央銀行領用鈔票,在當時,向國民黨中央銀行領用鈔票的銀行都能得到一筆補貼。
中匯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為杜月笙的鴉片貿易及其他黑色生意的收益,開辟進入合法生意的渠道,也就是洗錢。
後來杜月笙又耗資150多萬元興建了中匯銀行大廈,可見此前贏利不俗。1934年9月28日,中匯銀行遷入中匯大廈內辦公。這幢大廈位於延安路與河南路交界處,解放後長期作為上海博物館使用。
1935年杜月笙又接管中國通商銀行,被國民政府任命為中國通商銀行董事長和官代表。這是他在金融界更上一層樓的轉折點。
中國通商銀行在近代中國地位特殊,是中國第一家華人創辦的商業銀行,發起人為鼎鼎大名的洋務先驅李鴻章和盛宣懷。
此後,杜月笙成為上海銀行公會理事,又當上了國信、浦東等銀行的董事長,到30年代後期,杜月笙更擔任了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等大銀行的董事,在金融界牢牢紮下了根,地位顯赫。
1933年2月25日,杜月笙成立恆社,這是一個屬於杜月笙私人的新型的民間社團組織,杜月笙任名譽理事長。
恆社是一個上流人物的社團組織,也就是富豪俱樂部。
在1933年2月至1937年5月這四年時間里,恆社社員增加了數倍,由130人增加到564人。其中有402人至今還可查到詳細名單,他們多數是商人和實業家,佔54%;
1931年6月8日至10日,舉行家祠落成及「栗主入祠」典禮。場面壯觀宏大,讓人嘆為觀止,古代皇帝出行也不過如此。
當天,華、英、法三界居民傾城而出,道路兩旁是綿綿不盡的人牆,路邊的建築物上都擠滿了人。5000餘人的儀仗隊伍,連綿兩英里,上午9點鍾出發,從華格臬路走到金利源碼頭,足足走了兩個半小時。
儀仗隊是英國巡捕打頭,法租界巡捕房裡的越南籍巡捕全副武裝,出動近百輛自行車。在他們身後,排著三五十桿特別巨大的「杜」字大旗。黃金榮辦的金榮小學學生,穿海軍式的中國童子軍制服,敲起洋鼓,扛著齊眉棍,負責護送錢業公會合送的旗傘牌亭。
幾乎全上海的軍隊要員和政界人物都送來了匾額,比如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淞滬衛戍司令熊式輝、軍法總監何鍵、淞滬警備司令部張春甫副司令、上海市長張群、外交部長王正廷、監察院長於右任、司法院長王寵惠等等。
慶典之後是三天連台好戲,名角雲集,梅蘭芳從廣東趕來,荀慧生在上海大舞台演出,程硯秋從哈爾濱趕來,尚小雲從天津趕來,其他如馬連良、言菊朋、高慶奎、肖長華、姜妙香等也都早早趕到。附近幾縣趕去看熱鬧的根本不能入場,便由天蟾舞台等戲班在外面演唱招待。每次開飯1000桌左右,要分四五次才能開完,幾乎整天都在開飯。
1931年7月中旬到9月,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等流域普降大雨,17省受災,災民近1億,幾乎佔全國總人口的1/4。
8月16日,國民政府成立賑災機關——國民政府水災救濟委員會,宋子文擔任委員長兼財務組主任,孔祥熙任聯絡組主任,杜月笙、虞洽卿、張嘯林等受聘擔任委員。杜月笙為該委員會捐款三次,每次銀洋1000元。
1931年8月,江蘇省賑務委員會決定以官籌義放的辦法組織水災義賑會,18日,江蘇水災義賑會正式成立,杜月笙、張嘯林、王曉籟等15人任常務委員。
來看看杜月笙的大手筆吧。
水災急賑會8月26日撥給漢口的1萬包麵粉中,有5000包由杜月笙捐助;撥給安徽的5000包麵粉全由杜月笙捐助。杜月笙又動員金廷蓀、錢志翔、黃振東、黃滌箴、李應生5人各捐麵粉1000包。杜月笙還給江北災民捐了棉衣5000套,銀洋10000元。
水災急賑會從成立到1932年5月24日結束,共募得賑款2611771元(零3角8分8厘),支放2607049元(零7角9分),實存4721元(零5角9分8厘)。杜月笙的募款和個人捐款總數在53萬元左右,超過水災急賑會募款總數的1/5,遠遠高出他人。
1931年夏秋這次大水災,杜月笙在中央、江蘇、上海三個賑濟組織擔任職務,為救災做出的貢獻無人能出其右。
受水災的影響,1931年7月,上海商業銀行遭遇一次嚴重的擠兌風潮,杜月笙迅速拿出100萬元現洋,又動用關系,讓那些從事煙土、賭博的富豪籌集200萬打進銀行,幫助這家銀行扭轉了局面。
上海商業銀行老闆陳光甫絕處逢生,對杜月笙感恩不盡。1934年,杜月笙的中匯銀行遷入新落成的中匯大廈,陳光甫存入「堆花」白銀50萬兩,期限一年,這等於讓杜月笙白白使用12個月,利息分文不取。
關於杜月笙的傳奇故事可能還有很多很多,我這里只是擷取一些片段感受這位大亨的魅力,他不僅僅是富有,他的游刃有餘的社交,國難時的解囊相助也讓人佩服不已。
Ⅵ 如何讓對方開口說「是」
跟人們談話時,別開始就談你們意見不合的事,不妨談些彼此贊同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話,你更應該提出你的見解,告訴對方,你們所追求的是同一個目標,所差異的只是方法而已。
使對方在開始的時候,就連連說「是!是!」,如果可能的話,盡量防止他說「不!」。
奧弗斯德教授在他所寫的那部《影響人類行為》一書中說過:「一個『不』字的反應,是最不容易克服的障礙,當一個人說出『不』字以後,為了自己人格的尊嚴,他就不得不堅持到底。事後,他或許覺得自己說出這個「不」字是錯誤的,可是,他必須顧及到自己的尊嚴。他所說的每句話,必須堅持到底,所以讓對方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往正面走,那是很重要的。」
懂說話技巧的人,開始的時候就能得到很多是的反應,只有這樣,他才能將聽者的思想導向正面方向。
就以人們的心理狀態來講,當一個人說出「不」字時,同時他心裡也潛伏著這份意念,從而使他所有的器官、腺、神經、肌肉完全緊縮起來,形成一個拒絕的狀態。從反面來說,當一個人回答「是」的時候,體內那些器官,沒有收縮動作的產生,組織是鬆弛、接受、開放的狀態。所以,在談話開始的時候,我們如果能誘導對方多說「是」的贊同回答,會更容易為我們以後的建議博得對方的注意。
得到這個「是」字的反應,本來是極簡單的,可是很多人都忽視了這一點,很多人都是這樣的,那就是一開口就反駁人家的意見,似乎這樣就能顯現自己有主見有思想。開放的人和保守的人談話,很容易引起一方的發怒。其實他們這樣做,僅僅是為了一種感官上的快感,也許這樣還可以理解,但要是為了做好一件事,那就大錯特錯了。
如果你身邊的人,他們一開口就是個「不」字,那即便你耗盡你的智慧,用極大的忍耐,也很難改變他們的意志。
運用這個「是,是!」的方法,曾使紐約一家儲蓄銀行的出納員,拉住了一位闊氣的存戶。
這件事發生在格林威治儲蓄銀行的一名出納員愛伯遜身上。他說:「有個年輕人來到銀行存款,按照我們銀行規定,我把存款申請表格給他填寫,有的他會馬上填寫,但有些他拒絕填寫。
如果這事發生在我尚未研究人類關系學之前,我就會告訴那位顧客,如果他不把表格填上,那我只有拒絕他的存款。很慚愧,以往我都是這樣做的。自然,當我說出那些具有權威性的話後,自己感到很自重、得意。但今天上午,我就運用了一點實用的知識,我決意不談銀行所要的,而談些顧客方面的需要。最主要的是,我決定使他一開始就回答「是,是!」。因此我先贊同他的想法,即使他不願填上表格,我也認為並不十分必要。
可是,我對那位顧客這樣說:「若是你去世後,你有錢存在這個銀行,你可願意讓銀行把存款轉交給你最親密的人?」
那客人馬上回答:「是的,當然願意。」
我接著說:「那麼你就依照我們的辦法去做,你把你最親近的親屬的姓名和情況,填在這份表格上,而不致於出差錯,如何?」
那位顧客又說:「是,是的。」
那顧客態度軟化的原因,是他已知道填寫這份表格完全是為他打算。他離開銀行前,不但把所有情況都填在表格上,而且還接受了我的建議,用了他母親的名義,開了個信託賬戶,有關他母親的情形,也按照表格詳細填上。
我發覺使他一開始就回答:「是,是的。」他就會忘了爭執之點,並且很愉快地依我的建議去做。
西屋電氣公司推銷員愛力遜,說出他的一段故事:
在我負責的轄區內,住著一位有錢的大企業家。我們公司極想賣他一批貨物,過去那位推銷員幾乎花了十年的時間,卻始終沒有和他談成一筆交易。我接管這一地區後,花了三年時間去兜攬他的生意,可是,也沒有什麼結果。經過十三年不斷的訪問和會談後,對方才只買了幾座發動機,可是我始終這樣希望,如果這次買賣做成,發動機沒有毛病,以後他會買我幾百座發動機。
我知道這些發動機不會有任何故障的。過了些時候,我去拜訪他。
我原本心裡很高興,可是我高興得似乎是太早了,他們的工程師見到我就說:「愛力遜,我們不能再多買你的發動機了。」
我心頭一震,立即問道:「為什麼?」
那位工程師說:「你賣給我們的發動機太熱,我不能將手放在上面。」
我知道如果跟他爭辯,不會有任何好處的,過去就有這樣的情形,我想運用如何讓他說出「是」字的辦法。
我向那位工程師說:「史密司先生,你所說的我完全同意,如果那發動機發熱過高,我希望你就別買了。你所需要的發動機,當然不希望它的熱度超出電工協會所定的標准,是不是?」
他完全同意。我獲得他第一個「是」字。
我又說:「電工協會規定,一架標準的發動機,可以較室內溫度高出華氏七十二度,是不是?」
他同意這個見解,說:「是的,可是你的發動機卻比這溫度高。」
我沒和他爭辯,我只問:「工廠溫度是多少?」
他想了想,說:「嗯——華氏七十五度左右。」
我說:「這就是了,工廠溫度七十五度,再加上已有的七十二度,一共是一百四十七度。如果你把手放進一百四十七度的熱水裡,是不是會把手燙傷?」
他還是說「是」。
我向他作這樣一個建議:「史密司先生,你別用手碰那架發動機,那不就行了!」。
他接受了這個建議,說:「我想你說得對。「我們談了一陣後,他把秘書叫來,為下個月訂了差不多三萬多元的貨物。
我費了多年的時間,損失了數萬元的買賣,最後才知道,爭辯並不是一個聰明的辦法。要從對方的觀點去看事,設法讓別人回答「是」,那才是一套成功的有效途徑。
希臘偉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是個風趣的老孩子,他一向光腳不穿鞋,四十歲時已禿頂。可是,卻跟一個十九歲的姑娘結婚。他對世人的貢獻,有史以來能跟他相比的不多。他改變了人們思維的途徑,直到今天,還被尊為歷來最能影響這個紛擾世界的勸導者之一。
他運用了什麼方法?他曾指責別人的過錯?不,蘇格拉底決不是這樣的。
他的處世技巧,現在被稱為「蘇格拉底辯論法」,就是以「是」作為他唯一的反應觀點。他問的問題,都是他的反對者所願意接受的。他連續不斷地獲得對方的同意、承認,到最後,使反對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在數分鍾前他還堅決否認的結論。
以後當我們要指出人們的錯誤時,我們要記住赤足的蘇格拉底,並且問一個能夠獲得對方「是!是!」的和緩的認可方法。
如果你要獲得人們對你的同意,那就使對方很快地回答「是!是!」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人性的弱點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