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不花錢

理財不花錢

發布時間:2021-09-17 06:43:15

⑴ 本人在校大學生有個亂花錢的壞毛病 ,怎樣才能學會不亂花錢和理財呢求解答

要想學會不亂花錢,並且學會理財,挺簡單的。
可以在支付寶裡面找到那些投資至少兩年的理財產品,把錢買了理財產品,並且這種產品是不可以提前贖回的。
然後給自己每月留一千元以內的生活費。自己的身份證交父母保管,以免自己去網上借貸。
然後自己就慢慢過苦行僧日子吧,時間長了自然形成節約的好習慣。
當然,主要還是自己要有這樣的決心和執行力,否則就算以上措施做足了,你還是有可能找到其他方法借錢。

⑵ 是不是只有掙了錢才能理財呢

理財並不是單一的把錢財拿出去投資 理財的含義就是控制好自己資金的收支情況 根據自己的收入 然後看自己該買什麼不該買什麼 當你仔細回想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好多錢其實是不用花的 但是自己卻花出去了 建議你先對自己錢財的收支情況登記個小賬本 然後一點點糾正自己錯誤的消費習慣 打扮是可以的 但必須適度 理財並不是讓你不花錢 而是讓你把錢花在需要的地方 這筆錢 該怎麼花出去 自己心裡一定要有個度 還有 一定要學會存錢 就算你是純消費者也要把花錢控制在一個范圍內 就比如說 你一個月有1000塊錢生活費 你就要自己算計好了 吃飯花多錢 出去跟同學們玩花多錢 要買衣服的話要空出來多錢 不要做月光族 好好考慮這筆錢是不是因該花 所以 就算你是純消費一族也是需要理財的

⑶ 該怎麼理財呢我現在一個月工資就2300元,自己不愛花錢,該怎麼理財呢

一個月僅有xxxx元的收入,該如何選擇理財方式?做理財咨詢以來,這是最多人提問的一類問題了。如果你覺得自己在理財方面的自製力欠佳,知識儲備還不夠,或者是想要在理財方面有更大的提升,開頭就先為大家介紹一個很靠譜的《理財訓練營》課程:報名《理財訓練營》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高效學理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工薪人士腳踏實地且高效的理財方式。
一、讓存款變得更多
那麼,理財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去存款,先攢下自己的首筆錢,然後再利用這筆錢去投資,這才是理財的正確方式。
我現在教你你52周存錢法,它是能夠保證你一年至少存下13780元的方法。
52周存錢法簡單來說就是存錢的人必須在一年52周內,每周存款10元,之後每周遞存10元,在第52周的時候,則是存下520元。
這樣一年下來會有多少錢呢?
10+20+30+40+50+…………+520=13780
起始金額雖然只有10元,一年下來竟然能存下13780元,資金的積累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誠然,第一周存下10元大部分人都感覺簡直太簡單了,你的初始金額可以是100元,或乾脆從1000元動手。
如果有結余的可以存錢,結余多的多存,結余少的少存。
在存錢過程中,金額目標要適當,不要中途斷檔,也不要中途拿這筆錢拿出來使用。
可能你覺得這樣子省錢非常辛苦,那每個月你能夠從這部分存款中取出一個適合的金額,讓你一個比較奢侈的夢想得到滿足,做到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理財。
假如你擔心自己的存錢計劃會半途而廢,或者是對存完錢後應該投資什麼樣的理財產品而感到迷茫,那麼推薦你來加入理財訓練營:僅限50個名額!點擊參加《理財訓練營》提升自己業余賺錢的能力
二、錢少也能理財的方法
我們都知道,投資銀行存款或者基金定投,絕大多數是使用閑錢,可以避免在真正需要這筆錢的時候,這筆錢拿不出來,那就會很尷尬。
可如果你的經濟非常拮據,手裡沒有閑錢,該要怎麼理財呢?
不要著急,學姐這就教給大家一個投資方法--十二投資法。
所謂「十二投資法」,就是每個月拿出一筆錢來投資一個固定期限的投資產品,以獲得利益最大化,並開始每月固定投入。
到這個樣子,一直堅持下去,在你每一個月都能夠強制的將一筆錢存下,而且都能夠用於正常的理財,一年後,每個月除了能收到利息外,還會有一筆本金到賬。
這時,如果你有任何大額的資金需求,都可以用已到賬或者將要到賬的本金來解決問題了。
若是不急著花錢,本息連同預算的投資金額可用於再一次投資。
學姐告訴你的這種方式不管是用在基金定投,還是用在銀行理財產品上都非常好用。
三、應該怎麼理財?
雖然說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種形式的理財產品,但在原則和技巧方面卻是有共同點的,如果小夥伴們的經濟狀況並不是很好,那麼可以從下面的這幾方面入手。
第一步還是要確保自己生活開銷沒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在投資理財產品之前,要給自己留出充足的生活備用金。學姐建議最好留出3個月的生活資金。
這筆錢可以放在貨幣基金等,比如支付寶的余額寶或者騰訊的零錢通。
在手頭寬裕的情況下,其它的錢就可以用來投資了。
即使每個階層的人群在投入理財的成本上都有差異,但工薪階層的選擇也相差無幾。在理財方式上人們更傾向於銀行理財、基金、股票黃金
人們的抗風險能力不同,也就決定了他們對理財方式配置的不同,風險排序如下:
股票>股票基金>黃金>銀行理財>貨幣基金,風險越高收益越高。
其中,股票基金是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固收類的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跟股票是沒有辦法在同一個維度上去比較的,基金定投的風險與股票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它的風險更低。
風險相對較高的股票和股權投資可以作為博取收益的方式,黃金可以作為規避風險的資產配置。
理論知識講完了,理財重點要靠實操,不然資料收藏再多也沒用,福利來襲!《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以上是我對《該怎麼理財呢?我現在一個月工資就2300元,自己不愛花錢,該怎麼理財呢?》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⑷ 怎麼樣理財理財到底指的什麼是不亂花錢,還是會花錢

一、什麼是理財? 理財就是管錢,「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收入像一條河,財富是你的水庫,花錢如流水。理財就是管好水庫,開源節流。 二、理財的三個環節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意外、住院、大病。因為開車撞人傾家盪產的例子。坐飛機的例子:一個月我有時需要坐十次飛機,每次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我都會雙手合十,我並不是信什麼東西,我只是覺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為在天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每次坐飛機我都買了88元保50萬的意外險,這是給家人的愛心和責任,這50萬夠我的妻子和孩子生活兩年,兩年時間她可以改嫁。 *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 三、多少錢可以開始理? 不在乎多少,一個月省下100元買基金,從20歲存到60歲,是637800元;30歲存到60歲,是22萬;40歲起存,7萬;50歲,2萬。錢生錢是長跑冠軍,理財一定要從年輕時開始。錢的秉性:你不愛我,我不愛你。 女孩子,一定要自立,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四、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個人的水庫應該分成三份。 第一份:應急的錢,6個月至一年的生活費。存銀行,活期、定期,或者貨幣市場基金。 第二份:保命的錢,三至五年生活費,定存、國債、商業養老保險。應該是保本不賠,只會多不會少的東西。 第三份:閑錢,五年到十年不用的錢,只有這種錢才可以買股票,買基金,做房地產,或者跟朋友合夥一起開個什麼生意,去做這種投資,那麼必須是閑錢。 對工薪族來說,收入主要有兩個來源——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一旦有了理財的本錢,就不能只靠工作收入了,應逐步提高理財收入在總收入中的比重。及早開始理財,就有機會提早退休享受生活,下面這個「理財方程式」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理財方程式=50%穩守+25%穩攻+25%強攻。 50%穩守 首先,把一半積蓄放在銀行存款或國債上,這些錢的作用不是增加收入,而是保本,避免讓財富暴露在不可控制的風險下。 除存款和國債之外,還可以關注一下其他低風險理財產品,如人民幣理財產品和貨幣市場基金,投資這些理財產品本金較安全,雖然給出的收益率都是預期收益率,沒有絕對的保證,但實際上收益率波動范圍並不大。 25%穩攻 對於穩攻部分,有一定投資理財概念的人可以選一些波動度較小、報酬較穩健的理財產品,如混合型基金、大型藍籌股等,追求的年收益率在5%至10%不等。不過,在投資前要做一些功課,選出好的股票和基金才行;同時還需有投資組合的概念,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25%強攻 至於強攻部分,就是投資理財中最刺激的部分了,如成長型股票、股票型基金、期貨等,既有機會讓人一個月賺10%,也有可能一個月賠掉10%。投資這些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必須有相當高的知識與經驗門檻,對於不擅長投資的工薪族,最好先以穩攻方式進行,在得到一些投資心得、功力較深厚之後,再加入強攻一族中去追求更高的收益率。 需要指出的是,「理財方程式」的攻守比重是可以靈活調整的,這主要取決於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和理財目標,如果能夠承受一定風險且短期內無較大資金支出計劃,可提高強攻部分的比例,但建議該部分比重不要超過50%。對於保守型的投資人,則可增加穩守的比例,減少強攻的比例

⑸ 為什麼說理財還須會花錢

理財不是要當守財奴,理財還須會花錢。同樣是花錢,花法不同,效果大不相同,因此花錢也是一門學問,其中有許多技巧。

1.學會討價還價

討價還價不是吝嗇,能省的錢為什麼不省,何必去充「大頭」呢?要做到善於討價還價,可學習以下幾點經驗。

(1)貨比三家。要想購買某種商品,你首先得了解這種商品的質量、性能、服務等方面。尤其是價格,要多比較,只有心中有數,才可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專挑毛病。

(2)「砍」價要狠。如果你對某件商品很滿意,絕不要流露出來,一定要毫不留情地專挑商品的毛病。給價一定要低,且要比你心目中准備給的價格低1/3,甚至1/2,這樣才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記住:「砍」得越凶,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3)觀察購物環境。購物環境包括商店的地段、裝修、面積、營業員素質等,地段越好、面積越大,租金就會高;裝修越好,成本就越高;營業員越多,素質越高,需要付出的工資就越多。這樣的商店運營費用往往很高,每件商品的價格肯定會比其他商店高,即使再「砍」價,也不可能「砍」下多少,所以,不要迷信大商店。

2.絕不留戀

在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你所表現出的態度尤為重要。售貨員一般都善於察言觀色,如果你流露出少許喜歡的神色,或者表現得戀戀不舍,摸了又摸,看了又看,放下又拿起來,都可能讓他捕捉到,從而提高價格。即使非常想買這件商品,也不要表露出來,裝作可買可不買的樣子;哪怕討價還價了很長時間,最後也要絕不留戀地放下就走,一句話都別多說;如果最後店主沒有叫住你,你轉上幾個店多比較一下再回去買也不遲。

3.折扣商品,有真有假細分辨

一般到節日或換季期間,各大商場或超市總會有各種各樣打折活動。折扣初期的確可以買到一些物美價廉的商品,但折扣末期幾乎只剩下清倉貨,就不見得是好東西。

打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季節原因,有規格不全的原因,有質量原因,有產品過期的原因,有搬遷的原因,有停業清倉處理的原因。總之,打折的原因各式各樣,但不一定都是真正的便宜貨,「便宜無好貨」的古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如何買到滿意、實用的折扣商品也是一門學問。

商場在開展有獎促銷活動的時候,經常會推出一些吸引顧客的銷售舉措,如果你確實要買東西,不妨連帶贈品一起考慮是否合算。

4.合理開支日常消費

家庭開支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每天必需的日常支出,我們每天都要買菜,如果每天節省下幾元錢,一年下來就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目,也許平時你根本不在乎1元、2元錢,但積少成多,將幾百個1元、2元錢放在一起,你是不是還不在乎呢?

所以,要想家庭成員吃得好,又達到省錢的目的,需要一定的技巧。

一般來說,購買時令的蔬菜、水果是最簡單的辦法。盡量避免購買入工大棚種植出來的蔬菜、水果,因為這種蔬菜、水果成本高,一般價格比時令的價格高1~2倍。

現有很多市場可以批發蔬菜、水果等,一個家庭批發一次,可能好幾個月消費不完,以至於過了商品的保質期。所以,幾個家庭或一個集體、一個單位的同事聯合起來,大批買進日用品、水果,就可以享受批發價格的優惠。不要小看批發差價,一個月下來,省下幾十元是很正常的。

5.注意小開銷形成大支出

消費習慣一旦養成便很難改變,因此,購物時一定要注意從小處養成節約習慣,以免小開銷累積成大支出。例如:超市中有些包好、切好的食物或凈菜的出售價格,一定比論斤稱兩的食物貴,但其好處在於省時省事。如果你時間很充裕,就應盡量選擇後者。

對一些大的支出人們都比較注意,但對一些小開銷,往往不甚注意,結果就可能使財富流失於無形,加上時間的價值,那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數額。

6.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

有些事情完全可以自己動手做,不必找人而省下人工費。比如給自行車補胎一次2元,修把傘2~3元,修雙鞋2~3元,修改一件衣服4~5元,甚至10元,若是商品質量不高,剛買的鞋可能穿一個月就壞了,多修補幾次,可能就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其實,這些事情完全可以自己動手做,並不困難。

自己動手做必須置備一套簡單的工具,有了這套工具,就可以解決日常家居生活中可能碰到的各種麻煩,包括水龍頭漏水、馬桶不通、牆壁的漆剝落、屋頂破洞等,它不僅可以使你成為無所不能的好技工,也會為你節省下一筆可觀的人工費。

⑹ 理財就是要節約用錢嗎

一、 理財:什麼叫理財?理財就是對個人、家庭財富進行科學地、有計劃地、系統地管理和安排。簡單說是關於賺錢、花錢和省錢的學問。

1、 合理的支配錢,該花的錢才花,不該花的錢不花

2、 設法使錢生出更多的錢,通過投資獲得更多的收益。

二、 理不理財大不一樣。

比如:每月工資的節余在銀行里採取「零存整取」就比「活期」的利率高2.375倍。所以「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三、 理財規劃:

理財≠投資

投資只是理財的一個內容。理財包括對人生和財富的全面規劃。

理財規劃包括:

1、 子女教育規劃: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個人素質。

2、 保險規劃:各種狀況下的基本保障。

3、 稅務籌劃:合理的避稅。

4、 養老規劃:退休以後能夠保持原來的生活水平。

5、 遺產規劃:能夠將遺產順利移交。

6、 投資規劃:資產的保值增值。

①金融投資規劃:含債券、基金、股票、黃金、信託、期貨、權證、外匯以及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外匯理財產品等等。

②不動產投資規劃:住房和商鋪的投資、出租、投機和避稅等等。

③嗜好類投資規劃:古玩、字畫、郵票、錢幣、門券、報刊等等收藏品。

四、 理財的前提:摸清你的財務狀況→統計出資產與負債→明確定期的收入與支出→確定未來中長期的規劃→確定要達到的目標

五、 理財的基本原則:

1、 量入為出,量力而行。

2、 風險和收益相匹配。

3、 做好功課,不亂投資。

4、 控制慾望,不能貪婪。

六、 理財的基本定律:

1、4321定律:40%用於供房及投資、30%用於家庭生活開支、20%用於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於保險。

2、72定律:不拿回利息利滾利存款,本金增值一倍所需的時間等於72除以年收益率。

3、80定律:金融資產占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等於80減你的年齡乘100%。

4、家庭保險雙十定律:家庭保險設定的恰當額度應為家庭收入的十倍,保費支出為家庭年收入的10%最為適宜。

5、貸房三一定律:住房貸款多少合適?每月的房貸金額以不超過家庭當月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為宜。

七、 理財大忌和誤區:

1、 理財是有錢人的事:工薪族更應該理財,壓力大,需要理財來增加自己的財富。積沙成塔,集腋成裘。

2、 有了保險就不用理財:保障和資產的增值是不同的2個概念。

3、 投資操作的短平快那

4、 跟風,沖動購買:理性分析,獨立思考,貨比三家。

5、 過度集中或者過度分散投資

6、 敢輸不敢盈,一漲就賣,越跌越不買:學會設立止損點和盈利點。

八、 成功理財的指標

1、 所有財富是否合理利用?

2、 生活質量是否改善?

3、 退休以後的生活是不是有充足的保障?

4、 資產有沒有真正的保值增值?

九、 理財產品的分類:

1、 金融產品的分類:儲蓄、股票、債券、基金、保險、期貨、黃金、信託、外匯及相關金融衍生品。

2、 非金融類:①不動產類:房地產、實業投資、拍賣、典當、股權投資。

②收藏類:古玩、字畫、郵票、錢幣、門券、報刊等。

3、 按照流動性分類:從強到弱:現金、活期儲蓄、貨幣市場基金、定期儲蓄、債券、人民幣集合理財產品、外匯、股票、黃金、期貨、保險、收藏、實業投資、房地產等等。

4、 按照收益分類:從底到高:儲蓄、國債、銀行理財產品、企業債券、基金、集合理財產品、銀行外匯理財、黃金、股票、期貨、股權投資、外匯及金融衍生品交易

十、 投資理財的資產組合三大原則:安全性、收益率、流動性。(排序由個人資產、財務狀況、理財目標等因素構成,並且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重要性有不同的排序)

十一、 目前的熱門產品有:國債、貨幣市場基金、券商理財產品、股權投資、銀行理財產品。

特點是:1、全由金融機構代理,省心省力。2、流動性較好,買賣方便。3、收益率相對銀行儲蓄較高。

需注意的是:1、投資方向不同的比較,就是對產品本身的了解。2、收益水平的比較,對不確定的浮動收益要有心裡准備3、流動性比較,4、風險度的比較。

千萬不要盲從,要根據自己的特色來規劃,不然就找專業理財人員幫助。

十二、投資組合的選擇:

1、 激進性組合:成長性資產80-100%,定息資產0-20%;具有很大的增值潛力,風險大,波動大;

2、 較激進性組合:成長性資產70-80%,定息資產20-30%;具有較大的增值潛力,風險較大,波動較大;

3、 穩健性組合:成長性資產50-70%,定息資產30-50%;具有一定增值潛力,存在一定的風險;

4、 較保守性組合:成長性資產30-50%,定息資產50-70%;具有較小的增值潛力,風險較小;

5、 保守性組合:成長性資產0-30%,定息資產70-100%;增值潛力很小,風險很小;

人生的不同階段應該選擇不同的組合:

1、 單身期:一般2-6年,參加工作至結婚的時期;收入低,花銷大,投資重點不在獲利,在積累經驗。可在預留10%的緊急准備金後,積極參與較激進性組合或激進性組合。

理財順序:節流計劃→資產增值計劃→緊急准備金→購置住房

2、 家庭形成期:一般1-5年,結婚至孩子出生,收入增加,生活穩定;理財重點是合理安排家庭建設的支出。首先安排繳費少的定期險、意外險和健康險,再預留15%的緊急准備金,剩下的參與穩健性以上組合。

理財順序:購置住房→購置硬體→節流計劃→緊急准備金

3、 子女教育期:20年,子女的教育費和生活費快速增加,因此要把理財重點放在這兩個部分。建議10%緊急准備金,10%的保險,40%可快速變現的基金或者債券股票等等,40%參與激進性組合。

理財順序:子女教育規劃→債務計劃→資產增值計劃→緊急准備金

4、 家庭成熟期:15年左右,子女參加工作到家長退休這段時間,工作能力、經驗、經濟狀況都到了高峰時期,此時最適合積累財富,擴大投資是理財重點。建議10%緊急准備金,10%-20%的以養老、健康和重大疾病為主的保險,70-80%參與穩健性組合。

理財順序:資產增值計劃→養老規劃→特殊目標規劃→緊急准備金

5、 養老期:退休後,投資和消費都比較保守,理財也以身體和精神第一,財富第二;主要以穩健、安全、保值為主要目標。建議10%緊急准備金,20%-30%的活期儲蓄或者通知存款,60-70%參與保守組合。資產較多的老年人可以用合法避稅的手段把財產有效的交到下一代手中。

⑺ 怎樣理財,才不會亂花錢

理財是一種生活習慣,消費也是一種生活習慣,當你想大額消費時想想如果存入銀行定期每年收入多少(5年定期相當於每天利息2元/萬),或者投資股票可能取得多少收益(當然也有可能損失),而消費能給你帶來什麼?比較一下就可以了,如果覺得消費值就消費。

閱讀全文

與理財不花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期貨橡膠未來 瀏覽:108
建行日鑫月溢理財產品 瀏覽:891
股票期權通俗 瀏覽:653
遠期外匯價牌 瀏覽:284
股票上的融表示什麼 瀏覽:739
理財資金算作銀行自有資金嗎 瀏覽:200
美元匯率現在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356
什麼是外匯交易的點差 瀏覽:486
十英鎊人民幣 瀏覽:412
股票陳文 瀏覽:823
津貼買理財 瀏覽:262
中國股指期貨的事件 瀏覽:564
油菜籽期貨相關外盤品種合約 瀏覽:733
科創板基金靠譜嗎第一批 瀏覽:791
理財女銷售 瀏覽:174
080012基金虧損多少 瀏覽:180
投資最終結果盈和虧或平 瀏覽:318
投行融資案例 瀏覽:41
民生貨幣理財 瀏覽:516
如何看股票的資金流入 瀏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