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我國一五計劃也要優先發展重工業
1.原有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
舊中國經濟結構畸形, 1949 年輕工業產值占整個工業的70 %以上, 而重工業所佔比重則不到30 %。重工業門類殘缺不全, 多數是采礦業或生產初級原料的工廠, 除了一些從事修理和裝配的工廠外, 沒有自己獨立的機器製造業。
2.為了以防和應對帝國主義的外來侵略,鞏固國防:
50年代尤其是一五計劃實施期間,朝鮮戰爭的爆發加劇了東北亞的緊張局勢。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依然沒有放棄顛覆大陸的企圖,中國周邊的戰爭威脅並未消失。因此如何快速發展經濟、鞏固新生的社會主義政權成為執政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3.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已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其實踐對我國工業發展有借鑒作用。
(1)產業資金突出五個優先擴展閱讀:
一五計劃的工作要求:
1.建立與加強計劃管理,健全全國自上而下的計劃、統計系統,加強企業的計劃、統計機構;
2.建立和健全責任制,一切經濟部門均應逐步地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特別要注意建立安全生產、產品質量、設計工作、原材料和設備供應、施工等項責任制;
3.推廣先進經驗;
4.一切國營企業應該逐步實行嚴格的經濟核算制度;
5.加強基本建設工作,保證基本建設任務的完成。
『貳』 我國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原因
1、為了保障國家政治獨立和國防安全。
新中國建立後,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 正常的國際經濟交往被切斷。朝鮮戰爭爆發後, 中國被迫捲入與美國的直接軍事對抗, 從而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威脅。這種嚴峻的國際環境, 迫切要求新中國優先發展軍事工業和作為軍事工業基礎的重工業。
2、原有的工業基礎比較薄弱。
舊中國經濟結構畸形, 1949 年輕工業產值占整個工業的70 %以上, 而重工業所佔比重則不到30 %。重工業門類殘缺不全, 多數是采礦業或生產初級原料的工廠, 除了一些從事修理和裝配的工廠外, 沒有自己獨立的機器製造業。這種畸形狀態, 不僅極大地影響了國家經濟獨立和國防鞏固, 也嚴重製約和妨礙著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3、蘇聯工業化道路成功的示範效應。
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都是從發展輕工業開始, 大致花50 年到100 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工業化。而蘇聯在上個世紀20 年代後期開始採取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只用十多年就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在此工業化基礎上,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地打敗德日法西斯的侵略,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1955年以前, 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一直被視為成功典範, 備受廣大發展中國家關注和推崇,新中國也不例外。
(2)產業資金突出五個優先擴展閱讀:
「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制定背景:
一五期間,中國身處社會主義陣營,對外採取「一邊倒」的外交策略。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進行政治孤立、經濟制裁與軍事封鎖,導致相比於戰後處於資本主義陣營的日本與西歐各國,中國無法充分利用資本主義陣營充足的資金與先進的技術進行經濟建設。另一方面,蘇聯與一些東歐國家以資金與技術援助的形式積極支持中國的經濟建設,來自蘇聯與東歐的經濟援助在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工業化與社會主義改造之外,一五計劃時期計劃經濟體制也得到了完全確立。有明顯蘇聯色彩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不僅是工業化高速推進的需要,也是冷戰時期社會主義國家的普遍特點。國家開始干預國民經濟運行的方方面面,市場的作用開始被削弱。
『叄』 一五計劃重點是優先發展什麼
1、一五計劃重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
2、第一個內五年計劃:
一五計劃,是根據黨容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而制定的。它是以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為中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有步驟地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其特點是優先發展重工業。
『肆』 一五計劃為什麼要優先發展重工業
目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 - 1957)》指出,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下簡稱「一五」) 時期, 為了實現把我國從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建設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的宏偉目標, 新中國實行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戰略確定:1952 年7 月, 中共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編制出《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計劃輪廓(草案) 》及其《總說明》。該文件提出:「工業建設以重工業為主, 輕工業為輔」。在此基礎上, 周恩來在8 月執筆起草了《三年來中國國內主要情況的報告》, 指出: 「五年建設的中心環節是重工業, 特別是鋼鐵、煤、電力、石油、機器製造、飛機、坦克、拖拉機、船舶、車輛製造、軍事工業、有色金屬、基本化學工業。」同年12 月, 中共中央《關於編制1953年計劃及長期計劃綱要的指示》也明確指出:「我們必須以發展重工業為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重點」, 集中有限的資金和建設力量, 「首先保證重工業和國防工業的基本建設, 特別是確保那些對國家起決定作用的, 能迅速增強國家工業基礎與國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可以斷定, 到1952 年7 月至8 月, 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已基本確定, 並在中共內部達成共識。
原因:
第一, 受蘇聯工業化戰略的影響。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都是從發展輕工業開始, 大致花50 年到100 年的時間才能實現工業化。而蘇聯在上個世紀20 年代後期開始採取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只用十多年就實現了國家工業化。在此工業化基礎上,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地打敗德日法西斯的侵略, 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1955年以前, 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一直被視為成功典範, 備受廣大發展中國家關注和推崇,新中國也不例外。1954 年3 月, 《人民日報》的一篇社論強調: 「蘇聯過去所走的道路, 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榜樣。」由於此種認識的局限, 中共領導層已經把通過發展輕工業開始的工業化道路(即優先發展輕工業戰略) 稱為資本主義工業化道路, 而把通過發展重工業開始的工業化道路(即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 稱為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於是, 是優先發展輕工業, 還是優先發展重工業, 在當時不僅關繫到發展戰略, 而且已經和堅持什麼社會制度聯系起來了。
第二, 為了盡快改變舊中國重工業嚴重落後的狀況。舊中國經濟結構畸形, 1949 年輕工業產值占整個工業的70 %以上, 而重工業所佔比重則不到30 %。重工業門類殘缺不全, 多數是采礦業或生產初級原料的工廠, 除了一些從事修理和裝配的工廠外, 沒有自己獨立的機器製造業。這種畸形狀態, 不僅極大地影響了國家經濟獨立和國防鞏固, 也嚴重製約和妨礙著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對此, 1953 年12月, 中共中央宣傳部提出的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 非常清楚地指出:「因為我國過去重工業的基礎極為薄弱, 經濟上不能獨立, 國防不能鞏固, 帝國主義國家都來欺侮我們」; 「我國過去幾乎沒有重工業, 交通運輸也不發展: 在廣大的國土上只有二萬多公里鐵路, 火車頭不能自製, 鋼軌也大部分從國外輸入; 汽車公路通車的在解放前只有七萬五千多公里, 貨運客運汽車為數很少, 而且都是從國外輸入的; 內河航運和海運都不發展, 內河只有很少的古老的輪船, 幾乎完全沒有遠洋的運輸; 完全沒有自己的航空業」; 「輕工業雖有一些, 但是也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 並且因為我國沒有重工業, 許多輕工業的機器,尤其是精密的機器不能製造」; 「因為沒有重工業, 過去在我國農業中就幾乎完全不使用機器,也很少使用化學肥料」。直到1954 年, 毛澤東還尖銳而形象地指出: 「我們現在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壺, 能種糧食, 還能磨成麵粉, 還能造紙。但是, 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都不能造。」
第三, 受國際環境的制約。新中國建立後,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 正常的國際經濟交往被切斷。朝鮮戰爭爆發後, 中國被迫捲入與美國的直接軍事對抗, 從而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威脅。這種嚴峻的國際環境, 迫切要求新中國優先發展軍事工業和作為軍事工業基礎的重工業。對此,周恩來曾作出具體說明: 「有了重工業以後, 才能使國防現代化。經過抗美援朝戰爭, 我們的國防力量強大起來了。可是, 我們還不能製造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門高級的炮(如一五二加農榴彈炮、一三○海岸炮) 。在運輸上, 我們自己還不能製造一輛汽車。你們曾經在工業展覽會上看到有一輛汽車, 那是人家的料子,我們裝配的, 不是真正我們自己製造的。既然我們還不能製造一輛坦克、一架飛機、一門高級的大炮, 那我們的國防力量怎麼能算強大呢?我們的這些東西都是從蘇聯購入的, 這等於讓蘇聯在國防上還要背這么大一個包袱。這是不應該的。我們要自己生產這些東西, 就要搞重工業。」
第四,即受內向型發展戰略的影響。所謂內向型戰略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產主要面向國內(或地區內) 市場, 基本不或很少面向國際市場的一種經濟發展戰略。它有兩個主要特徵: 高度追求經濟獨立和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前者是它的目標導向, 後者則是它的主要實施手段。
參考:《社會科學研究》2002 年第5 期--論「一五」時期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戰略
『伍』 中共一五期間為什麼要優先發展重工業
1、近代以來抄,民族資本主義以發展輕工業為主,導致工業經濟比例失調,先天不足,發展畸形
2、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基礎薄弱,急需提高工業水平,重工業是較好的選擇
3、蘇聯優先發展重工業,已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其實踐對我國工業發展有借鑒作用
首先,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趕超戰略與要素短缺的矛盾推動了高度國有化的所有制結構的形成。確定優先發展重工業的趕超戰略後,新的戰略需要在所有制上有個大的進展,需要加快國有的比重,當時所能夠做的只有利用行政和經濟的手段來推動這個進程。其次,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與落後的農業之間的矛盾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合作化進程。優先發展重工業需要直接或間接從農業方面積累,這就要求實行農產品的低價政策,而國家的低價政策降低了農民向國家出售產品的積極性,從而國營商業部門難以獲得保證工業化需要的足夠的商品糧、棉花、油料等產品,引起了市場的緊張,最後決定統購統銷。
『陸』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中" 五個優先、五個暫緩 "原則指什麼啊
你好。
《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是為深化公務員分類改革,推行公務專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屬、職級與待遇掛鉤制度,健全公務員激勵保障機制,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由中共中央辦公廳於2019年3月印發,共七章三十四條,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經過查詢,沒有你說的這個內容。
『柒』 公務員行測考試五個部分之中,哪一個是最重要的優先順序是怎樣的
考生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優先解決自己薄弱的部分,鞏固自己掌握的部分,多練習和模擬考,平和心態,認真備考。
『捌』 江蘇省的兩個率先,三個發展,四個優先,五大載體,六個更加註重指的什麼內容
兩個率先:三個發展:一是要強化輿論監督,切實推動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二內是要健全長效機制,容不斷促進地方文化的協調發展。三是要深化教育管理,努力實現管理隊伍的全面發展。四個優先:一是規模優先,優先安排總投資規模和企業注冊資金大的項目。二是速度優先,優先安排前期工作成熟,審批手續齊備,資金到賬快,開個建設條件比較好的項目。三是質量優先,優先安排已列入江蘇省2009年度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世界500強企業、項目能夠帶動當地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項目。四是強度優先,優先安排投資強度高、佔地面積小以及選址於國家和省級開發區內的項目。五在載體:法治江蘇、平安江蘇、文化江蘇、誠信江蘇、綠色江蘇。六個更加註重:更加註重增強發展協調性;更加註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更加註重改善民生;更加註重擴大人民民主;更加註重文化建設;更加註重建設生態文明。
『玖』 數組A[6][7]的每個元素佔五個位元組,將其「按列優先」存儲在起始地址為10
地址來源數組元素
1000A[0][0]
1005A[0][1]
1010A[0][2]
...
1035A[1][0]
...
1070A[2][0]
...
1105A[3][0]
...
1175A[5][0]
1180A[5][1]
1185A[5][2]
1190A[5][3]
1195A[5][4]
1200A[5][5]
『拾』 C語言程序 將一個二維數組b[5][5]各元素值列優先的順序放入一維數組a[25]中
int c=0;
for(int i=0;i<5;i++)
for(int j=0;j<5;j++)
a[ c++] = b[ j ][ i ];
行在內循環,列在外循環
如果可以請回採納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