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人民幣對內貶值

人民幣對內貶值

發布時間:2022-02-13 10:38:30

㈠ 2019年人民幣對內貶值率多少了

1比6.8。

人民幣是否貶值,和人民幣發行量以及流通所需的人民幣數量有關,而人民幣的發行量和流通量並回不是固定的每年都有變化,人民幣貶值率=(人民幣發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人民幣)/人民幣發行量。

人民幣貶值就意味著相同數額的外幣可以兌換到更多的人民幣,從大方面來看將導致進口減少出口增加,從小方面來看會造成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增加以及資產縮水等問題。

(1)人民幣對內貶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一定的通貨膨脹其實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因為會帶來消費和投資。人答們不再願意把錢存進銀行,而是選擇買基金、買房子來做一些投資。

通貨膨脹還與國家發現的貨幣數量有關系,也就是說,我國國內市場上投放的貨幣數量是很多的,但是災難頻發導致食物匱乏,貨物短缺,也就是說人民幣供大於求,而國家曾經作出宏觀調控,刺激了通貨膨脹率,導致經濟市場混亂。

㈡ 人民幣為什麼對外升值卻對內貶值

在國際上吵嚷人民幣升值的同時,在國內,人民幣卻大幅度貶值。 人民幣對內貶值的表現,就是全面的、大幅度的物價上漲。 今年月,蘭州牛肉拉麵漲價事件,正式拉開了人民幣對內貶值的序幕。一個月內,豬肉(精肉)價格從每市斤12元上漲到18元,極大地影響了群眾的生活質量,驚動了中央政府。 臨淄區的樓房價格,就像坐著直升飛機,2005年1800元每平方,2006年2400元,今年3500元!致使工薪階層的積蓄化為烏有。 這可真是天大的怪事:人民幣外升值對內貶值!!! 關於人民幣對外升值,也就是相對美元升值,已經講清楚了。 下面就著重講講對內貶值的怪現象。 1、儲備外匯1.4萬億美元=額外發行人民幣13萬億元 歷史上,中國一直缺乏外匯。改革開放之後,對於外匯,就像摘星星一樣艱難、珍貴。 1996年7月1日,中國實行《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要求外貿企業獲得的外匯,必須全部按國家牌價售給外匯管理局。 國家外匯管理局,一股腦地把外匯全部劃拉過來,耙攏著,就像母雞抱窩一樣,絲毫不肯放手。不講求效益、後果,只是配合「斜驢」表演——往自己臉上貼金,建設「政績工程」。 國家外匯管理局出動什麼包買外匯?答案:人民幣。 中國外匯儲備1.4萬億美元,就是外貿企業用1.4萬億美元外匯,全部換取了人民幣,相當於國家在正常的國內流通領域,額外多發行了11萬億元人民幣。但是,這11萬億元人民幣,所對應的是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美元儲備,而不是市面上的貨物。 也就是,國內市面上,有11萬億元人民幣,沒有對應的貨物。 2、人民幣置換外匯出走 貪官聚斂的贓款,都在地下錢庄兌換成美元逃到國外,把人民幣撇在了國內。這些人民幣,對應的是逃到國外的美元,在國內也沒有貨物對應。據估計,約700億美元,撇下人民幣5000億元。 許多暴發戶、企業家,全家移民國外,也用人民幣置換走了若干美元。不知多少。 3、人參置換蘿卜 中國以低工資、低附加值、低價資源,出口了貨真價實的商品。但是,進口的卻是「高附加值」商品,價值虛高。 也就是,中國出口人參,換來蘿卜,堆放在國內市面上,按人參的價格進行蘿卜交易,自然,物價就上漲了。 進口的石油、鐵礦石大幅度漲價,也是人參置換蘿卜。 綜上所述,中國國內額外發行大量人民幣,卻沒有對應的貨物,導致物價上漲,也就是人民幣貶值。 看來,人民幣對內貶值,主要是《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惹的禍。另外,地下錢庄也有干係。

㈢ 人民幣對內貶值的專家分析

這和中國的貨幣投放量有關,到2013年第一季度為止,廣義貨幣(M2)已經超過100萬億元,2002年年初為16萬億元,10多年中增長超過5倍。中國的貨幣總量與GDP之比已超過200%,中國的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二,而貨幣投放量位居世界第一。
一般說來,貨幣數量與物價總水平有著水漲船高般的對應關系。但在實際當中,貨幣超發後,往往不是表現為市場上所有物品都同時、同比例地漲價,而是表現為有的商品漲價堪稱兇猛,有些會漲得相對平穩,有些則會呈價格下降的趨勢。這又是由具體商品的需求、供給狀況及購買者預期等多因素決定的。
眾所周知,目前的人民幣升值更多還是由於美元貶值帶動的,而並非人民幣的主動性升值。由於中國經濟結構自身存在問題,加之農業產業鏈比較薄弱,使得國內商品價格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同步上漲。這成為造成人民幣匯率出現升值,而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卻感覺到貶值、錢越來越不值錢的重要原因。

㈣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是什麼意思

對外升值,是指對其它貨幣的比值升高。比如,原來7元人民幣兌1美元,現在6元人民幣就可以兌1美元,那人民幣對美元就升值了。但由於世界各國的貨幣的幣值變化不一樣,所以經常出現對部分貨幣升值對部分貨幣貶值的情況。人民幣是否對外升值主要看人民幣對世界主要貨幣特別是美元的比值。
對內貶值是指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下降,也就是出現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原來100元人民幣可以買到的東西(比如一袋米),現在要105元才可以買到了,說明人民幣在國內市場貶值了。

㈤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做法

內部升值是增加通貨膨脹,對外升值是提高名義匯率,同時使用這兩種方法被低估的人民幣,偏離均衡匯率,使用這兩種方法後,可以使實際匯率接近均衡匯率,因此,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達到平衡。

㈥ 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的原因及其影響

我也是想問下 對外升值 我能理解 對內貶值 是因為大宗商品隨之漲價引起的嗎?
望高手指點下 謝謝

㈦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要怎麼理解

對外升值:

一種貨幣,如果需求量大、供給量不足,自然會升值。除了美元這種世界貨幣以外,一般的貨幣需求量大的一般是一個國家出口強勁的時候。

大量的資本要轉換為該國貨幣來購買商品。所以,隨著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出口產品越來越多,越來越高端,人民幣升值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大規模的出口,使得外匯湧入。外匯在中國境內顯然不能作為流通貨幣,因此都要轉換為人民幣。這些轉換出來的人民幣都是政府印出來的。這就增大了中國國內的貨幣供給,自然會提高通貨膨脹率。
另一方面,為了保持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保證國內發展平穩,中國政府一直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

由於國際市場上普遍認為人民幣存在很大的升值空間,因此就有資本進入到中國,利用人民幣升值來獲取利潤。對外升值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對內貶值:

現代貨幣,尤其是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倒掉以後,基本都是保持通貨膨脹的。適量的通貨膨脹對經濟發展是有好處的。別的不說,起碼刺激了消費和投資。也就是說,如今的貨幣,對內貶值是一種普遍的狀態。

中國國內市場投放了一大筆貨幣,然而這些貨幣所代表的貨物卻沒有在市場上流通,被用來出口了。與之相對,中國攥在手裡大量的美元,期望能買點美國的高科技等,但是美國人除了飛機大豆,什麼都不想賣給中國,造成大量的美元外匯花不出去,只能用來購買美國國債。

一邊是國內多出了大量的人民幣,另一方面沒有與之相對的貨物前來補充,等於說人民幣供大於求,於是對內通貨膨脹。也就是對內人民幣貶值。

(7)人民幣對內貶值擴展閱讀:

人民幣升值是相對於其他貨幣而言的,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內部的動力以及外來的壓力。內部影響因素有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狀況、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狀況、經濟增長狀況和利率水平。

2012年人民幣的匯率一直處於跌宕狀態,到2012年10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再度創下自1993年來的新高。

內部因素

第一:實際有效匯率

據IMF估算,2002年人民幣相對於其他主要貿易夥伴的名義有效匯率下降了6%,而根據胡祖六(2003)的測算,從2002年2月美元從其匯率的最高點貶值到2003年6月,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已經下降了11%。

自1994年中國實施匯率制度重大改革以來,根據國際組織的測算結果,人民幣一直存在低估的問題。

第二:購買力平價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一種重要的匯率決定理論。該理論認為,購買力平價(PPP),指一定時期內兩種貨幣的匯率是由兩種貨幣在本國國內所能購買的商品與勞務的數量來決定的。

也就是說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交換,實質上是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購買力的交換,長期均衡匯率是由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購買力對比決定的。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顯示,2005年中國人均GDP按名義匯率計算為1352美元,但若按購買力平價方法折算則為5791美元,即名義匯率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民幣匯率低估4.06倍。

第三:國際收支

「國際收支決定論」認為,一國的國際收支狀況是影響匯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當一國有較大的國際收支逆差時,對外匯的需求大於外匯的供給,本幣對外貶值;反之則會造成本幣升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升值

㈧ 人民幣對內貶值的多方疑問

人民幣在國內為什麼錢越來越不值錢?
多年來,由於國內的經濟增長更多地依靠投資,依靠大量增加的信貸投放,致使中國的貨幣投放量無論同我們自己過去比,還是與世界各國相比,都有著較大數量的超發。

國內大城市中的商品房價上漲就是最為突出的堪稱兇猛者。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譬如,有利於國內企業降低進口成本,在進口國內所需的原材料能源、高科技產品、各種消費品,以及償還外債方面將獲益,還有利於國人去境外旅遊、留學、投資。但會提高國內企業的出口成本,特別是那些完全依靠低價產品、廉價勞動力,利潤較薄的企業。
外儲、美債損失慘重的流行說法靠譜嗎?
在人民幣升值,即美元不斷對人民幣貶值的形勢下,如果李大媽在8年前存下一筆美元,到今天再想換成人民幣時,數量當然會大為減少。因此,國內不斷有流行說法認為:美元的貶值致使人們持有的美元,特別是巨額國家外匯儲備及政府購買的美債損失嚴重,3萬多億美元的外儲及美債,迄今已損失1/3以上,超過1萬億美元,如此這般,餘下的美元也將成為廢紙,此為外儲被國際陰謀所害。
這類說法之誤在於把貨幣的對內貶值和對外升值混為一談了。要明確的是,反映國內購買力下降的對內貶值

這是貨幣的自我比較;而人民幣對外升值,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作為匯率概念,是不同貨幣間相互比較。
在現代社會,除了收藏家外,人們追求貨幣的基本目的,就是為了買東西,包括兌換其他貨幣的便利,即需要人民幣是為了買中國商品,需要美元是為了買美國商品及國際上可用美元支付的商品,而不是為了保證購買人民幣或其他貨幣的價值。因為在當今自由匯制下,任何貨幣都不具備這一能力。
因此,觀察持有美元有否受損及美元是否會變成廢紙,也要把美元在其國內的購買力和美元匯率分開來看,而非只看單獨的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數值。即前者要看美國的物價水平,後者則看美元指數。
近10多年來,美國的通脹並不高,年均大約2.5%左右。如果以購買波音747飛機來看,其價格從2008年的3億美元/架,提高到2010年的3.17億美元/架,年增長率為2.87%。這表明,中國人所持有的美元,相對世界其他貨幣,美元的國內購買力雖然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仍屬最低的之一。
至於在美債上的年收益率只要高於2.5%,或高於美國的物價指數,那麼其購買力相對於一攬子消費物品或波音747而言就沒有受到損失。
看美元對外升值或貶值的情況並不能只看與人民幣的關系,更多地要看美元指數。該指數衡量美元對歐元、日元、英鎊、加元等可自由兌換貨幣匯率變化的程度。美元指數上升,表明美元對其他貨幣的比價上升,美元對外升值,美元有所走強,這意味著,國際市場上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下降,將有利於美國的進口,但不利於出口。此時對持有美元的其他國家和個人,也意味著,在國際市場的購買力增強。反之則是,國際購買力降低,有利出口,不利進口。
近些年來,美元指數一直在70~90點波動徘徊。2012年最低78.77,最高80.20;今年1月79.21,7月一直在80多點。
對持有美元的其他國家和個人而言,他們在國際市場上買美元計價商品的購買力是在一個范圍內有所波動,不如在美國國內「值錢」,但肯定沒有成為廢紙,所以,陰謀說也是無根據的。
因此,持有美元者,不論個人還是政府,去買回對自己有效用的、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和服務(包括投資),尤其是美國市場的一攬子商品(相對國際市場,美元的國內購買力更穩定),就實現了價值,就沒有「受坑害」。而持有美元長期不用或為了單純保持在國際市場買某些商品的能力,及日後買人民幣或歐元的能力,則是不明智的。

㈨ 如何解釋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這一現象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是貨幣趨勢的一種現象,可簡單理解成國內的通貨膨脹。

在人民幣升值,即美元不斷對人民幣貶值的形勢下,如果李大媽在8年前存下一筆美元,到今天再想換成人民幣時,數量當然會大為減少。因此,國內不斷有流行說法認為:美元的貶值致使人們持有的美元,特別是巨額國家外匯儲備及政府購買的美債損失嚴重,3萬多億美元的外儲及美債,迄今已損失1/3以上,超過1萬億美元,如此這般,餘下的美元也將成為廢紙,此為外儲被國際陰謀所害。

(9)人民幣對內貶值擴展閱讀:

中國人感覺到在中國國內,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了;而在國外,人民幣卻越來越值錢。前者是講的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後者則是關涉匯率的問題。

人民幣對外升值,就拿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來講,自匯改以來美元匯率從2006年以前的1:8,升值為現在的1:6.48,升值幅度達20%,特別是從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這一年時間,升值幅度達5%,即,原先要8人民幣才能買1美元的東西,現在只需花6.48人民幣就能買到了,即所謂的對外升值。

㈩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到底是怎麼回事

人民幣對內貶值意思是人民幣在國內購買力降低了。這意味著在國內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物價穩定是宏觀經濟的四大目標之一。2013年11月05日,就購買大米而言,與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縮水至576元。

人民幣升值是相對於其他貨幣而言的,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人民幣升值的原因來自中國經濟體系內部的動力以及外來的壓力。內部影響因素有國際收支、外匯儲備狀況、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狀況、經濟增長狀況和利率水平。

人民幣升值更多還是由於美元貶值帶動的,而並非人民幣的主動性升值。由於中國經濟結構自身存在問題,加之農業產業鏈比較薄弱,使得國內商品價格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同步上漲。這成為造成人民幣匯率出現升值,而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卻感覺到貶值、錢越來越不值錢的重要原因。

(10)人民幣對內貶值擴展閱讀:

人民幣升值給國內消費者帶來的最明顯變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進口能源和原料價格上漲,不僅會抬高整個基礎生產資料的價格,而且會吞噬產業鏈中下游企業的利潤,使其贏利能力下降甚至虧損。

不利於我國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我國是世界上引進境外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目前外資企業在我國工業、農業、服務業等各個領域發揮著日益明顯的作用,對促進技術進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從而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人民幣對內貶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元匯率人民幣最高多少 瀏覽:487
呼和浩特股票配資 瀏覽:333
銀行黑名單怎麼貸款買車 瀏覽:764
中小型融資擔保企業法務怎麼樣 瀏覽:790
人民幣的匯率牌價在哪查詢 瀏覽:848
價格調整計算公式 瀏覽:930
美原油今天開盤價格 瀏覽:364
今天人民幣對緬甸匯率多少人民幣 瀏覽:222
指數基金對比混合基金 瀏覽:116
科創板募集基金 瀏覽:20
天下金理財 瀏覽:936
為什麼內部融資增加的是經營負債 瀏覽:640
廣安歐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526
10000曰元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194
懶人投資不是假的吧 瀏覽:514
鼎立股票行情 瀏覽:435
天治旗下品種基金 瀏覽:149
人民幣和韓幣匯率今天 瀏覽:93
人眾金融白領投資 瀏覽:208
告投資者說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