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吳通控股(300292)這只股票怎麼樣
這票今年一季度業績不錯,比去年同期有增長。但要耐心等待回調,目前屬於下跌通道,等站穩5日線再介入不遲。
Ⅱ 蘇州吳通控股集團怎麼樣說的具體一點
這種事就和小馬過河一樣,別人好你進去不一定行,別人說不好,你一樣乾的很好!
Ⅲ 股票中的RCS什麼意思
RCS即融合通信抄是指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融合。通信技術類的業務是指傳統電信網的各類業務,例如電話業務、短消信業務、會議電話、呼叫中心等;信息技術類的業務是指IP類的各種業務,例如即時通信(IM);視頻和應用共享,如視頻監控、信息共享、下載業務;以及互聯網業務,如電子郵件、語音郵件等。此外還有信息加工類的業務,如電子商務、信息查詢等。
RCS概念股股票有:北緯科技、中嘉博創、夢網集團、神州泰岳、彩訊股份、吳通控股等等股票。
應答時間:2020-12-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有誰說說吳通控股為什麼要這么跌
你好
大家都覺得這股不值錢
紛紛便宜賣
早賣早賺啊
Ⅳ 吳通控股是做什麼的
吳通控股主要從事通信連接系統、移動通訊終端產品、企業移動信息化服務和數字營銷服務。吳通控股,即吳通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無線通信射頻連接系統和光纖連接產品兩大類。
吳通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6月22日,控股股東是萬衛方,實際控制人是萬衛方,總部位於蘇州市相城區。吳通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蘇州市吳通通訊器材有限公司,由萬衛方、項水珍共同出資組建。
吳通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12年2月29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承銷商是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保薦人是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為300292。
吳通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萬衛方、薛楓、韓瑞琴、王鳳飛、胡霞、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靳達謙、蘇州新互聯投資中心(普通合夥)等。
吳通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曾獲「江蘇省十佳優秀企業」、「2017年度蘇商隱形冠軍企業」、「2017年度民營科技發展貢獻獎」、「江蘇省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建設示範企業」等榮譽。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吳通控股是做什麼的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建築界分享更多干貨
Ⅵ 吳通控股股票為什麼跌的那麼厲害
這種股票已經形成下跌趨勢狀態
上方壓力很大
機構出貨砸盤
下跌大也不奇怪。
Ⅶ 吳通控股目標價是怎樣的
2020年04月10日消息,吳通控股 強勢上漲6.46%,當前價格為7.09元,成交量為28.71億元,換手率為版38.81%。 從換手率來看,權當前股票流動性處於異常活躍狀態。
從資金流動情況來看,當前資金凈流入量為11.81億元,該股票資金處於流入狀態。其中主力資金的流入總量為17.53億元,流出總量為6.29億元,主力資金的凈流入量為11.25億元,主力資金凈流入率為44.78%。當前股票的散戶資金流入總量為43.45萬元,流出總量為21.06萬元,散戶資金的凈流入量為22.39萬元,散戶資金凈流入率為27.81%。當前該股票受到了主力資金的熱捧。
近期行情] 吳通控股近5個交易日以來累計上漲40.95%,近期累計上龍虎榜2次,吳通控股截至發稿時間,該股票今日最高價格為7.33元,高於前5個交易日的最高價格,創下近期新高。該股票的前5個交易日均價為5.58元,目前該股票價格處於5日均價以上。
今天周五,機會來說相對不多,沒什麼想法的可以空倉休息,等下周確定性更高的出手機會!明天大概率也是休息為主!
Ⅷ 華為為什麼要收購吳通控股
吳通控股和華為的關系主要是因為吳通控股在華為旗下子公司華為海思購買晶元,由此兩者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關系。
簡單來說,這兩者之間的聯系就是很基礎的商業關系,並且吳通控股的采購量比較有限,是華為海思的一個比較小的客戶。
從華為海思的業務構成來看,其目前的主要貨物提供方還是華為公司,只有少數的貨物會向市面上進行銷售,因此吳通控股只是存在華為海思的概念而已。
因此吳通控股和華為公司沒有必然的聯系,它只是和華為的子公司華為海思存在業務上的聯系,炒作需要謹慎小心,重點還是要關注個股的基本面。
拓展資料:
就目前而言,吳通控股的炒作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技術面與消息面發生了共振,所以概念擦邊的吳通控股在華為海思概念股啟動後它迅速走強,並且成為當時的大牛股。
華為是通信軟體行業的龍頭企業,它目前引領著世界5G行業的發展。因為其巨大的體量,所以華為與不少上市公司也有密切的聯系,例如吳通控股。
而對於任何一個強勢國際化並肩負國家戰略的企業(華為、中興)來講,一個非國有性質的「糖衣」實在是太方便不過了。畢竟你很難證明他的行為是包含國家意志的,因此你更難證明他受國家控制,所以你很難將華為這種國企的行為責任歸於國家,國家就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了被告上國際法庭的尷尬。
如果某家國有企業也能像華為一樣成長,那麼收不收華為沒有意義,因為每一家國企都能成長為華為,如果國有企業無論如何都無法像華為一樣成長,那麼把華為收為全國企之後,華為也就和其他普普通通的國企一樣沒什麼特殊的了。最後的結果無非就是1000家國企變成1001家國企,而我們卻損失了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