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2家央企名單 股票代碼
112家央企名單和股票代碼具體如下:
1 中國核工業集公司:中核科技(000777)、東方鋯業(002167)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衛星(600118)、航天電子(600879)、航天機電(600151)、航天動力(600343)、中航光電(002179)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航天電器(002025)、航天通信(600677)、航天長峰(600855)、航天科技(000901)、中興通訊(000063)、航天信息(600271)、航天晨光(600501)
5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飛機(000768)、中航機電(002013)、中航重機(600765)、貴航股份(600523)、深天馬A(000050)、中航地產(000043)、飛亞達A(000026) 、哈飛股份(600038)、洪都航空(600316)、ST東安(600178)、中航電子(600372)、中航動控(000738)南方食品(000716)、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成飛集成(002190)、中航資本(600705)
6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600150)、ST鋼構(600072)、廣船國際(600685)
7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風帆股份(600482)、鑫茂科技(000836)、樂普醫療(300003)、中國重工(601989)
8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中集集團(000039)華錦股份(000059)、光電股份(600184)、北方導航(600435)、北方創業(600967)、晉西車軸(600495)、凌雲股份(600480)、北方國際(000065)、北方股份(600262)
9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長安汽車(000625)、中國嘉陵(600877)、天興儀表(000710)、江鈴汽車(000550)、湖南天雁(600698)
10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沙河股份(000014) 、天通股份(600330)、華東電腦(600850)、四創電子(600990)、衛士通(002268)、太極股份(002368)、傑賽科技(002544)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601857)、山煤國際(600546)、大慶華科(000985)、石油濟柴(000617)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化(600028)、上海石化(600688)、泰山石油(000554)、榮豐控股(000668)、ST儀化(600871)、四川美豐(000731)、江鑽股份(000852)
13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海油工程(600583)、中海油服(601808)
14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國電南瑞(600406)、置信電氣(600517)
1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文山電力(600995)
1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華能國際(600011)、內蒙華電(600863)、北部灣港(000582)
17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大唐發電(601991)、桂冠電力(600236)、華銀電力(600744)
18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國電南自(600268)、華電能源(600726)、華電國際(600027)、英力特(000635)、平庄能源(000780)、龍源技術(300105)、黔源電力(002039)
19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國電電力(600795)、長源電力(000966)
20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電遠達(600292)、吉電股份(000875)、漳澤電力(000767)、上海電力(600021)、露天煤業(002128)、東方熱電(000958)
21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長江電力(600900)
22 中國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601088)
23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號百控股(600640)
24 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通(600050)
25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26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軟體(600536)、上海貝嶺(600171)、象嶼股份(600057)、長城電腦(000066)、長城信息(000748)、長城開發(000021) 、深桑達A(000032) 、中電廣通(600764)、南京熊貓(600775)廈門國貿(600755)、華東科技(000727)
27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一汽夏利(000927)、一汽轎車(000800)、一汽富維(600742)、長春一東(600148)、啟明信息(002232)
28 東風汽車公司:東風汽車(600006)、東風科技(600081)
29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中國一重(601106)
30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工國際(002051)、軸研科技(002046)、國機汽車(600335)、藍科高新(601798)
31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佳電股份(000922)
32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東方電氣(600875)
33 鞍鋼集團公司:鞍鋼股份(000898)、本鋼板材(000761)
34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寶鋼股份(600019)、寶信軟體(600845)、八一鋼鐵(600581)、韶鋼松山(000717)
35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武鋼股份(600005)
36 中國鋁業公司:中國鋁業(601600)、焦作萬方(000612)
37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中國遠洋(601919)、中遠航運(600428)
38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中海集運(601866)、中海發展(600026)、中海海盛(600896)
39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中國國航(601111)
40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東方航空(600115)
41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南方航空(600029)
42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中化國際(600500)、中泰化學(002092)、鹽湖股份(000792)
43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糧地產(000031) 、中糧屯河(600737)、航空動力(600893)、中糧生化(000930)
44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五礦發展(600058),五礦稀土(000831)
45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醫葯(600056)、武漢健民(600976)、中國汽研(601965)
46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建築(601668)
47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48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投中魯(600962)、國投電力(600886)、中成股份(000151)、國投新集(601918)、中紡投資(600061)
49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招商銀行(600036)、招商地產(000024) 、招商輪船(601872)、深赤灣A(000022) 、中集集團(000039)
50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萬科A(000002) 、東阿阿膠(000423)、博元投資(600656)、長江傳媒(600757)、華潤雙鶴(600062)、華潤三九(000999)、華潤萬東(600055)
51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華茂物流:華貿物流(603128)
52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53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54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
55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56 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已與中糧合並)
57 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儲股份(600787)、岳陽林紙(600963)、冠豪高新(600433)
58 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能源(600508)、中煤能源(601898)、煤氣化(000968)
59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60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61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金自天正(600560)、安泰科技(000969)、中鋼國際(000928)、中鋼天源(002057)、祁連山(600720)、中材節能(603126)
71 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物產中拓(000906)、中國玻纖(600176)、北新建材(000786)、洛陽玻璃(600876)、方興科技(600552)、瑞泰科技(002066)
72 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色股份(000758)
73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有研新材(600206)、北礦磁材(600980)
74 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當升科技(300073)
75 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公司
76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77 中國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北車(601299)
78 中國南車集團公司:南方匯通(000920)、中國南車(601766)
79 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公司
80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鐵二局(600528)、中國中鐵(601390)
81 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中國鐵建(601186)
82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振華重工(600320)、路橋建設(600263)、中國交建(601800)
83 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公司:上海普天(600680)、波導股份(600130)、東方通信(600776)、東信和平(002017)
84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高鴻股份(000851)、大唐電信(600198)
85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總公司:中牧股份(600195)、中水漁業(000798)
86 中國中紡集團公司
87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
88 中國中絲集團公司
89 中國林業集團公司
90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國葯股份(600511)、國葯一致(000028) 、現代制葯(600420)、天壇生物(600161)
91 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旅(601888)
92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保利地產(600048)
93 珠海振戎公司
94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
95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96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
97 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際華集團(601718)
98 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
99 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
100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
101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建(601669)
102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103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中金黃金(600489)
104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
105 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106 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易華錄(300212)
107 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108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通信(600498)
109 華僑城A集團公司:華僑城A(000069)、華聯控股(000036)、深康佳A(000016)
110 南光(集團)有限公司
111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中國西電(601179)
112 中國鐵路物資總公司
尿素龍頭股有瀘天化(000912)、陽煤化工(600691)、華錦股份(000059)、魯西化工(000830)、億利潔能(600277)、遠興能源(000683)、河化股份(000953)、聖濟堂(600227)、柳化股份(600423)、四川美豐(000731)、華魯恆升(600426)、華昌化工(002274)、湖北宜化(000422)、陝西黑貓(601015)、六國化工(600470)、雲天化(600096)等。
部分龍頭股詳細信息
一、瀘天化(000912):2021年8月2日星期一主力資金流向,資金凈流入29748萬元,今日超大單凈流入-1186萬元,大單凈流入30934萬元,3日資金總流向-77163萬,5日資金總流向-85493萬;
二、陽煤化工(600691):2021年8月2日星期一主力資金流向,資金凈流入29748萬元,今日超大單凈流入-1186萬元,大單凈流入30934萬元,3日資金總流向-77163萬,5日資金總流向-85493萬;
三、華錦股份(000059):2021年8月2日星期一主力資金流向,資金凈流入755185萬元,今日超大單凈流入138849萬元,大單凈流入616336萬元,3日資金總流向-84271萬,5日資金總流向4699萬;
四、魯西化工(000830):2021年8月2日星期一主力資金流向,資金凈流入64929萬元,今日超大單凈流入49697萬元,大單凈流入15231萬元,3日資金總流向-214785萬,5日資金總流向-433248萬;
五、華魯恆升(600426):尿素龍頭股。公司是我國煤頭尿素企業的龍頭之一,目前已經具備70萬噸合成氨(基本自用)、105萬噸尿素。公司煤化工產業是以原料煤氣化生產有效氣體為源頭,通過有效氣體制備甲醇、合成氨和一氧化碳等中間產品,分別生產出尿素、DMF等化工產品。
2. [十年創業磨一劍 厚積薄發正當時]十年磨一劍 一朝試鋒芒
節節攀升的四個里程碑 歷史追溯到1989年,開發區鼓勵科技人員下海,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從1989-1994年,漕河涇開發區利用當時的農舍,成立了推進以高校成果轉化為主的科技一村和科技二村,並且由開發區專門的部門負責,形成了以「農舍文化」為標志的第一代孵化器;從1994-1997年,漕河涇開發區利用標准廠房作為孵化基地成立了上海新興技術創業公司,以企業化方式運作孵化器,孵化面積2900平方米,每個孵化單元60-100平方米,形成了以「經典孵化器」為標志的第二代孵化器;從1997-2002年,成立了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業中心,建造了專門的孵化大樓――創業中心大廈,獲得了「國際企業孵化器」(試點)的稱號,初步形成了以「國際化和規范化」為標志的第三代孵化器;從2002年至今,創業中心擁有三個孵化基地,孵化面積29000平方米,構建了「中介服務平台」、「風險投資平台」、「專家咨詢平台」、「政策服務平台」、「技術服務平台」和「信息服務平台」等六大平台,形成了以「系統化、規范化、區域化、國際化」為標志的第四代孵化器。
創業中心經過多年奮力拚搏,積極開拓,改革創新,對開發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高新洞嫌技術產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從而獲得了「國家級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國家高新區先進孵化服務機構」等稱號,並成為全國同行中第一個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創業中心,成為全國孵化服務機構的佼佼者之一。
成功率達90%的孵化器
漕河涇科技創業中心是由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發展總公司全額投資的企業性質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十年來,創業中心堅持把引進國際化管理模式和營造國際標準的孵化環境作為走國際化之路的先決條件,已基本形成了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孵化運行機制,由此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科技企業走向了國際、國內市場。截至目前,創業中心孵化企業357家,存活率達90.88%。
波瀾又起揚帆起航
瀾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6月,公司主要股東由一批留學美國的留學生組成,主要從事用於數字電視的高度集成的集成電路晶元的開發、設計、生產。公司董事長楊崇和曾在漕河涇開發區科技創業中心成功創辦了新濤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並以8500萬美元被美國矽谷著名的IDT公司並購,在集成電路領域具有較高聲譽。
瀾起在成立伊始,得到了漕河涇創業中心的幫助,在很短時間公司就注冊成立。在發展過程中,創業中心更是在人力資源、貸款融資、項目申報、知識產權申報和保護等方面給予了全方位的服務。
瀾起科技傑出的表現,吸引了數家業界資深的投資公司。2006年6月,瀾起科技獲得了由英特爾技術基金(Intel Capital)和永威投資公司(AsiaVest)的1000萬美元的投資。目凳顫罩前,公司資產經評估已達5000多萬美元。
上海新立前程似錦
新立公司成立於2000年4月,並同時進駐創業中心接受孵化,是創業中心重點跟蹤孵化企業。新立曾參與國家「十五」攻關項目的競標時,一舉擊敗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大學和研究所,最終奪魁獲得國家200萬元的項目研發基金,當年又引來了1600萬的風險投資用於公司另一項目生產。
公司創辦人錢志良原為上海工業微生物研究所黨委書記,由於體制的原因,工微所許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無法實現產業化。作為黨委書記的錢志良帶頭下海,帶領一批科技人員走上了艱苦創業的道路。創業初期,公司資金缺乏,創業中心為其聯系銀行;公司需要人才,創業中心為其聯系人才市場;公司需要申報項目,創業中心協助其申報。
經過數年經營發棗鬧展,新立公司已成為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多個項目被認定為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其在黑龍江、甘肅、浙江、重慶、廣東、四川、寧夏等地形成了技術產業化基地,拉動項目投資逾十億元人民幣。在國際上新立也已與美國、俄羅斯、伊朗等國家進行了項目合作。
2004年,新立承擔了上海市科教興市重大產業化科技攻關項目《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任務,這進一步表明,漕河涇孵化器培育的企業已具備了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及承擔市級和國家級重大項目的能力。
光橋科技 牽手巨人
光橋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於2000年成立,是一家專門從事光纖通訊產品研發的科技創業型企業。光橋的創業團隊由10多位海歸人員組成,這批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憑借自身的技術背景和對行業前景的深刻認識,在美國加州的「矽谷」創立了光橋科技公司。
2002年5月,為尋求進一步發展,光橋公司入駐漕河涇開發區,瞄準了國際最先進的光纖通訊技術產品的研發。依靠專業的技術實力、敏銳的市場眼光、世界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光橋科技在短短的兩三年推出了以MetroWave為品牌的「下一代多業務光傳送平台」全系列城域光網路產品,所有的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都為「光橋」自主擁有。2003年,光橋科技產品和技術服務獲得市場和客戶的認可,產品開始進入國內外市場。
光橋科技的發展得到了漕河涇開發區的大力支持,市、開發區領導給予其極大的關注,開發區和創業中心在推薦風險投資、貸款融資、項目申報等多方面為該公司提供幫助。2006年,光橋科技以其良好的發展被全球光網通訊巨頭西門子青睞,西門子的以接近1億美元價格並購了光橋。
這,不是「神話」
經歷了十年的風雨歷程,從創業中心「孵化器」里飛出的一個個「小巨人」演繹了漕河涇科技創業史上動人的神話。高智科技股份公司以30萬元起家,最終發展成為年銷售額上億元的知名企業;留美學生創辦的企業――新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漕河涇「孵化器」短短的三年裡,集成電路設計能力便達到了世界水平,創下我國集成電路產品出口發達國家的首例,新濤的強勁發展勢頭引起矽谷巨子IDT公司濃厚的並購慾望,最終以高出起家資本42倍的高價出售,由此進入了IDT 的產業序列;還有圓中國機器人產業之夢的廣茂達公司,製造新一代寬頻接入用戶機的卓楊科技公司,以及新諾、新維科技、威能電力、浦匯光電、南瑞配網、吉凱基因、翰友網路、方圓系統、辰昌信息等,這些科技「小巨人」相繼「破殼而出」走向了國際、國內市場。
開發區科技創新取得的驕人業績,吸引了國內外風險投資商家敏銳的目光,一筆筆風險資金流向漕河涇開發區:美國IDT公司以8500萬美元收購新濤,卓揚科技吸引香港一家知名投資公司3000萬元風險基金,東方希望集團2000多萬元投入拓能,康巴賽特被上市公司航天機電以888萬元人民幣收購。值得一提的是,創業中心投資的分眾傳媒(中國)有限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增值50倍,漕河涇創投盈利退出……
近年來,據不完全統計,漕河涇開發區引進的風險資金已超過了12億元。風險投資商家敢於這樣頻頻「大手筆」投入,不能不說是他們看到了預期的高回報,看到了漕河涇開發區所蘊藏的巨大潛力。
這時,記者想起了2001年,美國著名的IDT公司總裁在上海收購新濤科技時,對上海新聞界說過這樣一番話:「上海漕河涇開發區科技創業中心能成功培育出象新濤這樣具有世界一流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表明上海已經具備國際一流的創業孵化環境,並有能力培育出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公司和一流的人才……」
「四化」服務獨樹一幟
創業中心「四化」服務獨樹一幟。在開展創新創業服務的過程中,積極推進「服務系統化、管理規范化、輻射區域化、發展國際化」建設。服務系統化,即形成了創業中心系統的企業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包括完善了「中介服務平台」、「風險投資平台」、「專家咨詢平台」、「政策服務平台」、「技術服務平台」和「信息服務平台」。目前服務平台的網上注冊用戶達到308個,6個服務平台為企業的產品研發、生產、銷售配備了強大的後台支撐。
管理規范化。即強化創業中心內部管理,嚴格按照ISO國際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規范創新創業服務的創業中心。
輻射區域化。立足創業中心,走出創業中心,面向整個開發區,為所有企業提供科技服務。創業中心負責整個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復審的初審工作。
發展國際化。即孵化企業國際化,注重引進國外的中、小企業及留學生企業;市場國際化,幫助孵化企業到國外開拓市場;資金國際化,通過留學生回國創辦企業以及引進國際風險資本,形成資本的多元化、國際化;合作交流國際化,通過加強與國外的園區、孵化器、大學和科研單位等機構的合作和交流,吸收國外一些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經驗。
創業中心是漕河涇開發區軟體園管理機構。2005年軟體園內83家企業數據顯示表明,園內軟體企業經營收入總額為30億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總額為2億元。共有59家認定為軟體企業,有47個軟體產品進行登記。創業中心還承擔了「示範信息化園」項目的企業信息化推廣實施工作。2005年為41家企業提供了資助。
十年風雨磨一劍
創業中心作為全國第一批由企業投資、按企業模式運作的孵化服務機構,堅持市場化的技術創新和創業孵化服務機制,把「竭誠為企業效力」作為企業精神,把「孵化企業至上,追求成功卓越」作為經營理念,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十年來,創業中心累計孵化企業357家,存活率達到90.88%,畢業企業77 家。截至目前,創業中心注冊資本為6500萬元,擁有2.9萬平方米創業基地。據1997-2005年統計,創業中心孵化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29.85億元、R&D投入3.67億萬元、實現利潤1.28億元、稅收1.68億元。
十年來,漕河涇開發區引來風險基金超過12億元,充分驗證了創業中心走國際化管理之路、探索風險投資扶持高科技企業發展取得可喜的成果。
十年來,創業中心通過投資入股、聯合經營等多種形式,先後創辦了20多家高科技公司,重點發展現代通訊、生物醫葯、光機電一體化等技術,並在支持科技小企業向規模化發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嘗試,積累了豐富的孵化經驗。
十年來,創業中心經過了初創時期艱苦的探索,經歷多年的風風雨雨,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積累了豐富的孵化管理經驗,造就了一支服務於「雙創」工作的優秀團隊。
十年來,創業中心的發展成就贏得了社會良好的聲譽,在全國同行業中擁有了多項第一:第一家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國家級創業中心;第一個培育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孵化企業――新濤公司,並被評為2001年全國十大並購案之一;被評為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高新區先進孵化服務機構、第一批國際企業孵化器試點單位;被聯合國企業孵化器認定為第一批孵化專家單位,並幫助尼泊爾建立了全國第一家企業孵化器;2006年,以綜合考評評分名列第一的成績,獲得上海市優秀「孵化器」稱號……
十年來,創業中心堅持雙創工作「系統化、規范化、區域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使一大批科技人才盡快掌握了市場經濟下的企業管理和經營模式,實現了向知識型企業家的轉變;培育出了一大批知名高科技企業;涌現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
未來,從「雙創」起步
為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服務力度,漕河涇開發區總公司決定將總公司科技部與創業中心合署辦公,進行資源整合,做大、做強開發區的科技創新事業。不言而喻,漕河涇開發區的科技創新事業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開發區總公司黨委副書記、創業中心董事長達孺牛提出,「新時期,創業中心工作要抓實、抓好、抓特色」。他說,「抓實」就是腳踏實地,將雙創工作落在實處,抓實事,出實效。「抓好」就是追求國際一流,國內領先。「抓特色」就是要根據國家和上海市的要求,結合漕河涇開發區的實際情況,走具有漕河涇開發區特色的「雙創」工作道路。
2006年10月10日,「創新創業園」在開發區浦江高科技園破土動工。「雙創園」軟硬體目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定位於建設以「專業孵化器集群」為標志的第五代孵化器。「雙創園」第一期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其中核心孵化面積2.4萬平方米左右。亞洲孵化器協會主席、上海市孵化器行業協會理事長王榮在「雙創園」開工典禮上表示:「漕河涇創新創業園的建設標志著孵化器在上海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今天的創業中心,將繼續堅持雙創工作「系統化、規范化、區域化、國際化」的發展方向。正在為實現「三個轉變」而努力――從「育苗」功能向「育苗造林」功能轉變,從創業服務向創新創業服務轉變,從創新企業服務向為創新產業服務轉變而不懈努力!
今天的創業中心,將繼續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走開發區自主創新的道路,突出為創業創新和產業創新提供增值服務,注重綜合孵化與專業孵化、國內資源與國際資源,以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進一步推進創業中心「系統化、規范化、區域化、國際化」的建設,進一步把「雙創」工作做實、做好、做出特色。為把漕河涇開發區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準的多功能綜合性科技產業園區作出新貢獻!
後記:
十年的時間,可以造就很多成功的企業。一般來說,許多成功的事例,一定會有很多原因才能促成;而失敗,卻只要一條便足夠,把企業做大、做強也是如此。認真總結、提煉、概括創業中心十年發展的基本經驗和主要教訓,無論是對漕河涇開發區的可持續發展,或對創業中心「孵化器」今後的發展都具有重大而深遠意義,這也是漕河涇科技創業中心十年發展回顧總結的首要課題。
這十年中,創業中心的熱點事件很多,或許有些事件剛有起色,有些事件的熱潮已經退去,但它在不同時期的發展突破和「亮點」給每一個漕河涇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里我們只選取了只鱗片甲奉獻給讀者,所謂只有總結過去,才能更好地開拓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