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民幣貶值和通貨膨脹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
通貨膨脹,一般指因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的貨回幣量而引起的紙答幣貶值、物價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貨幣貶值,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又稱通貨貶值。貨幣升值的對稱。貨幣貶值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從國內角度看,貨幣貶值在金屬貨幣制度下是指減少本國貨幣的法定含金屬量,降低其對金屬的比價,以降低本國貨幣價值的措施;貨幣貶值在現代紙幣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紙幣數量超過所需要的貨幣需求量即貨幣膨脹時,紙幣價值下降。從國際角度看,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例如,如果100美元去年兌換300元人民幣,今年兌換400元人民幣,則人民幣貶值了。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兩者之間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B. 請問人民幣漲值和貶值的好處和壞處
人民幣升值復
1、對國內公民制生活沒有什麼直接影響,僅僅國外游會便宜點。可是間接影響較大,由於我國是出口大國,很多出口企業受到影響造成失業率增大,減慢經濟增長,從而全方位影響生活。
2、由於人民幣升值,出口商品在國外價格會升高,使得僅僅只有價格優勢的中國商品失去優勢,出口得到重創;由於人民幣升值,進口商品價格會降低,加上進口商品的品牌、質量優勢,中國企業會受重創。
3、現在國內經濟是投資型經濟,每年外資有500億美圓之多。如果人民幣升值,這些外資在沒有任何效益時都可以獲利。他們可能會把在中國投資換的的人民幣換成外幣,獲利回土。由於多年外資之和是巨量,回土會造成中國金融危機,是人民幣大副貶值。(只有人民幣升值較大才會出現)
人民幣貶值
1、對國內公民生活沒有什麼直接影響,僅僅國外游會貴點,進口商品會貴點。
2、由於人民幣貶值,出口商品在國外價格會更低,使得有價格優勢的中國商品更有優勢,國際竟爭力增強。
3、由於人民幣貶值,外資一進入中國就會縮水,回影響外商投資積極性。
綜合起來看,只有健全人民幣匯率體制,讓人民幣隨市場健康波動才是最有利的。
C. 人民幣升值為什麼會導致物價上漲
泡沫經濟聽說過嗎?日本經濟就是這么崩潰地~~~雖然專家聲稱那是不會發生地~~~但是現在的趨向就是這樣地~~~這年頭,物價漲得比工資快,這日子沒法過了。
D. 輪胎股為什麼會漲那麼多
別買, 馬上就會跌死了
等特保案過了再說!
E. 人民幣升值了為啥物價反而漲了
這個問題要說透就長篇累牘了,10萬字未必能說透。
簡而言之:
中國是二元經濟版、是特色經權濟!
按理說人民幣升值,那麼貨幣超發就應減少,但咱們不是。
比如家裡有10個蘋果,印了100元紙幣,那10元紙幣==1個蘋果。
現在人民幣升值2個點,按理說,10個蘋果只需98元紙幣。但咱們卻又多印了100元紙幣,那麼1個蘋果就==20元紙幣。
所以物價自然就漲了!那為啥要多印了,不可說,就當中國特色吧!
什麼是咱們的特色,比如通脹15%左右,但咱們公布的永遠都在5%以內,夠特吧!
為啥不進口美國商品?
再進口啊,比如美國國債!
MY GOD這個問題更大了,簡而言之,做小弟的羽翼未豐滿前,就別挑戰大哥!
咱也想亮劍,但隔屁了,「爹、媽、老婆、孩子」誰養!?
F. 人民幣升值、貶值與通貨膨脹的關系
這個問題有點復雜。
首先說個你應該已明白的概念。
升、貶值是對某外幣的匯率變版化而言,現多指與權美元的匯率;
通脹是指本幣即人民幣與商品之間的關系,即購買力。
人民幣升值,1、導致出口型企業競爭力減弱(而我國出口比重又高),實體經濟惡化,失業率升高,購買力下降,表現應該是經濟通縮。
2、而升值預期又導致熱錢湧入,我國的外匯管制政策又必須印製相應的本幣,所以出現輸入型通脹。
也就是說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表現其實不一致,甚至有一定的負相關。
最後的表現就是滯漲--高失業、高通脹。
至於貶值的影響,只能靠推理了,因為實際中基本沒有出現過。但是可以肯定不完全和升值相反,肯定十分復雜。這個我的水平就不敢胡說了。(因為要注意雖然貶值利於出口及實體經濟,但是不利於國內對外國的購買力及進口企業,而且熱錢未必就會流出,何況還可以通過做空中國賺錢。)。
G. 為什麼人民幣升值後物價上漲
人民幣升值和國內抄物價上漲確實沒有太直接的聯系,如果說人民幣升值與國內物價有聯系的話,那應該是人民幣升值反而會導致國內物價的下跌,因為當人民幣升值後,進口產品就會變得相對便宜,國內同行業的競爭企業為了在市場上生存下去,自然也要降價,保住自己的那份市場份額,而對於出口,在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下,出口企業必然也會下調其價格.所以如果說人民幣升值真的對國內物價有影響的話,那應該是使國內物價下跌.那為什麼國內物價會上漲呢?那就是看中國現在的國內情況了,房產不斷被炒作,股票市場出現牛市,國內經濟過熱,這些都導致了國內物價的上漲.這只是自己的一些理解,如果回答得不正確,請見諒.
H. 為什麼最近輪胎一直漲價
輪胎的價格來 因其原料和三自大期貨(橡膠,石油,鋼材)有關聯,所以價格將與期貨的變動有很大關聯,國內的品牌如山東小廠和國內的一些品牌輪胎的橡膠是按月或季度用量采購,不會大批量囤積,而國際品牌輪胎都為財團如米其林與普利司通,有實力在橡膠方面進行囤積,去年由於金融風暴的原因,橡膠又原來的27000左右每噸降為10000左右每噸,造成很多國內品牌的利潤空間很大,而國內品牌的主要促銷手段為價格競爭,銷售資源充足,目前橡膠期貨價格大幅上漲,資源匱乏,如果不漲價,企業將面臨倒閉的風險,這是那些廠家無法避免的事情,由於國內輪胎品牌的上漲,國際一線品牌也會看準時機跟隨漲價,即使國際品牌價格不上調,也會被區域經銷商將價格提升,這些都是輪胎市場漲價的一些原因。
I. 為什麼輪胎漲價股價卻不飛
2018年開年,輪胎行業迎來了一波漲價潮,但是輪胎股2018年以來的年度漲幅有正有負,分化非常嚴重。而且,今日七大輪胎股無一上漲,截止收盤,華誼集團下跌4.36%、玲瓏輪胎下跌1.43%、三角輪胎下跌0.55%、S佳通下跌0.49%、賽輪金宇下跌0.31%、青島雙星平盤報收、風神股份下跌2.62%。由此看來,市場對輪胎漲價背後的邏輯產生非常大的分歧!
有報道稱,雙星輪胎4月1日起產品規格價格上調3%-5%,雙錢輪胎3月18日起價格上調不超過3%;此外,萬力、正新等輪胎企上調2%-5%。如此密集地上調輪胎價格,是因為行業景氣度回升、行業毛利率回暖的拐點要來了嗎?輪胎產品漲價能否提振相關個股的股價呢?如何判斷「輪胎提價」過後的時滯效應?接下來,洪清為散戶朋友們細細說來!
輪胎的輔料漲價致製造成本上升
輪胎等橡膠零部件產品的原材料主要為橡膠、炭黑、橡膠助劑、鋼鐵等基礎行業,其中,橡膠成本通常占原材料成本的50%以上。
數據顯示,自去年九月以來,橡膠價格一路下跌,現處於相對的一個底部區間。也就是說,輪胎的原料成本上升因素應該剔除掉橡膠這個因素。接下來,洪清向大家展示一下輪胎的生產成本分布情況,以便發現引發輪胎企業瘋狂提價的原因。下圖是全鋼胎各大生產成本的分布情況:
據最新財務數據顯示,佳通在營業入同比正增長時,卻出現了「凈利」的下降。洪清認為,成本的上漲也是其主要影響因素,除上述原材料炭黑漲價導致成本升高外,國外銷售佔比過半,人民幣升值近一年來,匯兌損失加大。
1月26日,行業龍頭玲瓏輪胎發布的業績快報稱,輪胎產品售價短期內難以完全消化原材料及能源價格的變動,導致公司利潤增幅低於收入的增長速度。據歷史財務數據顯示,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在70天到90天之間,按保守的原則測算,公司采購原料過後銷售出去的話,需要3個月左右,這也就是時滯效應的時長跨度!2018年以來的提價效應,至少要經過3個月的時間消化,也就是說到二季度的時候,輪胎股或存在階段性的機會。而且,在環保高壓、供給側持續深化的大背景下,輪胎行業盈利未來難言反轉!
綜合來看,輪胎股在行業集體提價的背景下,當下股價卻沒有走出上漲的行情。這或許讓大部分散戶朋友著實「郁悶」!不過,目前輪胎板塊行業的EPS和PE都在下降,股價面臨著戴維斯雙殺的效應。PE估值水平下降、每股收益的下移,導致市值的雙殺造成的。
J. 人民幣升值,為什麼物價上漲呢
大學經濟學問題~~~暈~~
簡單可以從兩方面回答,1. 人名幣升值,導致人們的購買信心上升,從而人們的需求就會隨著信心的而增加。人們就會更多的想要去購買東西。應為人們對自己所持有的貨幣有信心,所以除了生活所需品外,還想去購買奢侈品。而奢侈品是的供給是有限度的(不然就不算得上是奢侈品了),這時需要的人多了,供給就跟不上了,供不應求~~接著很顯然商家自然把價格提高了。
2.從國際金融的觀點來說,人民幣的升值後,國內外的貿易就會因為人民幣的價格上升而變的對我國有利,因為進口商只需要用更少的人民幣就可以得到以前一樣多的進口商品。聽上去好像是好事,但是,這樣一來,差價就是有幣值相對變低了的出口國承擔。它們當然不願意。所以它們把價格提高。如果進口商只能採用進口的貨物的時候......對不起差價他們也不願自己給的時候,差價只好附加到商品上。最後物價上漲。
當然,如果問題是有關現階段中國的時事經濟的話,問題就更復雜了,中間還遷連到,中國經濟的普遍上漲,奧運所帶來的經濟影響,美國的疲軟,澳洲經濟的上漲與中澳建交......等等一連串的經濟問題~~
總結一下,很多人都覺得,人民幣升值是好事,但是,這是一把雙刃劍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