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如何認識人民幣貶值的問題

如何認識人民幣貶值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1-03-06 12:22:31

⑴ 談談對人民幣升貶值的認識謝謝了

人民幣升貶值需從兩方面理解:

1、目前人民幣升值是指從國際環境來說,我國國際收支順差版,外匯儲備權持續增多,導致外匯貶值(物以稀為貴),相對人民幣就升值,外匯貶值會刺激進口、出國留學等需要外匯的業務,但對出口不利。除此之外人民幣升值對普通老百姓無直接關聯關系。但間接關系會導致外匯(熱錢、投資)流入加大,因為人民幣升值後,他們可以匯出的外匯就增多了。這又導致人民幣對國內貶值。

2、目前國內通貨膨脹,實際就是人民幣貶值,這是從國內環境來說。外匯流入過多也是其原因之一,因為國外的外匯(熱錢、投資)流入後,需要兌換成人民幣才能使用,本來市場上相應的商品對應相應的貨幣(人民幣),現在人民幣因外匯不得不增加,但生產力不變,商品總量不變,相對人民幣就不值錢了。所以國內人民幣貶值。

⑵ 怎樣看人民幣的升值與貶值

中國現在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經濟現象,人民幣對外(主要對美元)呈堅挺的升值走勢。而與此同時,國內肉價、糧價、股價、房價的快速上漲,又讓人明顯感到人民幣在國內的購買力在下降。是否可以確認:人民幣存在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現象?它將造成何種影響?
一、人民幣概況
自2005年7月21日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屢創新高,升值幅度逐漸加快。2005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
與此同時,國內物價水平和資產價格也出現了一個較快的上升勢頭。2007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4.8%,漲幅高出2006年3.3個百分點,也遠超政府確定的全年3%的漲幅。進入2008年以來,受春節和雪災等因素影響,物價水平上漲趨勢進一步強化,1月份CPI同比上漲7.1%,2月份則同比上漲8.7%,創出11年來的月度新高。2008年1-2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累計同比上漲7.9%,上漲勢頭令人擔憂。
事實表明,在人民幣對外升值的同時,出現了人民幣對內貶值(物價上漲)。人民幣匯率體現的是人民幣的對外比價關系,而國內物價水平上升和資產價格上漲則體現了人民幣對國內商品和服務以及金融資產的比價關系。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人民幣一方面對外升值,在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力不斷增強;另一方面卻在國內市場上的購買力日趨下降,出現了所謂的對內貶值呢?
二、人民幣的對內貶值和對外升值是內部失衡和外部失衡並存的直觀表現
由於影響人民幣內外價值的主要因素各不相同,且短期內相互之間影響較小,但一段時間後,在相互作用下二者趨於一致。
(一)影響人民幣對外升值的主要因素
可以說,宏觀經濟增長是人民幣升值的內因。貿易順差、物價上漲以及中國企業出售更多外匯是人民幣升值的主要成因(周小川,2008)。人民幣升值是中國經濟10多年高速增長的結果,由於經濟高速發展,勞動生產力大幅提高,人民幣相對美元的內在價值大大提升,積累了升值需求。出口企業和一些國內金融機構大規模拋售外匯,換成人民幣,也使得外匯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促使人民幣大幅升值。但不可否認,近期美元的極度疲軟也是人民幣加速升值的推手(外因)。
美國金融市場動盪、美國經濟減速和美聯儲持續降息等因素加速了美元貶值之勢,也給人民幣升值形成了很大壓力。鑒於目前國內通脹壓力不斷增強,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加快可能是緩解國內通脹壓力的選擇之一。這兩大因素是導致目前人民幣升值加快的主要原因。
(二)導致人民幣對內貶值的根源
分析2007年以來的新一輪物價上漲,既有國際因素,也有國內因素;既有需求拉動,也有成本推動。從國際因素看,為緩解次貸危機的不利影響,美聯儲連續大幅降息,結果是美元迅速貶值,並導致國際市場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躥升,從而對中國構成「輸入型通脹」壓力。其次是美元貶值導致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的勢頭進一步加劇,而隨著外部資金大量湧入,增加了央行干預匯市和對沖流動性的難度,為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上行帶來了新的壓力。
從國內因素看,既有需求拉動的作用,又有成本推動的作用。但總體來看,成本推動居主導地位。一個很明顯的證據是非貿易品價格上漲加速。因為非貿易品是國內定價,直接受要素成本的影響,其價格迅速攀升充分說明了中國目前的價格上漲主要是要素成本推動型的。要素成本推動型的物價上漲,其推動力主要來自於生產資料價格和勞動力價格的上漲。統計顯示,3月份我國PPI同比上漲8.0%,一季度上漲6.9%。理論上講,上游投入品價格上升一定會在一段時間後傳導到最終消費品價格上,對通貨膨脹產生成本推動的壓力。其次,國內工資水平的上漲。近幾年,我國經濟持續快速高增長,勞動生產率提升大大高於GDP增長,工資呈上升趨勢是必然的

⑶ 怎樣判斷人民幣是升值還是貶值呢

假如開始是1歐元對7人民幣,後來1歐元對5.6人民幣,那麼說明人民幣對歐元升值,因為一歐元換到的人民幣相對減少了。

⑷ 如何認識人民幣匯率問題

人民幣匯率在2005年出抄現較大改革,由以前襲的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改為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當然按照普通情況分析,這樣的匯率制度改革會造成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導致中國的出口下降,但是實際上到目前來看,它對我國的出口影響並沒有一開始時傳言的那樣(對照日本80年代末的匯率升值問題)。所以人民幣升值的後果有待進一步驗證,在利用好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後,其對國家的經濟問題的影響可以消弱。

⑸ 如何理解人民幣升值貶值的意義

人民幣升值在國際上意味著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了,用原本的人民幣,可以買到更多的東西,相反貶值,則意味著購買力減弱了,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是由匯率直觀反映出來的。

「購買力平價」理論是一種重要的匯率決定理論。該理論認為,購買力平價(PPP),指一定時期內兩種貨幣的匯率是由兩種貨幣在本國國內所能購買的商品與勞務的數量來決定的。

也就是說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交換,實質上是本國貨幣和外國貨幣購買力的交換,長期均衡匯率是由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購買力對比決定的。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顯示,2005年中國人均GDP按名義匯率計算為1352美元,但若按購買力平價方法折算則為5791美元,即名義匯率比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民幣匯率低估4.06倍。

(5)如何認識人民幣貶值的問題擴展閱讀:

深度解析

1.國際收支狀況

國際收支狀況是決定匯率趨勢的主導因素。一般情況下,國際收支逆差表明外匯供不應求,將引起本幣貶值、外幣升值;反之,國際收支順差則引起本幣升值,外幣貶值。我國自1994年來,國際收支始終保持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雙順差,從這一因素來看人民幣具有升值壓力。

2.國民收入

國民收入的變動對匯率的影響取決於國民收入變動的原因。如果國民收入是因增加商品供給而提高,則在一個較長時間內該國貨幣的購買力得以加強,外匯匯率就會下跌;

如果國民收入是因為擴大政府開支或擴大總需求而提高,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超額的需求必然要通過擴大進口來滿足,這就使得外匯需求增加,外匯匯率上漲。

我國近幾年經濟增長率始終保持在7%~8%,國民收入增長較快,但增長的原因既有商品供給的因素又有擴大內需的因素,因此短期內國民收入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是不確定的。

3.通貨膨脹率的高低

通貨膨脹使一國的貨幣在國內購買力下降,貨幣對內貶值,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貨幣對內貶值一般會引起出口的減少和進口的增加,這些變化通過影響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和該國貨幣在國際上的信用地位,導致匯價下跌。

我國自1997年經濟軟著陸後,在大多數年份里,通貨緊縮成為宏觀經濟的主要問題,因此,通貨緊縮使人民幣具有升值壓力。

⑹ 怎麼判斷人民幣升值和貶值

人民幣升值用最通俗的話講就是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比如在國際市場(只有在國際市場上才能體現出人民幣購買力增強了)上原來一元人民幣只能買到一單位商品,人民幣升值後就能買到更多單位的商品了,人民幣升值或貶值是由匯率直觀反映出來的。

人民幣貶值在金屬貨幣制度下是指減少本國貨幣的法定含金屬量,降低其對金屬的比價,以降低本國貨幣價值的措施;貨幣貶值在現代紙幣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紙幣數量超過所需要的貨幣需求量(即貨幣膨脹)時,紙幣價值下降。

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0.1502(間接標價法),則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5.02 美元。

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降到0.1429,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用更少的美元可買此商品,這件商品在美國的價格就是14.29美元。所以該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會變低。

商品的價格降低,競爭力變高,便宜好賣。反之,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0.1667,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則這件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6.67美元,此商品的美元價格變貴,買的就少了。

(6)如何認識人民幣貶值的問題擴展閱讀

人民幣匯率早已成為決定出口型企業利潤高低的重要因素。如果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出口企業將面臨壓力。匯改以來,人民幣7年累積升幅已超過32%,很多出口型企業也早已習慣了採用各種方式來規避匯率風險。

正如硬幣有正反兩面,人民幣貶值對中國經濟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未來人民幣匯率進入貶值周期,將會使出口企業身上的壓力得到緩解:出口產品價格具有優勢,競爭力也增強,所以利潤率也會上升;

此外,人民幣匯率貶值將會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按照一般規律來講,將會引發通貨膨脹,影響經濟穩定,但中國經濟正處於通縮通道,而人民幣貶值將推高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刺激國內消費。

⑺ 你如何看待,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影響

你如何看待,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影響?

縱觀中國歷史上下5000年,“經濟”一直是一個比較熾熱的字眼,從原始的以物換物,到現在的紙幣或者是線上支付,無一不體現出貨幣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貨幣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貨幣對經濟發展可持續性起到至關作用。現在人民幣是中國現在通行的貨幣,人民幣的高鐵起伏對人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那麼我們就來聊一聊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04,社會影響

由於價格降低,居民的選擇性有了更多。所以以國內企業的競爭壓力會變強,因此會促進國內企業進行技術革新,而科技創新將會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有利於企業更好的發展。而且也會促進國外人民到國內旅遊,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發展旅遊業以及第三產業。外國的投資者會看中中國這塊大市場,紛紛將資本投入中國市場。會促進國內經濟可持續發展。但由於人民幣的貶值,國內匯率股票將會減少利益,以及影響股民的積極性。人民幣的貶值有利也有弊,但總體上利大於弊。這是筆者的一些看法,對此你對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影響有哪些看法呢?

⑻ 人民幣貶值原因是什麼 如何應對人民幣貶值

一國貨幣升值與貶值主要體現在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的兌換率,即匯率。
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因為一個國家生產的商品都是按本國貨幣來計算成本的,要拿到國際市場上競爭,其商品成本一定會與匯率相關。匯率的高低也就直接影響該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和價格,直接影響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例如,一件價值100元人民幣的商品,如果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為6.25,則這件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就是16美元。如果美元匯率漲到6.50,也就是說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該商品在國內市場上的價格為15.38美元,也就是說成本實際上是低了,直接使它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變低。商品的價格升低,競爭力變強,肯定好賣,從而促進該商品的出口。反之,如果美元匯率跌到6.00,也就是說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必將有利於美國出口商品。同樣,美元升值而人民幣貶值就會有利於中國商品對美國的出口,反過來美元貶值而人民幣升值卻會大大刺激美國對中國的出口。
日本和美國要求人民幣升值的一個重要考量就是,人民幣升值可令中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成本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打擊中國商品的競爭力,並反過來刺激中國大量進口他們的商品。在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如果人民幣貶值,其他國家的金融危機將更糟糕。
正是由於匯率的波動會給進出口貿易帶來如此大范圍的波動,因此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實行相對穩定的貨幣匯率政策。中國大陸的進出口額高速穩步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穩定的人民幣匯率政策。

閱讀全文

與如何認識人民幣貶值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至尊外匯 瀏覽:123
2019投資界大健康投資峰會 瀏覽:683
恆指期貨一個交易日是幾點到幾點 瀏覽:606
個人質押貸款期限一般為 瀏覽:862
歐元匯率人民幣即期 瀏覽:328
25日人民幣兌換澳元匯率 瀏覽:497
紫金銀行理財 瀏覽:55
中澤股票 瀏覽:921
躍嶺股票 瀏覽:326
2015年97號汽油價格 瀏覽:964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