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原油價格跟美國經濟有關系
原油價格與美國經濟的關系:
一、需要明確兩點:
1、原油屬於大宗產品,其價格以美元進行計價結算;
2、原油應該屬於生產資料(當然也可以在某一方面歸於消費資料)
二、在「一」的前提條件下,美國經濟向好,說明美國的各個生產部門對原油需求量會上升,會促使原油價格上漲(需求提升)
三、原油價格漲與跌與美國經濟的好與壞,在短時間內,不存在必然關系。一些意外因素,會在某一段時間內左右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例如:原油減產,原油儲備下降國家收購原油,美元突然成為避險貨幣,全球資金會湧向美元,造成美元價格上漲,原油價格下跌,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向下掉頭。
四、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市場機制較為健全,經濟實力較為雄厚,在世界市場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美國經濟數據作為其經濟狀況的指標,其變化以及好壞程度,對世界經濟都有重要影響。以下是美國主要的經濟數據:
就業報告: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五公布前一個月的統計結果。
個人所得:每月的第四個星期。
消費者物價指數:每月第三個星期。
新屋開工率(HousingStart):每月的16號至19號間公布。
領先指針(LeadingIndicators):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個工作日。
美聯儲每隔6星期的星期二召開一次定息會議。
歐洲央行每隔4星期在美聯儲會議的下一星期的星期四召開一次會議,但其中一次為非定息會議。
Ⅱ 石油價格對美元什麼影響
恩,第一抄個問題你理解的正確。這是由貨幣購買力決定的,多印美元,使得貨幣購買力下降,於是貨幣貶值。70年代之前,還經常用到貨幣含金量這個詞,現在你多印鈔票,而黃金還是那些黃金,一攤薄,貨幣含金量就下降了。
浮動匯率是市場行為決定的,不像中國,是政府當局控制的固定匯率。也就是市場交易行為,包括外匯市場,也包括匯率期貨市場,及包括國際貿易市場的現貨現幣交易等,
Ⅲ 原油價格跟美國經濟有關系
一、需要抄明確兩點:1、原油屬於大宗產品,其價格以美元進行計價結算;2、原油應該屬於生產資料(當然也可以在某一方面歸於消費資料)
二、在「一」的前提條件下,美國經濟向好,說明美國的各個生產部門對原油需求量會上升,會促使原油價格上漲(需求提升)
三、原油價格漲與跌與美國經濟的好與壞,在短時間內,不存在必然關系。一些意外因素,會在某一段時間內左右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例如:原油減產,原油儲備下降國家收購原油,美元突然成為避險貨幣,全球資金會湧向美元,造成美元價格上漲,原油價格下跌,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向下掉頭。
Ⅳ 關於美元對石油,黃金的影響和一些經濟問題。
石油與美元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和凈進口國,石油價格上漲無疑會給美國的經濟帶來負面的影響,並導致美元實際匯率的波動。歷次石油危機都造成了美國經濟的衰退,並且是導致美元實際匯率波動的主要原因。油價的上漲意味著對美元支付需求的上升,因而美元仍有可能繼續保持強勢貨幣的地位,從而使分析變得復雜。石油價格的波動是導致美元實際匯率變化的主要因素。
首先,油價的上漲會全面提高生產資料成本和生活成本,從而導致通貨膨脹水平的上升,而通貨膨脹又會提高名義貨幣需求從而導致國內信貸需求水平的上升,進而吸引更多的外資流入美國。國外資本的流入將導致美元匯率的上升。與此同時,美國國內的貨幣政策又常常會加強美元的升值過程,聯儲往往在石油價格上升的初期採取提高利率等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來控制通貨膨脹水平,這樣利率水平的升高會吸引更多的國外資本流入從而導致美元名義匯率的上升。
其次,油價的持續上升會導致世界經濟的衰退,使得石油進口國的國際收支出現不確定性,因而這些國家紛紛提高他們外匯儲備中的美元資產比率來維持匯率的穩定,這就進一步提高了對美元的需求,導致美元名義匯率的上升。
在上述方面影響機制的綜合作用下,美元在面臨石油價格上漲時出現名義匯率水平上升的情況。在名義匯率上升的情況下,實際匯率水平的變化取決於美國國內的物價水平與國外價格水平之比。
由於美國的石油消耗比其他國家要大,因此油價上漲對美國一般物價水平的影響程度要比其他國家大。這樣相對物價水平的上升與名義有效匯率的變化方向一致,因而在油價上漲時,美元的實際匯率水平將會上升。
美元與黃金
眾所周知,美元跌的時候黃金在漲,而黃金跌的時候美元則往往處於上升途中,黃金與美元在全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呈負相關。為何美元能如此強的影響金價呢?
這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美元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柱石,美元和黃金同為最重要的儲備資產,美元的堅挺和穩定就消弱了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和保值功能的地位。第二,美國GDP仍佔世界GDP的1/4強,對外貿易總額世界第一,世界經濟深受其影響,而黃金價格顯然與世界經濟好壞成反比例關系。第三,世界黃金市場一般都以美元標價,這樣美元貶值勢必導致金價上漲。比如,20世紀末金價走入低谷,人們紛紛拋出黃金,就與美國經濟連續100個月保持增長,美元堅挺關系密切。
近些年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蕭條不斷,黃金憑其避險功能受到眾多投資者的青睞,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主要有黃金供求。美元,石油、通貨膨脹率、利率、戰亂與政局動盪、代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指數等等,其中,美元和石油對黃金有較大的影響,關系持續緊密。這里主要探討兩者對黃金的影響情況。在美元,石油對黃金的影響。在石油和黃金方面,石油價格是影響黃金價格的主要原因,石油價格上漲,將帶動黃金價格上揚,在美元和黃金方面,美元匯率等對黃金價格的影響。美元,石油與黃金三者之間的價格或指數關系比較明顯。而從收益角度研究較少,但美元,黃金的指數收益率對黃金也有較大的影響,07年以來。美元的走勢比較不穩定,波動較大,。石油在金融危機期間也是一落千丈,之後緩慢回升,近幾年,三者的波動都比較大,由此可見美元對黃金,石油對黃金的需求關系相互影響的體現是相當復雜!
Ⅳ 為什麼美國貨幣貶值,但是石油價格卻上漲了
現代大部分商品包括石油是以美元計價,如果美元貶值了,那麼做為其計價的商品就應升值了,因此石油就漲了,這就好像我小時候一元錢可以買很多東西,但是現在錢越來越多,就相當於貶值一樣,所以現在的一元錢不值那麼多錢了,當初那些東西現在要想買至少要超過一元錢了。
Ⅵ 先生你好!我想請問一下,就目前來說,長期來看,原油價格上漲對美國更有利,還是下跌對美國更有利
從長期來看,原油價格下跌對美國經濟而言,利好顯而易見,汽油每降低1美分,美國人1年的能源支出將節省10億美金,消費能力進一步提升。能源價格下降,將成為繼貨幣政策之後的又一個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美國或將採用接力的方式,一次採取貨幣政策、能源、科技創新等手段推動經濟持續增長。
而對於黃金白銀而言,由於黃金和白銀屬於避險雙兄弟,其避險屬性與美元重疊,因此黃金白銀價格下跌,對於美元而言是利多的。從另一方面來講,黃金是以美元報價的,黃金價格下跌,必定會增加美元的購買力度進而利好美元。
但是美元上漲並不代表一定是對美國經濟利好的,因為美元大幅增值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美國的出口,進而對美國經濟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因此,美元上漲是否對美國有利要看上漲的幅度以及相應的時間節點。
Ⅶ 為什麼有的經濟學家說美國人怕石油漲價
對於石油漲價美國害怕這件事我也不是第一次聽說了,我們理性地去分析看待下這件事情就會弄明白啦,其實美國害怕的石油漲價是和這些國家地區有直接的關系,其中中東地區和俄羅斯都是美國在忌憚的點,石油一旦漲價之後就會帶來的是實體經濟的危機,畢竟出口漲了那麼進口和使用是不是也要隨著一起漲呢?我們按照區域劃分來看下美國到底在怕什麼。
雖然現在石油價格還是十分的穩定,但是保不齊哪一天就會出現飆升,但是我想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還是十分之小的,畢竟時間萬物講究的是一個和諧與平衡,對於石油這件事我想著還是要屬於一種平衡的狀態比較好,不然大家都要吃虧。
Ⅷ 石油漲價美國有什麼好處
對美國來說 咱漲價對他們沒什麼太大的好處吧
美國儲備了大量的原油 他們自己的油田是不開採的 這樣到了能源危機的時候就能 用石油武器遏制其他國家
不過了 可以解決美國目前的經濟過剩危機,還有戰爭。。。
Ⅸ 石油價格上漲 對於石油公司來說是好是壞 對於中國整體經濟有什麼影響
對於存在競爭對手的公司來說,價格的漲跌都是機會,無所謂好壞。
對於壟斷企業來說,不是壞事,有借口可以漲價,或者申請財政補貼。
對於中國整體經濟影響的影響在於,CPI和PPI都會上漲,實際的和數據上的,這就需要統計局的相關人員調整出合適的指標,使中國整體經濟看起來不至於太差。
Ⅹ 原油價格上漲對美國經濟影響
回答這樣的問題,一般情況下要採用一分為二的方法。分為積極的影響和消極的影響。
(1)原油價格波動對供給側的影響
油價波動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最直接的傳導渠道就是供給沖擊效應。供給沖擊效應源於能源的要素比例論,即企業生產函數中能源(原油)必須以一定比例作為投入要素存在。能源生產要素對能源密集型產業如煉油部門、化工生產部門是十分必要的。能源作為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上升,使部門產出的增長率放緩。同時也會相應地降低部門的勞動生產率。Rotemberg 和 Woodford(1996)的論文更放寬了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的假定條件,研究了存在不完全競爭情況下的供給沖擊效應,認為在存在寡頭壟斷的情況下,原油價格上漲一方面會降低部門的產出和供給,另一方面會進一步提高其成本加成後的價格,使產品價格比完全競爭性市場上升得更多。
(2)原油價格沖擊對需求側的影響
最新的實證研究(Lee 和 Ni,2002)證明,原油價格沖擊來臨時,能源密集型產業部門固然會受到上述的供給沖擊效應的影響,但是非能源密集型產業部門,特別是汽車製造部門、耐用品製造部門、建築部門對石油需求的大幅度下降更可能導致產出的減少。這些非能源密集型產業部門的關聯產業如鋼鐵、有色金屬行業的需求往往也會大幅度下降,從而導致整個經濟體產出下降。學者們曾經一度認為供給側的影響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這類觀點在20世紀80年代之前得到了數據的有力支撐。然而隨著各國產業結構的升級,需求側的影響甚至開始超過供給側的影響,這種變化可能是本文實證研究所發現的原油價格波動與宏觀經濟運行之間關系發生逆轉的根本原因。
經濟體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原油價格沖擊的影響,主要取決於經濟體的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以美國和日本為例,近年來經濟體中的製造業比重逐年降低,能源密集型產業的供給沖擊效應逐漸減弱,同時消費者對汽車、耐用品和住房的需求趨於穩定,需求的價格彈性和收入彈性均較低,2002年以來逐漸增加的全球的流動性又使得貨幣供應充足。這些因素使美國和日本經濟沒有受到高油價的明顯影響,美國2007年經濟放緩更多地是源於次貸危機而非油價沖擊。
此間經濟人士認為,由於每桶原油銷售價格已經達到55美元的創紀錄高位,且繼續保持上升的趨勢,預計明年美國的經濟呈現「雙高、一低」的局面,即通貨膨脹、失業率上升、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經濟學家表示,石油價格每桶上升10美元將會影響美國GDP1個百分點經濟的增長,今年夏季美國石油每桶銷售價格超過40美元,意味著50萬個就業機會化為烏有。美國聯邦主席格林斯潘此前曾經表示,此次能源價格飛漲對經濟的影響似未超過上世紀70年代能源危機的影響的程度,扣除通貨膨脹因素,此次能源價格對於經濟的影響未及1981年能源危機的程度,上個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能源危機是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之中,而此次價格上漲大概影響美國經濟0.75%的增長率,其程度遠低於前兩次的影響。全球經濟必須通過提高能源勘探開發、生產的能力以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應對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的形勢,但格林斯潘也警告,如果油價繼續持續升高,更多的負面因素將會加深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