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誰知道四川達州天然氣公司的電話號碼和公司的注冊資金與規模嗎
電話不可以亂說你可以打114去查,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是屬於中型規模.
B. 急需天然氣管道安裝資質等相關資質,注冊資金在10億上的。
你找國企去吧 ,民企基本沒有。我公司是5億的注冊資金。資質全的。
C. 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未來十年發展戰略
2011年-2020年公司將遵循「鞏固、發展、跨越」的成長原則,在鞏固區域行業龍頭企業地位的基礎上,積極推動長距離高壓天然氣管道、LNG及LNG新能源汽車、中小城鎮管網、壓縮天然氣、煤層氣抽采及液化、分布式能源等產業鏈條的完善和迅猛發展,將公司發展成為地區領先的功能齊全、高效運營、管理科學、成績卓越的企業 。
公司2011年-2020年的戰略目標總體上為「兩步走」戰略:第一階段為2011年-2015年,重點發展天然氣長距離輸送、LNG、CNG和城市管網等業務;第二階段為全面綜合發展階段,即2016年-2020年,在鞏固原有業務的同時,重點發展分布式能源、煤層氣抽采及液化等綜合性業務,進一步構建全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優勢。
(一)長距離高壓天然氣輸送管道
管道輸送的自然壟斷特性,對於確立公司在地區產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公司將充分利用既有管道資源優勢,繼續加大天然氣管道建設力度。
公司將擇機開工建設包頭-臨河輸氣管道、呼和浩特-張家口-延慶輸氣管道(內蒙古段)兩條長距離高壓輸送管道,並按照自治區「沿河沿線」經濟帶發展重點產業工業園區和集中區的戰略部署,逐步投資建設工業園支線等重要供氣支線;公司將根據市場發展和氣源情況逐步投資修建向赤峰市、通遼市方向的天然氣管道,從而將自治區的輸氣管網覆蓋中東部地區。並依託自身的管道優勢和市場優勢,積極參與煤制天然氣輸送管道建設。
通過上述管線的建設,公司將逐步建成覆蓋范圍廣、供氣保障性強、干支線結合的區域性天然氣供應網路,為氣化內蒙古及周邊地區墊定了基礎。
(二)LNG及LNG新能源汽車
LNG產業是在空白市場基礎上的全新推廣,相當規模和數量的液化廠、加註站是產業得以推動發展的前置條件。因此公司在強化自身投資推進的同時,更需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力量,共同介入產業投資,從而推進「以氣代油」戰略在自治區的快速實施。
2011年—2020年期間,公司將先期重點發展盈利能力更高的LNG液化廠和LNG加註站業務,主要包括建設LNG液化廠、LNG加註站、投資LNG槽車等;遠期將進一步發展城市LNG儲備及調峰業務,使公司逐步成為內蒙古乃至國內中西部以LNG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供應鏈的整合者,塑造中國能源新的應用方式。
公司在規劃時間內,利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物流資源,聯合社會投資人,實現總液化能力增加為50億立方米/年(不含LNG加註站自帶液化裝置);建成280座LNG加註站(具備自行液化條件的站都要加註自帶液化裝置;投資購入大量LNG槽車滿足廠站之間LNG運輸和一定數量的貨運客運示範車。
屆時將實現內蒙中西部10萬輛汽車使用LNG做燃料,其中9萬輛LNG載貨運輸車,1萬輛LNG載客運輸車輛,實現LNG大面積替代石油。
(三)中小城鎮管網
鑒於城鎮管網項目較高的資產保值增值能力,公司將繼續強化中小城鎮管網投資力度。對於旗縣級城鎮管網,擬通過3種方式解決:長輸管道輻射區域內,通過天然氣管網修建解決;對於管道未覆蓋、且距管道150公里以內的城鎮計劃用CNG方式解決;其餘城鎮則通過LNG方式解決。
從2011年開始,公司將利用五年時間,根據城鎮地方實際情況,採取控股合作等靈活多樣的投資方式,組建分散的城鎮中小項目主體,完成約50座旗縣(區)城鎮天然氣管網建設,逐步提高天然氣的覆蓋區域,使每個城鎮平均氣化率達到50%以上。至2020年,城鎮管網銷氣量可達5億立方米,滿足約500多萬人口的用氣需求。
(四)壓縮天然氣
CNG業務方面,公司業務發展已較為成熟,將進一步拓寬CNG銷售渠道,在現有管線及新建管線沿線處增設新的母子加氣站,充分利用自有氣源的壓力優勢,增加銷售收入。
(五)煤層氣抽采及液化
在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煤制天然氣和煤層氣相關政策推出的背景下,公司將以煤層氣的抽采及液化為突破點,2015年左右,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鄂爾多斯市、包頭市、烏海市和阿拉善左旗選擇實施煤層氣開采項目,到2020年,公司將擴大煤層氣開採的地區范圍和項目數量,實現年產天然氣20-30億立方米,占公司氣源構成的20%以上。
2012年,公司在積極推進阿拉善盟煤層氣抽采及液化項目,針對阿拉善盟煤層氣儲量豐富(瓦斯排放量佔全區的90%),將採取「零排放、零氣價」雙零對接方式實現節能減排,同時利用煤層氣液化技術,建設煤層氣液化示範廠,實現瓦斯坑口液化和加註站就近「氣代油」利用,實現煤層氣利用的時代創新。
(六)天然氣分布式能源
分布式能源是近年來興起的天然氣能源綜合利用的新方式。分布式能源可以將能源實現梯級利用,效率提高到80%以上,具有清潔環保、安全可靠性高、經濟性好等特點。
2016年起,公司將在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的城市商業中心、大型公用事業機構、產業集中的工業園區、新開發的城區和大型樓盤開發區建設5個以上分布式能源站的示範點,使呼包鄂地區成為國內分布式能源的典型示範區。至2020年,在內蒙古自治區和周邊地區全面推廣使用分布式能源,預期建設和經營的分布式能源站達到30座以上,實現20億元以上的銷售收入,成為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
規劃實施後,至2015年末公司總銷售收入將超過130億元,資產總額增加到110億元,實現凈利潤20億元;至2020年末公司總銷售收入約320億元,資產總額300億元,凈利潤45億元以上。
(七)積極爭取股票上市發行
立足公司作為「未發行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情況,認真研究信託、證券金融產業領域政策,准確把握市場信息和動向,提升經營水平和盈利能力,做好上市發行的研究和准備工作,力爭2013年啟動上市進程,在國內或者國外市場公開發行股票。股票上市發行後,將大幅增強公司資本實力,為公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有利於公司快速做強,繼續保持強勁的持續發展和中長期盈利能力。
展望未來10年,公司將繼續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開拓創新,穩中求進,不斷開創公司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新局面,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不斷攀升,逐步建立起以長輸管道建設經營為核心,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城鎮管網、分布式能源協同高效的產業體系,成為具有優勢競爭力的行業卓越企業。
長慶氣田—呼和浩特
天然氣管道復線工程項目
長慶氣田—呼和浩特天然氣管道復線(下稱長呼復線)是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為了加速開發利用自治區內天然氣資源,在長慶氣田—呼和浩特天然氣管道安全、連續、穩定運行近10年基礎上,為滿足鄂爾多斯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和自治區中西部地區日益增長的用氣需求而同向鋪設的第二條天然氣長距離高壓管道。該工程是內蒙古自治區「十一五規劃」的重點工程,是自治區2011年度重點開工項目,總投資為28.67億元。
長呼復線南起長慶氣田第三采氣廠第二氣體處理廠,北至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途徑呼包鄂3市9個旗縣區、42個鄉鎮、156個行政村,全線穿越黃河2次、大型溝渠13條、普通灌溉水渠40條,穿越鐵路10處,穿越等級以上公路21條、縣級公路50條。長呼復線管道全長518公里,主幹線管徑DN850mm,設計壓力6.3兆帕,年輸送規模60億立方米。沿線設置輸氣站場9座,線路閥室20座,全線採用以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長輸管道SCADA系統進行監控。
該工程的建設,對調整自治區西部能源結構、促進地區經濟和相關產業的發展以及改善民生、推進節能減排、提升城市品位,全面帶動自治區的工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於把自治區西部地區的資源就近、就地加工利用,促進管道沿線地區經濟發展,提升投資環境,推動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將發揮重要作用。
工程於2011年3月全面開工,廣大建設者頂烈日、戰嚴寒,克服了復雜地形、地貌、地質等技術困難,以頑強的拼搏精神、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科學管理模式,於2012年10月15日全線貫通通氣。通氣後,長呼管道與長呼復線兩條管道將形成雙管道供氣格局,大幅提升自治區核心區域的供氣保障和能源安全水平,總輸氣能力可達80多億立方米,可保障管道沿線區域至少10年以上的用氣,為自治區中西部地區天然氣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D. 中國燃氣注冊資金是多少
這個要看你在哪個城市注冊了,不一樣的價格
E. 開一個天然氣加油站啟動資金需多少
允許,基礎來設施建設需要2000萬左自右,如果是租賃,1000萬足夠;但是這些都不是關鍵,審批手續才是關鍵!手續下來了,什麼都好辦!一般從申請到建站到開業需要2年!
1)申請文件;(2)油庫、加油站(點)及其配套設施的產權證明文件;國土資源、規劃建設、安全監管、公安消防、環境保護、氣象、質檢等部門核發的油庫、加油站(點)及其他設施的批准證書及驗收合格文件;(3)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4)安全監管部門核發的《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5)外商投資企業還應提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6)審核機關要求的其他文件。
F.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公司待遇如何是國企嗎急急
是國有股份制公司,總部設在東勝,在呼和浩特有機關大樓和調度控制中心(在金川開發區鐵路橋邊就可以看到),在京包線就可看到。
G.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公司待遇怎麼樣,是不是國企,我是專科畢業,用不用花錢進去
騙人公司,花錢進公司,後面有人在花錢,你就被迫離公司,幾年工資無漲停,現在是基本工資低於賣鞋工資
H. 西部天然氣是國企嗎
內蒙古西部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是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政府2002年第5次常務版會議紀要精神,經內政股批權字[2002]27號文批准於2002年9月20日正式注冊成立,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兩級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共同組建的規范國有股份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