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2季度石油價格

2季度石油價格

發布時間:2020-12-20 11:42:36

A. 導致石油緊缺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目前並不缺油。 十月份以來蔓延全國的「柴油荒」至今沒有緩和的跡象,而對於引發「柴油荒」的原因,無論是拉閘限電說,還是天氣說,檢修說,以及供需失衡說等等,很顯然都無法解釋在目前的情況下引發的這種史無前例的惶恐 目前沒有十足的證據證明這次油荒完全是兩大石油巨頭聯手導演的逼宮的大戲,但很顯然,一些明顯的疑問並沒有得到兩大石油巨頭的回應:其一,從供需而言,我國的柴油供需矛盾並不緊張,而且今年1到9月份產量增長明顯,為什麼出現如此巨大的缺口,柴油去了哪裡?其二,既然每年的8月份到年底,都是柴油消費的旺季,為什麼煉油企業選擇在這個時候「不約而同」地停產檢修;其三,在柴油荒在全國蔓延之時,為什麼我國在第三季度還大量出口柴油,海關的數字也顯示,今年1至1 0月 成 品 油 出 口 量 同 比 增19 .8%至2290萬噸,其中10月出口量依舊高達188萬噸,在國內出現短缺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大量出口成品油 很明顯是兩大石油壟斷巨頭在聯手製造油荒,上演逼宮大戲,試圖通過逼宮達到漲價的目的. 馬上就會解決,國家開始實行價格監控,必要時出台臨時價格管制的措施。

B. 中國石化現在買有風險有什麼風險

適合 公司08年1-9月份實現凈利潤176.42億元,同比下滑63.74%,EPS為0.2元。三季度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快速回落,以及國內成品油提價效應的顯現,煉油板塊虧損狀況有所好轉,整體毛利率環比也回升了3.2個百分點,至7.82%。但公司仍依靠政府補貼實現盈利,第三季度公司凈利潤達到83億元,環比上升了214.7%。 08年前三季度公司各項經營資料穩步增長,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分別達到3133萬噸和61.0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9%和2.16%;汽煤柴產量合計7982萬噸,同比增長11.76%,成品油總經銷量9481萬噸,同比增長7.05%;乙烯和合成樹脂產量分別為485 萬噸和729 萬噸,同比增長-0.76%和1.05%。 未來國際經濟走勢的不確定性,使得國際原油價格仍有繼續下探的空間,我們預計09年均價在50美元/桶。雖然勘探板塊營收將受到較大影響,但由於石油特別收益金的徵收的大幅降低,對於絕大部分用於下游板塊生產的中國石化而言,整體盈利反而增加。 國際油價的大幅下挫,對82%依靠進口原油作為原材料的中石化來說,成本大幅降低。但隨著需求量的下降,國內成品油銷售價格調是必然趨勢,我們預計11月中旬,國家可能下調成品油基準價格1000元/噸,09年一季度繼續下調500元/噸。09年煉油板塊實現利潤390億元左右。 10月份國內化工產品價格急劇回落,化工行業面臨全行業的盈利下滑。化工板塊在第三季度已經錄得虧損42億元,四季度虧損額有可能繼續擴大。 我們預計公司08、09年實現營收15407億元、14400億元,同比增長27.9%、-6.5%;實現凈利潤為274、420億元,同比增長-50.2%,53.5%;EPS分別為0.316、0.485,目前動態PE為22和14.3倍。隨著經濟增速的減緩,化工行業景氣處於下降階段,化工和油品的需求將會有所降低,維持中性的投資建議。

C. 2015年第二季度美元走強,國際市場黃金、石油等商品的價格會下跌 求解釋

嗯,對的,這些大宗商品都是和美元成反比的,所以美元上漲,石油等下跌,

D. 中石化第二季度業績為什麼大增

昨日午後,中國石化發布第二季度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2015年第二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相較於2015年第一季度增長1000%以上。
同時,中石化旗下子公司上海石化(7.46, 0.27, 3.76%)也發布了半年度業績預盈公告,稱將實現扭虧為盈,按照中國企業會計准則,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為16.8億元到17.8億元之間。
對於扭虧為盈的原因,上海石化表示,2015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在1月末觸底反彈並逐漸走穩。與去年同期相比,集團原油加工成本大幅度下降,產品毛利上升。另外,隨著原料成本的下降,化工產品毛利上升,集團來自聯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大幅增加。
實際上,業內早就有預期,中石化等煉化企業二季度業績將有所好轉。
由於原油價格大跌,中石化2014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均不理想。去年的凈利潤大降近三成。此外,其一季度業績也由於煉油和成品油銷售業務消化高成本原油、成品油庫存,繼續下跌。
根據一季報,今年一季度,中國石化實現營業收入4782.4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29.3億元,同比降低84.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6.9億元,同比下跌87.5%。基本每股收益為0.014元。
一季報還顯示,中石化勘探及開發業務實現油氣產量117.8百萬桶油當量,同比下降1.0%,其中原油產量同比下降2.0%,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2.1%。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位影響,勘探及開發板塊經營虧損12.3億元。
中金公司研究報告就曾指出,預計伴隨前期高成本庫存被逐漸消耗,二季度起下游各板塊利潤水平將有所回升。
在中石化今年5月份的股東大會上,中石化總裁李春光也曾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油價下跌後,公司主要是靠今年一季度來消化原油庫存的,所以一季度經營壓力非常大。但是到一季度末,公司所有的庫存已經全部消耗完,3月份已經有很好的盈利了。
全國煉油行業利潤在今年3月份實現自2014年11月份以來首次反轉。國家統計局4月份數據顯示,煉油行業利潤盈利狀況進一步提升,達到自2013年1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中金公司對5月份至7月份中國煉油毛利趨勢的判斷,利潤水平仍將在高位維持。
中金公司關濱就表示,國內煉油行業的毛利維持在10 美元/桶以上,即煉油營業利潤水平5 美元/桶以上。中石化二季度煉化行業盈利有望明顯改善。
還有分析師指出,由於高成本庫存減少和近期成品油價格上漲推動煉油業務利潤率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已獲得了大幅度的改善。

E. 滯脹時期債券市場的的情況

一,經濟增長凸顯"滯脹"陰影
(一)經濟增速可能在4季度迅速回落
我們研究認為,根據當前的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程度,宏觀調控力度以及石油價格上漲的影響,經濟增長在2004年4季度到2005年上半年將迅速回落.
1,經濟增長對投資的依賴程度為4年來新高
通過對99年6月份以來的投資對GDP的貢獻度的測算(參見下圖),我們可以看到GDP增長對投資的依賴程度自2000年以來持續上升.在1999-2000年,投資對GDP的貢獻度在27%,而202003年上升到37%.這種情況在2004年上半年得到延續.2004年上半年,GDP對投資的貢獻度為37%,高於2003年同期8個百分點,高於2000年18個百分點之多!可以看到,本輪的經濟增長,具有明顯的投資拉動型特徵,一旦投資得到有效抑制,目前經濟快速增長的局面可能難以維系.
圖1 投資對GDP的貢獻度
隨著2004年二季度以來宏觀調控的進行,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得到了抑制.從圖2可以看到,自2003年以來,固定資產累計投資同比持續快速上漲,2003年全年固定資產累計投資同比增長28.4%,而2002年全年這一數據為17.4%.進入2004年的第二月,該數據更是上升到53%之高,投資過熱的跡象十分明顯.為此,央行連連出台調控措施,實行了差額存款准備金率並上調存款准備金率,同時發行大量央行票據對沖由於外匯占款導致的貨幣投放.另外,更為重要,也更為直接的是行政手段的實施.隨著宏觀調控力度的加強,2004年投資過熱的跡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反映在數據上為固定資產累計投資同比增速的迅速回落,從2月份的53%回落到7月份的31.1%.我們預計,種種跡象表明,目前的宏觀調控將持續一段時間,因此投資增速的下滑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圖2 近3年固定資產累計投資同比增速
一般而言,投資對經濟增長存在一定的滯後效應,即上半年投資的回落對經濟的影響預計在第4季度甚至明年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
2,石油價格高企抑制經濟增長
進入2004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攀升到40美元/桶以上,一度逼近50美元大關.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綜合作用:(1)全球需求增長,特別是中國石油需求的持續增長;(2)庫存的下降,主要是近年來西方國家商業石油庫存不斷下降;(3)美元貶值使國際石油價格不斷攀高.相對於2001年美元兌歐元匯率的最低點是0.8849,2003年美元兌歐元匯率達到1.2611,美元貶值幅度達到43%,而同期國際石油價格上漲了20%左右;(4)以投資基金為主的投機性資金大舉進入,推高油價.
根據中信證券的研究,導致目前國際油價連創新高的各種因素在2004年第4季度不會馬上改變,預計202004年下半年國際油價還將維持在歷史高位水平.
目前的高油價已使亞洲許多國家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據國際有關機構202003年的推算,一桶原油超過30美元,亞洲國家平均通貨膨脹率增加0.4個百分點,經濟增長速度放慢0.25個百分點.如果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並持續下去,202004年亞洲經濟增長將下調約0.8個百分點,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也將進一步升高.進口石油的亞洲國家因使用替代能源能力較小因而需要付出高額費用,國際收支平衡受到極大的影響.而對於產油的亞洲國家,如果油價平均保持每桶35美元以上的高價位,其經濟增長速度就會上升0.6個百分點.
中國逐漸由資源自給型國家轉變為資源進口型國家.按照2003年的數據,中國的原油進口已達到1/3.根據中信證券研究咨詢部的研究,如果國際石油價格維持在30美元/桶以上,我國的GDP增長率將下降0.25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石油價格每上漲10美元,則我國的GDP增長率預計下降0.8個百分點.
綜上所述,隨著宏觀調控的進行而導致投資增長的受限,以及石油價格高企的影響,預計2004年第4季度乃至2005年上半年,中國GDP將擺脫目前快速上升的軌道,季度同比增速迅速回落到7-8%的水平.
(二)物價高企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
1,糧食價格長期難有大幅回落
我國今年的秋糧有望獲得豐收.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預計202004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將比上年度增產6%左右.如是,將扭轉連續4年產量大幅下滑的局面.同時,美國農業部也根據秋糧的情況調高了對中國糧食產量的預期(參見下表).
中國糧食產量情況預計
種植年度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F1)
2004/2005(F2)
糧食產量(百萬噸)
343.09
324.08
337.30
345.30
備注:(1)種植年度為每年8月至次年7月.因此今年的秋糧計入04/2005年的產量.(2)F1為美國農業部7月份的預計數據;F2為美國農業部8月份的預計數據.
但是,應當看到,即使今年秋糧增產,依然無法滿足國內日益擴大的糧食缺口.因此,預計糧食庫存持續下滑的局面難以得到根本解決(圖3).
不過,隨著播種面積的擴大以及因農產品價格上升而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提高,到2005年秋季糧食問題有望得到較好的緩解.
圖3 我國糧食庫存情況預計(單位:百萬噸)
2,石油價格對物價的影響不容忽視
在前文中我們分析到了石油價格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而國際油價對我國物價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根據中信證券的研究,如果國際油價維持在30美元以上,我國的CPI將較去年同期上揚0.4%.目前國際石油價格很有可能維持在40美元附近的高位,短期內下降的空間有限.而國內的油價雖然經過調整,但是與國際油價的上漲依然有一定的差距.換句話說,即使國際油價維持在目前的水平,國內仍存在油價繼續上調的可能.而且,根據歷史上調價情況看,即使國際油價回落,國內油價調低的步伐總是較慢.因此,在國際石油價格維持高位的環境下,我們不得不重新評估國內的物價水平.
綜上所述,隨著宏觀調控的進行,以及糧食,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短期內難以迅速回落,我國經濟在第4季度至2005年上半年面臨著經濟增速回落,物價繼續走強的局面.這種局面具有一定的"滯脹"特徵,值得我們關注.
二,債券投資:控制風險為主,加強創新設計
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隨著經濟的走強,物價的回升,債券市場結束了多年的牛市,經歷了連續的收益率上升行情.在過去的1年時間內,交易所中長期國債收益了上升了150-200BP,幅度之大令人嘆為觀止(見圖4).
圖4 2003年8月以來交易所部分國債收益率變動情況
鑒於中國經濟增長面臨"滯脹"陰影,而國際環境中美元又進入了明顯的升息周期,不少機構預計美國經濟在2004年和2005年均將維持在4%以上的增長率,失業率也將持續下降到5.5%左右,而同時通貨膨脹率維持在2%左右.根據這種分析,美聯儲很有可能在2004年年底之前再度升息50BP,達到2.25%,而2005年年底可能最終把利率調高到4.0%以上.由於中國採取近乎固定利率的匯率政策,因此長期看美元利率與人民幣利率的調整方向基本一致.如果美元利率連續調升,則人民幣利率調升的壓力將持續上升,最終調升人民幣存款利率很難避免.
在面臨利率上調風險的情況下,債券投資無疑要把投資風險放在首位,我們建議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一是控制投資倉位.在過去債券市場的牛市行情中,不少機構運用債券收益率與貨幣市場利率(回購利率)的利差放大持倉,以期獲得超額收益.這種操作方式在收益率下降時期可以獲得利差和溢價的雙重收益,但是在收益率上升時期則擴大了持倉風險,導致在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下不少機構資金鏈出現斷裂,不得不斬倉出局.我們認為,在利率可能面臨上升周期的環境下,投資者一定要控制好投資倉位,保證流動性需要.
二是控制投資久期.眾所周知,利率上升周期的久期控制非常重要,很多基金公司在202004年初就把債券投資久期縮短到2年以內,應該說規避了收益率上升帶來的投資風險.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控制久期較控制投資倉位更重要.
三是加強控制風險的久期中性投資策略.隨著跨市場國債供給的持續增加以及期限結構的更加合理,運用不同期限,不同品種進行久期中性的投資可能成為弱市中致勝的重要手段.對於倉位較重,久期較長但是以成本計價的機構,很難通過減倉來實現降低風險的操作(實現了虧損),不妨可以考慮通過對沖來降低風險持倉.當然,這種操作需要對風險進行充分的評估,並結合對收益率曲線的把握來進行.另外,兩個市場間,同市場不同品種間的利差可能會經常出現,進行這種利差套利交易也是弱市中可以取勝的交易策略.
(作者單位: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債券銷售交易部)
結論來源:《油價對經濟及行業的影響》,中信證券研究咨詢部

F. 豬肉漲價是什麼原因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最近豬肉價格上漲有兩個主要原因。首先,由於山東、河南、安徽等地此前發生豬熱病,及部分地區其他豬病影響,全國豬源出現短缺。

據統計,去年四季度冀、魯、豫、蘇、浙、皖、川、渝和湘9個主產區的生豬總存欄,除河北、重慶略有增長、河南基本持平外,其餘6個主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11月份生豬總存欄1.79億頭,比上年同期下降2.1%。與上海市毗鄰的蘇、浙、皖3省下降幅度較大,分別下降11.6%、1.9%和6.7%,導致養豬量明顯減少。

此外,近半年內玉米、豆粕等豬飼料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加上不少內地市場從生豬收購到屠宰,再到市場銷售,中間環節多,費用高,令養豬戶利潤空間薄,不少農戶在前一輪就淡出這個行業,所以養豬的人越來越少。「往年踏入五六月熱季生豬市場開始進入淡季,但在以上兩種因素之下,各地豬肉價格出現淡季逆勢增長。這種情況多年未出現了。」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端午節即將到來,市場豬肉需求量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因此豬肉價格仍有繼續提高的可能。

據農業部「全國農產品(行情論壇)批發市場信息網」近日公布的監測數據,4月份豬肉批發均價為12.99元/公斤,環比持平,但同比卻上漲 35.5%。雞蛋批發均價為6.05元/公斤,環比持平,同比大漲41.6%。其中,價格最高的是福建省,為7.16元/公斤,價格最低的是貴州省,為5 元/公斤。新疆價格環比上漲幅度較大,漲幅為13.1%,其餘省區市價環比漲跌幅度不大。多數省區市價同比上漲幅度仍高三成。

而與去年同期相比,4月份全國城鄉批發市場「菜籃子」產品價格,除豬肉、雞蛋價格大漲外,牛肉、海水魚中帶魚、淡水魚和茄果類蔬菜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幅上漲。

就此現象,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闡述了他的觀點:「從這幾個月CPI變化的趨勢來看,今年的物價形勢趨緊,通貨膨脹壓力有所增大。但從絕對水平看,2%至2.8%的月度增速並不算高,與2004年全年3.9%且該年年中連續3個月以上超過5%相比還有較長一段距離,因此近期對CPI上漲既要高度關注但又不必過於緊張。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增大,但絕對增速不高,運行在預期目標的3%以下。」

陳東琪說,從結構和成因看,最近幾個月CPI突然快速上漲主要是占權重較大的食品漲價較多,特別是糧肉蛋的漲幅較大。在今年2月食品漲價6%的漲幅中,糧食、肉食品和雞蛋價格分別上漲6.8%、15.4%和30%。

他認為如果考慮到去年以來機關事業單位大幅度提高工資,企業利潤大增促使僱主和職工收入增長加快,以及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增速達到創近幾年新高的 10.4%和7.4%等因素,今年需求拉動CPI上漲的壓力可能要比前兩年略大一些。如果再考慮到原材料漲價、土地和環境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響,今年成本推動CPI上漲的壓力也可能大於前兩年。綜合考慮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的因素,預計全年CPI上漲率將高於前年1.8%和去年1.5%的水平,但是有望控制在預期目標3%左右。

閱讀全文

與2季度石油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