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告訴我下汽油的漲價歷史
2011年2月20日 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漲350元;
2010年12月22日 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漲310元和300元;
2010年10月26日
汽油出廠價格每噸上調230元;柴油每噸上調220元;
2010年6月1日 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230元和220元;
2010年4月14日
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上調320元;
2009年11月10日 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上調480元;
2009年9月29日
汽、柴油價格每噸均下調190元;
2009年9月1日 汽、柴油價格每噸上調300元;
2009年7月28日
汽、柴油價格每噸降低220元;
2009年6月30日 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600元;
2009年6月1日
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400元;
2009年3月25日 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90元和180元;
2009年1月14日
汽油出廠價每噸降低140元;柴油出廠價每噸降低160元
2008年12月19日汽油出廠價每噸降低900元;柴油出廠價每噸降低1100元;航空煤油出廠價每噸降低2400元;
2008年6月20日上調汽油、柴油價格每噸1000元;上調航空煤油價格每噸1500元;
2007年10月31日上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提高500元;上調柴油出廠價格每噸500元;上調航空煤油出廠價每噸500元;
2007年1月14日
下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220元;下調航空煤油出廠價每噸90元;
2006年5月24日 上調汽、柴、航空煤油每噸500元;
2006年3月26日
上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300元;上調柴油出廠價格每噸200元;上調航空煤油出廠價每噸300元;
2005年7月23日
上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300元;上調柴油出廠價格每噸250元;上調航空煤油出廠價格每噸300元;
2005年6月25日
上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200元;上調柴油出廠價格每噸150元;上調航空煤油出廠價格每噸300元;
2005年5月23日
降低汽油出廠價格每噸150元;
2005年5月10日 上調柴油出廠價格每噸150元;
2005年3月23日 上調汽油出廠價格每噸300元;
Ⅱ 請問下紐約石油交易所的原油期貨價格與平時我們買的汽油價格有什麼聯系
1.紐約石油交易所的原油期貨的價格,一般我們所指的是WTI期貨價格,即西德克薩斯低硫輕質原油價格,這個是國際原油的基準油價。
2.中石油、中石化在國內均有自己的油田,每個月都會有一定數量的原油被開采出來,但是中石油的原油開采量要遠多於中石化。因此,中石化每月都要進口大量原油。
國內的中石油、中石化每月都要從國外進口原油,均是購自國際市場,可以從貿易商、產油國處購買現貨,也可以從紐約石油交易所或者倫敦石油交易所購買期貨。
進口原油的結算價格就是以WTI的基準價為基礎,再加上一部分貼水之類的費用。國際油價一旦上漲,中石化進口原油的成本就會增多。
3、最後說說我國的汽柴油價格,目前汽柴油價格還是處在國家控制下,價格沒有放開,國家規定了汽柴油的中准價格,中准價上下浮動8%即為最高限價、最低限價。
本來,我國的油價若是正常按機制執行的話,國際原油達到一定漲幅,就要上調國內汽柴油價格。但是,畢竟是有中國特色的,油價漲的太快,涉及到太多的方面,國家在上調價格的時候都是謹慎又謹慎。甚至在國際原油漲幅很大的時候,都沒有上調,這就導致了矛盾越積越深,就像俗話說的,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因此我國現在的汽油價格相對國際市場肯定是要低,但是政策決定了價格。對於象中石化這樣依賴進口原油的生產企業,原油進口成本提高了一大塊,產品價格卻還是定價在低位,這就導致了煉油企業的虧損,最近幾年,國家都給予了中石化一定的虧損補貼。
Ⅲ 國內成品油價或迎「八連漲」,導致暴漲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美國寒潮天氣導致得克薩斯州二疊紀盆地原油產量下降,美國原油庫存大幅減少,加之多地疫苗接種進程良好,國際油價一路走高。
第三,從歐佩克的角度來看,當前歐佩克的主要成員國實際上也都處於減產的區間之中,面對著歐佩克主要成員國的減產趨勢,實際上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看到各國恢復生產的架勢,幾大產油國,無論是沙特還是俄羅斯,實際上依然處於一個相對減產的區間之中,所以我們可以說國際油價當前依然在歐佩克的控制范圍之內。
Ⅳ 中國石油油價怎麼定的
成品油定價機制,即成品油定價的過程方式、法則方案。成品油定價機制在經歷多次改革後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於2009年3月26日披露了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這個機制實現了與國際油價實行有條件的聯動,此舉有助於理順國內成品油價格,並逐步跟國際油價接軌。
擬定背景
國家發展改革委擬定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方案,將現行成品油零售基準價格允許上下浮動的定價機制,改為實行最高零售價格,並適當縮小流通環節差價。 同時,新方案提出,將原允許企業根據政府指導價格上下浮動8%降為4%左右,折成額度取整確定。
新方案提出把2006年確定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中規定的「當國際市場原油平均價格高於50美元時開始扣減加工利潤率」,提高到80美元。
這一改革方案的推出目前有兩種時間表可供選擇:一是2008年年底前,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和燃油稅費改革一起啟動,最早啟動時間為2008年12月1日;二是年底前先調整成品油定價機制,降低成品油價格,於2009年1月1日進行燃油稅費改革,即開征燃油消費稅。具體如何「拍板」,正在等待國務院高層和相關部門的最後決策。[3] [4]
零售價格
早在2006年,國家就對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進行了調整,並確定國內成品油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零售基準價以出廠價格為基礎,加流通環節差價確定,並允許企業在此基礎上上下浮動8%確定具體零售價格。
這一方案的出台意味著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不再「盯住」紐約、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價,而以布倫特(Brent)、迪拜(Du)和米納斯(Minas)三地原油價格為基準。再加國內平均加工成本和合理利潤確定價格。但此方案一直未見官方公開表述。
最新調整的方案,將現行成品油零售基準價格允許上下浮動改為實行最高零售價格,並適當縮小流通環節差價。
這一政策思路意味著,未來成品油經營企業將獲得一定的定價自主權,同時成品油價格調整頻率將加快,次數將增多。
實質上,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在實踐中,一直面臨著尷尬局面。因為成品油供應體系存在著兩個主體,一是民營企業,二是中石油、中石化。後者在政府價格管控下,不能隨意調整價格,而前者在供求變化和後者價格管控中,獲取了利潤空間。
「現在民營銷售企業的利潤空間相當大。」石化專家、北京異構石油工程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陳薇對記者分析,目前國內成品油價偏高的情況下,民營加油站一噸能賺2000元左右。
如2008年11月從國外進口的原油約50美元/桶,而國內成品油是按照90美元/桶的價格出售,摺合成人民幣大概6000多元/噸,而地方煉油廠出廠的成品油價格4000多元/噸。按照2008年規定零售價格上下只能浮動8%,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最多隻能降價8%。而民營加油站可以通過各種直接或間接渠道降價,從中賺得豐厚利潤。[5]
「採用最高限價的方式是比較合理的一種選擇。」上述專家稱,實行最高限價,意味著加油站售油,只要不超過最高限價,多低的價格國家不管。
對此,調整方案也給出了相應信息,即提出,成品油經營企業可根據市場情況在不超過最高零售價格、最高批發價格或最高供應價格的前提下,自主確定或由供銷雙方協商確定具體價格。價格主管部門根據流通環節費用變化等情況適當調整流通環節差價水平。
「只要不突破最高限價,市場穩定,民眾沒有意見就可以了,企業出售油價低多少不用政府操心的。」陳薇稱,如果有了最高限價,加油站的利潤空間將得到有效限制,不會有更大的暴利收益。
除了調整零售價格標准,成品油價格機制仍遵循2006年石油價格改革方案,即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有控制地間接接軌的機制。
雖然這種間接接軌的機制不變,但據了解,政策層面未來可能在調控區間上進行適當調整。
按2008年11月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看,價格部門核算出的零售基準價會被摺合成WTI(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的低硫輕質原油的一種,是美國石油工業的基準原油,已成為世界各地原油產品的重要定價基準之一)價格,當這個摺合價格介於18-50美元每桶之間時,國內成品油價將與國際油價同步調整;但如果低於或高於這個范圍,國內成品油價將分別按照另外一套方法進行不等比例的調整。
具體核算是,以布倫特(Brent)、迪拜(Du)和米納斯(Minas)三地平均原油價格+成本+適當的利潤率(按2004年行業平均利潤率為5%左右),來確定成品油價格。其中,18~50美元之間按照上述公式計算,50美元以上開始扣減加工環節利潤,每上漲1美元扣減1%的利潤率,到55美元減為零,55~65美元為零利潤。
據悉,調整中的方案還提出,擬將50美元這個臨界點調高到80美元。
成品油價格調整涉及面廣,利益調整復雜,為此,相關配套措施也是調整方案的重要部分。
據悉,如果按上述機制調整,石油企業內部上下游利益調節、相關行業價格聯動、對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補貼,以及石油漲價收入財政調節等四個配套機制都將發揮「配合」作用。[5]
Ⅳ 油價調整消息:今天7月9日,全國加油站92、95、98汽油最新零售價
油價調整消息:今天,即2020年7月9日(星期三),月份國內成品油首個10個工作日定價周期即將結束。也就是說,油價調整將於明晚開始。從汽柴油預測來看,調價初期原油變化率為正後,市場將繼續向好並小幅擴大。明晚實現年內第二次上漲有必要嗎?
福建今日國六E92#汽油售價為5.58元/升,國六E95#汽油售價為5.96元/升,國六E98#汽油售價為6.53元/升,國六0#柴油售價為5.20元/升。
山東今日國六E92#汽油售價為5.58元/升,國六E95#汽油售價為5.99元/升,國六E98#汽油售價為6.71元/升,國六0#柴油售價為5.19元/升。
文章來源:郭哥財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Ⅵ 國內成品油價格或迎來八連漲,為何一直漲個不停
3月4日零時,2021年國內成品油價新一輪油價調整窗口開啟,汽油每噸上漲260元,柴油每噸上漲250元。累加2020年末的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八連漲」。
首先,當前國際油價實際上依然處於需求較為萎靡的狀態,但是隨著天氣的逐漸轉弱,我們看到病毒的傳播實際上也開始逐漸受到抑制,這對於整個世界的需求來說將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消息,只要經濟能夠恢復需求就能夠有比較好的發展,所以未來的需求將會有一定的上漲和回暖,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
其次,我們看到國際油價的供給當前,全世界最大的原油出產國,也就是美國實際上處於原油供給不足的狀態,受到極端惡劣天氣的影響,美國的最主要產油區德克薩斯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完全恢復正常,特別是石油的運輸管道和石油的開采廠之間都沒有形成有效的連通,所以國際石油的供給當前依然處於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狀態。
第三,從歐佩克的角度來看,當前歐佩克的主要成員國實際上也都處於減產的區間之中,面對著歐佩克主要成員國的減產趨勢,實際上到現在為止依然沒有看到各國恢復生產的架勢,幾大產油國,無論是沙特還是俄羅斯,實際上依然處於一個相對減產的區間之中,所以我們可以說國際油價當前依然在歐佩克的控制范圍之內。
所以,我們綜合一下供給和需求就會發現當前需求相對回暖,但是供給依然不足,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國際油價的上漲,所以我們成品油的價格還會有一定的上漲區間,除非未來實現了說需求的進一步下滑,或者說供給的進一步增強,才有可能讓國際油價進入下行通道。
Ⅶ 渤海再獲億噸級油氣大發現,對於成品油的價格有影響嗎
首先,如果一個值得信賴的消息是,我們認為冀東油田是十億噸的油,我們都關心新發現的大油田帶來的福利,畢竟石頭對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車輛是具有好處的。
第一、國家審計面臨新發現的油氣田審計准則。
總之,這個偉大的發現一定是真的。
哪一個更強大,十億噸石油或1000百萬噸天然氣從工業標准轉換,兩個基本相等?
但是,人們普遍認為,石油的價值高於天然氣,天然氣直接在井口燃燒,這在我國是非常普遍的。
然而,隨著我國天然氣管網建設和民用天然氣項目的不斷發展,天然氣價值。
這是天津市海洋氣田近年來在電視上發現的主要原因,如果我記得正確的話,這一次我宣布國家科技一等獎。
總之,大油田的發現對國家來說是件好事,特別是作為一種手段,盡管目前石油價格很低,中海油渤海項目成本低,但一定能使錢。
這也有助於實現國家自給自足的效益,不足以滿足國家發展需要數十億噸的油田。
眾所周知,一季度原油價格歷史性上漲,今年第一個月,原油加工能力。
其中,3991萬噸汽油,15.2%2的下降,明顯是因為需求低導致產量不足,這就是為什麼汽油和柴油價格沒有上升。
中國原油需求在爆炸前如何恢復?
目前,117大型原油運輸船預計將抵達卸貨港,每艘大型油輪都能裝上一萬桶的油,預計中國將進口什麼不在接下來的三個月內,至少十億噸的原油。
此外,中國生產的原油6444一萬噸。
未來的原油供應將足夠的供應和需求,雖然西德克薩斯的原油價格已經上升到一個桶34美元,至少在第二和第三季度沒有影響。
Ⅷ 巴西原油價格是全球最高的,那美國為何還要搶購
今年對全球能源市場來說是動盪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和2020年3月的油價暴跌導致市場陷入混亂,北美基準油價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歷史上首次跌至負值區域。這些事件,加上更嚴格的燃料含硫量的出現,促使全球石油行業發生了一場震盪,並改變了傳統的定價方式。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是鹽前石油產量不斷增長的主力軍,2020年第三季度,該公司鹽前作業的平均日產量為165萬桶,這幾乎比去年高出21%,占巴西鹽前總產量的62%。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正大舉投資於布齊奧斯(Buzios)油田的增產活動,以提高這種極受歡迎的低硫中型原油的產量。對盧拉和布齊奧斯石油等級的強勁需求,再加上它們相對於布倫特原油的溢價,以及預計2021年油價將回升,將提振巴西石油收入和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的利潤。
Ⅸ 休斯頓在德克薩斯州嗎
美國第四大城市休斯敦(Houston)位於得克薩斯州東南、墨西哥灣平原的上部,距離墨西哥灣80公里,海拔49英尺(14.94米)。
大休斯敦地區(包括周圍6個縣),面積為8778.31平方英里,人口約有422萬(1995年底估計數字);休斯敦市區面積為596.11平方英里,人口為163萬多(1992年美國聯邦統計局數字)。主要為白人、黑人、墨西哥裔人,其中墨裔人口近年來增長很快。
休斯敦市屬亞熱帶氣候,全年平均氣溫為2O.7℃,年平均降雨量為l.224毫米。夏季熱而潮濕,33℃以上氣溫達94天。全年日照期為188天,每年7至11月多颶風。
1986年4月2日,休斯敦與中國廣東省的深圳市結為友好城市。
城市發展史
[編輯本段]
15O多年前,休斯敦地區是卡倫卡娃印第安部落的居住地。1836年,地產商艾倫兄弟購下2,69O公頃土地開發建市,他們以當時的得克薩斯共和國總統山姆·休斯敦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休斯敦由此得名。1837~184O年,休斯敦市曾為得克薩斯共和國的首都。1845年,得克薩斯被並入美國成為一個州。本世紀初,休斯敦地區發現石油,資本家蜂擁而至,休斯敦市經濟迅速圍繞石油工業發展起來。1914年,休斯敦市挖通了連接墨西哥灣的8O公裏海運航道,建立了休斯敦港。4O年代,制葯、醫療事業發展較快,成立了日後極富盛名的醫療中心。二次大戰以後,石化工業、煉油工業沿海運航道兩岸發展迅速。
6O年代初,美國最大的宇航中心——約翰遜宇航中心在休斯敦市建立。7O年代世界石油價格暴漲,休斯敦市憑借有利條件成為「世界能源之都」。但由於198O年美國經濟衰退,油價下跌等原因,休斯敦市經濟嚴重受挫,失業率一度高達1O%。此後,休斯敦市致力於改變單一的石油工業,向多樣化發展,使其經濟在8O年代有所恢復和發展。進入9O年代以後,在美國其他地區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休斯敦市經濟的增長勢頭仍然不減,已逐漸成為美國高技術中心之一。
1994年,大休斯敦地區的生產總值為1,373.O6億美元,其中服務業、製造業、零售業、運輸業和礦業的產值佔了75%以上。休斯敦市的製造業在全美位列第7,零售業位列第11。1997年,該地區提供了176萬個職位。
休斯敦是一個主要的大企業中心。在全美5OO家最大公司中,有15家的總部在休斯敦(包括全球5OO家最大公司中的5家)。而其餘許多大公司也把它們的美國總部設在了休斯敦。此外,根據1995年《幸福》雜志公布的1OO家增長最快公司中有三家以休斯敦作為大本營。這些排名是依據最近幾年的銷售與利潤增長來評定的。
1994年,休斯敦市的製造業產值達218.75億美元,佔大休斯敦地區生產總值的15.9%。主要產品包括化工品、汽油、非電力機械、油田設備、食品和金屬產品等。
休斯敦市是美國石油工業和石化工業的中心。在開采、加工、運輸、市場開發、服務、供應及技術等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一條長達幾千英里的管道沿著得克薩斯灣海岸把20O多家化學工廠、提煉廠、鹽加工廠及蒸餾廠等連接起來。據統計,1994年經休斯敦港出口的塑料初級產品達93.2萬噸。全美1OO家最大能源公司中有28家的總部設在這里,此外還有5000多家公司從事與能源相關的業務。休斯敦市也是一個極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中心,全世界最大的5O家銀行中有近4O家在此設立分行或代表處。
科研與教育
[編輯本段]
休斯敦強大的完善而良好的教育體系。得克薩斯州醫學中心、約翰遜太空中心以及主要的大學令休斯敦成為舉世聞名的大都市。休斯敦以生物、醫學、海洋和太空研究而著稱。該市的得克薩斯州醫學中心成立於1943年,佔地60O英畝,由41個非贏利性機構組成,是美國和世界上最大、最有名氣的醫學中心之一。該中心在癌症和心臟研究方血最為著名。醫學中心每年預算4O億美元,共有各種工作人員51,000人。其作為醫學研究與教學的機構,在1994年招收了18,000多名學生,54,000名醫學專業人員在此完成了短期課程及再培訓課程。超過12,000個義務工作者參與了中心的工作。每年約42O萬名病人曾在這里看病,其中15,0OO名是外國人。
休斯敦的生物技術發展只是在最近幾年才開始的。現在,這項技術不但令休斯敦市走在了工業發展的前頭,同時還增加了休斯敦市經濟的多樣性。生物技術涉及的領域很廣,有醫療、農業、化工、環境保護和消費品等。休斯敦發展生物技術有三個關鍵;得克薩斯州醫學中心、進行研究的大學和醫學院,以及參與完全商業化的開發生產商。休斯敦在生物技術方面的突出發展吸引了59家在得克薩斯州注冊的生物公司(共131家)在此落腳。1993年和1994年的生物科學國際會議都在休斯敦市召開。
休斯敦也是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美國7O多家海洋研究機構有一半在這里設立總部,另一半在這里設有辦事處。至少有1,5OO家休斯敦公司活躍於此領域。
約翰遜太空中心於1962年成立,當時投資超過12億美元。其坐落在休斯敦市區25英里外,佔地1,62O公頃。作為美國航天局(簡稱NASA)最大的研究和發展機構,1994年的財政預算達23億美元。1995年,JSC僱傭了近3,300名工作人員,其中64%從事科學或工程研究。
文化與休閑
[編輯本段]
休斯敦是美國幾個能擁有本地公司表演戲劇、芭蕾、歌劇和交響樂四種主要藝術的城市之一。休斯敦豐富多彩的演藝界獲得了來自公眾以及專業團體的大力支持。這些團體包括:休斯敦文化藝術委員會、藝術基金和休斯敦市政藝術委員會等。而休斯敦還為文化活動提供了許多表演場地,其中有Wortham劇院、傑西(瓊斯廳)、Alley劇院以及能容納3O36人的音樂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