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銀聯互聯網待清算資金過渡戶」是什麼意思
【釋義】:工行的內部賬戶,用於核算尚未清算完畢的銀聯交易資金,內部賬內戶是銀行為了清容分數據而設的賬戶。
B. 銀聯互聯網待清算資金過渡戶是什麼意思
銀聯互聯網待清算資金過渡戶:工行的內部賬戶,用於核算尚未清算完畢的銀聯交易資版金。
內部賬戶權是銀行為了清分數據而設的賬戶。
清算資金往來是指用於不同行之間清算的資金,如用於票據或跨行款項劃撥的准備金(在人行開戶),各行之間的清算代理資金等。
清算資金往來的會計處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間業務往來的資金清算款項。
二、本科目可按資金往來單位,分別"同城票據清算"、"信用卡清算"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同城票據清算業務的主要賬務處理。
C. 批量代付業務資金集中過渡戶是啥意思請詳細解答、、、
批量代付業務的典型案例為企業通過銀行代發職工工資的業務。流程為在三方簽訂合同後,企業將職工姓名銀行卡號工資金額等信息交給銀行,同時將應發給職工的工資總額轉付給銀行,然後銀行將收到的企業的工資總額按照企業提供的職工明細存入職工的銀行卡中。
在上述過程中,企業將工資總額轉入銀行的時候,銀行需要提供一個臨時存放此筆資金的賬戶,即為資金集中過渡戶。
個人理解,僅供參考,請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D. 批量代付業務資金集中過渡戶是什麼意思
銀行提供的臨時存放代發職工工資的賬戶,正確選擇批量大小和合理確定批量的間隔生產期,對提高批量生產的經濟效益十分重要大批量生產比小批量生產可以節約原材物料。
營業網點受客戶委託代發工資時的會計分錄:
借:單位活期存款——××單位戶
貸:支行轄內往來——××往來單位戶
到了規定的發工資日,將款項劃入該委託單位員工的儲蓄賬戶內。其會計分錄為:
借:支行轄內往來——××往來單位戶
貸:活期儲蓄存款——××人戶
直接代收罰款以及收到營業網點上劃的收繳罰款記入「待結算財政款項」科目。
代收罰款上繳國庫的會計分錄為:
借:待結算財政款項——代報解罰款收入——××戶
貸:存放中央銀行准備金(或××科目)
管轄行定期與財政部門結算代收款手續費。
E. 資金流動性過大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影響
我們談到的流動性(Liquidity )有三種用法或涵義,一是指整個宏觀經濟的流動性,指在經濟體系中貨幣的投放量的多少,現在所謂流動性過剩就是指有過多的貨幣投放量,這些多餘的資金需要尋找投資出路,於是就有了投資/經濟過熱現象,以及通貨膨脹危險。造成目前流動性過剩的根源來自於中國不斷推升的貿易順差,出口企業不斷把收回的美元兌換給國家,國家就得不斷向經濟體系投放人民幣,這就造成了流動性過剩的現象。
在股票市場,我們提到流動性就整個市場而言指參與交易資金相對於股票供給的多少,這里的資金包括場內資金,即己購買了股票的資金,也就是總流通市值,以及場外資金,就是還在股票帳戶里准備隨時入場的資金。如果在股票供給不變的情況下,或交易資金增長速度快於股票供給增長速度的話,即便公司盈利不變,也會導致股價上漲,反之亦然,這是很簡單的需求供給關系,但這種股價上漲是有限度的,受過多或叫過剩的資金追捧導致股價過度上漲而沒有業績支撐,終難持久,這種資金就是我們常說的熱錢。
上面兩種流動性多數情況下會有關聯,既經濟出現流動性過剩通常會引發股票市場的流動性過剩,所以當國家開始收緊銀根時,股票市場就會失去資金供給,表現不佳。
針對於個股,流動性是另一個概念,指股票買賣活動的難易,也就是說我買了這支股票後是否容易賣出,我們常說這支股票流動性很差,就是指很難按理想價格賣出,所以流動性差的股票多是小盤股或高度控盤的股票,是不適合大資金運作的,即便買完之後股價漲上去了,但賣不掉,對於大資金風險更大,所以他們更願意在流動性很好的大盤股里運作,那裡交投活躍,大量買賣也不會引起股價明顯變動。不過中小投資者就自由很多了,由於資金量少,可以有很多選擇
F. 美國次貸危機是如何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的
2008年夏末美國爆發的這場金融危機,被看做是次貸危機的「升級版」,那麼,二者之間的關鍵聯結點在哪裡?為何美國金融衍生品市場在危機中深受詬病?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了國內的相關專家和學者。
危機本質:美國過度透支消費
「美國的每一個角落裡都是債務。」經濟學家謝國忠這樣形容美國的消費膨脹。
宏源證券(18.15,-2.02,-10.01%,吧)結構融資部總經理宋鴻兵告訴本報記者,2006年美國的總負債還是48萬億,到今年已經達到53萬億。由於其每年GDP的增加值不抵債務增量,所以這個債務會一直增加下去。現在美國必須每天吸納25億美元的國外資本,才能維持自身的流動性,而且這一數字也在變得越來越大。
而其儲蓄率在近20年來卻逐年下降,自2005年之後美國就一直處在負儲蓄狀態。
「全國都不儲蓄,花的錢比掙的錢多,而且已經積累了很大的債務,這就是問題的本質。」宋鴻兵說,美國以負債為代價,借外國人的儲蓄來消費。但一直透支別的國家的儲蓄,能透支多少年?真金白銀越來越少,債務越來越大,形成一個巨大的債務泡沫。當透支到不能再透支的時候,當負債足夠沉重且沒人借錢給你的時候,危機必然會爆發。
在透支消費的過程中,看起來美國成了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實際上卻積累了大量的系統性風險。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中國產能畸形龐大的問題。宋鴻兵認為,美國危機從源頭上講,是全球經濟的嚴重不匹配,即「以美國為代表的資產膨脹型過度消費模式」和「以中國為代表的過剩生產型增長模式」的經濟結構失衡。從更深層次上講,此次危機在本質上是對全球經濟失衡的調整,是對需求方過度消費能力、供給方過剩生產能力的總調整。
百姓違約 引發信貸危機
53萬億美元是美國GDP的4到5倍,這個數字意味著平均每個居民都有20萬美元負債。
資料顯示,長期的低利率政策和房價暴漲是誘致美國家庭過度負債的主要原因。美國家庭房產占名義GDP之比2005年達到頂峰,家庭債務與資產之比從2001年起急劇上升,過去7年家庭債務與收入之比超過之前39年的水平。但房價不能無限上漲、在債務系統撐不住之後,債務回歸也將導致美國過度消費能力的回歸。
專家指出,百姓是否違約主要是看收入情況。伴隨著美國經濟的衰退,當收入確實負擔不了消費的時候,百姓的違約案件開始增多。其中信用最差的次級貸款也就最早出現了問題。
資料顯示,在美國房屋抵押貸款過程中,根據借款人不同等級的信用水平,分為次級貸款、次優貸款和優質貸款三個級別。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在針對次貸危機的調研報告中指出,與優級貸款發放機構不同,次級貸款發放機構大部分缺乏銷售網點,大多以經紀人、客戶代理為銷售渠道,而且這些機構大多不能吸收公眾存款,而是依賴於貸款的二級市場和信貸資產證券化來獲得流動性。相關的代理機構缺乏類似於金融機構貸款審查和風險管理制度,他們在利益驅動下,盲目發展客戶市場,忽視借款人風險,成為孕育危機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大型商業銀行直接捲入次級貸款的不多,因此遭受的直接影響也不大。但是,一些商業銀行投資於與次級貸款相關的各種證券化產品,則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在剛剛過去的6、7、8月份中,由於利率大規模重設,百姓債務負擔也迅速上升,導致了美國優質借款人也開始出現大規模違約。這個時候,美國危機就變得很不一樣了。
美聯儲再調降利息已不管用了,因為貨幣政策調降只能對金融機構管用,它的資金成本有所下降。但普通老百姓違不違約,則取決於每個家庭的收入情況。2008年美國百姓的收入7年來出現的第一次下降,糧油消費品價格卻在暴漲,生活成本在上升,加之面臨調息高峰,幾方面因素促成了包括優質借款人在內的大規模違約。
宋鴻兵說,房地美和房利美出問題就代表優質客戶的違約大量出現,因為「兩房」95%以上的貸款都是優級貸款,次優級和次級非常少。然而從2006年到目前「兩房」的貸款違約率卻漲了7倍。
信用衍生品,
將信貸危機引至金融領域
「華爾街的種種高風險金融衍生品已經成為『金融領域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沃倫·巴菲特2003年發出的這一警告,在剛剛過去的這個9月得以應驗,華爾街第一次讓全球領教了金融衍生品的殺傷力。
次貸危機本來是信貸市場的問題,但經過復雜衍生品,最後變成了證券市場的問題。MBS(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就是次級貸款發放機構因為無法通過吸收存款來獲得資金,為獲得流動性而把次級貸款組成「資產池」,通過真實出售、破產隔離、信用增級等技術發行的證券化產品。後來,以MBS為基礎資產進一步發行ABS(資產支持證券),其中,又衍生出大量個性化的CDO(擔保債務憑證),以及進一步衍生出「CDO平方」、「CDO立方」等等。持續上漲的房價以及較低的利率水平使風險溢價較低,於是,這些產品成為機構投資者不惜以高杠桿借貸進行投資的對象。
因為次級貸款是上述信用衍生產品最初的基礎資產,所以次級貸款的運行狀況直接或間接決定著這些產品的市場運行。一旦次級貸款發生危機,上述產品的市場將很難倖免於難。
由於資產支持證券的反復衍生和杠桿交易,實體經濟的波動(如房地產市場的波動)使這些信用衍生品市場及相關的金融市場產生更為劇烈的波動。
對賭違約事件,
大型金融機構夢斷CDS
當優質借款人出現問題,「兩房」危機顯現時,拖垮包括貝爾斯登、雷曼、美林、AIG和「兩房」的CDS(信用違約掉期)浮出水面。
據了解,CDS是1995年由摩根大通首創的一種金融衍生產品,它可以被看做是一種金融資產的違約保險。其中,購買信用違約保險的一方被稱為買家,承擔風險的一方被稱為賣家。雙方約定如果金融資產沒有出現違約情況,則買家向賣家定期支付「保險費」,而一旦發生違約,則賣方承擔買方的資產損失。一般而言,買保險的主要是大量持有金融資產的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而賣信用違約保險的是保險公司、對沖基金,也包括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
從表面上看,信用違約掉期這種信用衍生品滿足了持有金融資產方對違約風險的擔心,同時也為願意和有能力承擔這種風險的保險公司或對沖基金提供了一個新的利潤來源。事實上,信用違約掉期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熱烈追捧,其規模從2000年的1萬億美元,膨脹到2008年3月的62萬億美元。據統計,僅對沖基金就發行了31%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至此,CDS早已不再是金融資產持有方為違約風險購買保險的保守范疇,它實際上已經異化為了信用保險合約買賣雙方的對賭行為。雙方其實都可以與需要信用保險的金融資產毫無關系,他們賭的就是信用違約事件是否出現。
而當違約事件大規模出現的時候,凡是跟這些相對應的金融衍生品的大型金融機,如貝爾斯登、雷曼、美林、兩美、AIG這些CDS「超級玩家」都接連倒台。
美國危機帶給世界的另一個教訓,是他們給予了市場過大的融資杠桿比例和過長的金融衍生品鏈條,過於復雜的衍生產品使監管變得非常困難,其中又涉及到混業經營和分業經營的問題,更容易出事。
G. 什麼是過渡資金
銀行過渡性資金是銀行在經營業務過程中發生的臨時性、過渡性的資金,即暫收款項、暫付款項及待攤費用。這部分資金,也是銀行的內部資金。
H. 工行卡出現360借條放貸資金過度戶是怎麼回事
具體情況,你還是抓緊聯系一下銀行客服,請銀行幫助解決。
I. 財務管理投資不足和投資過度怎麼理解
投資不足:指的是放棄凈現值為正的項目而損害債權人利益進而降低企業價值的現象。
過度投資:指的是投資於不盈利項目或者是高風險項目而產生的損害股東以及債權人利益而降低企業價值的現象,過度投資會損害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這點需要注意。 發生過度投資主要有兩個情形:經營者和股東之間利益沖突,經營者自利行為會產生過度投資問題;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矛盾沖突,經理代表股東利益會採納成功率低甚至凈現值為負的高風險項目,從而產生過度投資。
理解以上名詞,主要是理解代理理論,企業產生財務困境的時候,更容易發生債務代理成本,產生過度投資或者投資不足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