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玉米價格又落了,年前還能漲嗎
我覺得會漲抄,但不會大幅度的漲。襲春節前,國內玉米價格可能會回升,但別指望會達到高位!元旦前,玉米的價格只會越來越低!現在是12月底。
在不到兩周的時間里,我已經能夠給出一個負責任的、准確的預測。從現在到明年年初,國內玉米價格仍有一定的回落空間和可能。
年底前把那些水分多的穀物盡快賣掉!你越拖延,價格就越低!一些水分較低、等級較高的玉米可以在春節後銷售。當然,也可以根據個人資金情況分批銷售!
『貳』 玉米價格還能調整多久,幾月份能夠開始上漲
本輪上漲的原因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農戶惜售:中秋節至國慶節期間,新玉米率先上市的華北產區玉米價格一度跌至8年來最低點,幾毛錢一斤的售價著實令當地農戶吃不消,因此產生了惜售心理。同樣,國慶節後上市的東北玉米也面臨同樣的境況,因此農戶惜售引發貿易糧減少,企業逐漸上調收購價。 2、天公作美:玉米自收割到上市是需要農戶脫粒、曬干,而北方近期的降雨、降雪天氣則影響基層玉米上量,供應隨之減少。 3、交通運輸:一方面來自交通新規帶來的運輸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則是新糧集中上量後,港口船期及銷區汽運、火車等交通運輸情況依舊不容樂觀,集中到貨時間段或將再度推遲。 4、政策:央企收購、臨儲停拍、深加工企業補貼、運輸補貼(傳聞)等政策發布。未來玉米、豆粕價格走勢如何?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玉米價格的上漲主要動力是運輸、天氣及政策的提振,而行情寶也判斷,玉米價格的上漲主基調將繼續維持一段時間。隨著新玉米陸續上市,這番由上述因素主導的上漲行情將接近尾聲,玉米價格存在回調風險。行情寶建議農戶適時出手,養殖戶及用糧企業逢低補庫。豆粕價格短期內利多因素支撐偏多,預計短期內將繼續維持堅挺模式,有機構預測12月後即便價格下跌,2900元/噸將成為支撐點。
『叄』 我們的玉米能賣到多少錢以後玉米還能漲錢嗎
多位玉米深加工企業負責人這樣說,政策托高玉米價格,造成企業原料成本提高,導致企業產品沒有競爭力,生產有了虧損,國家就應該補貼。而最終實踐中形成這樣一個現象:保護農民利益——提高玉米價格——給深加工企業補貼,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玉米價格嚴重脫離市場,而玉米深加工企業也必須依賴政策補貼才能生存。
「國家應該採取措施讓生產歸生產,市場歸市場,更注重發揮市場在價格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通過市場價格信號引導生產、調節供求。」中儲糧吉林分公司購銷計劃處處長宋海河表示。
「農產品和玉米深加工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患上了『補貼依賴症』,必須實施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破解玉米及部分農產品的兩難局面。」劉笑然說。由於國家庫存高,用糧企業依賴性增強,原來飼料企業庫存保持3至4個月,玉米深加工企業庫存保持5至6個月,而現在加工用量狀態被打破,飼料企業隨買隨加,貿易企業紛紛退市,不再存糧,深加工企業也僅有一周的加工量。
據中新網報道,全國秋收已近收官。作為秋收主要作物,今年玉米的產量將再度提升,但迎來豐收的主產區農戶們卻高興不起來。《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河北、吉林等省采訪獲悉,目前玉米收購價格明顯低於往年,嚴重挫傷糧農種糧積極性,甚至有土地流轉種糧大戶開始毀約棄租。同時,玉米庫存持續高企,不斷蠶食深加工行業的利潤。多位專家指出,玉米等幾大主糧目前在價格形成機制上存在諸多積弊,需要加速完善和改革當前的臨儲政策,用市場之手來解決問題。
玉米量增價跌傷農心
「現在價格太低了,想等一等再賣。」河北省成安縣辛義鄉東霍村農戶李慶說,今年玉米價格太低,壓縮了他大部分的利潤,「賠本倒是賠不了,但是利潤沒了。」
眼下河北的秋糧大部分收獲完畢,秋種工作正有序進行。記者在河北采訪了解到,農戶反映今年玉米長勢良好,產量穩中有升,但價格卻節節走低。以新玉米為例,價格從剛上市的1.1元/斤左右已經下降到目前的0.8元/斤左右,價格明顯低於往年,也低於農民預期,農戶出現惜售情況。基層農戶還反映,種糧比較效益本來就低,又遇今年糧價大跌,農戶利益受損嚴重。這導致種糧大戶不得不調整種植結構,縮減種植面積,種糧積極性降到冰點。
還有一些種糧大戶說,玉米價格低迷,但是並沒有企業趁機收購。因為在企業看來,玉米價格還將繼續走低,目前有價無市,買的不願買,賣的不願賣。
邯鄲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分析稱,按照目前的價格行情,農戶一畝地一年純收入在300元,大戶由於存在規模效應,收入在500元至600元,種糧比較效益本來就低,今年低迷的玉米價格還將導致農民收入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農民種糧積極性進一步遭到打壓。
對於後市價格,多位種糧大戶表示不樂觀,價格有可能持續偏弱,種糧大戶有減少大田作物種植面積的打算。
邯鄲種糧大戶李波流轉土地5000畝,他說,今年玉米價格偏低,刨除各種成本,僅僅保本,本來有擴大流轉土地面積的打算,面對現在的價格行情,不得不放棄這個想法。此外,為維持運轉,他打算擴大蔬菜種植面積,目前流轉的土地中有百分之二十種植蔬菜,明年打算將這一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三十。
業內人士分析稱,由於流轉大戶種植成本居高不下,每年的租金壓力普遍較大,加之缺少貸款抵押物,目前大戶的資金鏈普遍吃緊,已經出現毀約棄租現象。普通農戶看到種糧效益低,更不願意種地,農民不收種,大戶退租退不了。
成安縣農業局副局長張書廷說,今年玉米價格如此低,近年來少見,種糧比較效益本來就低,又遇糧賤傷農年景,各方需要慎重考慮如何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政策性糧食大量積壓倉庫爆滿
此前國家發改委、糧食局、財政部、農發行聯合發文,公布本年度玉米收儲價格。其中掛牌收購價1元/市斤,比去年平均價1.12元/市斤下降10.7%,這一決定的宣布導致玉米期貨市場價格也應聲而落。
據悉,從2008年開始,國家在東北地區推行玉米臨時儲備政策。在當年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臨儲政策對於保護農民種植積極性,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由於過去我國臨儲玉米價格只漲不跌,該政策的負面影響愈來愈顯著,糧食庫存問題逐漸激化。
據測算,截至目前我國臨儲玉米結餘量在1.5億噸水平,由於大豆、棉花、雜糧等種植區域向玉米轉移愈發明顯,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測,我國新季玉米產量有望達到2.32億噸,再創歷史新高。而國家交易中心今年拍賣情況顯示,本年度至今累計拍賣成交玉米量僅為586萬噸,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000萬至3000萬噸規模。
中儲糧吉林分公司購銷計劃處處長宋海河告訴記者,目前分公司轄區各種性質糧食嚴重超負荷。「泄庫泄不下去,深加工能力嚴重開工不足,飼料用糧也大幅減少,再加上低成本的替代品增多,造成糧食庫存主要是玉米的倉庫爆滿。」
據了解,雖然今年吉林省出台了針對糧食加工企業的扶持補貼政策(企業每加工一噸玉米中央財政補貼100元/噸,地方財政再補貼50元/噸),但由於價差遠遠超過補貼幅度,政策成效不明顯,競價拍賣成交量低,市場購買力嚴重不足。
自5月上旬開始,國家已經連續12周向吉林省投放臨儲玉米拍賣指標,雖然今年國家將臨儲拍賣時間較上年提前近兩周左右,但總成交量僅為135.44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75%以上。「成交量低直接反映出當前市場需求疲軟,享受補貼後的企業仍然虧損,很難有拍賣的興趣。」中國糧食協會玉米分會副秘書長劉笑然說。
從吉林省情況看,飼料、深加工企業嚴重虧損,酒精加工企業虧損600元至800元/噸,澱粉加工企業虧損100元至300元/噸,多數企業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
不僅消費不足,今年以來國家一直沒有安排跨省移庫,導致騰倉倒庫一直沒有渠道,出現了庫存爆滿,銷不動、調不出、儲不下現象。「估計今年玉米產量至少3000萬噸,目前分公司和地方國有糧食企業已經沒有空餘倉容,加上租庫收購人員有限、委託收購風險隱患多,大量積壓的糧食將出現管不了、管不好的問題。」宋海河說。
宋海河告訴記者,目前中儲糧吉林分公司庫存量大,點多面廣,有2430萬噸糧食露天儲存,露天貨位多達4萬余個,特別是有的庫點利用非標准倉儲糧,缺少機械通風、電子檢溫等功能,缺乏儲糧經驗,極易出現糧堆發熱、結露、生蟲、生霉甚至壞糧情況,還有的企業消防、防雷設施不符合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生產隱患。
『肆』 玉米價格為什麼連續上漲,能漲到什麼時候
本輪上漲的原因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農戶惜售:中秋節至國慶節期間,新玉米率先上市的華北產區玉米價格一度跌至8年來最低點,幾毛錢一斤的售價著實令當地農戶吃不消,因此產生了惜售心理。同樣,國慶節後上市的東北玉米也面臨同樣的境況,因此農戶惜售引發貿易糧減少,企業逐漸上調收購價。
2、天公作美:玉米自收割到上市是需要農戶脫粒、曬干,而北方近期的降雨、降雪天氣則影響基層玉米上量,供應隨之減少。
3、交通運輸:一方面來自交通新規帶來的運輸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則是新糧集中上量後,港口船期及銷區汽運、火車等交通運輸情況依舊不容樂觀,集中到貨時間段或將再度推遲。
4、政策:央企收購、臨儲停拍、深加工企業補貼、運輸補貼(傳聞)等政策發布。
未來玉米、豆粕價格走勢如何?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看,玉米價格的上漲主要動力是運輸、天氣及政策的提振,而行情寶也判斷,玉米價格的上漲主基調將繼續維持一段時間。隨著新玉米陸續上市,這番由上述因素主導的上漲行情將接近尾聲,玉米價格存在回調風險。行情寶建議農戶適時出手,養殖戶及用糧企業逢低補庫。豆粕價格短期內利多因素支撐偏多,預計短期內將繼續維持堅挺模式,有機構預測12月後即便價格下跌,2900元/噸將成為支撐點。
『伍』 玉米價格會怎樣呢能漲嗎
豬肉價格一路上漲,本月還會漲嗎?今(11)日,記者從重慶市農委發布的大宗農產品產銷形勢分析月報中了解到,本月因氣溫較高,豬肉消費需求將有所下滑,對價格快速上漲有抑製作用。預計本月,重慶豬價整體呈現穩中小漲態勢。
預計「二師兄」身價穩中小漲
「二師兄」的身價跌了17個月後,迎來4個月的連續上漲,幅度超過50%。「目前豬價上漲,是對前期豬價虧損的修正和彌補,屬於恢復性上漲。」市農委介紹,從時間和力度上看,豬價上漲仍具有一定的空間。
本月重慶溫度較高,市民在高溫天氣中比較喜愛清淡食物,因此,豬肉消費需求有所下滑,這對價格快速上漲有抑製作用。市農委預計,8月重慶豬價整體將呈現穩中小漲態勢。
跟著「二師兄」水漲船高的還有玉米和淡水魚。市農委介紹,隨著生豬價格快速回升,飼料需求增加,加之國內進口玉米和雜糧總量下降,玉米價格本月將呈現穩中偏強態勢。淡水魚8至9月份價格也將有所回升。
本地蔬菜少了 蔬菜價格總體將小幅上漲
蔬菜方面,本月部分本地蔬菜品種處於上市尾期,外地蔬菜調入量環比增加,價格總體將小幅上漲。但茄子、南瓜、藤菜、萵筍等蔬菜貨量充足,價格環比或將下降。
我市糧油將繼續處於季節性銷售淡季,價格將保持平穩運行。新季小麥、早稻上市供應量不斷增加,但在國內最低收購價和生產成本支撐下,米、面價格也將延續穩定行情。
葡萄李桃豐收 柑橘有望實現九連增
水果方面,今年夏天,我市伏淡季水果普遍增產,預計產量145萬噸,較上年增加8.9萬噸,產量增幅較大的有葡萄、李子、桃子。
今年,我市柑橘產業有望實現九連增,預計總產量249.2萬噸,同比新增15.2萬噸。為了解決柑橘同時上市,銷售困難現象,我市大幅調減了柑橘中熟品種,重點發展了晚熟柑橘,讓早、中、晚熟柑橘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解決了集中成熟、集中上市的產銷壓力,市場持續看好。
『陸』 玉米價格漲勢能持續多久
根據歷年的情況來看。也就是最多半年。
『柒』 玉米價格大漲,後期還會持續升高嗎
玉米價格會上漲。
10月8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發布通知,根據有關部門的決定,暫停專玉米拍賣將從2020年屬10月18日起暫停。這一消息對於目前持續下跌的玉米價格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
這份通知的正式意義大於其實際意義,因為如果拍賣和儲存繼續進行,營業額不會太大。中國北方的玉米收獲已經進入高峰期。新玉米將於2020年在中國東北收獲。
(7)玉米需要幾年價格能夠回升擴展閱讀: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糧食問題一直是人們比較關注的點。自新冠爆發以來,玉米價格也隨之有所上漲,還是趨勢一直呈現增長狀態,目前有所緩和。在目前的大趨勢下,受到疫情和天氣情況的雙重影響,估計玉米的價格還是會繼續上漲,不過也有可能保持穩定不變。
導致其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新冠疫情和天氣方面。新冠疫情原因導致對於糧食需求有所上漲,因此,就會導致其價格的上漲;受到天氣影響,台風天氣幾次,導致玉米的提前收割,也就是能夠為市場提供新鮮的玉米,這也是為什麼玉米價格有所上漲的原因。
『捌』 現在的玉米什麼價,年後能不能漲
這么說吧,2018年產玉米肯定還會繼續上漲,整體來看,縱觀整個年度,東北地區的優質玉米年度最高值達到一元每斤以上問題不大,而華北地區優質玉米最高價格則有望達到一塊一每斤以上,這應該是近三年以來我國玉米市場現價的最高值。
但是在從現在十一月下旬到年底之間,新產玉米價格還是有一定的波動,存在一定的下跌風險,可是這依舊不能改變新產玉米價格在春節前後達到年度最高值。
新產玉米肯定還有上漲空間
其實,鍾情三農對於這個問題的態度其實一直很明確,那就是2018年產玉米價格肯定還會比目前的狀態要高,現在各大玉米主產區中的新產玉米價格雖然已經普遍比去年同期高出很多,但是這絕對不是價格的最高點。
近期,不管是東北玉米主產區還是華北玉米主產區的新產玉米現價都比上市初期上漲200元每噸以上,其購物價格肯定還會繼續走高。
筆者預測,今年的新產玉米最高價格還要在目前的基礎上整體上漲一毛每斤左右,也就意味著當下國內玉米現價還有200元每噸的上漲空間。
根據本年度國內玉米供需現狀,目前東北地區玉米現價多在1600到1900元每噸之間,而華北地區新產玉米現價多在1800到2100元每噸,而到了農歷春節前後,其價格將整體上浮200元每噸左右。
其中,東北地區玉米現價將整體達到2000元每噸大關,也就是時隔多年達到1元每斤,而山東地區新產玉米最高價格則有望達到2200元每噸以上,甚至還有繼續上探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