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跟蹤主力資金
資金是可以對倒的,需要辨明莊家的行為;這時候莊家是在做什麼,是建倉還是洗盤,回還是出貨等等
我們在投答資的時候,首先就要明白自己介入市場品種之時,整個市場品種的趨勢發展的狀態如何!其次,我們需要明確自己准備買、賣的位置是處於整個市場品種的具體階段!再次,我們必須分析該目標品種目前的形態發展!而對於投資技巧,首先要求我們具備:
1、實戰的理念!2、先進的工具!3、精確的方法!4、優良的心態!
Ⅱ 如何跟蹤個股主力資金的流向
需要花錢購買軟體 ,如 錢龍黃金眼,
否則其他的軟體看不了主力資金流向。
除了軟體還有私募機構,這也需要掏服務費,
要是有經驗的話看指標和趨勢也能分辨出哪只股票主力資金流向大。
Ⅲ 如何跟蹤主力進行操作
跟蹤主力資金動向進行操作是散戶增加勝算的有效方法。TOPVIEW關閉了,但不管有沒有可靠的數據分析軟體,主力資金運作因其自身特點而必然存在的規律不會消失。把握幾點主要規律,輔之以對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大致把握以及對盤面細致的觀察,基本就可以坐等主力抬轎,安然在高崗套現。 一、主力肯定在低位建倉,在高位出貨。除非有基本面的重大突變,主力一輪完整的操作必然會遵循這個規律。明白了這一點,散戶投資者就會清楚,進入和離場的戰略區間應該在哪裡。把握好這一點,投資就成功了一半。問題在於如何判斷是否處於低位區間和高位區間。一個可行的方法是:同前一個日線和周線波浪高點和波浪低點進行比對,並根據當期波浪線的趨勢進行判斷。對於散戶朋友,如果能夠優於並先於主力對基本面和趨勢以及節奏進行准確判斷,可以在低位先行介入或在高位先行賣出;如果不能,則不要奢望在比機構還低的最低點建倉,在比機構還高的最高點出貨,而可以進行右向操作:即確定主力開始動作後迅速跟進。那麼,如何判斷主力開始動作了呢? 二、主力的動作肯定要有量和操作周期。主力之所以成為主力,就是資金量大。其動作必然伴隨量的痕跡。所以,散戶應以一定周期的成交量狀況,判斷是否存在主力開始建倉或出貨的可能。而量的明顯程度跟主力的操作周期長短負相關。這個判斷周期如何確定呢?一方面,除非基本面發生重大突變,主力不會急速拉升或急速殺跌,因為這樣會抬高吸籌成本或降低變現價格,而且暴露行蹤;另一方面,沒有基本面重大變化的急升和急跌,多為游資興風作浪,散戶投資者最好不要盲動;再一方面,由於當前形勢變化較快,熱點轉換頻繁,以年為單位的主力操作周期會非常少見。因此,散戶可以主要通過日線排列結合周線排列的形態和量能變化觀察是否有主力開始動作並判斷其進程。這也是我們在第一條中目前對高低區域的判斷以日線和周線為依據的原因。通常,一個完整的主力操作周期至少會包括:吸籌,洗盤,拉升,誘多,出貨間或反復的過程。一輪上升通道之後,頂部造成趨勢線偏離的放量滯漲或收陰一般是一輪下降通道的開始,反之基本亦然。當然,基本面的重大突變會顛覆主力戰略方向和動作速度。但常規意義上,散戶可以利用這方面的規律辨別並享用一浪行情的主過程。那麼,如何更准確地判斷主過程進出點呢? 三、主力要有利潤兌現的空間。主力船大,但難以調頭,其開始建倉到逐步出貨要有一個比散戶復雜得多的過程。而且,總體上,其建倉期的成本會逐步加大,出貨期的套現價格會逐步降低。因此,主力從開始建倉到開始出貨,沒有30%的上漲空間,很難完成一輪圓滿的操作周期。對部分博T+0或T+1操作的超短波游資,散戶大可不必搶食。明白這個道理,散戶在對戰略區間、主力動作進行判斷後,就可以把握大致的進場和離場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把握主過程就可以了,把最低的買點和最高的賣點留給主力或別人,也就把風險留給了別人;基本面出現重大突變時;主力會堅決改變戰略和操作方向止贏或止損,散戶投資者應即刻動作,避離更加糟糕的局面。那麼,事情就這么簡單嗎? 四、主力要隱蔽、偽裝和掩護其行蹤。加籌和拉升要洗盤,出貨要誘多。大道至簡,幾個可以使用的辨別標準是:洗盤一定是在主力建倉過程已經開始但籌碼並不充足的階段,主力並無可觀的利潤空間,基本面沒有重大惡化因而股價下行只能在技術層面,小單賣出筆數增加促進籌碼集中等;誘多一般是在主力倉位已足要大廝出貨,利潤及兌現空間已經可觀,對該股的推薦密集出現等。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是:市場已形成龐大復雜的利益關系網,主力不是慈善機構,沒有哪一家真正會在自己買入之前向你推薦,在自己賣出之前向你提示風險。謹以此文獻給對本博予以認可和支持的散戶朋友。 本文為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或投機建議,據此操作,收益與風險自理。
Ⅳ 股票市場中如何跟蹤莊家
(一)、吸貨手法:
1)、在技術圖形上突然破壞原有的通道,並設法擊穿重要的技術支撐位,引發技術派炒手的止損盤,形成股價階段性向淡形態,然後趁機吸貨。
2)、發布利空消息,動搖投資者的信心,讓投資者在恐慌中交出手中的籌碼,並借機吸納,投資者在恐慌之餘,回頭一看,股價卻並未跌下來多少。
3)、利用市場人氣低迷,一邊打壓股價一邊悄悄買入,雖然大市似乎沒有出頭之日,但個股股價就是跌不下去,只是在一定范圍內窄幅波動,甚至有時候突然放量。
4)、大市已經接近底部區域,主力不得不在短期內完成收集任務,於是主力在大部分投資者都對大勢判斷還不明朗的情況下,迅速拉高股價,股價急升令獲利者急於拋出,達到快速建倉的目的。
(二)、吸貨時成交量的變化規律:
1)、股價下跌的底部區域原本成交極度萎縮的情況下,從某一天開始有溫和放量但又不引人注目,之後連續多天一直維持這一水平,每天成交極為接近,而不像後來那樣時大時小,這種變化不是偶然的,而是主力有計劃的吸貨造成的。
2)、在下跌底部區域個股的成交量由不規則的變化到有規則的變化,成交量溫和遞增,同時股價也小幅走高,這種情況反映出主力較為急切的進貨心情,這種成交量和股價形態出現後,股價大幅攀升便指日可待。
(三)、主力吸貨時的K線形態:
1)、在個股股價的底部區域反復出現十字星、倒T字型和T字型,這些線不斷出現,每天的收盤價大致相當,主力成本位於上、下線之間或稍高一點,這些K線的出現是十分明顯的主力進貨痕跡。
2)、在底部區域以小陽線緩步推升,底部漸高,但這些陽線還沒有達到足以引起人們注意的程度,當主力以大量和大陽拉起股價時,人們才如夢初醒
Ⅳ 如何追蹤主力機構的資金流向
一般看特大單或者大單的成交記錄,根據股價的不同,一般採用一個買賣單50萬以上成交金額為主力的資金流向。
Ⅵ 如何搜尋主力蹤跡如何判斷主力意圖
何必要追蹤主力呢
主力的布局和手法是很隱蔽的
魄力和心態更在一般散戶之上了
你應該多注重基本面和技術面的分析
每隻股票都有人坐莊的
就看你技術怎麼樣了
技術好的人就是主力級的人物了
不要為了捉主力而苦惱
有人在那吸籌你就跟進
Ⅶ 如何從成交龍虎榜上發現主力意圖
資金分析不是猜測,結合介入資金的進進出出,分時圖/k線/盤面表現,來判斷主力意圖,以做到以主力共進退
一、龍虎榜看成交數據
1、買入性質:
游資還是機構?游資風格?是否有聯系?(是否是著名游資,還是一日游資?是否有同一資金的不同馬甲?機構上面寫的是機構專用,而證券營業部則是代表游資);
2、買入戶數:
一家機構,還是多家機構,還是游資混雜,機構當然是越多越好,機構進駐往往中期行情較大,一日游較少;
而游資和機構混雜說明游資和主流資金達成共識,繼續大漲概率較高;
3、買入量:
機構買入金額佔到當日成交金額的百分比多少,越多籌碼集中當然越好;(若游資單個買入量過大則拋售概率也大)
前5買入和賣出的相對值多少?(差別別太大)
4、漲停性質:
第一次漲停,還是連續漲停;(首次漲停的空間更大)
是游資接力,還是機構推升;(強力游資介入的個股走牛的概率更大些)
是加倉漲停,還是對到漲停?(加倉漲停無疑更看好,對到拉升顯示主力不肯投入過多籌碼調整壓力大)
游資風格如何?號召力怎樣;(有的游資只擅長一日游,有的游資擅長波段)
第一個漲停買入的主力出了沒有?有何關系;(是接力還是鎖倉:接力的持續性更強,鎖倉後的拋壓大)
5、板塊效應:
個股所在板塊有幾家漲停,板塊效應強不強(越是有板塊效益越是持續性強);
二、主力被套的操作策略
1、等待觀望:忍耐,等待機會再次啟動來自救;龍虎榜體現的是暫時消失;
2、止損:龍虎榜體現的賣出金額比買入金額少;
3、T+0自救:龍虎榜體現的是同時出現在買賣欄;()
4、其他友好主力前來搭救;龍虎榜體現的是暫時消失;
三、龍虎榜個股分析:
基本面----年報業績、分紅情況等;
資金面----機構買入比例,游資T等;
技術面----主要是股價後市走向預判。
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實戰,是否可以買、賣、持,最後的落腳點。
四、交易行為分析
1、實力游資:有實力游資介入說明該板塊有可能活躍,若是明顯的板塊啟動則成功率更大;
2、加倉:表明非常看好後市,可以跟進;在盤面上表現的是連續大漲或者漲停;
3、對倒:對倒的股票一般上升空間有限了,除非有新的利好出來導致有新增實力游資入場;對倒出現後一般就是出貨;在盤面上表現的是標準的對倒出貨圖形;
4、一家獨大:拋壓可能較大,需要資金接力才行;在盤面上表現的快速漲停;
5、出貨:一般來看最大的主力出局後股價基本也到頭了,成也蕭何敗蕭何,因為基本都是散戶行情了;在盤面上表現是高位十字星/烏雲蓋頂/黃昏之星;
6、鎖倉:推升漲停的主力沒有出貨的動作,隨著股價的進一步上漲,這部分鎖倉的倉位就是一個大的拋售力量。
Ⅷ 成交量如何看主力意圖 怎麼分析股票成交量
在長期大幅下跌後的低位區域,主力機構要想吸到大量籌碼,所對應的是有大量股民散戶割肉。假如主力機構要吸到個股五成的籌碼,那麼相對應的市場中就要有一半的持股者割肉。要想做到這一點,主力機構就必須製造種種假象讓市場看淡,製造各種空頭形態,迫使散戶投資者低位交出手中的廉價籌碼。
對於在低位區域是否是主力增倉洗盤,從成交量方面的變化情況來看,很容易辨別是否是主力機構在增倉。在低位區域個股上漲時大幅放量,下跌時急劇縮量,說明是主力機構較為明顯的建倉增倉行為。
一般稍懂技術的投資者也容易分辨。但在更多的情況下,主力吸籌的運作會比較隱蔽,成交量變化的規律並不是很明顯,但在判別時也不是無蹤可尋。從K線組合來看,經常出現放量滯漲,縮量回調的現象,成交量始終維持在一個較為活躍的水平,在盤中也時常看到脈沖式放量,回調時大幅縮量,回調時成交稀少的盤中特徵。
隨著主力資金吸籌量的不斷增加,往往會通過各種手段來控制調控股價的走勢,使股價不至於過早地升幅過快,而造成建倉成本的增加,同時通過調控股價也可以調整和修復技術指標。在一般情況下,當主力機構吸籌到一定程度之後,反而會大肆打壓、洗盤,將一些意志不堅定的散戶趕出局。
因此在K線形態上,往往會做成明顯的頭部形態和前期筆者介紹的一陰抱幾陽,或連續的下跌陰線等等,技術指標上形成嚇人的死叉,以迷惑一般的投資者。
在通常情況下,股價在充分築底後,開始小幅上漲,成交量在5日、10日均量線上下頻繁波動,股價上漲時成交量超出5日均量線,股價下跌回調時成交量低於5日、10日均量線,形成「鋸齒」型的成交量組合時,都是明顯的主力建倉增倉信號。另外在低位弱勢區域能夠放量突破密集區後主動回調的一些個股,也是主力明顯的增倉洗盤行為。
因為主力機構通過突破套牢密集區後主動回抽,一方面可以吸到更多的籌碼,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籌碼更趨於集中,為以後的大幅拉抬鋪平道路。在通常情況下,主力機構在股指較長時間下跌後,一般不會無意識的突破歷史上的密集套牢區,因為這樣會花費很多資金。
因此股指在低位區域放量創出新高的個股,如果後市沒有較大的上漲空間,主力資金不會輕易進場為他人解套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主力資金在低位某一區域累積的成交量越大,換手率越高,則表明主力的籌碼越集中,未來的相應上漲空間也才會越大。
總之,當低位區域出現上升放量,回調縮量或低位出現較大的成交量時,往往是主力資金建倉、增倉的信號。在底部區域無論K線組合有多嚇人,都是主力機構為吸籌耍的花招和把戲,其意圖都是通過反復震盪來收集廉價籌碼,使市場成本趨於一致,以便為今後的拉抬作鋪墊。
Ⅸ 如何根據盤面看出來主力的操作意圖
根據盤面看出主力意圖是一件非常有難度的事情,這取決於個人的基本功和看盤經驗,比如,當盤口看到大單向上掃,你可以理解為主力進攻,也可以理解為主力誘多,也有可能是主力的試盤,有基本功的就會結合股價所處的位置,掃單的時間,交易的密度等等綜合分析,總之,對主力行為的判斷,一定是綜合性分析的結果,而不能憑自己主觀想法,否則往往會吃虧,有時候還會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