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金銀價格比超過80

金銀價格比超過80

發布時間:2021-08-03 02:29:01

1. 現在白銀市場多少錢一克

以華通2#白銀價格為例,華通2#白銀已經從2002年年初的1200元/千克上漲到目前的1500元/千克,也就是說1.5元/克.

·白銀市場風光無限--國內外銀市走勢分析

隨著各個行業對基本金屬的需求上升,2003年下半年全球基本金屬價格全線飄紅。由於黃金價格上漲和白銀需求增長的雙重拉動,國際白銀價格繼續振盪上行,沖出5美元/盎司阻力,暫時走出4年多來的低谷,價格穩居在5.0美元/盎司之上。到2003年底,白銀價格更是達到6.0美元/盎司。預計今年的白銀價格將繼續看好,如不出意外,全年白銀平均價格將穩居在5.25美元/盎司以上。 國際銀價攀高今年依舊堅挺縱觀2003年,倫敦金銀協會(LBMA)白銀年平均價格為4.88美元/盎司,比2002年4.60美元/盎司的年平均價格上漲6.06%;2003年國際市場白銀價格最低為4.37美元/盎司,最高上漲到12月31日的5.965美元/盎司,是5年半以來最高。綜合各機構最新公布的統計,2003年全球礦產銀的產量與2002年相比變化不大。白銀除了再生回收外,其主要伴生於鉛鋅銅作為副產,統計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不同機構統計的數據也不一樣。據美國地調局《世界金屬統計》分析,2003年全球礦產銀產量即使遞增,相對於需求來說,遞增的也不多。英國商品研究所(CRU)和金田礦業公司(GFM S)的數據估計,2003年全球白銀供應比2002年下降,全年供應略有短缺。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礦產銀有可能小幅下降。另一方面,根據國外一些機構公布的資料,各國政府(主要是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國防後勤局)白銀拋售量可能減少。CRU認為,2003年全球白銀回收量有減少的趨勢,大約比2002年減少50噸。估計2003年全球白銀總供應量比2002年減少725噸。此外,目前世界白銀的供應在減少,白銀工業的投資是歷史最低水平。這可以通過庫存等表現出來,自1990年以來,世界白銀總庫存下降了74%,現在白銀的庫存已經是歷史新低。雖說目前白銀消費總體還是偏低,但在過去的10年中,白銀的消費大體上是遞增的。總的看來,全球礦產白銀的總產量在未來某個時候可能會有所增加,不過這要等一些大型新礦產完全達產或有新的銀礦山投入使用。由於全球礦產銀產量暫不會增加,而目前世界各個行業對白銀的需求還在穩步增長,這就為未來銀市的繼續看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隨著經濟的發展,白銀製造業的需求緩慢增加,白銀用於電工、電子、焊接合金和焊料、首飾和銀製品、銀幣和紀念章的量將增加。估計2003年製造業需求白銀達25925噸,同比遞增2.2%,2004年這種勢頭將繼續維持。從中長期看,白銀價格若想有新的作為,必須突破7美元/盎司的關鍵位,目前看來,這還需要有新的動力。有分析認為,未來美元匯率變化仍然是決定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價格的重要因素。在美元貶值的情況下,購買白銀等對金屬進行保值,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美元的疲軟,美國害怕受到恐怖襲擊,伊拉克局勢的動盪不定等因素,將綜合決定未來貴金屬市場的價格走勢。按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官員的話說,短期內美元匯率仍將保持低位,那麼未來銀價高位的局面不會改變。從技術圖表分析,今年銀價再創新高仍有機會。有人預計,2004年銀價的下一個測試位為6.35美元/盎司。從全年來看,上半年銀價會繼續堅挺;國內銀價趨升產量持續遞增現整體下調,但全年白銀價格肯定會繼續上漲,預計全年平均價格將維持在5.25美元/盎司以上。不過,億萬富翁沃倫·巴菲特先生手中仍然持有1.30億盎司的白銀,這些白銀是他在1997至1998年間購入的,他是否會在2004年有所動作,這也是市場關注的一個焦點,抑或可以預示著銀價的走勢。國內白銀市場自2000年正式開放以後,白銀價格逐步與國際接軌。開放初期,國內白銀價格與國際市場一般有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滯後期,現在,這種價格滯後性正在縮小,加上我國的白銀產品不斷出口到國外,國內國外價格日益趨於一致。從近兩年來的白銀價格總體走勢看,國內白銀價格整體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由於國內白銀產量過剩嚴重,隨著商務部擴大2004年白銀出口配額(配額從2003年的2500噸至2700噸上調至2004年的3050噸),今後大量白銀將不斷被出口。加上國內對首飾、銀基合金等行業的白銀需求還在穩步增加,使白銀產業正在穩步推進,短期國內市場銀價維持高位的局面不會改變,國內銀市仍然風光無限。預計今年國內平均銀價將在1600元/千克左右。在我國,白銀主要是銅鉛鋅等金屬的副產。從生產供應情況看,隨著國內鉛鋅銅產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導致去年我國白銀產量繼續遞增。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信息統計部的數據顯示,2003年我國白銀產量高達3963噸,同比遞增34.47%。此外,由於我國放開白銀市場,以前被嚴格管制的白銀產供銷被放開,有新的企業進入白銀生產領域,加上以前一些隱性的產量被逐步公開,國內白銀產量因此出現遞增。預計今年我國白銀產量繼續遞增的局面不會改變。同時,在國際銀價走高,國內白銀產量高漲的情況下,今年白銀的出口量也將不斷遞增。目前,我國白銀出口仍然存在產品單一、以初級品未鍛造銀為主的問題。我國香港地區、印度、泰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是我國白銀主要出口轉口的國家和地區。我國白銀出口基本都是有配額白銀冶煉貿易企業通過當地海關直接出口,這樣一方面方便辦理手續,另外一方面也節省了中間周轉費用。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國白銀生產企業規模化、集團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品牌戰略開始為人們所重視。以往,國內白銀企業的特點是企業規模偏小,產品品牌影響力有限,部分小企業的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今年,國內白銀工業正陸續新建、擴建一些投資比較大的項目,市場有逐步重組的跡象。總投資1.4億元的山西省重點調產項目———靈丘支家地銀礦開發項目已於日前正式投產,這是目前華北地區最大的白銀冶煉基地,預計年產值可達7000萬元。湖南永興開始籌建「中國銀都集團」,5年內力爭使永興白銀年產量超過2000噸,黃金超過10噸,產值達50億元,利潤1億元的產業規模,目前,香港興達冶煉公司正與永興順達冶煉廠、永興金銀回收總公司合資興建白銀精煉提純廠。由河南省靈寶市桐溝金礦、洛陽銀輝金屬冶煉有限公司和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資組建的「靈寶市桐輝精冶有限責任公司」也於近日掛牌成立,項目建成後,年可加工黃金20噸,白銀200噸,完成產值將超過12億元,實現利潤1000萬元。遼寧葫蘆島有色集團稀貴金屬廠搬遷工程也將於4月初啟動,整個工程完成後,葫蘆島有色集團稀貴金屬廠稀貴金屬的產量將大幅提高,白銀年產能將達到100噸,黃金年生產能力將達到2噸。 應用范圍廣泛消費需求旺盛我國白銀主要用在感光材料、電子電氣工業、銀製品及首飾、化學試劑及化工材料等方面,其中電子電氣佔35%,感光材料20%,化學試劑和化工材料20%,工藝品及首飾10%,其它方面15%。據安泰科公司統計,2002年中國白銀需求量達1750噸至1800噸左右,增幅超過10%,但消費增長速度遠遠低於產量增長速度。2003年國內白銀需求達1980噸左右。據分析,尤其是首飾、銀基本合金等領域對白銀的穩定需求,將為國內白銀市場的不斷繁榮提供支持。首先是白銀首飾正在成為我國珠寶首飾快速增長點。白銀市場開放伊始,我國製造銀器、銀擺件、銀飾品等的企業在江浙滬粵等地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從2001年開始,白銀首飾已經成為我國珠寶首飾行業的快速增長點。目前,國內有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白銀首飾專業生產廠家,這些廠家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其中在廣州和番禺,集中了上千人規模的白銀首飾加工企業。這些企業主要為歐美市場做來料加工,隨著內地白銀市場的開放,他們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從中國寶玉石協會獲悉,目前,國內每年白銀飾品、製品加工用銀量在200多噸;生產、經營從業人員共計4萬至5萬人;國內市場年生產白銀首飾7000多萬件。顯然,國內首飾用銀與我國現有的白銀生產和國內日益增長的購買力不相適應。今後,如何加強白銀在首飾等領域的深加工應用是我國白銀工業必須面臨的問題。目前,有很多企業都有興趣或者正在開發白銀首飾製品,這將不斷促進白銀的消費。其次,目前我國銀合金及其復合材料用銀需求量大,每年用銀量在500噸至550噸。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國內銀合金材料的市場總量約為1200噸,銀復合材料的市場總量約為100噸,總體用銀量500噸至550噸。該機構公布的資料還顯示,目前,國內電工合金的製造商約在200餘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有2家,超過千萬元的有20餘家,行業整體產值在25億元左右。這些數據還不包括外資企業從國外進口的觸頭配件和電子漿料所需的超細銀粉。不過,由於銀基釺料的生產廠家眾多,對該類產品的整體預測較為困難。另外,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加上一些鼓勵政策的公布,國內白銀消費未來可能受到推動。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了一些取消金銀進出口及其加工的審批,這對人們消費加工金銀等金屬是一大利好。另外,日前從信息產業部經濟運行司獲悉,正在擬訂中的《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規定:「電子信息產品製造者應當保證,自2003年7月1日起實行有毒有害物質的減量化生產措施;自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場的國家重點監管目錄內的電子信息產品不能含有鉛、汞、鎘、六價鉻、聚合溴化聯苯(PBB)或者聚合溴化聯苯乙醚(PBDE)等。」很明顯,健康安全色彩美麗的白銀將從中大大受益。白銀廣泛應用於電子電氣工業中,目前消費白銀中35%用於電子電氣工業。在電子工業中主要用於銀復合材、超細銀粉和光亮銀粉,以及各種電子漿料(導體漿料、電阻漿料、電容器電極漿料、高溫燒結銀漿料、低溫固化銀漿料)、焊料、銀電鍍、銀基電接觸材料、熔斷器、電位計、感測器、電池等。如果我們加強工藝研究,降低成本,白銀完全可以彌補某些金屬被禁止使用後的空間,白銀應用前景廣闊。

白銀市場被看好主要有四個理由:一、金銀比分析:歷史上黃金與白銀的價格比為15:1或者16:1,不過近幾年來,黃金對白銀價格比值在不斷增大,維持在40:1到80:1之間,白銀顯得越來越便宜,不值錢了。2004年2月24日,國際市場白銀價格收於6.61美元/盎司,黃金價格收於403美元/盎司,金銀價比為61:1;2004年3月8日,國際市場白銀價格收於6.92美元/盎司,黃金價格收於399.85美元/盎司,金銀價比為58:1。這就意味著當前白銀的實際價值被低估,相對於歷史價格而言,其現在的價格還是比較低的。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若想做低進高賣的投資,現在白銀比黃金更具有投資價值。二、供需情況分析:白銀市場的供需基本面情況現在有些特別。白銀市場連續出現供需赤字已經有12年了。目前,越來越多的白銀應用於工業,相比較而言,礦產和再生回收的白銀量確實有限,供應不足貫穿於過去的60年中。有關機構認為,現在全球每年白銀的供應量缺口在1億至2億盎司之間,每年白銀的供應量在6.5億盎司,需求量在8億盎司左右。三、白銀儲備分析:就目前全球白銀儲備量而言,相比黃金要少得多。目前,全球有大約1.5億盎司的白銀儲備(庫存),同期,世界白銀的儲備(庫存)在40億盎司左右。四、白銀生產分析: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70%至80%)白銀還是伴生於銅、鉛、鋅、金的生產中。由於獨立銀礦的數量畢竟有限,因此白銀的價格出現溫和上漲的時候,白銀的產量未必就會大幅增加。如果不考慮再生回收,白銀的產量其實要取決於鉛鋅銅金的產量。因此,這樣就不會出現白銀產量突然大增打壓白銀市場的局面。隨著各個行業對基本金屬的需求上升,2003年下半年全球基本金屬價格全線飄紅。由於黃金價格上漲和白銀需求增長的雙重拉動,國際白銀價格繼續振盪上行,沖出5美元/盎司阻力,暫時走出4年多來的低谷,價格穩居在5.0美元/盎司之上。到2003年底,白銀價格更是達到6.0美元/盎司。預計今年的白銀價格將繼續看好,如不出意外,全年白銀平均價格將穩居在5.25美元/盎司以上。

國際銀價攀高今年依舊堅挺
縱觀2003年,倫敦金銀協會(LBMA)白銀年平均價格為4.88美元/盎司,比2002年4.60美元/盎司的年平均價格上漲6.06%;2003年國際市場白銀價格最低為4.37美元/盎司,最高上漲到12月31日的5.965美元/盎司,是5年半以來最高。
綜合各機構最新公布的統計,2003年全球礦產銀的產量與2002年相比變化不大。白銀除了再生回收外,其主要伴生於鉛鋅銅作為副產,統計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不同機構統計的數據也不一樣。據美國地調局《世界金屬統計》分析,2003年全球礦產銀產量即使遞增,相對於需求來說,遞增的也不多。英國商品研究所(CRU)和金田礦業公司(GFM S)的數據估計,2003年全球白銀供應比2002年下降,全年供應略有短缺。
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礦產銀有可能小幅下降。另一方面,根據國外一些機構公布的資料,各國政府(主要是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國防後勤局)白銀拋售量可能減少。CRU認為,2003年全球白銀回收量有減少的趨勢,大約比2002年減少50噸。估計2003年全球白銀總供應量比2002年減少725噸。此外,目前世界白銀的供應在減少,白銀工業的投資是歷史最低水平。這可以通過庫存等表現出來,自1990年以來,世界白銀總庫存下降了74%,現在白銀的庫存已經是歷史新低。雖說目前白銀消費總體還是偏低,但在過去的10年中,白銀的消費大體上是遞增的。
總的看來,全球礦產白銀的總產量在未來某個時候可能會有所增加,不過這要等一些大型新礦產完全達產或有新的銀礦山投入使用。由於全球礦產銀產量暫不會增加,而目前世界各個行業對白銀的需求還在穩步增長,這就為未來銀市的繼續看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
隨著經濟的發展,白銀製造業的需求緩慢增加,白銀用於電工、電子、焊接合金和焊料、首飾和銀製品、銀幣和紀念章的量將增加。估計2003年製造業需求白銀達25925噸,同比遞增2.2%,2004年這種勢頭將繼續維持。
從中長期看,白銀價格若想有新的作為,必須突破7美元/盎司的關鍵位,目前看來,這還需要有新的動力。
有分析認為,未來美元匯率變化仍然是決定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價格的重要因素。在美元貶值的情況下,購買白銀等對金屬進行保值,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美元的疲軟,美國害怕受到恐怖襲擊,伊拉克局勢的動盪不定等因素,將綜合決定未來貴金屬市場的價格走勢。按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官員的話說,短期內美元匯率仍將保持低位,那麼未來銀價高位的局面不會改變。從技術圖表分析,今年銀價再創新高仍有機會。

國內銀價趨升產量持續遞增
現整體下調,但全年白銀價格肯定會繼續上漲,預計全年平均價格將維持在5.25美元/盎司以上。不過,億萬富翁沃倫·巴菲特先生手中仍然持有1.30億盎司的白銀,這些白銀是他在1997至1998年間購入的,他是否會在2004年有所動作,這也是市場關注的一個焦點,抑或可以預示著銀價的走勢。
國內白銀市場自2000年正式開放以後,白銀價格逐步與國際接軌。開放初期,國內白銀價格與國際市場一般有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滯後期,現在,這種價格滯後性正在縮小,加上我國的白銀產品不斷出口到國外,國內國外價格日益趨於一致。從近兩年來的白銀價格總體走勢看,國內白銀價格整體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以華通2#白銀價格為例,華通2#白銀已經從2002年年初的1200元/千克上漲到目前的1500元/千克,兩年間國內市場白銀價格上漲了25%。
由於國內白銀產量過剩嚴重,隨著商務部擴大2004年白銀出口配額(配額從2003年的2500噸至2700噸上調至2004年的3050噸),今後大量白銀將不斷被出口。加上國內對首飾、銀基合金等行業的白銀需求還在穩步增加,
使白銀產業正在穩步推進,短期國內市場銀價維持高位的局面不會改變,國內銀市仍然風光無限。預計今年國內平均銀價將在1600元/千克左右。
在我國,白銀主要是銅鉛鋅等金屬的副產。從生產供應情況看,隨著國內鉛鋅銅產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導致去年我國白銀產量繼續遞增。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信息統計部的數據顯示,2003年我國白銀產量高達3963噸,同比遞增34.47%。此外,由於我國放開白銀市場,以前被嚴格管制的白銀產供銷被放開,有新的企業進入白銀生產領域,加上以前一些隱性的產量被逐步公開,國內白銀產量因此出現遞增。預計今年我國白銀產量繼續遞增的局面不會改變。同時,在國際銀價走高,國內白銀產量高漲的情況下,今年白銀的出口量也將不斷遞增。
目前,我國白銀出口仍然存在產品單一、以初級品未鍛造銀為主的問題。我國香港地區、印度、泰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是我國白銀主要出口轉口的國家和地區。我國白銀出口基本都是有配額白銀冶煉貿易企業通過當地海關直接出口,這樣一方面方便辦理手續,另外一方面也節省了中間周轉費用。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我國白銀生產企業規模化、集團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品牌戰略開始為人們所重視。以往,國內白銀企業的特點是企業規模偏小,產品品牌影響力有限,部分小企業的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今年,國內白銀工業正陸續新建、擴建一些投資比較大的項目,市場有逐步重組的跡象。
總投資1.4億元的山西省重點調產項目———靈丘支家地銀礦開發項目已於日前正式投產,這是目前華北地區最大的白銀冶煉基地,預計年產值可達7000萬元。湖南永興開始籌建「中國銀都集團」,5年內力爭使永興白銀年產量超過2000噸,黃金超過10噸,產值達50億元,利潤1億元的產業規模,目前,香港興達冶煉公司正與永興順達冶煉廠、永興金銀回收總公司合資興建白銀精煉提純廠。由河南省靈寶市桐溝金礦、洛陽銀輝金屬冶煉有限公司和靈寶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資組建的「靈寶市桐輝精冶有限責任公司」也於近日掛牌成立,項目建成後,年可加工黃金20噸,白銀200噸,完成產值將超過12億元,實現利潤1000萬元。遼寧葫蘆島有色集團稀貴金屬廠搬遷工程也將於4月初啟動,整個工程完成後,葫蘆島有色集團稀貴金屬廠稀貴金屬的產量將大幅提高,白銀年產能將達到100噸,黃金年生產能力將達到2噸。

應用范圍廣泛消費需求旺盛
我國白銀主要用在感光材料、電子電氣工業、銀製品及首飾、化學試劑及化工材料等方面,其中電子電氣佔35%,感光材料20%,化學試劑和化工材料20%,工藝品及首飾10%,其它方面15%。據安泰科公司統計,2002年中國白銀需求量達1750噸至1800噸左右,增幅超過10%,但消費增長速度遠遠低於產量增長速度。2003年國內白銀需求達1980噸左右。
據分析,尤其是首飾、銀基本合金等領域對白銀的穩定需求,將為國內白銀市場的不斷繁榮提供支持。
首先是白銀首飾正在成為我國珠寶首飾快速增長點。白銀市場開放伊始,我國製造銀器、銀擺件、銀飾品等的企業在江浙滬粵等地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從2001年開始,白銀首飾已經成為我國珠寶首飾行業的快速增長點。目前,國內有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白銀首飾專業生產廠家,這些廠家主要集中在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其中在廣州和番禺,集中了上千人規模的白銀首飾加工企業。這些企業主要為歐美市場做來料加工,隨著內地白銀市場的開放,他們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從中國寶玉石協會獲悉,目前,國內每年白銀飾品、製品加工用銀量在200多噸;生產、經營從業人員共計4萬至5萬人;國內市場年生產白銀首飾7000多萬件。顯然,國內首飾用銀與我國現有的白銀生產和國內日益增長的購買力不相適應。今後,如何加強白銀在首飾等領域的深加工應用是我國白銀工業必須面臨的問題。目前,有很多企業都有興趣或者正在開發白銀首飾製品,這將不斷促進白銀的消費。
其次,目前我國銀合金及其復合材料用銀需求量大,每年用銀量在500噸至550噸。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國內銀合金材料的市場總量約為1200噸,銀復合材料的市場總量約為100噸,總體用銀量500噸至550噸。該機構公布的資料還顯示,目前,國內電工合金的製造商約在200餘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有2家,超過千萬元的有20餘家,行業整體產值在25億元左右。這些數據還不包括外資企業從國外進口的觸頭配件和電子漿料所需的超細銀粉。不過,由於銀基釺料的生產廠家眾多,對該類產品的整體預測較為困難。
另外,隨著人們生活的提高,加上一些鼓勵政策的公布,國內白銀消費未來可能受到推動。
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了一些取消金銀進出口及其加工的審批,這對人們消費加工金銀等金屬是一大利好。另外,日前從信息產業部經濟運行司獲悉,正在擬訂中的《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規定:「電子信息產品製造者應當保證,自2003年7月1日起實行有毒有害物質的減量化生產措施;自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場的國家重點監管目錄內的電子信息產品不能含有鉛、汞、鎘、六價鉻、聚合溴化聯苯(PBB)或者聚合溴化聯苯乙醚(PBDE)等。」很明顯,健康安全色彩美麗的白銀將從中大大受益。白銀廣泛應用於電子電氣工業中,目前消費白銀中35%用於電子電氣工業。在電子工業中主要用於銀復合材、超細銀粉和光亮銀粉,以及各種電子漿料(導體漿料、電阻漿料、電容器電極漿料、高溫燒結銀漿料、低溫固化銀漿料)、焊料、銀電鍍、銀基電接觸材料、熔斷器、電位計、感測器、電池等。如果我們加強工藝研究,降低成本,白銀完全可以彌補某些金屬被禁止使用後的空間,白銀應用前景廣闊。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2. 為什麼黃金和白銀價格差這么多

黃金金融屬性強於商品屬性,而白銀商品屬性強於金融屬性,兩者在不同的階段會出現一些差異。但長期來看,兩者之間會維持一個均衡的比值,當比值偏離過大時,有回歸的趨勢。

一、從1968年開始計算黃金與白銀的比率。金銀比值普遍運行在較大的區間(14101),平均值為53.34倍,核心區為35-80倍。

二、從金銀比的歷史走勢來看,20世紀80年代初是金銀比的分水嶺。

在此之前,黃金與白銀的比率大致保持在40倍以下,此後兩者的比率繼續擴大。從1990年到1993年,最高比率達到100.8,然後又回落到接近平均水平。

兩者比率近期出現異常主要發生在2008年第四季度和2011年第一季度,其中兩者比率在2008年迅速上升至81左右。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黃金因其儲備貨幣和避險功能而大幅上漲,白銀則因其工業需求萎縮和價格低迷而大幅上漲。但2010年,特別是2011年,白銀投資需求大幅增長,白銀市場幾近瘋狂,金銀比持續下降。投機泡沫破滅後,價格暴跌,比率回到平均水平。

三、與黃金相比,白銀價格具有較大的波動性,這是因為白銀市場容量較小,投機傾向較高。從增量需求的角度來看,白銀的總需求量僅為黃金價值的15%,

四、從存量的角度來看,由於歷史上開採的白銀大部分已經消耗殆盡,其表面持有的價值也明顯低於黃金。同時,由於銀庫存較為分散,回收成本較高,相當一部分銀庫存在首飾或銀器中被「凝固」。

五、從投資者結構來看,白銀的投機性更強。由於其投資門檻較低(對於某些類型的投資),黃金投資者的結構比黃金投資者更分散,而且在持有結構中基本沒有央行儲備(不算儲備資產),因此決策更為簡短術語。相反,市場容量變淺本身也會導致更多的短期投機資本介入。

因此,同樣數額的資金對白銀市場的影響要大得多。這也直接導致白銀市場的波動性明顯高於黃金市場。

(2)金銀價格比超過80擴展閱讀:

黃金和白銀都是屬於貴金屬的一種投資品種。一直以來在做理財投資的時候選擇黃金和白銀的人都是比較多的。因為理財投資選擇黃金和白銀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基礎知識就可以去做投資的。但是黃金和白銀之間是有一些區別的。

實際上,在理財投資的時候不管你選擇黃金還是白銀都是很不錯的。因為它們之間的優勢都比較多。都是一種安全性比較高的理財產品。而且操作都是很簡單的。

但是它們的投資門檻是不同的。現貨白銀的門檻要比現貨黃金的低,如今現貨白銀有標准手和迷你手;而白銀被稱為「窮人的黃金」其價格遠低於黃金,現貨黃金和現貨白銀單位雖都是:美元/盎司,但是現貨黃金價格為四位數,現貨白銀僅有兩位數。再加上黃金的增值保值要比白銀更高,因此投資者更樂於選擇現貨黃金。

初次之外,黃金和白銀之間的區別還在於它們的行情。

現貨白銀緊隨現貨黃金趨勢,但是現貨白銀表現得更加活躍,波動更加頻繁,也就意味著現貨白銀比現貨黃金更具投資機會,操作得當的話,現貨白銀的收益是要高於現貨黃金的;但是目前市場對黃金的需求依然高漲,而白銀需求卻持續大幅走軟,需求量的大幅下降導致白銀價格走勢遭到打壓。

3. 金銀的比重各是多少

金銀的比重各是多少?
金的密度19.32×10^3,

銀的密度10.5020×10^3,

金銀比重是1比1.83964959055418

4. 如何看金銀比信號買賣黃金白銀

基於歷史數據,黃金上漲,通常情況下,白銀也會上漲,並且漲幅更大,內以此來修復金銀比,容使得其在一個合理范圍內波動。除此之外,上一交易日的金價與這個交易日的銀價也有著密切的關系。
所謂金銀比價,即黃金價格除以白銀價格得到的比值,通常在80倍以下, 50倍以上。
金銀比 = 金價 / 銀價
通過研究金銀比,我們發現黃金白銀之間有一個正常的比價空間,黃金過度上漲,白銀就會補漲,黃金下跌,白銀下跌的會更慘,黃金就相當於貴金屬中的大哥,白銀就像是前方探路的小弟,大哥要走在後面並且走的慢,而小弟就要沖在前面跑得快,當然,金銀比大部分時候是正常的,在50倍到80倍之間,但也有不正常超出范圍的時候,比如,03、08和16年的情況,總的來說,如果發現黃金有上漲的趨勢,那麼此時做多白銀往往比投資黃金會有更高的收益。

5. 黃金和白銀的價格比率是多少

一般來來說,黃金與白銀價格的比率源越高,說明相對白銀來講,黃金更強勢;相反,更低的GSR顯示出白銀的強勢,黃金購買力的缺乏。歷史上,GSR的數據為16:1,上世紀90年代中期GSR在65~85之間徘徊,此後到目前,GSR的波動區間是30~80,一些投資者認為,當GRS值處於50左右的水平時,黃金與白銀價格較為均衡,像目前黃金與白銀的價格比率就處在這個水平上。

6. 請問古代時黃金與白銀的兌換比例為多少並請指出根據出處!:)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 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可以換到制 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 約值0.1元

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

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 九錢五分

7. 黃金對白銀價格比(gsr)過高和過低時分別會產生什麼影響

黃金的量一直很少,白銀則不一樣,在一段時期里,白銀產量大量增加所以,黃金一內直是比較容貴的。在實行金銀本位制時,如果金對銀的價格比過高就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即格雷欣法則,即在原來的金幣不足值,裡面含有大量的銀。
而實行金本位制時,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和黃金掛鉤,美國承諾只要別國拿出美元要求兌換,他一定會兌換,隨著美元大量印刷,各國擔心美國的承諾無法實現,紛紛要求兌換美元,導致美國黃金大量流失,為了遏制這種現象,美國宣布美元和黃金不再掛鉤。

8. 現在的金銀價格是多少 每克

黃金中間價326.85買入價326.45最高價326.75最低價326.45
以人民幣/克計價 買入:326.29 賣出:326.50
以美元/盎司計價 買入:1565.70 賣出:1566.75

世界黃金現貨價格
交易單位 買入價 賣出價 漲跌額 漲跌幅 更新時間
人民幣/克 326.29 326.50 +6.23 +1.95% 2011-4-30 05:15:01
美元/盎司 1565.70 1566.70 +29.90 +1.95% 2011-5-1 22:15:01

今日白銀價格_最新白銀價格(2011年2月11日)參考價格
白銀價格 30.22 美元/盎司

品名 規格 低價 高價 均價 漲跌 單位
銀 99.99% 10280 10290 10285 跌20 元/千克
99.95% 10265 10275 10270 跌20 元/千克
99.90% 10250 10260 10255 跌20 元/千克
世界白銀現貨價格
交易單位 買入價 賣出價 漲跌額 漲跌幅 更新時間
人民幣/克 9.99 10.00 -0.11 -1.11% 2011-4-30 05:15:18
美元/盎司 47.94 48.00 -0.54 -1.11% 2011-5-1 22:15:18

9. 金銀為什麼具有價值

國際金本位制度是以黃金作為國際本位貨幣的制度。英國於1816年率先實行金本位制度,19世紀70年代以後歐美各國和日本等國相繼仿效,因此許多國家的貨幣制度逐漸統一,金本位制度由國內制度演變為國際制度。國際金本位制按其貨幣與黃金的聯系程度,可以分為: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一、金幣本位制
金幣本位制是以黃金作為貨幣金屬進行流通的貨幣制度,它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各國普遍實行的一種貨幣制度。1816年,英國頒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開始實行金本位制,促使黃金轉化為世界貨幣。隨後,德國於1871年宣布實行金本位制,丹麥、瑞典、挪威等國於1873年也相繼實行金本位制。到19世紀末,資本主義各國已經普遍實行了這一貨幣制度。
金幣本位制的主要內容包括:①用黃金來規定貨幣所代表的價值,每一貨幣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國貨幣按其所含黃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價;②金幣可以
自由鑄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將金塊交給國家造幣廠鑄造成金幣,或以金幣向造幣廠換回相當的金塊;③金幣是無限法償的貨幣,具有無限制支付手段的權利;④各國的貨幣儲備是黃金,國際間結算也使用黃金,黃金可以自由輸出或輸入。從這些內容可看出,金幣本體制有三個特點: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和自由輸出人。由於金幣可以自由鑄造,金幣的面值與其所含黃金的價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幣數量就能自發地滿足流通的需要,從而起到貨幣供求的作用,不會發生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由於黃金可在各國之間自由轉移,這就保證了外匯行市的相對穩定與國際金融市場的統一,因而金幣本位制是一種比較健全和穩定的貨幣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各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准備世界大戰,加緊對黃金的掠奪,使金幣自由鑄造、價值符號與金幣自由兌換受到嚴重削弱,黃金的輸出入受到嚴格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帝國主義國家軍費開支猛烈增加,紛紛停止金幣鑄造和價值符號的兌換,禁止黃金輸出人,從根本上破壞了金幣本位制賴以存在的基礎,導致了金幣本位制的徹底崩潰。

二、金塊本位制與金匯兌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受到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影響,加之黃金分配的極不均衡,已經難以恢復金幣本位制。1922年在義大利熱那亞城召開的世界貨幣會議上決定採用「節約黃金」的原則,實行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實行金塊本位制的國家主要有英國、法國、美國等。在金塊本位制度下,貨幣單位仍然規定含金量,但黃金只作為貨幣發行的准備金集中於中央銀行,而不再鑄造金幣和實行金幣流通,流通中的貨幣完全由銀行券等價值符號所代替,銀行券在一定數額以上可以按含金量與黃金兌換。英國以銀行券兌換黃金的最低限額為相等於400盎司黃金的銀行券(約合1700英鎊),低於限額不予兌換。法國規定銀行券兌換黃金的最低限額為21500法郎,等於12公斤的黃金。中央銀行掌管黃金的輸出和輸入,禁止私人輸出黃金。中央銀行保持一定數量的黃金儲備,以維持黃金與貨幣之間的聯系。
金匯兌本位制又稱為「虛金本位制」,其特點是:國內不能流通金幣,而只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紙幣;紙幣不能直接兌換黃金,只能兌換外匯。實行這種制度國家的貨幣同另一個實行金塊本位制國家的貨幣保持固定比價,並在該國存放外匯和黃金作為准備金,體現了小國對大國(「中心國」)的依附關系。通過無限制買賣外匯維持金塊本位國家貨幣的聯系,即「釘住」後者的貨幣。國家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黃金的輸出輸入由中央銀行負責辦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一些拉美國家和地區,以及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義大利、丹麥、挪威等國,均實行過這種制度。
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的國際金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爆發,迫使各國放棄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從此資本主義世界分裂成為相互對立的貨幣集團和貨幣區,國際金本位制退出了歷史舞台。
參考資料:國際貨幣制度

古裝戲里用銀兩做錢的單位,那麼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呢?看看下面這個推導:

1 基本單位
我國古代貨幣單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別是秦漢以前。這里只討論三種基本單位:
一文制錢(即一枚標準的方孔銅錢)
一兩白銀
一兩黃金
以上單位雖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後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較穩定可信的數據的。
兌換關系
銅錢,白銀和黃金之間的兌換比例就像現在的外匯價格一樣,是常常變動的,不像1元錢等於100分這樣明確。根據以下描述:
「金銀的比價從1600年前後的1:8上漲到20世紀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紀末則翻了一番,達到1:20。」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再有:
「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弔,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咸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2 金屬價格
由於金銀銅製成的貨幣本身是有價值,而且理論上貨幣的價值就應該等於金屬的價格,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現在金屬的價格來回答「一兩銀子到底是多少錢」的問題。
唐代的開元通寶通錢每枚直徑8分,10枚重1兩,千文重6斤4兩;清順治年間,每個銅錢重一錢二分五厘,後又增為一錢四分,則每千文重八斤十二兩。古代「兩」這個重量單位雖有不同但大約都是40克左右,而「斤」則大約是700克左右。每枚銅錢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銀銅的價格(人民幣)如下:
黃金:100元/克
白銀:2元/克
黃銅:0.02元/克
推算結果為: 1兩黃金:約值4000元 1兩白銀:約值8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1元

3 糧食價格

很多歷史專著中都通過糧食價格來直接衡量貨幣關系,雖然單獨考慮糧價並不很准確客觀,但應該是極其重要的參考。曉林在網上查到了如下記載: 「上白米(石)九錢五分����� 中白米(石)九錢二分六厘八錢�� 下白米(石)八錢三分� 白�面(斤)九文 銀每兩換錢一千文」 還有 「據清朝軍機處檔案記載,光緒十五年上半年直隸省順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糧價,以穀子、高粱、玉米三種糧食計算,平均每倉石計銀一兩四錢六分。」 根據1石=100斤=70公斤計算,而糧食價格以2元人民幣/公斤計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兩白銀:約值170元 1枚銅錢(1文制錢):約值0.2元

4 結論,根據上面的推算,再考慮到
1黃金的價格比其他的更穩定,應當著重參考 2現在白銀已作為工業品,所以現在的白銀價格參考價值較低
3由於農業技術發展的相對速度很快,現在的糧食相對價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兌換比例
5湊整數,便於換算,便於建立感性認識 所以,筆者建議,今後遇到古代的貨幣單位,採用以下換算系統,即方便又有感覺:
1兩黃金=人民幣2000元=10兩白銀
1兩白銀=人民幣200元=1000文錢=1貫(吊)錢
1文錢=人民幣0.2元
另外:1石米=1兩白銀
聲明:以上結論不是學術觀點,只作為老百姓觀看古裝電視劇,武俠小說時換算之用。

5 驗證,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數據,便於驗證曉林給出的換算方式,提高感性認識: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時,初級公務員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員年俸45兩白銀=清朝的局級幹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那些當官的,那個家裡沒有個幾千萬的? 乾隆初年,捐一個道台需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兩銀子=花270萬就可以買個廳級幹部當當,明碼標價。

閱讀全文

與金銀價格比超過8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
小微融資現狀 瀏覽:521
etf股票有哪些 瀏覽:961
期貨松綁影響股市嗎 瀏覽:999
股票上升五浪 瀏覽:988
上海杉眾投資靠譜嗎 瀏覽:332
11萬台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739
海美基金 瀏覽:316
外貿信託其他費用普通代扣 瀏覽:222
成都賣房買方貸款 瀏覽:317
3000阿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7
崑山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938
股票里GDX是什麼意思 瀏覽:106
美國期貨每日交易時間表 瀏覽:730
一塊錢英鎊能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26
古德理財投資公司 瀏覽: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