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民幣匯率和利率是什麼關系利率上升為什麼匯率就下降了呢。。。
一般來講,利率上升,人民幣升值,相對外幣值錢了,外幣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就下降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情況都是這樣,還要考慮華爾街等有重要金融地位的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反應,還有國際進出口貿易順差逆差等原因,也是有可能出現利率上升匯率也上升的情況的
⑵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
有影響。
反映貨幣比價的匯率變動會對貿易條件產生直接而重要的影響,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貿易摩擦,改善貿易條件。
匯率變動對貿易條件的影響
國際貿易中的貿易條件不僅包括商品或純易貨貿易條件(n),還有貿易收入條件(i)、單邊要素貿易條件(s)及雙邊要素貿易條件(d)。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最重要的是貿易收入條件和單邊要素貿易條件。但由於貿易條件(n)最易計算,所以大多數經濟學文獻中使用貿易條件這一概念。在一個兩國世界中,貿易條件(n)可以表示為一國出口商品價格和該國進口商品價格的比值。而在一個具有多種貿易商品的世界中,貿易條件定義為一國出口商品價格指數與該國進口商品價格指數的比值。用px代表出口價格指數,pm代表進口價格指數,其計算公式為n
=(px
/
pm
)100。顯然用本幣或外幣衡量的進出口商品比價的貿易條件(n)與反映一國貨幣同國外貨幣比價的匯率存在著聯系。事實上,匯率的變動將不僅通過價格的變化在短期內對貿易條件產生影響,而且將會長期通過對進出口商品的數量、結構等方面的影響而對貿易條件發生作用。
匯率變動對貿易條件影響的短期靜態分析
關於匯率變動對貿易條件的影響最常被引證運用的是馬歇爾-勒納條件的彈性分析法,該方法考察的是在匯率貶值情況下貿易條件是改善還是惡化。之所以用到彈性的概念,是由於貨幣貶值同時改變了以本幣或外幣表示的進出口商品的價格,而決定貿易條件改善與否取決於出口商品本幣(外幣)上升(下降)的幅度是大於還是小於進口商品價格上升(下降)的幅度。一國貨幣貶值,該國出口商品可以保持本幣價格不變,當然也可以上升。而進口商品由於貨幣貶值導致本幣價格上升、需求下降,國外出口商為了維持一定市場份額,使得本國進口商品的外幣價格有可能下降。用ηdx
、ηdm分別表示進出口需求的價格彈性,ηsx
、ηsm
分別表示進出口供給價格彈性,則在匯率貶值情況下有如下結論:
當ηsx
ηsm
>ηdx
ηdm
時,匯率貶值惡化了一國的貿易條件;
當ηsx
ηsm
=ηdx
ηdm
時,匯率貶值對貿易條件不起作用;
當ηsx
ηsm
<ηdx
ηdm
時,匯率貶值改善了一國的貿易條件。
匯率變動對貿易條件影響的長期動態分析
除匯率變動的數量效應外,由於進出口商品需求價格彈性的不同,因而匯率的變動對貿易商品的進出口量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加之勞動力工資及其他要素成本也因匯率的變動而發生變化,使得進出口商品的比較優勢同樣發生變化,綜合作用的結果將對進出口商品的結構產生影響。顯然這種影響因素較之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差異化的國內產業與對外貿易政策等決定因素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強化貿易商品結構調整的效果,從長期看,可能有利於本國貿易商品結構及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有利於提升貿易及產業競爭力。考察單邊要素貿易條件(s),其計算公式為s
=(px
/
pm
)zx
,px
與pm
同商品貿易條件,zx
代表出口部門的生產率指數。由於企業力圖在匯率變動的環境中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從而增強競爭力,由此zx
的值可以得到較大提高,即使商品貿易條件下降,但是單邊要素貿易條件依然可以上升。
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對貿易條件的變動具有重要影響,其總體貶值與貿易條件的惡化存在相關關系,同時實證顯示出口量的擴張加劇了貿易條件的惡化。
⑶ 央行:要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
會議強調,要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9月28日央行發布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於9月25日召開2020年第三季度例會。
會議強調,要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會議分析了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會議認為,今年以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經濟穩步恢復。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精準性和時效性,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金融風險有效防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逐步提升。
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順利完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貨幣傳導效率增強,貸款利率明顯下降,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雙向浮動彈性提升,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功能。
會議指出,當前境外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要加強對國際經濟形勢的研判分析,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綜合運用並創新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達性」,繼續用好1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落實好兩項直達實體貨幣政策工具,確保普惠小微貸款應延盡延,切實提高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發放比例。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著力打通貨幣傳導的多種堵點,繼續釋放改革促進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綜合施策推動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補短板、鍛長板,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努力做到金融對民營企業的支持與民營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相適應,推動供給體系、需求體系和金融體系形成相互支持的三角框架,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擴大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
⑷ 人民幣升值情況下國內為什麼要保持低利率
現階段人民幣升值主要是海外熱錢流入的壓力較大,熱錢進入國內進行炒作投機,如果提高利率,就會使得人民幣利率更高於美元、日元的利率,使得套利空間加大,會吸引更多的熱錢流入。所以現在保持人民幣低利率,也是防止海外熱錢進一步流入的一個手段。
⑸ 經濟學的問題,固定匯率制和資本完全流動下,緊縮的財政政策會使利率下降,為什麼會使貨幣供應量減少
利率下降會引起匯率的下降,要保證匯率不變,就要保持利率不變。
利率雖然人為下調了,但是可以通過減少貨幣供應的方法使實際利率下降。
比如:1000元 利率從10降到5 名義上
如果要保證實際利率水平不變,就要減少貨幣供應量 從1000降到500
利率和匯率是一回事,同方向變動。
人民幣利率下降,人民幣需求下降。外匯需求相對上升,外匯升值,人民幣貶值。
要想讓人民幣不貶值,只能是通過「通貨緊縮」的方法,使實際匯率保持不變。
即:雖然名義利率下降了,但是實際利率沒變。因為總的錢數少了。
⑹ 為什麼要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有什麼好處
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導致金融危機。
⑺ 為什麼說人民幣實現浮動匯率後,人民幣會升值》
1.為什麼說人民幣實現浮動匯率後,人民幣會升值?
浮動匯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是相對於固定匯率制而言的,是指一個國家不規定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匯率的上下波動幅度,也不承擔維持匯率波動界限的義務,而聽任匯率隨外匯市場供求的變化自由浮動。在這一制度下,外匯完全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一種特殊商品,匯率成為買賣這種商品的價格。
一般而言,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預期好(國家政策支持、國家政治經濟環境好、具有較大的投資回報率),國際游資就會青睞這個國家的市場,會導致國外資本通過在外匯市場和地下錢庄流入,在外匯市場上表現為交易者大量購買本幣,從而使本幣的需求量增加。在本幣供給一定的情況下,本幣需求增加必然導致本幣的價格上升即本幣升值。這樣以外幣表示的本幣價格上漲,在浮動匯率制度下,也即本幣兌外幣的匯率上漲。
由此可以很好理解了:我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眾多國際游資投資中國(當然包括這些游資在人民幣升值前豪賭人民幣升值,為什麼?自己思考了),迎來了我國的人民幣升值。
2.人民幣升值後,為什麼中國出口美國消費品的價格提高了?
人民幣升值後我國出口行業的出口價格會被動提高。比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由6.8變為6.7,一個100元rmb的中國產品出口到美國的價格由14.7(100/6.8)美元變為14.9(100/6.7)美元。顯然,在同質產品這個條件下,這會大大降低我國產品在外國市場上的競爭力的,繼而影響銷售,可能還會導致一些小企業倒閉;同樣,由於人民幣升值,國內勞動力成本升高,會使國際游資到大陸投資建廠的積極性受挫。所以人民幣升值對我國來說是不利的。
3.為什麼人民幣升值後,針對美國國債的利率會上升?
人民幣升值(即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升高),外匯市場上以外幣表示的人民幣價格就會升高。而美元外資想買進入中國的國債,必須先轉換成人民幣,此時人民幣升值,與原來比較,同等價值的美元換為人民幣的價值在降低。比如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由6.8變為6.7,那麼100美元兌換成人民幣由原來的680(100×6.8)元人民幣降為670元人民幣。從而使得投資中國的外資減少,繼而購買人民幣的外資將減少、資金有外流的趨勢。為了防止美元的外資流出中國、吸引更多的美元外資,中國政府會提高利率,如國債的利率,刺激外資投資中國,促進經濟發展。針對美元購買中國國債來說,即「針對美國(美元)國債的利率會上升」。
4.補充:國際投機者早以躍躍欲試,准備利用人民幣升值大撈一把,這就迫使中國政府一再聲明,「人民幣將基本穩定,保持在平衡的水平」,中國將「逐步」改革自己的匯率體系。
專家們還認為,對美國來說,人民幣綁靠美元是件好事。這是因為中國為了保持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穩定,必須大量認購美國國債,美國政府則要靠中國認購的資金填補來美國國家預算的巨大財政赤字。據美國官方公布的數字,美國60%的國債、共19000億美元來自外國債主,其中主要是中國、日本、台灣、韓國、香港和新加坡的投資者。截至今年四月底,中國佔有美國國債2300億美元,而一年前,僅為1630億美元。由於美國的利率很低,美元的匯率不可能繼續下跌。
⑻ 為什麼人民幣資產利率與人民幣預期(或遠期)匯率會出現想想變化
利率與匯率的關系不是簡單的,是不同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利率上升--套利資本流入--對利率上升貨幣的需求增加--幣值上升--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下降.
利率上升--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生產積極性下降--經濟增加減弱--國際競爭力減弱--出口下降-貨幣需求下降--幣值下降--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上升.
利率上升--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利潤下降)--生產積極性下降--經濟增加減弱---人們收入與消費下降--進口下降--對外幣需求下降--幣值上升--直接標價法下匯率下降.
⑼ 最近人民幣匯率為什麼大幅上升
我們認為,人民幣匯率近期的升值主要是當前我國經濟金融形勢的反映,國內因素是主要的,同時受到市場預期的影響。
首先,我國金融市場利率維持高位。國際資本流動往往對金融市場利率較為敏感,金融市場利率因而對匯率有較為直接的影響。今年以來,我國金融去杠桿持續推進,流動性較為緊張,市場利率保持在較高水平。我國金融去杠桿以來,中美利差總體來說是擴大的。目前,我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已較2016年三季度末的2.7%提高了1.2個百分點,而同期美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提高0.6個百分點左右,中美利差達到1.5個百分點左右。
其次,臨近年末,市場流動性比較緊張,季節性因素也增加了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目前,商業銀行發行的AAA級1個月、3個月和6個月期同業存單到期收益率分別為5.35%、5.20%和5.15%,均創2015年有該項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1個月期限的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分別達到5.11%和5.58%,3個月同業存單發行利率分別達到5.04%和5.48%。
第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仍然強調防風險,對市場預期有較大影響。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向市場釋放了貨幣政策不會放鬆的信號。
第四,從基本面看,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出口回升明顯。11月份官方PMI數據顯示經濟的景氣度有小幅回升,製造業PMI為51.8%,比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8%,較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持續位於擴張區間。同時,今年下半年,財政支出同比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明顯,而財政存款累計增量較大,仍有加大投資的空間,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是比較有保障的。此外,消費亦有所回升。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名義增長10.2%,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實際同比增速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達到8.8%。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出口有較為明顯反彈。11月,以美元計值的出口同比增速達到12.3%,較上月大幅提高5.4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加速增長,增速為17.7%,較上月提高0.5個百分點。
第五,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已經較為充分,同時,美國減稅的影響仍有待時間檢驗。今年12月中旬美聯儲加息前,人民幣曾面臨一定的貶值壓力。隨著加息靴子落地,美國金融市場利率在加息當日並未出現明顯的提升,美聯儲公布的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的投票結果反而弱於市場預期。而美國稅改擬通過稅收優惠促進美國海外利潤匯回,對人民幣匯率影響也很有限。根據招商證券(600999,股吧)測算,美國稅改導致的美國在華直接投資利潤匯回最多在150億美元左右,其中需要購匯的部分應遠小於此,相比於我國外匯市場的交易規模(月均1500億美元),幾乎不會對人民幣匯率帶來直接影響。
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短期因素逐漸消退,預計人民幣匯率或有所回調,但不會大幅波動,而是仍然保持基本穩定,人民幣兌美元可能保持在6.6左右。
最近一兩年來,我們始終強調保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們多次指出,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很可能在6.5至6.6區間波動,或6.6左右。一方面,匯率大幅升值不利於保持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中國可能錯失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的紅利。另一方面,匯率大幅貶值也會產生不少問題,不僅資本外流的壓力加大,通過貶值促進出口的做法也是得不償失的,雖然短期因為商品價格而獲得競爭優勢,但不利於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此外,匯率大幅貶值還有損大國形象,甚至引發貿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