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美某國欠我國債還不起
南美國家發生債務違約又不是第一次,早在2001年年末阿根廷就出現過債務違約,因當年阿根廷的債務違約後,有被業界俗稱為「禿鷲」基金在美國當地法院打起了法律訴訟,歷時近15年,於2016年2月27日阿根廷與四隻美國對沖基金糾纏了十五年的馬拉松官司才終於畫上了句號。
近期南美國家委內瑞拉的確面臨經濟危機,的確其主要債權國主要來自我國,但有時候不能這么單純考量這種問題的,政治因素也不能忽視,不能以短期得失作為衡量標准,必須注意的是委內瑞拉屬於擁有較多礦產資源的國家,近年來我國一直有相關礦產資源的對外收購或相關合作,你最簡單看一下2014年俄羅期發生經濟危機,那時我國依然與其進行相關能源領域的合作,甚至當時有評論直指這種做法是變相經濟援助。
⑵ 買國債有風險嗎
國債本質上來說,就是國家發起的借款行動,並且給予有價票據作為憑證。國債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作為後盾的,所以一般來說是沒有什麼風險。
我們可以看到在經濟危機和其他動盪發生之前,都能夠看到長期國債價格升高,收益率下降,這就證明世界上很多人都把國債作為了避險資產,特別是的國債。因為是全球霸權國家經濟體量最大,實力也最強,所以的國債也非常的安全。
不過即使如此購買國債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國債的收益率比較低和普通利率相比雖然有一定優勢,相差也不會太大,這樣投資國債特別是長期國債,有可能收益被通貨膨脹所淹沒,導致自己實際收益為負。
另外投資某些國家的國債還有違約風險,比如說阿根廷國債就曾經被宣布違約,壓根這個債國家就不還了,這樣對於國際投資者來說,肯定是一個損失。還有一些國家,比如俄羅斯曾經宣布我國債違約展期,就是說這個債我過一段時間才還給你,對於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定的損失。
不過一些金融機構也通過投資國債賺取國債價格上漲和下跌的差價進行套利,這樣還能收獲比較好的利潤,不過同時風險也和炒作其他金融有價證券是一樣的了。
⑶ IMF承諾全力支持阿根廷比索、債券什麼反應
IMF承諾全力支持, 阿根廷比索、債券反彈。
IMF對阿根廷援助計劃已有40餘年的歷史。今年6月,阿根廷與IMF達成新貸款協議,是IMF有史以來向任何國家提供的最大一筆貸款——500億美元。當月阿根廷獲得了其中首批150億美元,第二批30億美元料將9月發放。
盡管IMF的貸款規模龐大,但它只能覆蓋阿根廷14個月的經常賬戶赤字。
高盛經濟學家Alberto Ramos指出,阿根廷請求IMF提前發放款項,這屬於積極的消息。但阿根廷未來數月內將面臨「重大困難」。當前的外匯流失直截了當地提醒投資者,盡管阿根廷並不一定會再度違約,但阿根廷依舊面臨挑戰。
來源:華爾街見聞(上海)
⑷ 阿根廷經濟怎麼了
為了捍衛自從去年12月就承受巨大貶值壓力的阿根廷貨幣比索,阿根廷央行從4月27日到5月4日的8天內,連續三次加息,將基準利率由此前的27.25%升至40%。
目前阿根廷已經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請求資金支持,以幫助遏制比索連續五個月下跌的勢頭。IMF總裁拉加德8日在華盛頓發表公開聲明表示,IMF與阿根廷政府已經開始著手合作,以增強阿根廷的經濟,這些舉措會在短期內施行。
20世紀初,阿經濟總量曾位居世界前十名,如今的阿根廷經濟到底怎麼了?
比索內憂外患
自去年12月,阿根廷比索一直承受貶值壓力,比索兌美元匯率累計跌幅一度達到15%以上。
面對比索突然大幅貶值,為了穩定投資者信心和國內居民的情緒,阿根廷央行8天之內連續3次加息:4月27加息300基點,將基準利率由此前的27.25%升至30.25%;5月3日阿根廷央行再次加息300基點,此時的基準利率水平已經到達33.25%;為抑制比索在外匯市場上的頹勢,到了5月4日,阿根廷央行直接將基準利率調升到40%。
為了配合央行行動,阿根廷政府將今年的財政赤字目標由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2%降到2.7%。至此,比索在外匯市場稍微有了喘息機會。
阿根廷E3工程公司董事長馬丁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次波動是阿根廷央行對市場匯率的調整。
他解釋稱,2015年底阿根廷總統馬克里(Mauricio Macri)上台時, 阿根廷上屆政府留下28%左右的通脹率, 盡管馬克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抑制通脹, 但收效甚微,因為馬克理政府依靠舉債和超發貨幣來解決, 實體經濟增長較小。在2017年~2018年央行的本幣短期債券利率大致為26%~28%, 但此間, 比索兌美元匯率相對保持了一定的穩定, 造成比索匯率滯後和金融機構的套利空間, 加之今年4月阿政府開始向境外金融投資者徵收5%~15%不等的金融收益稅, 又受美債利率上升影響, 造成4月底和5月初資金獲利後大量出場, 從而導致上周阿匯率市場的大幅波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史沛然博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具體分析了比索匯率波動的多重因素。
他認為,從內因看,阿根廷經濟在馬克里政府執政之後,近年來呈現溫和回升的狀態。在馬克里執政後,放開了前任政府嚴格的外匯管制,採取了一系列市場化的措施,所以自2016年以來,國際市場對阿根廷的經濟普遍呈現樂觀態度,這具體表現在比索兌美元匯率相對穩定,以及阿根廷國債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上升。
但是2018年1月,阿根廷央行上調了2018年度的通脹目標,同時,2017年的政府預算執行情況也表明,阿根廷政府減少開支、降低赤字的目標沒有達到預期,這對投資者而言,就聞到了風險的氣味。
史沛然補充道,如果是其他國家,這兩者加在一起,雖然也會引發一些程度的匯率波動,但規模恐怕都難和阿根廷比擬。因為阿根廷在貨幣貶值問題上,可以說「聲名赫赫」,大規模的阿根廷比索的貨幣危機不只發生過一次。同時,阿根廷的另一個壞名聲還在於外匯管控,比如前任總統克里斯蒂娜任期內,阿根廷外匯的自由流動就是個大問題。
外因上,史沛然分析,美元近年來的走強,對於新興國家而言,就是個巨大的壓力。所以內外因加在一起,引發了國際投資者的擔憂,市場做出的自然的選擇就是拋售比索,換回美元。具有連鎖性的是,阿根廷比索一旦開始較大規模的貶值,就很難不讓國際市場回憶起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多次比索危機。
同時,世行認為,阿根廷經濟的復甦在持續。阿根廷經濟2016年通縮1.8%,在2017年經濟實現復甦並實現了2.9%的增速。同時,阿根廷的基本赤字從2016年佔GDP的4.3%降低到2017年佔GDP的3.8%,但都低於官方的財政目標。阿根廷政府計劃到2021年逐步實現達到基本的財政平衡。
唐俊認為,2017年阿根廷經濟略有所增長,表明馬克里刺激經濟增長的多項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2018年阿根廷政府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3%左右。2017年馬克里訪華時表達對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願望與行動,將會為阿根廷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是阿根廷經濟也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經濟結構單一,金融體系脆弱,外債高築,政府赤字過高等等,影響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負面因素仍然較多,阿根廷經濟增長仍然籠罩著一層不詳的陰影。
對於當前阿根廷的經濟表現,馬丁認為,阿根廷採用央行干預下的半浮動匯率制, 阿央行和金融部採取了大幅調整短期利率的措施以穩定匯市, 旨在短期內控制局面, 從中常期開運行更大的市場彈性和波動幅度, 減少類似的波動或更大危機出現的可能性。
「但國民實體經濟更深層次的問題, 如稅負過重, 勞工法改革, 如何改善投資環境等重要課題的解決尚需時日。」馬丁說,「預計今年阿根廷經濟仍保持2%增長的預期, 通脹率約在25%左右, 政府財政赤字稍有降低, 貿易保持約300億美元赤字的水平。」
唐俊還表示,2018年是阿根廷的主場外交年,二十國集團(G20)將在阿根廷舉辦,馬克里政府更想乘機進一步推動改革,預算開支增加,而阿根廷政府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加上連年貿易逆差,銀根緊缺,外債高築,金融系統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民眾要購入美元黃金以避險,這就造成今年年初以來比索對美元的匯率的貶值幅度達到40%以上(從約17:1到當前25:1),而且還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因此,阿根廷央行不得不採取措施,打響比索保衛戰。
⑸ 85年的阿根廷國債現在能兌換嗎
建議去銀行咨詢
⑹ 阿根廷國債在中國銀行能抵押嗎
未來的趨勢應該是能,現在的情況應該還不能辦到。但是遲早是大勢所趨,因為兩國的央行都在積極探討包括本國貨幣結算,還有隨著工商行在阿根廷開拓銀行業務,應該兩國的金融合作會越來越普遍化。
⑺ 買國債的進來說說有什麼壞處
買國債的缺點是不到期不能贖回,如果碰到加息周期就損失利息差。但是理論上來說,國債是有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信用風險即國家信用風險,例如國家破產。
當前情況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出現信用風險的概率幾乎為零,持有到期拿回本金和利息是不成問題的。所以國債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作為後盾的,一般來說是沒有什麼風險。
(7)阿根廷國債價格擴展閱讀
可以看到在經濟危機和其他動盪發生之前,都能夠看到長期國債價格升高,收益率下降,這就證明世界上很多人都把國債作為了避險資產,特別是的國債。因為是全球霸權國家經濟體量最大,實力也最強,所以的國債也非常的安全。
不過即使如此購買國債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國債的收益率比較低和普通利率相比雖然有一定優勢,相差也不會太大,這樣投資國債特別是長期國債,有可能收益被通貨膨脹所淹沒,導致自己實際收益為負。
另外投資某些國家的國債還有違約風險,比如說阿根廷國債就曾經被宣布違約,壓根這個債國家就不還了,這樣對於國際投資者來說,肯定是一個損失。還有一些國家,比如俄羅斯曾經宣布我國債違約展期,就是說這個債我過一段時間才還給你,對於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定的損失。
⑻ 買國債就百分百不會虧損嗎
國債是非常安全的的投資工具,但不意味著百分百安全。
國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簡單說是國家想民眾借錢,到期償還本金和利息。
因為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但是當一個國家出現嚴重問題時,就有可能出現債務違約。假設國家政權被顛覆,新設立的政權一般不會承認舊政權的債務,此時就會債務違約。
真實案例例如:從1950年至今阿根廷出現過6次債務違約。最近一次發生於2001年,直到2016年解決主權債違約引發的法律爭端之後,阿根廷才重返國際金融市場。
08年金融危機,冰島也出現債務危機。
所以國債雖然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也會因為國家遭遇的問題而面臨風險。所以只有當國家強大起來,才能屹立於世界之林。
⑼ 阿根廷為什麼要發行100年期國債
簡單地說就是國家缺錢,短期內又還不了,所以將當下的經濟問題留給子孫後代,讓下一代的下一代來還錢。